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哥們兒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

    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

    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

    不推,誰其比憂!

    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尊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其於失性一也。

    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當我,緡乎!遠我,昬乎!

    吾弗知!吾弗知!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唇竭而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父邪?母邪?天乎?人乎?

    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

    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咱也沒看完呢,挺有意思的。

  • 2 # 古道西風

    文字並非真理,看與不看無需受他人影響。

    個人比較喜歡老莊智慧,每天都會瀏覽涉獵,談不上洗滌靈魂吧,但至少是一種興趣。也曾有朋友勸我不要看道家的這些經典,覺得“無為”、“順其自然”等思想比較消極,我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為無為,事無事”、“清靜為天下正”,在下二十來歲,才疏學淺,只是覺得喜歡就去放肆,無所謂應該不應該。

    當然,也會有很多人覺得老莊智慧值得我們借鑑,它為我們開了一扇窗,至於踐行大道的路途只能由我們自己去上下而求索。

    “我的手指指向真理,但真理不在我手上”。所以,我們在讀《莊子》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信以為真,奉若神明,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知行合一才是正道。

    小弟隨手寫的,若有不妥請諒解。

  • 3 # 渭河一艄公

    謝謝大家邀請!《莊子》與《道德經》、《易經》齊名,是國粹中的國粹,國學之臻品。是道家對華夏泯蒙之智的第三次較大的昇華,她誕生於東周戰國中期,那是一個智慧大爆炸,大發展的時代!但是很失落,我個人不認同後來的各種譯本。五胡亂華、崖山之戰、甲申國難這三次天崩地坼,已是國學距離我們越來越遠,想拾起來太難了。淚!淚!淚!正所謂:“濠水儵魚,君不是我,怎麼能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周夢蝶,莊周是蝶,蝶是莊周”。

    莊子把“道”昇華到“籟”,從“道非道”解析出“道法循自然”,成就了道家的巔峰之作!我輩盡是蓬蒿人,不可對《莊子》枉義!唐·白居易“莊生,齊物同歸一,同中有不同”,國學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錘鍊其蘊含極深,也不乏弄墨之人。國學是一杯濃茶,要細細的一遍一遍品。愛國學,絕對不可依附別人,斷章取義。

    《莊子》篇首━“逍遙遊”的斷章取義是後世最大的敗筆!“北冥”“南冥”“鯤”“鵬”都是對莊公意境的寫照,不可參實物而取義。蘊含莊公的理想和抱負。

    莊子汲取華夏遠古哲學,其思想較折中,不偏激,不人為修飾。在是與非中間徘徊,昌導自然法則……

  • 4 #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老子和莊子同屬於道家思想,其核心思想是順應自然,強調無為。但是,老子的無為是政治哲學,莊子的無為是生命哲學,兩者側重點不同。

    莊子作品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文學成就。司馬遷評價莊子是“其文汪洋恣肆,其學無所不窺。”莊子行文擅長各種修辭手法,誇張、排比、擬人、比喻,語言具有很強的魔幻性。魔幻性這個詞是現代意義上的詞語,用來形容莊子的用語特性最為合適。初讀莊子的文章,等於跟著莊子上天入地,連續翻越無數個筋斗。如“鵬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摶扶搖直上九千里等詞語。”莊子將其寫作方法歸納為寓言、卮言、重言三種方式,寓言在莊子的文章裡比比皆是;卮言就是語言為中心思想服務的語言,具有很強的塑造性;重言就是藉助歷史名人或古語闡述觀點。

    這些寫作方法有助於年輕人認識、瞭解古人的寫作思路,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二是思想成就。莊子主要闡述生命哲學,將老子道學思想傳承並有所創造。老子從宏觀上提出宇宙生成論的天道觀,莊子從微觀上探討生命的組成,認為人的生命是由“氣”組成的,提出了生命的意義在於順應自然。在《齊物論》中提出了萬物平等的思想,這是對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全面解釋和發揮。

    莊子思想有比較消極的一面。他提出的無用之用將老子的無為發揮到極致,但是,莊子對於生命的探索和認知是現代人都很少能夠達到的。

    鑑於上述觀點,我認為年輕人應該看看《莊子》。

  • 5 # 梅里一了

    謝邀,年輕應該讀點莊子,一是可以提高文學水平,莊子可以說是中國最美的散文,大氣,恣意汪洋,想象力豐富。二是可以提升幽默感,莊子是很會講故事的,在現在稱得上段子高手,比如相濡以沫,現代人可以把情煽得淚眼滂沱,莊子卻冷冷的說不如相忘於江湖。三是學些哲理思維,可以透過表象洞悉事物的本質,懂點辨證法,活得會瀟灑一點,不會做房奴,車奴,面子奴。譬如楚王重金聘莊子他不去,寧願做個泥水中的活王八,也不願做廟裡供著的死烏龜。這與李斯寧為倉中鼠不為廁中鼠形成鮮明的對比。你認為誰更有道理呢?當然讀莊子也要注意一點,就是別太迂,非要給自已挖個坑,灌上泥湯,在裡面打滾,才能顯示學到逍遙遊了,小心莊子踹你一腳,摔個嘴啃泥。

  • 6 # 頓果v

    莊子是一位明瞭太極陰陽變化規律之大智慧者,他所提出的無為思想主張;

    所謂無為:就是叫你於自心處做到清靜寡欲、知足常樂;懂得知足常樂的人,於生活上就能做到順勢而為、隨遇而安。

    故自心清靜寡欲、隨遇而安就是叫你不要被一切物質所束縛。因為,人一旦有貪念就會落入煩惱中,一旦執迷其中便不能解脫其物質的束縛,便成為物質的奴隸,不能成為物質的主人。

    因此說:莊子所提出的無為,不是讓你不要有所作為,而是叫你要懂得遵重規律、順勢而為,明白這一點就能做到無為而無所不為;自心能解脫一切物質的束縛,就能天地同體、一切萬物為我所用之妙義是也!

  • 7 # Hello-Break

    在中國道家哲學發展中,莊周之後再無莊周!如果形象的孤立的拿道家來與現代物理作比較,老子相當於牛頓,莊周相當於愛因斯坦!莊子的思維也和愛因斯坦一樣遠遠超越了時空的束縛,兩千年來道家再無聖賢超越莊周。我並沒有貶低現代物理,僅僅是拿來比較道家哲學。就像我們對愛因斯坦一樣感覺其深不可測,甚至不應該存在於地球一樣,對莊周的哲學也是敬佩之致,它的思想也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真乃中國古代一神人也!莊子和老子一樣把道作為世界最高原理,講天道自然無為。但在“道”和“物”的關係上,他具有與老子不同的明顯泛神論色彩。他認為形體產生於精神,而個別精神產生於“道”。但他又說:“通天下一氣耳。”認為道即氣,道作為世界統一原理,不是在天地萬物之外的“造物者”,而是一切事物內在的原因,因此帶有泛神論因素。他認為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移,虛滿、生死都只是一時的現象,其形態是絕不固定的。他還認為,“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莊子是哲學,即使是今天讀起來還是晦澀難懂。年輕人多讀莊子可以明白很多道理,也可以使人充滿更多智慧。他抨擊統治者對人民的束縛和弱智化,提出無論治國還是修身都要無為。至於無為,兩千多年來,仍沒法真正理解,至於原因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 8 # 一世冷眼

    莊子是先秦諸子中最特別的一個。他一生困苦,但很達觀,一生追求的是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生境界。雖不與世沉浮,又不憤世嫉俗,悲觀的看待一切。還有他的文章,縱橫捭闔,汪洋磅礴,氣勢很大,一直是文章家的崇敬模仿物件。千載而下,蘇軾可謂得其魂,而近代的魯迅可謂得其髓。還有德國有位哲人尼采,其思想也與莊子彷彿,但論放肆無端與精神之自由,似尚有不及。現代社會,資訊爆炸,萬事汾湧,物慾熾盛。年輕人往往不知所措,或誤入岐途,或悲觀厭世,種種世態不一而足。所以看看莊子,學學他思想境界是有相當好處的。至若學習文章,寫作能力提高,更是要讀莊子。而且最好是原典。或今人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注今譯》,還有南懷瑾先生的《莊子喃譁》都可作參考。

  • 9 # 有書共讀

    關於莊子,有書君特邀平臺國學大師做了詳細的介紹,據說《莊子》也是紅樓夢裡賈寶玉最喜歡的書,可謂華人精神的底氣,值得一看。

  • 10 # 雜書說

    莊子一生追求逍遙超脫,大都教人立世處人的智慧,傳播修身養性的辨證哲學觀點;《莊子》的諸多思想,放在今日仍可受用良多,所以說,我覺得年輕人,更應該多讀讀《莊子》。

    《莊子》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我們今天常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就是這個道理,槍打出頭鳥,過於出風頭勢必會招致災禍。

    《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心堅持,定會有所為。

    《莊子》說: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萬事萬物都不足以干擾內心,自然內心平靜。

    《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生,可以全身,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做好事要不留名,做惡事不到觸犯刑罰法律的地步,遵循這個道理,就可以保全自己,安身立命,安享天年。

    《莊子》說:不以物挫志。我們一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追求,總會心生各式的慾念,如果能做到不以外界之物干擾我們的心志,則可超然曠達。

    《莊子》說: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不因一時榮華富貴而放縱心志,也不因一時失意窮困而隨波逐流趨同世俗,自可無憂無慮,心性豁達。

    《莊子》說: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往事不追,既往不悔,未來不迎,當下不疑,活在當下最重要。

    .......................

    讀《莊子》,其蘊藏的人生智慧對身處浮躁物慾的我們來說,於心性磨練,為人處世大有益處。

  • 11 # 文開石

    沒有什麼該看不該看的,如果一定要和和年齡掛鉤,我的主張一向是:

    少不看新,老不看古。

    《莊子》是什麼內容什麼水平,我就不多說了,只說和年輕人看書有關的一些看法。

    寶貴的青春不要浪費,一定要看對書。

    所謂的經典,除了其內容上的高水平,還有一點就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讀老書、讀經典上。

    這些流傳廣遠、流傳已久的經典,不是讀一兩次就能明白,就能吸收的。

    越早讀,它在你的人生中影響你的時間就越長,收益也就越大。

    這樣的書對你的影響,絕對比那些一兩年就過時、三四年就沒什麼人記得的那些“熱門”“新書”大得多。

    古籍經典應該讀那些?

    與其說讀那些?不如說怎麼選。

    就中華文化的經典來說。

    諸子百家皆可讀。

    不論儒家法家道家,到墨家、雜家等,年輕的時候應該博覽群書,不要侷限於一種學說。

    只有多讀多瞭解,隨著你的見識的增長,隨著你瞭解的廣泛,自然會有所傾好,有所偏重。

    另外強烈建議三十歲之前通讀一次二十四史,就當故事讀就好。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家國天下,小到人生得失,大到天下興亡,該懂的道理,該學的東西,該借鑑的,該警惕的,歷史中都包括了。有如此完整的歷史可學習借鑑,是華人的幸事。

  • 12 # 桐琴候月

    莊子其人其書

    (一)莊子(約前369-約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今河南、安徽交界處) ,當時的各家各派的學者都有自己的學說見解,對於“道”也有著不同的看法,而莊子作為道家思想的繼承與發揚者,對於"道”卻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莊子曾經短期為官,做過蒙的漆園小吏。而到了中年以後,他的生活卻變得極其地貧困,他住在窮鄉僻壤裡,以織鞋為生,自己也餓得面有菜色。後來楚威王聽大臣們說他是個了不得的人才,便想用高官和厚祿來請莊子當官。然而,對莊子來說,這世間的不論是榮華還是富貴,都好像是鳥兒、蚊虻一樣地從面前飛過去,實實在在是引不起他的一絲絲興趣。不過,莊子對於人生絕不是沒有熱忱的。莊子的生活與-般的老百姓並沒有什麼不- -樣,他有妻有子,努力在當時的亂世中保全性命。但他與別人不同的是:他深諳人情世故,又博覽經籍,自有一套人生之道。在他的許多朋友之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惠施。惠施是名家的學者,聰明又好辯,追求世間的榮華富貴,仕途上從來都不會落後於別人。莊子時常與他辯論,可惜的是,兩個人對待人生的態度相差太遠,達不到“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的境地。

    由此觀之,莊子是一個身處於亂世而又博學多才,家境貧寒而又不失志節的知識分子。莊子作為道家後學,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關於”天道無為而自然”的著名的哲學思想。他本人不太認可儒家與墨家,尤其是與儒家的仁義學說大相徑庭;他當然也知道儒、墨在大行其道的同時,而最終卻無所施其技,他自己官場失意,不為統治者所重,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和新的路子。於是,他一方面只好隱居不仕,不與統治者合作,而待在自己的自由小天地裡,另一方面則著書立說,培養了- -批學生,闡述自己的“道" ,發揮老子的“無為"思想,想要奉勸君主少做-些不利於江山社稷的事情。正如林雲銘所說:“莊子似個絕不近情的人,任他賢聖帝王,矢口便罵,眼大如許;又似個最近情的人,世間裡巷,家庭之常,工技屠幸之術,離合悲歡之態,筆筆寫出,心細如許"。

    (二)《莊子》一書傳後世

    道家在老子之後,其思想的傳承,《莊子》一書功不可沒。正因為有了《莊子》- -書,才不至於淹沒了千古以來令人驚歎的偉大思想。《莊子》一書,內容繁複,是經過了後人整理而成的。書分為內、外、雜篇三部分,原來有五十二篇,在戰國中晚期逐漸開始傳播,到了西漢才大致形成,然而當時流傳的版本到了今天大部分已經失傳。目前流傳下來的有三十三篇,已經過晉代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相比也有了不同。內篇基本上可以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如《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世間》、《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至於外篇與雜篇的發展則歷時百餘年,其中摻雜著些許黃老及莊子後學思想,形成了複雜的體系。

  • 13 # 老鍾甦

    年輕人可以看莊子,他的思想與老子思想是一致的,只是他發揮得更加生動活潑而發人深省,從更高角度來闡述道德經的智慧。

  • 14 # 葉培盛

    開宗明義——年輕人應該看《莊子》!

    為什麼?

    ——因為,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人能看懂《莊子》。

    ——因為,只有年輕人,才會本能的去懷疑那些扭曲而古怪的傳統註釋。

    《莊子》中充滿了隱喻、暗諷、玄機、與妙想。

    《莊子》中一句【列子御風而行】,就催生了後世的神仙信仰。

    試問千古以來,又有幾人能夠真正看懂這句【列子御風而行】?

    我亦無才,也只是在偶得《老子》帛書原旨之後,才能略微看懂一點《莊子》。

    莊子,不僅說過——列子御風而行。

    莊子,還曾說過——老聃放風而動。

    一經對照,我們就會立刻發現——列子根本不會飛!

    所謂——列子御風而行,其實是在描述——列子能夠駕馭國風民情,來指引自己的行動。

    所謂——老聃放風而動,則是意在講述——老聃認為,御風而行,不足以為聖,真正的聖人,應該做到【風自我出,人隨我動】!

    這是何等的胸懷?

    這是何等的氣魄?

    聖人為於無為,事於無事,天下之風,由我先出,而莫能知之。

    聖人不出於戶,不規於牖,天下之事,隨我心動,而莫能覺之。

    莊子得老聃之道,深矣!久矣!

    莊子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人者,捨身忘己,而猶有未樹,此何故也?

    ——其未知天道之正色也!

    神人者,全神棄功,而猶有所待,此何故也?

    ——其欲傳文明之薪火也!

    聖人者,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遊無窮而無所待,此何謂也?

    ——其和光同塵,無待於時也!其坐閱解紛,無待於人也!

    有欲知《莊子》之玄機者,可以關注訂閱本人的專欄。

    願與各位分享偶得之玄機,共悟開天之道德。

  • 15 # 雲汀說文史

    非常應該。

    莊子的行文語言實在太浪漫華美,先秦諸子無人出其左右,南懷瑾說,若要煉出一手棒棒的文言文,就讀《莊子》吧。

    言不盡意。語言的極限有時候是智慧的極限。莊子的智慧層級,與腦洞也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在《逍遙遊》我明白到境界有大小,做人要無所侍方可逍遙,就像列禦寇有風的時候才能飛起來啊,沒風的時候他就沒辦法了。如果不斷向外攀緣,尋求終極的逍遙快樂,有沒有可能得到所求呢,我看挺難。

    在《齊物論》我明白到了道通為一,所謂美醜,長短、賢愚都是道的顯現,用佛家勝義諦來說,其自性沒有差異。如果高空俯視,人如螻蟻,沒有高矮、美醜、尊卑的參差。人要換個角度看問題。

    更重要的是《莊子》在我人生痛苦的光陰裡,拯救了我,使我理解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我漸漸 放下、自在、隨緣面對一切。

    如果《論語》教會了做人的道理,那麼《莊子》則教會了我一生怎樣獲得不痛快,更快樂。我想這是一生的命題啊,要繼續在《莊子》,繼續經歷世事尋找答案。

  • 16 # 楊小墨

    年輕人應不應該看《莊子》?

    當然應該看,而且應該反覆看!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莊子》的文學價值非常高。

    這絕對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的頂峰之作,影響了千秋萬代的文人學士。它的思想、寫作風格、行文技巧,影響了很多名人,比如李白、陶淵明、蘇東坡、曹雪芹等。

    這部鉅著借用了各種隱喻和譬喻,闡述了諸多睿智而又深刻的道理。

    最著名的隱喻就是“莊周夢蝶”的故事。這個故事提醒了我們,原來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現在沒有在做夢,我們一生的經歷,都沒有超出自己的主觀意識之外,那些所謂的客觀真理、自然規律、宇宙法則,也統統發生在我們的意識當中。人生可能真的就是一場夢而已。我們都知道文字對事物的闡述是有侷限性的,而《莊子》中短短的幾個字,竟然能夠引發出這麼豐富的思考,迸發出如此大的資訊量,可見對文字的運用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莊子》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其文字凝練的功夫高深莫測、語義豐富,所以出了很多很多成語。比如:相濡以沫、善始善終、鵬程萬里、捉襟見肘、遊刃有餘、得心應手、朝三暮四、無中生有、呆若木雞、似是而非、扶搖直上、沉魚落雁、中規中矩、大相徑庭、失之交臂、學富五車等等等等還有好多好多,可以說這是一部成語出處最多的著作之一了。

    光是其文學價值而言,你說年輕人應不應該讀呢?但是,這只是其一,更牛的還是他的哲學思想。

    第二,《莊子》先進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哲學思想,歸納為八個字:“天人合一、清靜無為”。

    先說天人合一。“天”是指的外在自然宇宙間的一切物質能量以及其執行的規律和法則。“人”是指的內在精神意識和心理現象。而天和人、外和內,是統一的、無差別的。

    莊周即是蝴蝶,蝴蝶即是莊周;莊周即是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寰宇星辰,反之亦然。

    再說清靜無為。《莊子》包含了宇宙人生、社會生活、待人處世的各個方面,其內容核心還是繼承了老子思想。莊子擯棄了一切外在人事和物質帶來的束縛,內心追求著逍遙不羈的精神自由。《莊子》通篇有六十八出提到了無為,可見無為的思想是貫穿始終的。

    那麼什麼是清靜無為呢?有的人誤會說“無為”就是無所作為,是一種消極悲觀的厭世思想。這真的是大錯特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肯定一開始就不提倡年輕人看莊子,然後通篇從頭批到尾了。

    前面有說過,莊子提醒我們,人看待這個世界是非常主觀和武斷的,主觀、武斷、偏執、成見,這就是“有為”。無為的本意是我們的所作所為,應該遵循事物的自然規律和發展趨勢,不要夾雜個人的私心和成見。就是不要有爭強好勝之心、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帶有個人的私慾、不要有得失之心。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耕耘是正確的努力,而收穫真的就是天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很多人執意地認為,我耕耘了努力了,就必須要有收穫,而且要馬上,要快!這種人是脆弱的,是無知的,是愚蠢的,是很容易被現實打倒的!這就是“有為”的思想。

    而“清靜無為”,就是努力耕耘了,結果失敗了,失敗了沒關係,我繼續努力,繼續耕耘,總有一天會有所收穫的,這才是真正的強者。前一陣抖音上有個BGM很火,是這麼說的:“我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給天意”,這就是“清靜無為”的體現。

    當然我這裡是從年輕人應不應該看莊子的角度來解釋“無為”,其本更深層次的含義其實更加深刻更加睿智的。

    所以,不管從文學價值,還是宇宙人生觀,以及為人處世的哲學思想,都提倡年輕人應該看《莊子》,而且要反覆看,多推敲,才能理解內在的深刻含義,必將受用終身!

  • 17 # 富春葉語

    年輕人可以讀《莊子》,但要加以取捨。

    戰國時期宋國的莊子(莊周),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先秦七子之一,與道家創始人老子並稱為“老莊”,可見其實力不可小覷。莊子的代表作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莊子》,十餘萬言(也有說七萬),現存的《莊子》有三十三篇,包括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該書有“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之美譽。《莊子》一書,有許多篇幅採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說明自然界的道理,折射為人處世的大道,這與老子《道德經》的苦澀難懂相比較,顯然輕鬆易懂許多,連西漢司馬遷也對莊子讚賞有加。

    《莊子》中的許多故事,的確值得年輕人學習與思考。比如“庖丁解牛”,就是熟能生巧的典範。現在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精益求精的庖丁就是正能量的代表。他的成長曆程和遊刃有餘的“解牛”功夫,值得廣大年輕人在工作崗位借鑑。要相信,只有經過自身的努力拼搏,才能夠看到最美的自己。

    還有一則“朝三暮四”的故事,養猴人答應給每個猴子早三顆晚四顆粟,猴子們都悶悶不樂。當他提議早四顆晚三顆時,猴子們個個歡呼雀躍。從中可以看到,管理就是一門學問,在工作總量不變的前提下,擇時有時候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工作成績。這套理論不僅適用於猴子,在人類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樣有效,值得年輕人思考。

    當然,《莊子》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越是醜陋的,有殘疾的人,越是智者,並且更加接近聖人,連帝王都要對他們禮讓三分。還有參天大樹,反而不如長得矮小歪枝的小樹,因為參天大樹更容易成為人們砍伐的目標,小樹的目標反而不大,因此小樹更容易存活。這就是道家出世的哲學,無用就是大用。這與我們提倡的努力拼搏,奮勇爭先的入世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對於這些 ,年輕人應該有所區分。

    我認為,具備一定思考能力的年輕人可以認真看看《莊子》,那裡面確實有人生的大智慧可以學習。而心智還不成熟的兒童,還是不看為妙,否則容易錯把逃學等同於樂逍遙,不作為看成是人間大道,那樣一來,估計屁股是要被父母給打腫的。

  • 18 # 明德易道

    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值得認真思考。

    年輕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與主張“清靜無為”、“自在逍遙”的莊子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兩者的差別讓人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年輕人是不是不應該看《莊子》?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恰恰相反:年輕人應該好好看《莊子》,它對年輕人的成長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

    其中的主要原因如下:

    《莊子》裡一篇篇非常優美的文章,對年輕人提高文化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在學校裡上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經常會用某位同學寫的範文給大家讀。而《莊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非常優美的範文,後世的許多詩人、大文學家都是莊子的崇拜者,比如:李白、李商隱、蘇東坡等等。

    說幾句《莊子》裡的美文:“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現在的年輕人多讀讀《莊子》,很快就會感受到《莊子》裡的浪漫主義情懷,對於自己的生活必然會增加更多的熱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文學修養也會同時得到很大的提升。

    《莊子》的哲學思想其實是更積極的人生智慧,會讓年輕人擁有更加成熟的人生態度。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

    莊子看到了我們人類的侷限性,同時也看到了無限的生機,看到了人類生命更大的可能性:“只有與天地萬物同呼吸、共命運,才是人類真正的生存發展之道”。

    大家想一想,這是何等的胸懷、何等的氣魄!

    透過上面對《莊子》簡單而深入的瞭解,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年輕人應該好好地學習《莊子》,真正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以《莊子》為師,向天地學習,成就自己更加寬闊、更加光明的人生。

  • 19 # 王朝從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昫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都是《莊子》裡的精華美言。任何時候讀《莊子》都合適,我個人以為。此小大之辯也,呵呵

  • 20 # 體道之人

    應該讀《莊子》,莊子的精神境界可以說是古往今來最高的了。如果能從書中領悟出一絲逍遙之意,對你的人生都有莫大的好處。

    記得第一次讀《莊子》,我就從中直接看破了“名利”,看淡了“生死”,妙不可言啊……可以說《莊子》一書,幫我打開了智慧之門。

    莊子的思想境界,獨與天地精神相來往,何其壯哉、何其妙哉。其精神境界不但超出紅塵,更超出宇宙乾坤。我輩後生,難忘其背。

    以我現在剛剛“堪破紅塵”的境界,還是難以企及萬分之一啊……

    何謂逍遙?身不為物累,心不為事擾,謂之逍遙。我前幾日作詩一首 ,提名《逍遙》。與有緣人共勉……

    《逍遙》

    榮華富貴前生定,何必碌碌勞骨筋。

    參悟世間陰陽理,了卻浮生一場夢。

    人心滅盡生道心,掀翻乾坤把道尋。

    紅塵是非心不染,修個長生不老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男朋友分手了,一邊難過,一邊又告訴自己不能回頭,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