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狗的輕武

    奧地利在一戰時期是大佬級別的存在,Continental霸主之一,與法國、德國平起平坐。 但奧匈是個多民族的帝國,在19-20世紀這個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的時代裡並不好過,內部凝聚力很差,所以等一戰結束,加上民族自決浪潮的湧動,奧匈死的比誰都慘。

    一戰結束之後,奧匈情況看下圖

    然後奧地利本身就是大德意志板塊的一部分,奧匈掛了之後分出來的奧地利就是個渣渣。且當時納粹德國蒸蒸日上,奧地利民眾也普遍希望大德意志統一,所以德奧就合併了。奧地利在二戰中也是德國最忠實的狗腿子

  • 2 # 唐格林奇

    奧匈帝國是一戰的始作俑者,德國是被奧匈拖入的一戰。在一戰中,奧匈與土耳其(一戰時為奧斯曼帝國)主要的作戰對像是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為了緩解英法的壓力,與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同時作戰,最終燃燒了自己。

    在一戰之前奧匈帝國就已經沒落,行將就木之時,他們主動發起戰爭,以強調自己的存在感。但是他們在對俄羅斯和義大利的作戰中,效果都不怎麼理想,還差一點讓俄羅斯軍隊給滅了,是在一戰中負責給德國拖後腿的。

    二戰的時候奧匈帝國已經分裂,奧地利由於天然與德國的親近感,納粹上臺之後,奧地利的激進分子趁機在國內作亂迎接德國,德國兵不血刃的接管了奧地利。戰爭之時是絕對小弟的角色,沒聽說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 3 # 北冥派掌門

    奧匈帝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德國也曾經向他稱臣,而在第1次世界大戰和第2次世界大戰當中,奧匈帝國則是德國的盟友、小弟的角色。

    弗朗茨.約瑟夫統治下的奧匈帝國

    弗朗茨.約瑟夫是奧匈帝國的締造者,也是奧匈帝國的第1個皇帝,他的頭銜除了奧地利皇帝之外,還兼任匈牙利國王。

    弗朗茨.約瑟夫統治下的奧匈帝國,疆域十分寬廣,從捷克一直到波蘭義大利,相當大的一塊兒彊域都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1850年11月份,弗朗茨.約瑟夫利用武力,迫使普魯士簽訂了條約,解散了德意志聯邦,向自己俯首稱臣。不過後來的普奧戰爭,奧匈帝國也遭受了重大打擊,被迫退出了德意志。隨著德意志聯邦退出奧匈帝國,兩者出現了不同的變化,德國在不斷變強大,而奧匈帝國的情況卻每況日下,最後為了保持對匈牙利的統治,奧地利和匈牙利經過談判,雙方成立一個聯合體,弗朗茨.約瑟夫同時兼任這兩個國家國王。一戰讓奧匈帝國土崩瓦解弗朗茨.約瑟夫儘管一生當中在皇帝的位置坐了很長時間,但是卻遭受了很多不幸,年僅兩歲的大女兒早年夭折,兒子魯道夫和情人私奔之後自殺,伊麗莎白皇后被他人刺殺,而他的弟弟也被暗殺,原本他的兒子魯道夫被指定為王儲,魯道夫死後,侄子斐迪南被指定為王儲,誰知道不久斐迪南夫婦最後也沒有逃脫惡運,夫妻兩個在波黑首府薩拉熱窩被刺身亡,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約瑟夫的怒火燒向薩拉熱窩,弗朗茨.約瑟夫決定向塞爾維亞開戰,隨後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法國俄國德國都相繼捲入了這場戰爭。約瑟夫一手導致了第1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但這時奧匈帝國實際上是有三個形態的政府,一箇中央政府管轄的地方,還有兩個地方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都有自己的首相,一會等等,雖然約瑟是皇帝,地位無比尊崇,然而很多時候,他的權利必然和奧地利或者匈牙利的權利產生衝突,而且不論是奧地利還是匈牙利,都會對約瑟夫統治下的中央政府的決定,產生很強的影響力。世界上第1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屢遭失敗,約瑟夫乾脆躲進了皇宮過去了,類似於隱士生活。約瑟夫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國家,自己生活卻十分簡樸,到晚年的時候,每天仍然很早起來堅持工作,他很希望自己一手導致的戰爭停下來,直到死前的最後一刻,還在想著工作,想著戰爭能結束。約瑟夫死後,他把他的位置留給了卡爾一世,為了挽回戰爭當中的頹廢局面,他親自擔任武裝力量的統帥,然而這一切已經不可挽回,當戰爭的敗局已經註定的時候,奧匈帝國國內的各個少數民族的領導者,就已經開始策劃脫離這個帝國,所以隨後協約國勝利之後,卡爾一世退位,奧匈帝國也四分五裂,長達600多年統治的哈布斯王朝也就宣告結束了。

    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戰勝國與奧地利簽署了《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國家,和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的領土面積也大大的減小,此外土耳其也被刮分,保加利亞還失去了愛琴海出海口。

    2戰前後以及戰爭當中的奧地利實際上奧地利人最開始根本就沒有民主這個概念,因為種種歷史原因,在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德意志奧地利國內很多人一直想把自己國家併入德國,但是戰勝國不同意,甚至不同意他的名字叫德意志奧地利,只好把名字改為奧地利共和國,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很多人想併入德國的想法,而德國也想把奧地利納入自己的版圖。1938年3月11日,就在德華人戈林下令入侵奧地利之前,奧地利已經成立了一個由納粹主導的內閣,在德國士兵還沒有進入奧地利的時候,其實奧地利已經在納粹的手中了,所以德國進入奧地利沒有遇到什麼抵抗,這次侵略性的進攻,事實上變成了一場勝利閱兵式的遊行,3月12號希特勒 起草了一份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方案,而這個方案最後變成了法律,事實上奧地利在法律上已經不在了。實際上納粹德國統治下的奧地利,由於它在1943年之前,他的相當大一部分領土都在盟軍的轟炸機的航程之外,所以相對比較安全,因此德國的很多軍事設施都建在奧地利境內,比如德國最大的飛機制造廠就建在維也納新城,德國統治奧地利之後,奧地利的經濟還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包括一些比較現代化的公路,還有一些基礎設施。在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德國的軍隊很多都有奧地利人參與,他們被編入各種部隊當中,奧地利的山地部隊在對挪威的戰爭當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隨後在巴爾幹戰役,還有對南斯拉夫抵抗運動的戰爭,奧地利都深度的參與到其中,並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德國第四德意志高等模範步兵團,在巴爾幹和東線作戰。但是正是因為奧地利人的深度參與,所以他們也遭受了很大的悲劇,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大約有5萬奧地利部隊參加了德國第6集團軍,他們被蘇聯軍隊包圍,最後大約只有1200人活下來了,並且返回了故土,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國防軍中死亡的奧地利士兵多達24萬多人,直到奧地利人發現了自己參與這場戰爭的錯誤,他們才想起自己奧地利人的身份。總結: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奧地利,於1945年4月27日宣佈復國,當初老百姓狂熱地想要加入德國,並且在第2次世界大戰當中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在經濟物資等等各方面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不過幾十年之後,奧地利仍然成為一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國家,但是對於奧地利的歷史來說,特別是第2次世界大戰,奧地利被佔領和瓜分的時候,將近10萬名婦女被qj,這也是為他自己的行為承擔了應有的代價,只可惜了無辜的老百姓。

  • 4 # 軍武最前哨

    在當下許多人的印象中,奧地利只不過就是中歐的一個小國,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在國際社會中並無多少影響力,唯一能被人記住的或許也只有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的維也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自中世紀末到一戰結束的這段時間裡,奧地利一直都扮演著歐洲強國的角色。

    奧地利的正式出現始於腓特烈一世統治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後來在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導下進一步擴大了疆域,強化了實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的奧地利只不過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邦國而已。

    十九世紀初,拿破崙強行解體神聖羅馬帝國後,當時的哈布斯堡家族首領弗朗茨二世為對抗法國將一些自己的世襲領地進行整合並稱之為奧地利帝國。但即便如此,奧地利在與由拿破崙領導的法國的鬥爭中實力還是被大幅削弱。再加之受後來的義大利獨立戰爭和普奧戰爭的催化、民族之春革命的衝擊、匈牙利貴族集團的逼迫,奧地利不得不選擇同匈牙利合併為二次元帝國,即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成立後不久,該國皇帝約瑟夫一世便和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德皇威廉一世組成了所謂的三皇同盟。該同盟的主要目的是維持三國在歐洲的利益、解決他們在東南歐的利益糾紛。但是德、俄、奧匈兩次組成通同盟,最後卻因德俄爭奪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而反目瓦解。

    緊接著,德國便秘密同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了新的三國同盟。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立集團之一便基本形成,奧匈帝國是其中的主力之一。這裡需要提及的是,義大利雖然最初是三國同盟之一,但卻在戰爭開始前倒戈加入了協約國;同盟國陣營中除德奧外還有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

    一戰結束後,因同盟國戰敗而導致奧匈帝國解體,捷克與匈牙利相繼宣佈獨立;實際上當時除奧、捷、匈三國外,從奧匈帝國中分離出來的還有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國、馬其頓、波斯尼亞以及黑塞哥維納。

    一戰後的奧地利驅逐了原先實施統治的哈布斯堡家族併成立了共和國,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奧地利的國力開始徹底走向衰落。

    在通常的印象中,很多人覺得歐洲二戰始於德國閃擊波蘭。但實際上嚴格來講的話,應該是始於38年希特勒武裝吞併奧地利。雖然武裝佔領聽上去有強迫的意思,但現實情況卻是自一戰後德奧兩國本身就心存合併意向,只不過受制於《凡爾賽條約》的約束無法實現而已。(該條約規定德奧不許合併)

    ▲圖為德奧合併時奧地利人的反應

    而在二戰期間,奧地利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一部分,它所能做的就是跟隨和執行納粹的侵略政策。而且與一戰時不同的是,一戰時的奧地利是奧匈帝國政治決策的核心部分,但二戰時的奧地利只能扮演僕從的角色。

    或許是受夠了被戰爭左右的艱辛,二戰結束後獲得獨立的奧地利隨即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讀書越多越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