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徽小鋼炮
-
2 # 曉玉助農
小麥最好的空話時間有兩次,一次是在年前,第二次是在年後拔節後。返青前小麥在年前使用控旺劑可以增加分果,縮短節儉,而且還能提高抗病性和抗乾旱的能力,而小麥在年後如果出現忘長,一方面會增加病蟲害,另一方面會出現倒伏問題,造成小麥減產。
-
3 # 土豆老師說三農
一般在越冬前(12月上中旬)每畝用20%多效·甲哌嗡微乳劑30~40毫升或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40克,加水30公斤噴霧。旺長田塊化控時間越早效果越好,將化學控制與物理方法結合起來效果更好。3月21基本無法控制
-
4 # 十星科技
3月21日的小麥,還能不能控旺?——這個問題,需要區分三個問題對待:什麼地方的小麥?什麼型別的控旺產品?小麥的具體長勢情況。
第一個問題:黃河以南的麥區,黃河以北的麥區,北部冬麥區的區別黃河以南,一般掌握在最晚3月20日之前噴施控旺劑【但是控旺劑的產品一樣,含量不一樣,這個下面再解答】。早噴,優於晚噴。
黃河以北地區,比如河南的安陽麥區,河北的邯鄲麥區,邢臺麥區,一般掌握在3月25日之前噴施即可。
保定以北的麥區(包括廊坊麥區,唐山麥區,北京冬麥區),最晚噴施則可以延遲到3月底4月初噴施。
第二個問題:小麥的控旺劑產品不同,使用時間也不同第一類產品:多效唑類。抑制作用強,但要求“寧早勿晚”——使用過晚,藥害風險發。
第二類產品:甲哌鎓類或者此類的復配劑:效果不太明顯,使用時期可以“早幾天或者晚幾天”無所謂——但抗倒效果不如第一類。
第三類產品:多抗型兼顧類產品“藍色晶典”(多微類產品),對使用時間沒有限制,不但可以增強抗倒能力,而且抗旱,抗病,抗凍,耐鹽鹼等綜合提高抗耐能力——但不是專用型控旺,可針對80%以上普通型小麥地塊,但是對於“小麥品種秸稈偏高,群體密度太大”的地塊,應該和第一類產品混用最佳。
第三個問題:小麥的具體長勢情況。地裡比較弱,播種比較晚的麥田,適當晚噴幾天,無所謂的。
-
5 # 農巴士
小麥控旺非剛性農事操作,是否需要控旺需要結合自家麥田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一般情況來講,3月21號這個時間,在河南地區的話,小麥已經拔三節左右,內部已經孕育出幼穗,是不需要、也不能控旺的。
小麥產生旺長的原因小麥旺長,表現出來的情況是葉片和莖稈出現“瘋長”,相比同期的小麥,無論在莖稈高度、葉片寬度、葉片數量和葉片長度上,都會在資料上高出許多。
出現旺長,主要是和肥料的過量使用密不可分,尤其是氮肥。氮元素是促進葉片營養生長(葉片、莖稈和根系)的主要營養物質,尿素和高氮複合肥均是含氮量偏高的底肥。複合肥的畝使用量通常是100斤——120斤,如果畝用量過大,則對造成葉片徒長。再有暖冬配合的話,旺長速度非常快,比正常生長的小麥高出5釐米是沒有問題的。
小麥旺長的危害小麥旺長,在外部環境改變為不利於小麥生長的前提下,會對小麥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直接降低畝產量。造成損傷的關鍵因素就是“低溫”,此低溫有兩個高峰期,分別在年前年後。
第一個高峰期,年前的話,是在12月份,如果出現霜凍或者下雪天氣,氣溫低至零下攝氏度,會直接對小麥的幼嫩部位,造成凍傷,分櫱速度也會相對減緩。葉片會發黃,年後發青慢、起身遲。但是對最終的產量,不會有絕對性的影響。
第二個高峰期,年後的話,是在3月份左右,這一次低溫對旺長小麥的影響,是非常致命的。此時在小麥頂端幼嫩部位已經孕育出小穗,是決定小麥穗子粒數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突然降溫,會迅速把幼穗凍傷,導致後期“有麥穗、無麥粒”。
3月21號小麥的生長狀態在溫度偏高的區域,麥穗直徑已經有0.5釐米左右,正處於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過渡階段,幼小的穎殼已經清晰可見。無論小麥旺長與否,都已經如此。
所以,3月份對小麥造成凍傷的“倒春寒”是不分小麥品種與是否旺長的,只要有麥穗,一律受到傷害。
此時最怕低溫!
那麼,此時還需要控旺麼?我認為不需要、也不能控旺。
不能:小麥此時營養生長接近末期,生殖生長處於初期,正是交替時節。如果控旺的話,會對營養的吸收造成抑制和阻礙作用。
不需要:控旺也解決不了遭受低溫凍害的風險。因為已經發育出了幼穗。
-
6 # 覓荒野的美
謝邀!3月21日小麥還能控旺嗎?提這個問題的朋友,您是南方人嗎?對於北方的農民,我們現在的小麥,不能控旺了。我們就要澆返青水啦!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我們這裡差不多都是清明節前澆完。澆完返青水後,如果小麥出現了徒長的跡象,就要及時控旺了。小麥越冬之前,如果也出現了瘋長的現象,也要控旺一次。我們比較提倡綠色種植!如果小麥沒有病害,最好是一次也不打藥!我們的小麥,只打關鍵的吸漿蟲病害!有一年,氣溫高,越冬小麥出現了徒長,我們這採取的措施是,用拖拉機掛著碌碡軋的!也沒打藥!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幫到你!
-
7 # 豫見周兵
小麥在起身後拔節前進行化控效果最好!每畝用多效唑40克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強!
現在小麥已抽穗,控旺效果差,建議您葉面噴施點蕓薹素內酯和磷酸二氫鉀,增強莖杆強度,提高千粒重
-
8 # 福彩3d愛好者
現在多是化學藥物控旺,3月初我地冬小麥開始拔節,化控應在小麥返青至拔節初期最好。顯然3月21日己經錯過最佳化控期。如果麥子確實需要控旺,請在當地農技部門指導下用藥。
-
9 # 樂至樓市直通車
你這個問題還是要看地區和你家小麥長勢。一般情況下,小麥在返青期至拔節初期,這段時間內打藥為好,過早或過晚都不行,過早的話,會造成小麥生長停滯,影響分櫱,嚴重的就不生長了,造成減產;過晚的話,一是有可能造成效果不明顯,達不到控旺的目的,二是會造成麥株中間的節較粗,後期更加容易倒伏,一樣起不到效果。
-
10 # 漁家超子
小麥控旺,也是有時間要求的,如果時間掌握不好,打了控旺藥,導致小麥生長受挫,影響最終的產量,就得不償失了,本來的意思是為了小麥高產,結果好心辦壞事,你說虧不虧,一般情況下,小麥控旺是在年前就進行了,那時候小麥地分櫱多、葉片偏長、偏寬等,就可以使用控旺藥了,不過,沒使用的也沒事,年後小麥返青期時,也可以,在返青期時,如果發現小麥旺長了,這時候打控旺藥也可以,但是,一定要記著,小麥到了拔節期後,就不要打控旺藥了。
另外在說說小麥控旺藥劑的事,目前市面上賣的控旺藥有很多,不過常用的有2種,它們是矮壯素、多效唑,價格也不貴,不過使用,一些注意事項,還是要跟大家說說。
1、注意使用時期,上面已經說了,小麥返青期時還可以使用,一旦拔節後,就不要再用了。
2、注意用量,千萬不要多噴,如果過量的話,導致小麥不長,就要悲劇了。
3、使用控旺藥劑後,在播種下茬作物時,一定要深耕土壤,避免殘留對後茬作物產生抑制作用。
回覆列表
俗話說:“麥無兩旺。”麥苗冬前旺長能使生育期提前,養分積累減少,抗寒力下降,不利於安全越冬。那麼,小麥冬前旺長怎麼辦?如何防止小麥冬前旺長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麥冬前旺苗的型別和管理措施
播種過早。形成的弱苗幼苗葉片狹長、垂披,分櫱不足,主莖和一部分大櫱冬前幼穗分化即進入二稜期;這類旺苗往往先旺後弱,在冬季遇到-10℃、持續5小時左右的低溫時,就會發生凍害。管理措施:適時鎮壓。透過鎮壓可抑制主莖和大櫱生長,控制徒長。鎮壓時要注意選擇晴天,早晨有霜凍或露水未乾時不能鎮壓,以免傷苗。鎮壓後及時劃鋤,並結合澆水,畝施碳銨15公斤;必要時,用0.2%~0.3%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也可抑制旺長,抗禦凍害。
播量過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長擁擠,個體發育差,分櫱很少。管理措施:先及時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育;再結合澆水,補充適量氮、磷速效肥,以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
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麥苗分櫱多,葉片寬大,田間鬱蔽嚴重。管理措施:深鋤斷根。當麥苗主莖長出5片葉時,在小麥行間深鋤5~7釐米,切斷部分次生根,控制養分吸收,減少分櫱,培育壯苗。
品種選用不當。形成的旺苗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種播種過早,也會導致冬前旺長。這類旺苗冬季最易受凍。管理措施:在及早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壅土圍根,或蓋施“矇頭糞”,保護麥苗安全越冬。
如何防止小麥冬前旺長
1、壓麥:透過壓麥,可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促進地下部分發育,控制旺苗促壯苗,避免麥株過早拔節。但壓麥時要注意:麥地過溼過幹過硬不壓,麥苗過瘦不壓,麥苗受凍後不壓,並做到壓大苗不壓小苗,壓旺苗不壓弱苗,旺苗可連續多次壓麥。
2、泥土蓋麥:即利用肥土或肥沃的垃圾蓋麥,蓋麥既可抑制無效分櫱,控制麥苗徒長,利幹壯稈防倒,又能起到培土壅蔸、保溫防凍、保水保肥作用,還能增加麥苗的吸收能力,防止植株早衰,且麥腳利落,通風透光,穗形整齊,成熟一致,利於穗大粒多高產。泥土蓋麥一般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進行,並做到旺苗先蓋重蓋,瘦弱苗遲蓋輕蓋,陰雨天及露水未乾前不宜蓋麥,否則會造成“溼蓋爛苗”。同時,泥土要細,蓋麥要勻,厚薄一致(1~2釐米厚即可),壅沒麥根,麥梗豎直,麥葉露出。
3、深中耕:透過深中耕,切斷植株部分根系,削弱植株吸收能力,達到抑制地上部分生長的目的。但中耕必須達到一定深度,並要斷根,如果只中耕而不斷根,不但起不到控制旺長的作用,而且由於疏鬆了土壤,改善了根部環境條件,反而會促進麥苗旺長。中耕斷根的時期不能太晚,應在越冬前20天左右完成,以利根系及時恢復,順利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