回覆列表
  • 1 # 懶惰的強子

    簡單一句話:如果能繼續思考、有效轉換,就是有效的。否則只是看個熱鬧。

    辯論和寫議論文還是有諸多相通之處的,比如兩者都需要下定義,“說紐帶”的作文要求我們定義“紐帶”,“熱愛勞動”要定義“勞動”;而辯手有時候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也會藉助給辯題中某個關鍵詞語下定義的手段。這些巧妙的手法,我們在寫以論文中都是可以借鑑的,有些還是我曾經給同學們總結的下定義的方法呢,比如簡單的拆字法馬東信手拈來:“活這個字,是三點水旁的,它是流動的。什麼叫活著,就是你還會變化”。近義詞下定義法,康永哥在定義我們對待傷害的態度時,拒絕運用“原諒”一詞,而是拎出我們在原諒他人時常用的“算了”這個詞來定義:“那不叫原諒,那叫算了。不是我不記恨,不是我不在意,不是我全然忘記了,是每當心裡隱隱作痛難以忍受時我只能告訴自己算了。”一句“算了”說盡了時間淘洗下的心有不甘。對比定義法,高曉松定義什麼是“社交”,選擇與它形成強烈對比的“吵架”進行對比:“別人罵你一句,你會罵他一句,這叫吵架。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讚美,這叫社交。”面對“靈魂”這樣抽象而難以言說的概念,黃執中運用“拆大為小”組合法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定義:“靈魂就是你所有的原則組成的。你堅持什麼原則 ,什麼東西不能丟什麼東西不能放,就是你的原則。”先說靈魂是由原則組成的,再說原則的特點,組合起來,我們自然覺得靈魂是獨一無二、無比寶貴的了。類似的組合法,黃執中使用的非常嫻熟,他在定義“家”這個概念時,也是脫口而出:“家是一個想象的集合體,人在哪裡可以想象出歸屬感,哪裡就是家。”我們能明顯看到“家-想象的集合-歸屬感的集合”這一鏈條。看了這麼多方法,再想想怎麼定義“紐帶”,是不是開啟思路了?

    除了下定義,奇葩們辯論過程中的論證方法也是花樣迭出。最常見的比喻與類比,幾乎每位奇葩都有相關的金句:曾經的遊牧民族逐草而居,今天的青年人應該逐精彩而居(陳銘);我們每個人都像隕石,即便終將隕落,也請我們盡情燃燒(肖驍);連毛毛蟲都不想做,肯定不會有做花蝴蝶的一天(如晶);佛祖的經書可以共享,但是取經的路不可以。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是那條取經的路(詹青雲);微光會吸引微光,微光會照亮微光,然後一起發光,這種光才能把壓榨的陰霾照亮。(熊浩)……

    此外,還有非常精彩的對比論證,可以幫我們開啟思路,傅首爾的幽默與犀利很多時候都是建立在對比論證的基礎上的,如將“智者”與“智障”對比的金句“謠言止於智者,止於不了智障”;將“順境”與“逆境”對比的金句“逆境中嚴格要求自己,不叫自律,叫求生欲”;將“自我角度”與“他人角度”對比的金句“所有的不依不饒,都是畫地為牢”……類似的,李誕關於“救畫還是救貓”的辯論,也是典型的對比論證了:

    此外,奇葩們在辯論過程中,還為我們展示了許多邏輯的形式,比如“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但我知道一定不是什麼”的排除:“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怎樣走才是正確的,但是我知道,遮蔽資訊的道路一定是錯誤的”(姜思達);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越善良的人越需要聰明這句話反過來講也成立,越聰明的人,他才有能力越善良”(黃執中);某些行為是另一些行為發生的前提,“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一個人,你只有溫暖純良了,你才可以有資格,談論愛與自由”(陳銘);過程與結果的關係,“什麼是教育成果?當你完成教育過程,把所學的全忘了的時候,剩下的就是教育成果”(馬東);世俗預設的表裡不一的關係,“語言的意思,永遠不是由字面意思所決定,而是約定俗成的結果”(陳銘);以及反覆被強調的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任何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論斷”(馬東)

    甚至,奇葩說中的很多論點都是非常主旋律,而且是非常深刻的主旋律,這正符合高考議論文要求的寫作方向,大家可以開動腦筋想一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來欣賞下這些讓人內心溫暖的句子:我們希望每個孩子心中依然懷抱著對美德的嚮往之情,而不是覺得那是上一個世紀過時的東西。(康永)真正能說服你的是你自己,只有經過反覆的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薛兆豐)一個人值得驕傲,不是因為他吃苦,不是因為他自我實現,而是因為最後他吃的苦能讓其他人不再吃苦。(馬薇薇)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悲傷都感受不到,我們又怎麼面對其他人的悲傷、芸芸眾生的悲傷?這一切人間的苦難,妻離子散、背井離鄉、國仇家恨、盛衰興亡,它又憑什麼打動我呢?(詹青雲)……

    除此之外,看奇葩說還能學到不少薛兆豐教授推薦的經濟學概念,詹青雲推薦的中西方文學經典書單,李誕對傳統概念的解構與調侃,以及各個奇葩們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引用的古今中外經典的論據和例證,都可以積累下來作為自己拓展自己思維疆界與增加生活文化常識的素材。但關鍵是看的時候要去積累,這位辯手說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我沒讀過,那我去找來讀讀;聽那位嘉賓說了“沉沒成本”的概念,我還不太清楚,那我就去查查;聽到這位奇葩說了一個我沒想到的邏輯或角度,我會用心記下來,用這個邏輯或角度思考下我生活中的問題……

    不會因為只看到了段子而哈哈傻笑,不會因為只記下了結論而笨拙滯澀,是因為了解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更多樣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讓自己更豐富、更活潑、更深刻、更多彩,這樣的觀看,不僅助益於自己的議論文寫作,對生活態度也有很積極的影響呢。

  • 2 # 巫婆本巫了

    要知道像是邱晨,馬薇薇這些辯手不是透過奇葩說這種節目得到能力的。

    光是辯論封閉訓練就持續了半年時間,每天就是看書、練習、看書、練習....對於這些辯手來說,奇葩說只是一個成果展示,他們今天的成就是長期對辯論的堅持和訓練帶來的。

  • 3 # 橘子不跳舞

    思辨能力可分為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兩部份。

    思辨能力,很大取決於天賦。但是通過後天的練習尤其是思考的深度是可以透過正確掌握思維邏輯和學習相關知識技能而提高的。

    單純的表達難一般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心理因素,就是缺乏自信,說話怕出醜,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觀點的評價。第二個原因是說話時思維不能集中和連貫,導致說話前言不搭後語。建議的練習方法是準備好發言稿後對著鏡子說。逐漸擺脫稿子達到即興就一個問題表述自己的看法。不少口若懸河的演說者,實際上都是這樣透過反覆的練習和實際鍛鍊成熟的。

    關於思維的能力,建議認真學習思維邏輯後,主動用邏輯的方法隨時考察自己的觀點是否嚴密,同時是否符合你所要處理問題的環境和需要。後者則取決於你社會的閱歷了。

    再回來說怎麼透過看奇葩說這個節目提高,那就要從辯手的邏輯上出發,多去看他們的邏輯性思維,勤加鍛鍊。這樣才能有助於你提高

  • 4 # 盤影

    下面是我我給大家說說記憶比較深刻的辯題:

    辯題: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一起去養老院,我該支援還是反對?

    一道催淚的辯題。一旦出現這種辯題,邏輯就要往後退,因為情感和故事更容易擊中我們的內心。尤其是在《奇葩說》,畢竟它並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

    這集的最大看點就是馬薇薇的發言,尤其是最後被陳銘奇襲的時候講的故事,現場一度又變成了淚海。當然,她陳述的時候,也是金句不斷:

    什麼是選擇,一個對的,一個錯的,那不叫選擇,因為只有傻X才會選那個錯的。兩個都是對的,那不怕選擇,選哪個都很爽。人生最痛苦的選擇是什麼,兩個都是錯的,這個時候,我們要選擇的是,我們更能揹負哪種錯誤帶給我們的代價。

    孝順這個詞就是由後悔構成的,無數個我們做錯事的瞬間,無數個我們割捨不了的瞬間。

    你把他放到老人院去,其實已經把他流放在家庭的親情之外了。

    真心說出的不一定是真話,那是情話啊。

    雖然這一集,又是情感打敗邏輯,但還是值得一看。因為看完之後,你會對你爸媽更好一點。

    個人覺得這檔節目還是特別好的,不僅提高思辨能力還可以對我們大家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 5 # 一個字概括一生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奇葩說》,一個辯論的娛樂節目。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裡面的內容,而不是形式,因為畢竟這個節目太過於娛樂性,不存在我們常規的辯論禮儀,所以,我們要懂得分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裡面的內容,不得不說,裡面每個人的辯論能力的確是蠻不錯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比如舉例子能夠一針見血,扣緊辯題,還能抓住對方舉例的漏洞攻擊他方觀點,達到鞏固己方觀點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個辯論新生,首先要學習的是他們一個個內容想表達什麼,怎麼串起來,揣摩他們深層的含義,這樣有利於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除此之外,也可以多增長了些例子,供自己以後使用。至於辯論技巧,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臨場應變自己臨場發揮,然後多在現實中練習。

  • 6 # 音樂柳州

    首先我第一次看《奇葩說》是我朋友叫我一起看的,在我們看之前我們會先自己選擇正方反方,說出自己的論點,然後再看我們不支援的的那一方提出的觀點能不能說服我們。

    對方辯手說完我們就會總結一下,他的核心論點是什麼,能不能推翻我的疑慮或者不解。

    我覺得這樣看才是能提高思辨能力的,你要先有一個自己的邏輯主體在,你才能去跟著他們的走向思考理解,單純的看,我覺得只能喊出“牛x”。

    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先自己思考一遍再利用強者的邏輯提升思維。

  • 7 # GoldGuns

    你好,以下只是小小的建議,我不知道你說的思辨能力具體指什麼,不過要我說,這個應該包括會講故事和從多個角度看的能力。

    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態度,既然是學習,就要擁有一顆渴望學習的心,用心,但是也不應該妄自菲薄,一些觀點我們也可以想出來,不過辯手能更好的解釋。

    具體可以想辦法找到辯手的辯詞,把他們打印出來,然後主要分析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以及用什麼故事來加深論點。

    還有看影片時,要注意觀眾,辯手的情感變化,畢竟辯手是來改變觀眾想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當看到有人寫“弱弱地問一句”這幾個字,我就會感到反感,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