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蕎麥瘋長
-
2 # 塑健者
跑步也好、走路也罷,其實膝蓋都會磨損,程度大小而已。我們更多應該關注如何在跑步時減少磨損,如何養護自己的膝蓋。
“跑步會不會傷膝蓋?”這個問題我想也是許多人心中的一個問號。畢竟身邊的親朋好友有些人跑步以後,沒多久傷了膝蓋,需要靠靜養恢復,甚至有些還需要動手術;而有些人跑了相當長的時間和歷程,卻一點事都沒有,反而膝蓋更加的靈活、健康。
這其實跟跑步姿勢、跑前熱身、跑步裝備等有關。先說跑步姿勢吧,我自己接觸過的有兩種減輕膝蓋符合的跑法(或叫觀點)。一種是前腳掌著地,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短距離的衝刺跑、急速跑。這種跑法需要身體有明顯的前傾,而且速度不能太慢;速度過慢的話,身體會變得很不穩定。
另一種是輪式卸力跑法,適用於長距離,如馬拉松。其名字是根據跑步時,下肢的運動在長時間曝光中看起來像車輪而命名的。這種輪式跑法,是跑步時,透過腳後跟的靠前位置觸地,帶動腳掌靠外一側著地,透過這種姿勢卸掉壓力,減輕膝蓋負荷。
這兩種都是目前最主流的跑法,當然有人會說全腳掌。實際上全腳掌著地的跑法對膝蓋的壓力比上面兩種稍微大了一些。
再來說說跑前熱身,跑前熱身能夠刺激肌肉充血,讓肌肉儘快進入工作狀態;有力的肌肉能夠幫助支撐膝蓋、減輕膝蓋的壓力。同時也能夠提升身體的協調性及柔和性,讓我們能夠避免一些突如其來的筋骨扭傷、肌肉拉傷。
最後再說下跑步裝備。現代科技的發展,鞋子已經被細分到了種類繁多、琳琅滿目的地步。專注於某類運動、某種行業的鞋子也是越來越多,其設計和功能偏向也經過了專業處理。跑鞋有跑鞋的設計,籃球鞋有籃球鞋的特點,兩者不能混穿。混穿的結果是運動時容易導致受傷。因為設計及功能不同,所能保護的部位亦不相同。
綜上所述:其實無論怎樣的運動,都會帶來磨損;關鍵看程度大小以及恢復快慢。而跑步姿勢的選擇、跑前熱身的執行以及跑步裝備的選擇都會影響我們膝蓋的健康狀況。選的好、執行到位,膝蓋受到的損傷小,就恢復易且快。選錯了、執行缺失,那就磨損加大,恢復慢且難。需要注意的就是這些。
-
3 # 行遠健身
不能簡單的說跑步傷或不傷膝蓋,每個人情況不同,有的人跑了一輩子步也沒受過傷,有的人跑一兩個月就導致半月板損傷等膝傷,甚至也影響正常走路。
跑步傷膝蓋,主要是自身原因導致的,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下面的連結,是常見的跑步時產生膝痛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僅供參考。
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4/graphic/preview?pgc_id=6875343429186880004
膝關節本身強度、熱身、拉伸、活動關節、跑姿、跑量、訓練計劃、肌肉力量均衡、腳掌著地方式、跑鞋、路況、天氣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膝痛。
-
4 # 林江心態
跑步時,膝蓋內的軟骨,半月板及髕骨等不斷受到磨擦和反衝擊力,膝蓋肯定受傷。哪為什麼還要進行跑步健身鍛鍊呢?跑步鍛鍊的我膝蓋沒有損傷,而且是堅持十二年了,每天跑步5公里,用時32至35分鐘。
為了健身和健康,在開始跑步鍛鍊前,需要進行準備和鍛鍊。
一是評估自身的身體狀況,如心肺功能,慢性病,肥胖程度,最重要的膝蓋情況如何,確定能否跑步,跑步的量及速度等。
二是腿部力量如何。力量是王者,沒有力量如何去跑步呢,沒有強有力肌腱怎能保護膝蓋呢。進行腿部力量的鍛鍊,如下蹲,背靠牆蹲馬步,前弓步,高抬腿跑等鍛鍊來增強腿部肌肉力量。
三是矯正身體的缺陷。矯正“膝內扣”,“膝外翻”,“盆腔前傾”等。如我有“膝外翻”,也就是“X”型腿,透過”前弓步”鍛鍊,治好了。跑步時,膝蓋受力就均衡,不易傷膝蓋。
四是要配備合適的跑步裝備。如適合自己的跑步鞋,鞋的大小,鞋底的軟硬度及適度前傾,鞋底對腳底的支撐度,能調整“高弓足”和“平弓足”等。
五是正確的跑步姿勢。一定要用正確的跑步姿勢去跑步。如髂關節,膝關節和腳尖在一重力線上,身體適度前傾,用“弓身減衝擊力”法等跑步。
六是跑前熱身及跑後放松等。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跑步的發力,呼吸及擺臂等。
有準備和正確的跑步是不傷膝蓋的。歐盟衛生組織《運動指南》講,一直跑步人的膝蓋損傷為3.5%。不跑步人的膝蓋損傷為10.2%。
鍛鍊跑步運動,要增大收益,減小損傷。
-
5 # 泉邊看景
科學合理合適的跑步是不會傷到膝蓋的,除非是膝蓋本身存在著損傷,只是沒有發現。
在身體正常的情況下,跑步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造成損傷。
就跑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是,跑步切忌貪多求快。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從少到多、從慢到快逐步進行,不能一開始就貪圖跑多快的配速,跑多長的距離。在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的情況下,貪多求快極易造成運動損傷。特別是對初期的運動愛好者來說,一定要彆著急,慢慢來。
二是,跑步要講求最佳姿態。跑步的姿勢最好是上身稍微前傾,下肢均勻發力,合理控制步幅,勻速甩動雙臂。只要不是以競賽為目的的運動員,不要苛求太大的步幅,要勻速發力。步幅太大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同時,要注意不要太急速發力。
三是,跑步前後一定要進行適當合理的熱身和放鬆運動。這是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一環,一定要特別注意。練習跑步的過程中如果有專業人士進行指導,更會取得不錯的效果,避免遭受傷害。
-
6 # 尚形健身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對於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運動來增強體質,讓身體更加的健康。而跑步運動則是人們選擇的最多的運動之一,但很多人再跑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出現膝關節的疼痛。就會認為是跑步導致的膝關節損傷,那麼跑步運動到底傷不傷膝關節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正確的跑步姿勢和習慣對於膝關節的損傷是非常小的。根據《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指出,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過量和高強度的跑步可能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那麼跑步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來減少膝關節的損傷呢?
一:加強腿部力量
強壯的肌肉能夠為膝關節提供一定保護,尤其的股四頭肌。鍛鍊腿部肌肉的方法有很多,如常見的:深蹲、跳箱子、爬樓梯等等。並且在進行訓練時,也要時刻注意膝關節和腳尖的位置,確保最佳的力線傳導。
二:重視拉伸和放鬆
很多跑友無論是跑前還是跑後,都不進行拉伸和肌肉的放鬆。這樣是很容易引發膝關節的疼痛的。所以跑後的拉伸對肌肉的恢復和生長是非常必要的,如果長久以來跑後都不拉伸,那麼肌肉的延展性會受影響。跑前熱身也是一樣,不要在還沒預熱時就開始飆車。
三:掌握正確的跑姿
跑步時腳落地要儘量在膝蓋的正下方,或者略微偏後一點,這個位置對膝蓋的衝擊最小。並且要注意,身體重心不要偏外,儘量往裡收,保持身體的穩定性。
四:控制跑步時間
跑步的時長和強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不要強行要求自己達成某個目標,長期疲勞造成的損傷很多時候是不可逆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非常典型。
其實,在2017年6月,《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發表過一項對比研究。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經常跑步的人,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反而久坐不動的人,關節炎的發生率比經常跑步的人高出3倍,達到10.2%。當然,如果是跑步競技運動員,關節炎發生率比久坐的人還要高出3個百分點,達到了13.3%。
所以,健身跑步對關節有益,但過量、高強度跑步又對關節有害。
那什麼才是合適的強度呢?研究中提到了一個數據,每週跑步不要超過92公里就可以。所以,每週92公里就是上限,即便天天跑,每天不超過13公里就行。
不過,92公里只是一個寬泛的上限,每個人的跑步上限還不一樣。
有一個實用的辦法判斷運動上限:就是感覺自己的大腿有些酸脹,但是還沒出現明顯疼痛感的時候。這是因為在我們跑步的時候,肌肉會提供主要動力,維持膝關節的穩定。但肌肉會慢慢疲勞,這時軟骨和韌帶就開始承受更多的力。這兩個部位彈性差,時間一長就容易被磨損。
當你的大腿有點酸,但是還沒明顯痛感的時候,這代表了你腿部肌肉力量剛剛用完,這個時候你還可以堅持堅持。一旦你覺得膝蓋鬆垮垮的,就是明顯的關節不穩定,需要馬上停下來。
所以膝關節周圍肌肉的能力影響了每個人的跑步上限。平時你可以刻意訓練這部分肌肉,這樣就能保護膝關節,讓肌肉給相對脆弱的韌帶和軟骨“擋槍”。
要保護膝關節,我們常用的鍛鍊動作有兩個。第一個是直腿抬高訓練,非常簡單。把腿繃直,抬起,不要彎曲,維持在空中5秒左右後放下,每組10到15個,間隔1分鐘再做一組,每次做3組,可以早中晚各做一次。
第二個動作是靠牆半蹲。首先身體靠牆站好,目視前方,身體站直,向前邁出一隻腳,距離大約控制在30釐米,然後另一隻腳也做相同的動作,雙足與肩同寬,身體慢慢往下蹲,手扶著牆,下到膝蓋感覺有酸脹感的時候停止,就停在這個位置,堅持不要動,蹲3到5分鐘。可以早中晚各做一次。這個動作的要點就是小腿一定要與地面垂直,而大腿與小腿的角度一定不要低於90度,最好是100度左右。
總之,保持適量運動,老年的時候你也可以擁有健康的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