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垂釣津門
-
2 # 野釣海藍的快樂生活
您的問題晚春季節溫度低下雨天應該用什麼餌料?我的回答是這樣的,要釣好魚不單單要考慮餌料,我們應該先要從選擇釣位開始入手,然後才是餌料,俗話說:“屁股決定魚獲”
一:釣位.釣諺有云“春釣灘、夏釣潭”,春季釣魚原則上應該選擇淺灘位置,所釣的目標魚一般都是鯽魚和鯉魚 ,但是您的問題是晚春、氣溫低、下雨,根據這三個條件,我做出兩種推測,您可以根據需要做出選擇
1:氣溫一直很低,延續了冬季的寒冷,這個時候選擇釣位我們就不應該按照春季的釣淺灘,而是應該延續冬季的選位原則釣深水,如果是在剛化冰的水域釣魚,釣點可以選在化冰和亮水面的交界處,這個地方氧氣充足、溫度適宜,會取得較好的魚獲。
2:晚春季節Sunny明媚,氣溫逐漸回升,但是由於下雨,造成了溫度的降低,這個時候因為經過長時間高溫的浸潤,水溫也有所升高,水溫並不會因為氣溫的突降而快速降低,還會保持較高的溫度,這個時候我們的釣位應該選擇淺灘處,或者是深淺交界處。
二:餌料.經過了寒冬的洗禮,魚兒急需要補充能量,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選用動物蛋白含量較高的餌料,如果垂釣水域不鬧小魚可以用鯽魚最愛的紅蟲作釣,如果垂釣水域鬧小魚可以用更抗小魚的蚯蚓或腥味餌料作釣
-
3 # 星帝釣魚
溫度低,魚兒開口意願比較小。
餌料建議選擇腥味比較重的型別,腥香型比較合適。
也可以選擇用蚯蚓和紅蟲這類腥味重,高蛋白的活體餌料。在低溫環境中都比一般的香味餌料效果要好很多。
-
4 # 微笑小陌
一、各種品種魚適合的溫度
1.青魚:在0.5~40℃能存活。生長最適水溫為22~28℃。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
2.草魚:較適宜水溫為20~32ºC,低於10ºC時停止攝食,水溫在不足20℃時,消化能力不是很強,15℃以上可以釣
3.鰱鱅魚: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20℃以下幾乎無口。
4.鯽魚:4~32ºC,能忍受0ºC低溫,全年可垂釣;
5.鯉魚:6~30ºC,水溫15~25ºC時食慾最旺盛;
6.黑魚:生存水溫為0~41℃,最適水溫為16~30℃,水溫低於12℃時停止攝食。
什麼季節適合釣魚
春秋-一黃金季節
春秋兩季不冷不熱,最適合於釣者出門垂釣,而且也正是魚最易上鉤的季節。
春季親魚交配產卵前後,活動範圍增大.淺水區域也能釣獲大魚。產卵之後,食慾旺盛,吸食很猛很勤。我市郊區有一個大村水庫,每年5月末到6月初這一
段時間內,就在岸邊5尺左右便常釣得250克以上的大鯽魚,魚體較寬十分美觀.根據記錄和閱歷發現年年如此,奇怪的卻是釣不到小鯽魚,而且一過這個時期便
二、釣不到鯽魚了。這個水庫的5月份用蝦肉釣黃顙魚效果特顯,筆者有次見到一個釣者,他說他準備了250多克麻蝦,釣得3. 5公斤黃顙魚,每條均在筷子長左右。
秋季氣候涼爽,魚兒度過了炎夏酷暑之後,食慾漸漸旺盛起來了,一直到入冬之前由於當年出生的小魚也進入了尋食的隊伍,所以大魚小魚都上鉤,收穫頗
豐,而且魚兒飢不擇食活躍非凡,此時釣魚獨具情趣.從9月中旬到11月下旬寒潮初臨之前,是一年中第二個黃金季節.我每年此時前往郊區幾條河流的上游垂
釣,常常滿載而歸.此時用六七米長竿伸到河邊水草線外沿處,常釣到大鯽魚。
三、下雨時,魚兒很活躍。下雨後,河水上漲.魚兒上溯。此時可在上游釣或者在原來看不中眼的通大河的小溝釣,用3.6米短竿在水邊草際就可連連釣獲。三四天後,河水退到原水位處,此時再到大河邊垂釣,魚兒食餌極勤,甚至環境不中意之處也能大獲豐收。
迎風垂釣—浪高收穫也高
迎風釣魚獲豐收之道理說法不一。有人說,這是因為風把魚愛吃的餌料刮到下風的緣故。也有人乾脆說是風把魚刮過來的緣故。但我碰到的一次事實使我不
得不折服。6月初某日大村水庫,這一天東南風五六級以上,水庫因水面廣闊,浪頭頗高,同行漁友們看到此情皆散去附近小溝垂釣了.我的位置正好在西北角,只見泡沫不斷吹來.浮漂隨波上下盪來盪去,時隱時現。我只好將散浮全部抹到一起成一條白線,一看到浮漂有異樣移動就迅速提竿。有時只能在兩次浪頭的中間間歇時才能看到浮漂。結果這一天卻大獲豐收,魚兒拖鉤送浮都特猛.竟連釣六條250-300克左右的大魚。品種卻有翹嘴鰱、鯽魚和鯰魚等好幾種。
3
西南風—失利之兆
從大陸內部刮向連雲港的西南風都是又幹又熱的。風一來不僅使氣溫突然增高,人感到煩躁,而且從歷年的經驗來看,釣魚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即使是在早
春,西南風送來溫晚的時候也是如此。如果釣者在假日出門正好碰到西南風,那就只好承認時運不佳了。
4
夏季—上何處釣魚呢?
夏季炎熱,中午前後幾個小時火辣辣的太陽更使釣者難熬,所以夏季不是釣魚的好季節。但是有些在家度暑假的師生,卻樂於以垂釣來充實生活,消度酷署。
夏季在水庫、養魚塘和大河中釣魚另有特色.常常能釣得鯉魚和青魚等大型魚類。釣者可在驕陽偏西后的夏令時四時之後出發.
筆者有一次機遇正值夏季。18月某日下午三時,我去郊區東山水庫游泳,順便捎帶一副魚竿,打算遊後助興。我用的是七尺魚竿、立漂,撒餌是玉米渣粥.下竿處只是無人下水游泳之處,並無特殊環境。撤餌後,將鉤甩到十米遠處,10分鐘後只見立漂在水上平倒,一提竿,好像鉤在石頭上,接著這條大魚在水中兜旋了數圈,待它乏力之後提上岸來一看竟是一條大青魚。十分鐘後又釣得另一條大青魚.後來回家一稱.前一條1. 6公斤,後一條1. 15公斤。
氣候影響統一性的實用價值,中老年釣魚愛好者,如果掌握了一些氣候對釣魚活動影響的規律可以得到以下好處:
①掌握了風、雨季節諸因素的影響規律,對釣魚者來說就是取得了一定的主動權.例如,可制定一個全年釣魚時間表,春秋兩季抓緊抓好,冬夏兩季適當休整,雨後及時到上游或支流處,選擇迎風地點釣魚等等.
②掌握了氣候的影響,可選擇體力消耗較小但又能得到較滿意收穫的地點和時機出釣,使得每次行動均有一定收穫,穩產高產。
-
5 # 山水鄉村
釣魚真的就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活,他們認為就是一竿一線一餌的事,有水就有魚;實質上釣魚的精細都在內裡藏著呢,沒有釣魚經歷的人恐怕永遠也不懂。
就拿天氣這一點來說吧,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都有獨特的釣魚特點,不根據每個節氣的特色釣魚,註定是要後悔的。現在即將進入四月份了,而且將會一個氣溫較高的四月份,這個馬上要進入夏天的暮春時節,釣友們該如何下手,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考慮一下。
晚春釣魚的困難
四月時候,往年還不算太熱,有些人們卻早已穿上了短袖背心。一般來說,和整個春天釣魚輕鬆的節奏不同,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的釣魚彷彿都不好釣。這是因為四月一般都是氣溫漸變的時候,剛剛過冬上浮淺灘的魚類感受到了水層之間的溫差,而出現活動範圍的停滯。
春天的時候,氣溫雖然能夠升高,但是並不穩定,所以深層水域的水溫長時間得不到提高,而淺水區的水溫也容易驟升驟降,這都會造成水層之間的溫差較大,最後就是魚類活躍性的減弱。
另外,在這個時間裡面,有不少的魚類開始產卵。而眾所周知,魚類產卵的前後一段時間裡面,魚類覓食的積極性會有所下降。尤其是以鯉魚最為突出,在這個時間點裡面,最常見的鯉魚反而成為了上鉤最難的魚類。
另外,人為的原因也是晚春釣魚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這裡要說的就是人類的農業需要。在水庫或者農業密集地域,在四月或者五月的時候,是防水灌溉農業的時間,這個時間裡面,各地的水域裡面水位變換大。魚類在這種環境中容易受驚,覓食的積極性大大降低。而且水位變化,過去的一些釣位也會變得不再合適釣魚,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漁獲。
解決方法
首先來說,面對魚類不咬鉤的情況,最主要的就是先想一下自己的目標魚的產卵期。根據魚類的生活規律來進行釣魚的選擇,尤其是喜歡釣鯉魚的朋友,在最近這段時間裡面可以適當的變化一下目標魚選擇。把一些產卵早,或者產卵晚,產卵期間仍然會咬鉤覓食的魚類作為選擇,避開不咬鉤的魚類。
另外,加大釣淺灘和水草的力度。除非是冬天,不然釣魚時離不開釣淺灘的,而草叢更是一個永恆的釣位選擇。在這個時間裡面,需要產卵的魚類也會選擇水草叢作為產卵的位置,最主要的是水草叢會因為有水草的存在,溫度相對的穩定,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水層之間的溫差變化越小,魚類覓食和活動的慾望越盛。所以對於一些已經開始把釣位從淺灘變到深水區的朋友們,最近一段時間裡面還需要再轉移回來才行。
另外在人為的原因也有不少,在魚塘裡面,這是魚類的生長期,會大量的投放食物,魚類覓食的積極性不高。另外在野釣的區域,也要考慮禁漁期等原因。
此外,魚類的產卵是關係到長期釣魚的大事,保護環境所有人都有責任的。如果是不慎釣到了懷有魚卵的母魚,是可以選擇放掉的。
最後說一點關於漁具的選擇方面,和整個春季的要求一樣。魚竿調性軟一點就行,因為主釣淺灘,所以短一點也無所謂,操作還更方便一點;魚線也是細線即可,主線一號左右,子線一號一下;而魚鉤則是小鉤,魚漂短一點反應靈敏。如果不願意變化魚餌的話,可以繼續採用葷腥魚餌,不過素食餌的效果也開始顯現。
回覆列表
我在北方天津!對於晚春,紅蟲腥餌小魚鬧窩,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怎麼解決呢?我是這樣做的~玉米麵打窩,棗香/奶香和香腥餌料配合使用,香腥餌料佔3至4成!抄網必須備好,經常碰到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