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漢朝的呂后是中國三大政治女主之一,那麼,她為什麼不當皇帝?
4
回覆列表
  • 1 # 胖子雜談

    作為中國三大女主之一的呂后是那種不直接透過征服男人就要去征服世界的性格。呂后是劉邦的結髮夫妻,是在劉邦已經四十好幾還沒有娶老婆的時候,而且總是去別家蹭飯的落魄時候就去下嫁劉邦的,在多年的跟隨中更是培養出了更深厚的情誼,以及呂后自己的政治勢力。

    但劉邦死後因為戚夫人事件,呂后兒子漢惠帝劉盈也在年輕時候就去世,並且由於年輕,其實是沒有正式的兒子的,當然呂后後面也搞出來前廢帝、後廢帝啥的,甚至去母留子這種反人倫的事情,但呂后其實是很不夠稱帝的條件的,主要原因有:

    1、白馬盟誓:非劉不王,非功不侯,有違者天下共誅之。這個白馬盟誓幾乎約束了後期的所有封王的舉動,比如呂后大封諸呂,就有很多大臣站出來拿這個白馬盟誓說事兒,最後還是陳平給呂后了一定底氣,呂后才封了呂家的王;

    2、除呂氏之外的其他兩股勢力的反對。西漢初年,朝廷其實有三股勢力,諸呂、功臣、皇族。看似諸呂最強,呂后也逼死了很多皇子皇孫,但其實這時跟著劉邦打天下的那批功臣還沒有死完,還有灌英周勃帶兵打仗、有陳平等謀士,這股勢力是足以左右朝局的。而且還有皇族派,他們才是比呂姓更名正言順的帝國的主人。而事實上,就在呂后剛死,皇長孫齊王劉襄就舉兵反呂,儘管呂后死前已經安排了很多呂氏在軍隊裡,甚至控制著南軍和北軍,但奈何呂氏就是一群笨蛋,或者相比於皇族派都遜色很多,更不可能是那幫老臣的對手。所以呂后死後兩個月,呂氏被蕩平!

  • 2 # 楊柳青青春之聲

    西漢時期的女政治家呂后她不會稱帝,根深蒂固,從無此念,在這方面呂后從無這樣的認知與自我膨脹,漢家的皇帝傳承規制既是漢家的傳承規制亦是呂后個人的認知與規制,她始終掌握著這樣的傳承製度,這是因為呂后有自己的兒孫,自己的一脈傳承秩序,這樣的皇帝傳承秩序盡在呂后自己獨家的掌控之中,呂后怎麼能夠去想那樣的違規之嫌的不省心之事呢?況且漢高祖劉邦去世後跟他打天下的老臣都在,豐沛集團人物都在朝中任有權勢,劉邦與呂后的兒子劉盈青春年少,正是繼位立業的好時光,呂后怎麼能夠自己稱帝呢?既是年紀輕輕的劉盈執政七年後去世他依然有兒子啊,她必須按照漢家的皇帝傳承規制傳下去,說到底呂后是非常聰明的政治家,她自己知道兒孫的皇權就是自己的皇權,她更知道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的深遠道理。

    歷史文獻性質的書籍《史記》是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的用其寶貴的生命抒寫出來的一部歷史實錄性質的歷史傳記,他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記載這一過程,即漢高祖劉邦去世到呂太后自己也生命完結這段時間裡的情況,這段時間一共是15年,即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劉盈繼位,7年後劉盈去世劉盈的兒子繼位,這段時間是8年的時間,由於皇帝年小,呂后管理朝政,司馬遷把這段時間的國家政治定為呂后稱制。這是符合歷史的,因為呂后自己的兒子為政,兒子死了孫子繼位這非常符合呂后的心裡願望,她怎麼能夠想到自己稱帝?這不是非常荒謬的事嗎?甚至是無中談起。

    呂后是政治家,非常聰明的女主人,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給了她很高的評價與禮遇,沒有給惠帝劉盈勞心費神的作本紀,而是把女主呂后單獨以皇帝的規格作《史記·呂太后本紀》,可見太史公司馬遷對呂后稱制的作用是多麼的認可與歷史定位。太史公說:“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這樣的場景,這樣的民間祥和,這樣的政治用度呂后不是皇帝亦是非常高明的政治家,國政受到了歷史的檢驗與讚譽。

  • 3 # 中孚鑑

    呂雉是劉邦的妻子,他在劉邦未髮際時就嫁給了劉邦,雖然在呂雉之前,劉邦和曹氏有情,並且還未婚先育,但呂雉才是劉邦的正室。所以劉肥雖是劉邦長子,但卻非嫡長子。子以母貴,後來被立為太子的當然就是呂雉的兒子劉盈了。

    劉邦駕崩後,太子劉盈登基為帝,是為漢惠帝,呂雉則尊為皇太后。然而此時劉盈雖然身為皇帝,但朝政大權卻掌握在呂雉手中,劉盈也不過是形式上的傀儡皇帝。

    呂雉獨攬大權,說的是劉呂一家,但做的卻是背劉向呂之事。她大力打壓劉氏宗親、扶植呂家的勢力,從而讓她的權利更加穩固。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她還是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甚至還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亦沿用此法。而且呂雉還和武則天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大家說熟悉的,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得到認可的正統女皇帝,呂雉能和武則天並稱呂武,足以說明她在歷史上的地位。當然,呂雉和武則天不同的就是呂雉沒有稱帝。

    那呂后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首先,呂雉之所以不稱帝,就是因為她不想稱帝,也沒有想過要稱帝。畢竟在呂雉之前沒有女子稱帝,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呂雉就算實力在強,一時也無法逾越這個思想。(武則天雖然打破這個現象,但也是一段艱辛之路。)

    其次,呂雉當時雖然獨攬大權,但她清楚的知道天下是劉氏的天下,人心是向劉的。本來就有很多人不服呂氏,若她再強行稱帝,豈不天下大亂,這是呂雉所不願看到的。

    她之所以能掌握大權,就是因為她是皇太后,皇帝掌握在手中,她可以為所欲為。她以皇太后之尊、用皇帝之名號令天下,已是權利在握。若她稱帝,對她不滿、忠於漢室的人就會對她發難,這樣反而不美。

    最後,呂雉雖然沒有稱帝,但她能和後世的武則天並稱,足以看出她的地位。再如司馬遷也是把她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這就是對她極大的肯定。

    當時呂雉已經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她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如此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去稱帝呢!

    其實,呂雉雖然手段凌厲,心狠手辣,但是她對治理天下這方面的能力和政績卻是值得肯定的。呂雉掌權期間,她推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的記載是給予了呂雉施政上極大的肯定,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

  • 4 # 農夫說歷史

    呂雉,漢高祖劉邦的結髮之妻,她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后,歷史上對她的評價可以用“譭譽參半”這四個形容。漢高祖劉邦做了八年皇帝便駕崩了,新繼位的漢惠帝劉盈雖然是皇帝,卻是不折不扣的傀儡,那麼大權在握的呂雉為何沒有卻而代之稱帝,細細分析不難發現原來是“門檻”所阻。

    呂雉專權的形成

    公元前195年農曆四月,時年65歲的劉邦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駕崩於長樂宮。隨之而來的便是太子劉盈繼位為君。呂雉則從皇后變成了皇太后,最先受到清算的便是昔日的“姐妹”戚姬,原因是劉邦在世時戚姬枕邊風吹的不僅僅是爭寵,而是想借機替換掉劉盈的太子之位。這對於呂雉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挑釁,在張良推薦商山四皓後,呂雉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為劉盈請得四賢出山,劉盈的太子之位得以穩固。

    劉邦在駕崩之前與呂雉有過一番對話,說過丞相人選問題,劉邦為她交代了蕭何之後可以是曹參為相,再者之後便是王陵與陳平一起為相,接著說要安定劉氏家族不可少了周勃,他可以為太尉。呂雉倒也按著劉邦所言執行了,但是彼時的呂雉權利到達了頂峰,不免會霸道起來。自己的兒子是皇帝,自己的妹夫樊噲是軍營實權人物,而且自己的呂氏家族成員也多有封侯,這些還不是最為重要的,重要的是兒子的皇帝當的那叫一個憋屈。連把戚姬做成人彘這樣殘忍的事情都讓劉盈觀看,本性純良的劉盈經過此次的“刺激”,算是徹底看清楚呂雉的狠辣一面。劉盈在鬱鬱寡歡不久之後便駕崩了,呂雉更是將後宮其他美人的之子強認作劉盈之子,立為太子扶上皇位後又拉下皇位,在她呂雉眼裡的皇帝廢立就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專制的時刻終究到來。

    呂雉有沒有想過當皇帝?

    這點呂雉應該是沒有想過的,畢竟在這之前沒有一位例子可作為借鑑,傳統的男女尊卑思想還是存在的,她對權力的渴望是可以肯定的,呂雉對樹立與廢黜傀儡皇帝是那麼的得心應手,為什麼會如此?八個字就可以推脫掉一切質疑之聲,那就是:少帝年幼,無力執政!意思是孫子太小,讓皇奶奶幫一把。

    之後更是將王陵的丞相之職給奪了,取而代之的是審食其,其實這時呂雉已經偏離劉邦所交託的丞相人選,之後更甚的是大封諸呂為王為候。其實這時的呂雉已經是名義上的皇帝,如果真要以呂代劉,大漢江山易主的同時動盪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在白馬之盟中劉邦與諸位大臣就定下了“規矩”,那就是“不是劉姓而稱王,天下共擊之”!劉邦奪下天下之後,貫徹了無為的治國理念,其根本在於與民休養,呂雉雖然對權力的慾望過甚,但是絕對不會允許以動盪的局面出現,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

    呂雉專制是不是僅僅是權力慾望過甚?

    從漢惠帝劉盈繼位為帝,到剷除戚姬母子,逐個清算劉邦的那些兒子,再到放任劉恆母子去代地,這一系列的雷霆手段,無疑把呂雉塑造成貪戀權力的女權代表。那麼呂雉專制除了權力慾望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嗎?很顯然是有的。要知道劉盈駕崩之時,不要說無親生子嗣在,就是有也是年紀太小,因為劉盈駕崩之時也才二十三歲,“主少國疑”怎麼能鎮住大漢開國的那些功臣勳貴?即使劉邦在世時已經清除了異姓王,也難保不會同室操戈!那麼扶一把大漢的這艘大船便顯得異常重要,呂雉薨逝後,不起眼的代王劉恆進入到眾人視野,繼位後的漢文帝劉恆繼續貫徹無為之策,算是將大漢的江山穩定地接收過去了。

    總結:呂雉與武則天合稱為“呂武”,不同的是呂雉專制而未稱帝,專制帶來的負面言論也不能抹掉,她為大漢的後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輔助作用!

  • 5 # 蕭湘居士__

    呂雉是農村出身,膽小,心惡,只是惡毒方面大有特長。

    武曌就兩樣了,他父親是大唐公爵,她母親淫行名天下,連親外孫都上床。兩者邪種的她天不怕地不怕,本性無懼朿,公公要,兒子要,孫孑齡的小夥要。虎毒不食子,她殺兒㧪女,血染李唐宗親。她是狠惡加野性,無所不幹,無所不能,當然會幹呂與武謂小巫見大巫矣。`

  • 6 # 鑑史馬後炮

    呂后是漢初朝廷外戚勢力的核心人物,不管是《史記》還是《漢書》對於呂后的記載都是按照列記錄帝王生平的本紀規格記載的,在等級森嚴的古代,足見她與帝王的等級是相同的。雖沒有帝王之名,卻有帝王之實。說呂后為什麼不名正言順地稱皇帝?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形勢因素,二是傳統因素。形勢方面主要是當時的漢朝局面和形勢促成呂后不敢稱帝;而傳統因則是呂后必須依靠高祖之正妻和惠帝生母之名行皇帝“稱制”之實。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呂后稱制”。

    呂后為什麼不敢稱皇帝?

    主要是當時漢朝廷有兩股強大的勢力在制衡以呂后為首的外戚勢力。這兩股勢力分別為同姓王勢力和功臣勢力,這兩股勢力各有所倚,同姓王有實力;功臣們有威望。可以說,漢高祖劉邦去世後,早已對這三股勢力進行了權衡,從而作出了極具深謀遠慮的安置。歸納起來是:外戚勢力佔天時,同姓王勢力佔地利,功臣勢力佔了個人和。

    雖然外戚勢力掌控著漢朝中央,諸呂都是各大要員,且掌握著朝廷的南北兩軍,可畢竟沒有像同姓王那樣,有自己的領地封國、獨立軍隊指揮權和對領地的經濟掌控權,這些諸候王單個雖然不足以跟朝廷抗衡,可一旦聯合起來,實力是朝廷的數倍有餘。呂后在惠帝在位時期也嘗試過動一下這些同姓王的“蛋糕”希望剷除齊王劉肥、趙王劉如意,企圖收回他們的封地然後分封給諸呂。可劉邦在世之時己經公開說明“非劉氏而王,天下共誅之,”足以說明,劉邦早已意識到除了異姓諸候王以外的另一股威脅大漢王朝的勢力——外戚勢力。

    另外,劉邦在病危時說:“安劉氏者,勃也。”以佔據人和優勢的功臣勢力去抗衡這股既是親人又是威脅外戚勢力。漢初的社會矛盾多在內,這些矛盾是以漢朝建立的過程密不可分的。惠帝死後呂后一旦改變身份稱帝,後果就是對實力強大的劉姓諸候王和威望極高的功臣兩大勢力的“攤牌”,在沒有軍力和民心支援的情形下,外戚勢力必敗,敗的後果就是全族被誅。

    呂后因為沒有劉氏諸候王的實力和功臣的威望不敢公然稱帝,但是不敢稱帝之名不等於不敢行帝之實。

    呂后能行帝之實是因為有高祖劉邦正妻之和惠帝生母之實,這就是在劉邦去世後呂后能行帝之實的原因所在。劉邦有幾個老婆,為什麼只有正妻可以代行夫權?這跟宗法社會的婚姻傳統習俗有關。

    在古代,並不是所有的老婆都可以稱之為“妻”的,妻的地位是與丈夫對等的,古代男人只可以娶一個妻,但可以娶許多個妾。妻子必須有相應的名份,要麼是門當戶對,要麼是貴族之女;妾則無要求,只要丈夫喜歡,可以是妻家帶來的女僕,可以是異族的女戰俘,也可以是自家的女僕等。貴族男人死後,其妻可以完全行使其夫的權力,扶持未成年的繼續人擔起整個家族的社會職權。而妾則不行。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妻出身於貴族,妾則出身於賤族。呂后之所以可以以正妻之名“稱制”而不可以變換原來後的身份改稱帝的原因就在於此。

  • 7 # 讀史話滄桑

    呂后和秦昭襄王時期的宣太后、晚清的慈禧太后一樣,她們是以“後權”管理後宮,借“皇權”和“君權”來治理天下和國家的,朝臣們執行和認可的不是她的“後權”的命令,而是其利用太后身份所借用的“皇權”和“君權”的命令;一旦“皇帝”或“君主”加冠理政,其所借用的“皇權”和“君權”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想要繼續理政,就要一直拖著不還政、或在其剛開始理政時抓其一朝之錯將其權力剝奪或限制,朝臣們即使有不滿,但因合理合法,也無可奈何。但是,如果她們直接稱帝,那麼,其性質就變了,其理政的合法性馬上就不存在了,朝臣和劉氏諸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以其篡位的理由起兵奪權了。

    武則天則不同,她在高宗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直接參與處理朝政了,和高宗一起被稱為“二聖”,她下達的給朝臣的指令本身就是“皇命”了,即,她從參政開始,自己本身就已經擁有皇權了。另外,她在參政時也培養了自己的勢力,並樹立了自己的威信,相比高宗,朝臣們更怕的是她,到後來,就連高宗也對她非常忌憚但也毫無辦法,再加上繼位的中宗李顯本身能力也差,即位後被其抓一朝之錯拿下,然後先改制當政(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不聽,武則天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改國號為周),在其當政期間,誅殺了所有的反對者,最後再造輿論利用天命所歸來稱帝,因為這個時候國號早已經改了,從法理上講這已經是一個新的朝代了,這時候再稱帝就合理合法、水到渠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的妹子們陳情令到底值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