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洛陽艾農

    這個問題回答已經不少啦,建議題主遇到問題先上網搜一搜,避免重複。

    半幅與全幅同一鏡頭它們的等效焦距、透視與畸變是否一樣?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等效焦距?所謂等效焦距是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等效焦距,因為沒有更合適的詞來取代它,所以約定俗成就這樣叫啦。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現象?因為半幅機與全幅機的感應器不一樣大小,所以鏡頭的光學設計就要有所改變,打個不十分恰當的比喻,就像放電影有35mm的機器,也有16mm的機器,如果兩臺機器放在同一距離上,16mm的機器在35mm的銀幕上是覆蓋不滿的。只有用更小的銀幕才適合它。所謂等效焦距也只是對小於全幅機的感應器的相機所說的。全幅機不存在等效焦距。所有殘畫幅相機的鏡頭都不適合全幅機,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其它如透視與畸變是否一樣都應該明白了。

    將它弄明白對於攝影十分重要

  • 2 # 攝影師馮凱旋

    透視關係,首先和焦距無關,其次和全幅、半幅無關。透視關係只和拍攝距離有關。

    至於一般人認為的透視和焦距有關,這個其實是一種間接關係,指的是在拍攝同構圖的情況下。因為焦段造成視野不同,所以導致人需要改變拍攝距離,從而引起透視變化。

    透視關係只和視角大小有關,斷言說跟焦距和距離的都是錯誤的。所謂距離不變透視關係不變,那是因為他們所擷取的,所謂的看起來透視相同的畫面。

    當我們於一個固定距離,在短焦距下拍攝的照片的一小部分割槽域,和在長焦距下的拍攝的照片的一大部分割槽域重合了,那是因為這種情況下所擷取的部分重合畫面,只是在此部分割槽域的視角一致,所以才會得出透視關係只和距離有關的錯覺。

    至於什麼焦段什麼畫幅的相機,只要你保持視角一致,透視關係就不變

  • 3 # 財富品鑑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科普一下,全畫幅和半畫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能使用同一支鏡頭。它是有條件限制的,不論原廠鏡頭還是副廠鏡頭,他都有兩個英文字母標識。

    帶DG字母的鏡頭,是屬於全畫幅鏡頭,這一類鏡頭可以用在半畫幅機器上,但是會出現一個物理情況 ,就是在光學界所說的像場,簡單些理解就是照蓋力。只有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上,現場才能覆蓋半畫幅的感官元件,才能成像。但是帶來的物理影響就是畫面裁切,行業術語叫1.5倍,畫面切割。

    帶DC字母的鏡頭,是屬於半畫幅相機專用的鏡頭,簡單理解就是APS-c規格的鏡頭。這一類鏡頭與全畫幅鏡頭雖然卡口是一樣的,也可以裝在全畫幅鏡相機上,但是它受物理光學影響,由於鏡頭成像像場覆蓋率不足,在全畫幅機器上取景器會出現一個黑圈。

    所以說全畫幅鏡頭可以覆蓋半畫幅鏡頭的現場,反之半畫幅的鏡頭不可用在全幅相機上。還有有一個間接的說法,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機器上可以延伸1.5倍的焦距,很多人有將300毫米的長焦裝在半畫幅機器上變成450毫米的長焦,賺個超長焦,這也是半畫幅相機的一點福利。(若觀點一致,請點下關注)

  • 4 # 胖哥伊人

    半畫幅和全畫幅同個鏡頭下等效焦距,透視和畸變是否一樣?為何?

    首先來講講什麼是畫幅看一個圖你就瞭解了。

    影象的篇幅。

    感光元件的大小

    底片的大小

    以上三個都是畫幅的解析,也是所有相機的核心

    我們再來看看焦距是什麼。

    在鏡頭上一般都會標註好這隻鏡頭的焦距,比如:50mm、18-55mm等等。

    如果在鏡頭上只標註有一個數字的就是定焦頭,比如:50mm,就表示這是一隻焦距為50mm的定焦頭。

    如果在鏡頭上標註有兩個數字的就是變焦頭,比如:18-55mm,就表示這隻鏡頭焦距覆蓋了從18mm到55mm的整個焦距段。

    總結:全畫幅和半畫幅的等效焦距是不一樣的。50mm鏡頭在全畫幅相機上是50mm,但是在半畫幅焦距上有一個換算率。簡單的說就是畫幅比例。

    比如上圖,35mm全畫幅與aps-c半畫幅的尺寸比例是1.5:1,那麼如果aps-c用50mm的鏡頭,他的實際焦距是75mm。

    透視和畸變也相應有變化,由於等效焦距變了,aps-c的畸變會小點。

    綜上。半畫幅都有一個等效焦距。可以透過換算得到實際焦距。畸變和透視都有改變

  • 5 # 龍族ELL

    首先,我認為“等效”是個偽命題!這個詞純就是為了近似畫幅之間互換鏡頭,又不想費心記住鏡頭特性的懶人而發明的,早前只有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的年代就沒有這種困擾,因為鏡頭幾乎不能互換。

    不同焦距的鏡頭總是有它唯一的特性,同一個鏡頭的成像特性,是不會因為用在不同畫幅機身上就有所改變的,例如單位面積上的通光量,例如某一光圈值下的景深和虛化。對於一個全畫幅鏡頭來說,拍攝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安裝到到半畫幅機身上,唯一區別就是拍攝到的畫面面積變小了,只相當於原畫面中部,也因此可能會規避掉邊緣畫質差這種鏡頭天生的劣勢,從而獲得最好的中心成像。只要拍攝距離不變,透視就沒有變化,並且也是由於拍攝主體和背景距離沒有變化,所以景深範圍和虛化同樣不變。

    至於業餘攝影愛好者們習慣說的“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是多個因素共同變化的結果。例如更換半畫幅後,試圖用短焦距鏡頭追求全畫幅中焦距的拍攝效果,最常見的就是用50毫米模仿85毫米拍人像,主體看起來接近,但是由於拍攝距離不可能是一樣的,透視關係也就不可能一樣,焦距不同景深也不同導致虛化不可能相同,索性又從虛化效果上反推出來一個“等效光圈”,卻忘記了單位面積上通光量恆定的鏡頭特性,這就等於把簡單的事情做複雜做混亂了,所以“等效”理論完全是對攝影的誤導,新人不應該過多接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換一款手機,價格在1500元以內有哪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