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如何評價七律之冠《登高》?

    前言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唐朝七言律詩的一流作品。這首詩甚至被人稱之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首詩還是存在一點瑕疵的。

    好也罷、不好也罷,我們看看古人為什麼如此評價《登高》。

    一、胡應麟稱古今七言律第一

    清朝的楊倫《杜詩鏡銓》中認為《登高》是:“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影響更大的是明朝的胡應麟,他在《詩藪》中說:

    “此章五十六字..........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此篇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評此詩云:“一篇之內,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有識者。

    胡應麟對於這首詩的評價,不僅僅是唐朝七律第一,而且是自古以來最好的七言律詩。

    二、楊萬里評價杜甫詩

    其實,“一篇之內,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這句話出自楊萬里的《誠齋詩話》,不知道為什麼胡應麟安到了元人頭上。

    楊萬里說這句的時候,的確用杜甫的詩作為例證,不過卻不是這首《登高》,而是用了老杜其他的作品: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難之。予嘗與林謙之論此事。謙之慨然曰:“但吾輩詩集中,不可不作數篇耳。如老杜《九日》詩云:‘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不徒入句便字字對屬。又頃刻變化,才說悲秋,忽又自寬,以‘自’對‘君’甚切,君者君也,自者我也。‘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將一事翻騰作一聯,又孟嘉以落帽為風流,少陵以不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詩人至此,筆力多衰,今方且雄傑挺拔,喚起一篇精神,自非筆力拔山,不至於此。‘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則意味深長,悠然無窮矣。”《誠齋詩話》

    這一段話裡,楊萬里引用了林光朝(字謙之)的話,它用來舉例的是杜甫的七律《九日藍田崔氏莊》: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說老杜的詩中都是佳對,特點是隨意之間就對仗工整,而且詩意還有變化。例如“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而頷聯反用典故,用來對仗,更有新意:“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頸聯則充滿了力量。尾聯雖然不對仗,不過意味深長。

    胡應麟將楊萬里評價老杜《九日藍田崔氏莊》的話,引入到評價老杜《登高》之中,合不合適呢?

    三、登高好在何處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1、八句皆對不稀奇

    楊萬里詩話中評價老杜七律,主要從其對仗談起,表示七律的難處在於: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

    而杜甫《登高》的特點之一,也是對仗,《九日藍田崔氏莊》是前三聯對仗,而《登高》的四聯都對仗。而且還有不少句中對:風急天高、渚清沙白。

    對於詩人來說,八句皆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南北朝的很多詩人作詩喜歡大篇幅的對仗,在唐朝七律興起以後,也有人喜歡通篇對仗。武則天的宰相宗楚客作詩既如此,因此這種八句都對仗的詩又被稱為宗楚客體。

    所以說,八句皆對不稀奇,有價值的是這八句詩意精妙。

    2、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

    胡應麟稱讚杜甫,稱這首詩:

    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

    章法就是整篇的佈局,這首詩前兩聯寫景,後兩聯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無論寫景抒情敘事,通篇圍繞著一個“悲”字做文章, 詩人因秋景而悲, 因多病而悲、因艱難潦倒而悲。

    字法,即練字,為一句話選擇合適的字和詞。句法,就是把選好的每個字詞,在一句話中的安排排程。

    例如《鶴林玉露》評價:

    杜陵詩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四、對於登高的批評

    有褒揚的,也會有批評的。

    明朝的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就說到:

    七言律不難中二聯,難在發端及結句耳。老杜集中,吾甚愛“風急天高”一章,結亦微弱

    王世貞說自己喜歡杜甫這首登高,只是結尾處有點弱。

    《五色批本杜工部集》:

    起結皆臃腫逗滯,節促而興短,句句實,乃不滿耳。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籤》說:

    無論結語膇重,即起處“鳥飛回”三字,亦勉強屬對,無意味。

    首聯因為首句就押韻,所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哀、回都是平聲)並不是完全對仗。拋開平仄不談,胡震亨認為猿嘯哀與鳥飛回,雖然意思相對,但是沒有餘味,過於刻意。

    結束語

    楊倫認為《登高》杜甫的七言律詩中最好的作品,胡應麟則說這首詩不但是整個唐朝七律的第一,還是古今七律第一。,

    不過宋朝的嚴羽把崔顥的《黃鶴樓》評價為第一,明朝的何景明 (字仲默)取沈佺期的七律樂府詩《獨不見》為第一。

    可見讀者的欣賞眼光是不同的,您覺得哪首是第一呢?

  • 2 # 靜裡水聲1

    大家都推崇《登高》為七律第一,笑話吧?那麼苦的詩詞,能是第一嗎?看的我眼淚都差點出來!不如李白的《廬山瀑布》。

  • 3 # slx孔雀東南飛

    前段時間電視劇《慶餘年》裡範閒就是憑藉杜甫的這首七律之冠《登高》而一舉成名的,致使後來慶帝和長公主都對詩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情有獨佳,反覆吟誦。

    那麼這首詩為什麼會被評為七律之冠呢?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讀完這首詩,感嘆作者創作的才華,全詩無論平仄、對仗、押韻都無可挑剔,完美。可以說是七律詩的標準規範版本。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這首詩八句皆對,看起來卻不露痕跡,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胡應麟在《詩藪》評價道:

    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如老杜”風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

    清人楊倫在《杜詩鏡銓》中就評價這首詩:

    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杜甫的這首七律,就如同書法中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樣,是無數後人不斷學習的楷模,這首詩算是楷模中的楷模了。

    同時這首詩也是作者對自己當時生活的歷史時代和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

    杜甫的這首《登高》,大約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

    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大亂雖止,小亂未息,藩鎮割據、外敵入侵,唐朝的國勢依然頹靡。

    安史之亂結束後,杜甫曾在其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寫道:“青春作伴好還鄉”,但他的歸鄉之旅並沒有成功,時勢動亂,他又貧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嚴武。

    可惜,不久嚴武逝世,杜甫失去依託,他只得離開成都,四處漂泊,最後到了夔州。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聯想到自己當時的處境,百感交集,於是就寫下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每當讀完這首詩,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已經看到了滿頭白髮的杜甫,帶著多病的身軀,獨自登上高臺,極目遠眺 ,高處不盛悲!

    俯仰之間,遠近極目,好像一副蕭瑟秋江圖。秋天的狂風在怒吼,急風之中能聽到猿竭斯底裡的長嘯聲,渚沙之上飛鳥在不停的盤旋著,找不到落腳的地方。

    它們好像在為國家的大好河山由於常年戰爭變得頹廢而抱不平。而我杜甫又何嘗不是像猿嘯一樣在心底裡吶喊,像飛鳥一樣不停的四處漂泊,一生憂國憂民,到老了卻無依無靠,這就是安史之亂帶給當時人們的真實寫照。

    詩中的形聲色態,高哀清白就好像畫家在用工筆一一點染。使人如臨其境,雄渾高遠。

    秋天蕭瑟,樹葉也紛紛離開樹枝,四處漂零去了。長江的水也滾滾的向遠方流去,看不到盡頭。

    山上樹木,山下江水渲染出一副生動的三峽秋景寫意圖。

    杜甫幾十歲的人了,身上帶著病痛。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地頭髮鬍鬚都白了。

    他感嘆自己空有一腔報國情懷,但卻一直碌碌無為。

    人老了,因為“潦倒”,不能為國家效力,自然也就沒有奉祿,當然連“濁酒”也喝不上了。詩人一生嗜酒,今日登高本擬以酒澆愁,卻因病停杯,唯一的精神寄託也喪失了。

    當時的杜甫不僅物質上匱乏,精神上也難以慰藉,可見憂困到了極致的程度。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首詩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就像《慶餘年》裡演的那樣,杜甫的這首《登高》不僅在現在是七律之冠,相信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它也將會大放異彩!

  • 4 # 李白下山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全詩。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我們再來看一下歷朝歷代各大名仕對此詩的評價。杜甫《登高》一詩,歷代名家批評無數,大體都作激賞之態,但總歸分成兩派。

    第一派是認此詩為古今第一七律者,如宋之劉克莊;明之張綖、胡應麟、周珽;清之楊倫等人。但很多人都是寥寥數字以附前人,只周珽之《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胡應麟之《詩藪》略作詳言:

    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如老杜”風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風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勁難明,深沉莫測,而力量萬鈞。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說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憑此詩云:”一篇之內,句句皆奇,一句之內,字字皆奇;亦有識者。

    但實際上通篇顧左右而言他,虛空借喻如海底珊瑚、無人來學、字字皆奇者云云,但所謂奇在何處?不可學在何處?雲山罩霧不能得見。不過《詩藪》在別處提到前後以“飛揚震動”對結句“冷軟收之”,以得見“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尚是見地。

    至於周珽之《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雲:

    吳山民曰:次聯勢若大海奔濤,四疊字振起之。三聯“常”、“獨”二字,何等骨力!周珽雲:章法句法,直是蛇神牛鬼佐其筆戰。

    點“常”、“獨”二字,頗有見地,但依然汲汲於某聯、某句,未曾放眼全域性剖而分之。不過古典文學理論一例如此,過多強調“一言通萬言”,不曾微著互參,這點也是東、西方文學之同異。

    第二派則認為杜此詩仍是“白玉微瑕”。

    如明之王世貞:

    老杜集中,吾甚愛“風急天高”一章,結亦微弱。

    明·胡震亨

    《唐音癸籤》無論結語膇重,即起處“鳥飛回”三字,亦勉強屬對,無意味。

    明·王夫之

    《唐詩評選》:盡古來今,必不可廢。結句生僵,不惡,要亦破體特斷,不作死板語。

    這部分是對此詩結局不大滿意。《登高》全詩四聯皆是對仗。而結句較之前文之萬里悲秋、無邊落木,便看起來“微弱無力”。但實際上第七句開始便整合全篇,“繁霜鬢”呼應“常”、“百年”之語。“艱難苦恨”則將前文列舉之景全翻作“己身之經歷”,可謂一字一頓;但唯有結句“潦倒新停濁酒杯”玩味再三,終略拖沓累贅。但老杜另一首亦作對仗結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卻神來妙筆,相較之下,登高第八句還是略作刻意。

    以上,便是古今詩話對於《登高》一詩的大體態度。

    公元767年,杜甫五十六歲,這一年,他身在夔州,秋風淒涼的某一天,他獨自一人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極目遠眺,目之所及,皆是蕭瑟的秋江之景。杜甫心中百轉愁腸,也許他此番登高,是為了抒發自己心中的惆悵,可沒想到看見這樣的景色,憂愁不減反增,他不由得感慨自己的身世飄零。杜甫心中的悲哀,已經深入骨髓,這是他的壯志難酬,是他的人之將死,一事無成,也是他的老病孤愁。秋景是如此的荒涼和蕭瑟,就跟他荒涼的心一般,情景交融之下,悲傷之情呼之欲出,一發不可收拾,杜甫便寫下了這一首《登高》。

    後世人常常替杜甫不值,因為他在官場上浮浮沉沉一生,最終還是病死在一首小船上,“坎坷”已經不足以形容他的一生。其他人尚且有其他的興趣愛好,能夠聊以慰藉,杜甫卻真的一生都在為官場奔波。我們看看歷史上眾多文人,陶淵明碰壁之後,便開始投身自然生活,山山水水過一生;李白碰壁之後,雖然不死心,最起碼心情還是比較豁達的,好酒相伴,四處遊玩;而蘇軾就更不必說了,他對這些事情看得很開,不如意的時候,煮煮“東坡肉”,豈不快哉。再看看杜甫,後人都替他憋屈,在官場上混得最差的,就是他了。

    所以說能有這樣的感慨,也不足為奇,在《登高》一詩中,杜甫頭一句就開門見山,渲染悲涼的氣氛,“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兩句動靜相結合,彷彿給人構造了一幅冷色調的水墨畫。“急”和“哀”兩字,將詩人悲傷情緒來的快速描寫了出來,也讓人一下子跟隨詩人,進入帶那樣悲傷的情緒之中。而第二句更是營造了冷淡慘白的畫面,“渚清沙白”,這是一幅肅殺的畫面,“鳥飛回”,鳥在這樣的畫面之中不斷的盤旋,淒涼、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頷聯表現的是夔州秋天的特徵,“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蕭蕭而下的落葉,還有吧奔騰不息的長江水,在這樣的景色之中,詩人深沉的抒發自己的情感。“無邊”的落木還有那“滾滾”的長江,形象而又生動的讓人聯想到落木的聲音,也想到了長江的波濤洶湧,而在這樣的景物描寫之中,詩人傳達的是光陰易逝,是他的壯志難酬。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個“萬里悲秋”便讓人感覺到,悲愴之情撲面而來,“常”字更是說出了,這樣的悲傷之情,時常與詩人相伴。一個常常陷入悲傷中的人,即便是強顏歡笑,其悲傷之感也是不言而喻,浮現臉面的,想必詩人的悲傷之情非常的強烈,無法派遣,才會目之所及都是悲傷的景物。“萬曆悲秋”是抽象的,詩人在此彷彿是將它擬人化了,這悲傷的情緒與詩人作伴,一方面是詩人的憂傷之深,一方面也是詩人的孤獨,他獨自一人,唯有悲傷相伴。

    歷盡了艱難和苦恨,雙顰也長滿了白髮,滿心都是哀傷之情,卻偏偏停下了消愁的酒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人傷秋之時,有感而發,寫自己的年老多病,抱著這樣的病軀,獨自登上高臺。此處並非家鄉,而我只是異鄉人,這樣的情緒油然而生,“艱難苦恨”四字,表達了詩人心中的痛苦和鬱悶,萬千愁緒無法排解,以至於白了頭髮,身心俱疲。

    人們常常在登高的時候感慨,在秋天的時候感傷,杜甫的一生也實在是艱難,不然啊,誰會這浩蕩的秋江之景前,又哭又恨呢?

    最後我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多少有才華的人因為戰亂被埋沒,人生短短數載滿腔熱血得不到施展是何等的悲哀!

    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更要努力拼搏書寫自己人生的華麗樂章!

  • 5 # 維尼小怪

    杜甫的《登高》被人們推為七律之冠。全詩如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為何能成七律之冠? 答曰: 格律第一

    《登高》作為一首七言律詩,它的格律十分嚴謹,讓人佩服。

    1、平仄與押韻

    全詩的平仄規律是:

    風急天高猿嘯哀——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急”為入聲,故為仄。

    渚清沙白鳥飛回——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白”為入聲,故為仄。

    無邊落木蕭蕭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盡長江滾滾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不”為入聲,故為仄。

    萬里悲秋常作客——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獨登臺——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獨”為入聲,故為仄。

    艱難苦恨繁霜鬢——平平仄仄平平仄

    潦倒新停濁酒杯——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濁”為入聲,故為仄。

    這是典型的七律中仄起平收格式。

    韻腳“哀”、“回”、“來”、“臺”、“杯”,在唐詩的平水韻中都屬“十灰”部,發“ui”的音,押韻標準規範。

    2、對仗技巧

    格律詩一般要求頷頸兩聯對仗,但這首《登高》,四聯全都對仗

    首聯:上句“風急天高”對下句“渚清沙白”,上句“猿嘯哀”對下句“鳥飛回”,對仗工整。同時句中“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設定精妙。

    頷聯:使用流水對,用“無邊”寫落葉的廣,“不盡”寫江水的長,用“蕭蕭”寫呼嘯的風聲,“滾滾”寫江水的奔騰。兩句集中表現秋日壯闊悲涼的景象。

    頸聯:使用工對,“萬里”對“百年”“悲秋”對“多病”“常作客”對“獨登臺”。意象密集,整齊相對,格調深沉。

    尾聯:使用雙聲疊韻對,“艱難”對“潦倒”,疊韻對疊韻,“苦恨”對“新停”,雙聲對雙聲,增加了音樂美。

    總結:

    格律詩要求嚴格,作律詩無異於“戴著鐐銬跳舞”。

    杜甫的這首《登高》,無論是平仄、押韻,還是對仗,都精深巧妙,緊扣主題又深化主題。可以說,這首詩的格律藝術已登峰造極,令人讚歎。

    最後,以明代詩評大家胡應麟在《詩藪》中,對《登高》的評價結尾: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以上是我對問題“如何評價七律之冠《登高》?”的回答。

  • 6 # 易博43821773

    我不得不評論一下,提出異義推翻本來的解釋,這種質疑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一定要嚴謹。如果說其他唐詩裡的“落木”都能用你現在的意思來解釋,或許就能站得住腳。別的朝代就不提了。杜甫還寫《客亭》、《秦州雜詩二十首》,白居易寫了首《歲晚》,這裡面都有“落木”一詞。你看看還能解釋得通嗎?

  • 7 # 小崔讀書說事

    此詩是杜甫登臨江邊高處,觸景抒懷之作。前四句寫秋景,後四句寫秋思。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此二句突兀而起,氣勢不凡,寥寥數字,便勾勒出了登高才能感知到的富有深秋特徵的曠遠境界。風用“急”形容,寫出了秋風的聲勢,天用“高”描寫,突出了秋天的廖闊,此是仰視所見,再俯視,只見“渚清沙白”,一派深秋景色,“清”、“白”給人以清冰淒涼之感。以上是靜物描繪,但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急風之中猿嘯聲哀,渚沙之上飛鳥盤旋。“哀”字微透詩人愁苦的思緒,“回”字暗示作者空寂的心境。此二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景中寓情,可謂寫景佳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此二句寫遠景,詩人的視野更為開闊。句以“無邊”、“不盡”起,頓給人遼遠之感,千山林木,萬里長江皆託四字之神力。“蕭蕭”寫出了落葉之聲態,肅殺可聞;“滾滾”寫出了大江東去之聲勢,雄邁可見。細一玩味,不難發現,落葉給人飄零之感,流水給人傷逝之情,作者在有意無意間留給讀者不盡的哀愁。可見,詩有此句,意象愈顯雄渾開闊,情感更見慷慨悲沉。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二句筆鋒陡轉,觸景抒情,感慨萬千。“百年”、“萬里”。時空交錯,悲秋之情盡在其中。詩人之悲因何而生呢?句中自有交待,一因“常作客”,二因“獨登臺”,三因“秋”至,四因“多病”。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此二句放言直抒秋思之意,可謂點睛之筆。“艱難”一句包含著詩人對個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嘆;對終生壯志未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實的憂愁與焦慮。“潦倒”句是無力的悲嘆,無奈之情沉鬱悲涼。詩人一生嗜酒,今日登高本擬以酒澆愁,卻因病停杯,唯一的精神寄託也喪失了,真令讀者為之悲痛。

    全詩感情沉鬱蒼涼,境界雄渾開闊,已屬絕唱,從形式上看,此詩也達到了律詩之巔峰,的確是一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傳世之作。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8 # 使用者60397079085

    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評為七律之冠,是由其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決定的。

    我們先來分析其內容: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是寫近景。“風急”是聽覺,“天高”是視覺,“猿嘯”是聽覺,“哀”是感覺。“渚清沙白鳥飛回”是視覺。寫岀這兩句,是詩人俯仰之間的所見所聞,前句乃為仰視,後句乃為俯視。猿嘯之哀,即透露詩人之哀。鳥飛回,暗示詩人居無定所,有家不能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兩句寫遠景。詩人向遠方眺望,看見了“無邊落木”,看見了“不盡長江”。無邊落木、不盡長江,已經喚起了詩人悲秋的悽清之感,再加上“蕭蕭下”、“滾滾來”,就使得這種悽清之情加上一層。前句偏向於空間,後句偏向於時間。詩人在這時空交織之中,感覺自己空有報國情懷,但卻一直碌碌無為,其悲傷之情歷歷在目。

    以上前四句,表面上看是寫景,但情已在其中,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從這兩句開始,進入直接抒情。有開頭四句的寫景作鋪墊,在“萬里悲秋”之中,詩人“常作客”,這就是詩人居無定所四處奔走,想為國家做點事情而不能,由此也同時造成詩人生活無著。這還不算,幾十歲的人了,還身上帶著病痛。在如此情況之下,為緩解已有的憂愁,獨自登上高處。誰知道,反而使已有之愁更加濃重,這將情何以堪呀!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裡進一步把憂思推向一個高度。在“艱難苦恨”的歷程中,不知不覺地頭髮白了、鬍鬚也白了。人老了,因為“潦倒”,不得不“新停濁酒杯”。不能為國家效力,自然也就沒有奉祿,當然連“濁酒”也喝不上了。一生愛酒的詩人,連一口“濁酒”也沒有,這由物質上的匱乏,進而引起精神上的難以慰藉,使得詩人的憂困到了極致的程度。

    下面我們從形式方面來講一下:

    任何一件好的件品,它之所以好,都是從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而形成的。光有好的內容,如果沒有相應的形式來配合,那是做不到好的。如果沒有好的形式,或者不喜歡好的形式,那就不能寫岀好詩詞、做岀好文章。比如要表達此篇的內容,就只好說:我好憂愁!我好悲傷!其他的就沒話說了。

    此篇為七律,其內容方面上面已經說過。現在我們說一下它的平仄對仗等方面。此詩之所以好,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平仄是完完全全符合要求的,根本沒有突破的地方。此詩之所以好,原因之二就是它的對仗方面也是非常完美的。至於押韻,就更不必多說了。此詩之所以好,當然也因為它選擇運用“景、物”選擇得好。

    如果把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運用文字的方法看作是一門藝術的話,我們可以把使用平仄對仗押韻這些因素看作是使用文字的技術。所以一件好的作品,就是內容與形式相結合、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2019120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釣翹嘴魚用什麼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