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雪視覺
-
2 # 劍舞影像
在拍攝遠景時怎樣能使圖片更清楚?
一般來說,我們拍攝風光就是要讓全畫面都比較清晰。有些新人朋友有時在拍攝遠景時,出現有些區域性不清晰,往往很納悶,那麼怎樣讓圖片更清晰呢?下面我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1,廣角
如果用廣角拍攝,那麼相對簡單一點,我們用小光圈正常拍攝,應當讓全域性清晰不是很難。
2、長焦
如果用長焦拍攝,那麼可以用超焦距的手法來拍攝,有時我們即使用小光圈拍攝,也會出現部分地方產生輕微的虛化,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這樣拍攝,用小光圈拍攝,三腳架,遠景合焦拍攝一幅,再近景合焦拍攝一幅,在後期一合成,就沒一點問題了。估計你出現的狀況就是用長焦拍攝的原因吧。
3、拍攝要點
拍攝風光,我們一般最好是用較小光圈來拍攝,比如8-11間,這樣會有較大的景深,基本上會是全域性較為清晰的,在拍攝時最好用三腳架,把感光度調到較小,這樣畫質比較好一些,拍攝時關閉防抖,用快門線。其實風光拍攝不是太難,只要細心,你一定會拍攝出優秀的作品的。
4、後期
如果前期在清晰度上問題不大,有輕微的不實,我們可以在後期進行調整,適當增加畫面的銳度,讓全域性都比較清晰。
-
3 # 一米鏡頭
無論是拍攝遠景還是近景,要做到圖片清晰,都要從對焦、光圈、鏡頭及濾鏡等方便著重考慮。下面跟大家分享我個人的看法。
用廣角鏡頭所謂拍攝遠景,實則就是自然風光攝影題材。在眾多種型別鏡頭中,廣角鏡頭是為自然風光題材量身定做的利器。
廣角鏡頭視角寬廣,而景深非常深,可以令被攝主體的前後景物在畫面中清晰可見,同時會加強畫面空間的縱深感。
雖然廣角鏡頭會讓畫面四周出現變形,但在風光攝影中,這種變形會令畫面更有一種特殊的視角效果,同時讓主體更吸引觀者視角,聚焦主體。
用小光圈拍攝攝影口訣: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這些技巧已經成了攝影界的百年傳承。
拍攝遠景,要讓照片清晰,最重要就是畫面的廣度和前後景都達到清晰。這時小光圈大景深就派上用途了,我們可以設定F12~F16來拍攝。
用三腳架拍攝風光題材照片,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條件允許,都記得使用三腳架穩定相機拍攝,以此保證畫面的清晰度。
使用三腳架,在光線不好的場景,或是更小光圈的情況下,防止因手持相機抖動而對焦不準確。
拍遠景通上會在高地空曠的地方,風力會相對大,容易吹刮三腳架引起晃動。此時,可以在三腳架吊勾上掛上一個重物(揹包),加強三腳架的穩定。
加裝濾鏡拍攝風光照片,通常會受到反光雜光和空氣層埃霧霾的影響,畫面不夠清晰,像鍍上一層灰濛。這時,我們可以何用加裝偏振鏡進行拍攝,可以過濾反射光線,減弱或消除水面的反光,提高色彩飽和度,讓畫面通透清晰。
總結拍攝遠景,做到使用小光圈獲得大景深、用三腳架穩定相機、加裝濾鏡拍攝等方面,就能獲得清晰的畫面。
-
4 # 麻壇宿將
1:好的鏡頭2:穩固的三腳架3:小光圈3:較低的感光度,4:正確的對焦和曝光,5儲存格式用raw,6後期適當加銳度和對比度。
-
5 # 南方之南
在拍攝遠景時怎樣能使圖片更清楚?
看了下別的老師的回答,我對這問題的理解跟大家有所不同。我的理解是:用長焦拍攝遠景時,怎樣能使照片更清楚!因為再說用廣焦拍,那還是拍遠景嗎?那不成了拍全景了麼?對不,哈。
這個問題其實可還可以這樣問:用長焦鏡頭拍片時,如果讓照片更清楚。
對於這個問題,關鍵是快門速度問題。因為長焦鏡頭都比較重,焦段越長越重,鏡頭越重,安全快門就越高,光線稍暗,可能就會低於安全快門速度,增加照片模糊的機率。
在光線好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較快,怎麼著都好說,手持、三角架都沒問題,關鍵就是光線不好的時候。
上圖這個位置,我曾經不止一次地嘗試用長焦拍夜景,但沒有一次是成功的。原因是:光線暗,快門速度很低,而鏡頭又長又重,稍有震動就可能被放大!而我又沒有快門線,定時和反光板抬起只能使用一個功能,所以拍攝時,如果使用定時,反光板抬起時的震動對相機的影響會很大;如果使用抬起反光板,就沒有定時可用,按快門也會對相機有影響。相比之下,個人覺得,後都會稍好些。
所以,就長焦拍遠景來講,關鍵是快門速度不能太低,有條件還是使用三角架比較。長焦鏡頭拍照片,想要清楚,除了對焦準,就是相機穩。相機穩就是要克服快頭大、太重帶來的困難。
噢,對了,我還有一個小經驗交流:我的車上常備一個類似上圖的小枕頭。拍照時沒有架子或者不想用架子時,如果有個平臺可以利用,OK,把這小枕頭墊在鏡頭下邊,又穩又舒服又保護鏡頭,好處多多!
-
6 # 河南廣播電視臺王定選
1、小光圈
2、三腳架
3、如果光線暗淡又要使用小光圈,那麼必然要曝光時間長,架子更好。iso不出現噪點為準
-
7 # 蘭州龍攝影
只有遠處有主要景物,則將焦點對準遠處的景物即可,此時即便採用F2.8大光圈也可以獲得足夠的景深;若除了遠處有主要景物之外,近處也還有主要景物時,則建議將焦點對準近處的景物,然後再根據近處景物的距離來決定所用光圈的大小即可。
-
8 # 尕情緒55
使用大景深可以拍攝出遠近景物都清晰的照片,為了獲得更大的景深,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儘量使用攝影鏡頭的中小光圈進行拍攝,儘量使用變焦鏡頭的廣角端進行拍攝,不要離被攝主體太近了,掌握正確的對焦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將對焦距離設定為無限遠。
-
9 # 姜仲濤淄博
拍攝遠景要使照片更清楚,一般採用手動模式,把鏡頭的焦點調節在無窮遠的刻度上,同時為了增加景深,使用小光圈,既然使用手動模式,正確的曝光量就看拍攝的功底了。
-
10 # 喜歡剪輯的小譚
將焦點聚焦對準遠處的景物,除了遠處有主要景物之外,近處也還有主要景物時,先將焦點對準近處景物,再根據近處景物的距離來決定所用光圈的大小即可。
-
11 # 合肥印像0936
三腳架、快門線、小光圈(半幅機不小於11,全畫幅不小於13),M檔模式,後顯示器十倍放大,手動對焦,對焦點選擇在景深三分之一處。
-
12 # 湛江新資訊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拍攝遠景要使照片更清楚,一般採用手動模式,把鏡頭的焦點調節在無窮遠的刻度上,同時為了增加景深,使用小光圈,既然使用手動模式,正確的曝光量就看拍攝的功底了。
我認為將焦點聚焦對準遠處的景物,除了遠處有主要景物之外,近處也還有主要景物時,先將焦點對準近處景物,再根據近處景物的距離來決定所用光圈的大小即可。
我認為三腳架、快門線、小光圈(半幅機不小於11,全畫幅不小於13),M檔模式,後顯示器十倍放大,手動對焦,對焦點選擇在景深三分之一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3 # 行攝天祝
我的經驗是:
1.光圈調為8,11或13,感光度100,單次對焦,點測光。
2.對焦點選在取景框中1/2稍下點,基本上也就是理論上景深的1/3處。半按快門合焦後,將鏡頭上的按紐調為手動,鎖定對焦(這點很重要),防止相機移動造成失焦。也可直接將鏡頭調為手動,將對焦環擰至無限遠,然後稍回擰一點,這樣可以實現超焦距對焦。
3.保證相機穩定。當然需要三腳架,快門線。沒有快門線可以將相機調為自拍的延遲2秒曝光,有效減弱接快門時的振動。
-
14 # 炸雞漢堡配冰闊落
1-用手機直接變焦拍攝;
2-藉助“外接長焦”拍;
3-後期裁圖區域性放大,或“雙曝”合成。
-
15 # Samuel影音工作室
作為一名城市風光攝影師,拍景物細節很重要,高光不能過曝,暗部不能有死黑。我通常的設定是光13-16,感光度100。對焦點選在取景框中1/3處,基本上也就是理論上景深的1/3處。半按快門合焦後,調為手動,將對焦環擰至無限遠,然後稍回擰一點,這樣可以實現超焦距對焦。同時用三腳架,快門線。沒有快門線可以將相機調為自拍的延遲2秒曝光,減弱接快門時的振動。
-
16 # 阿帕奇影者
我的方法是:第一,穩定的三角架。第二,F8-F13的光圈。第三,低感光度。第四,金圈頭或定焦頭。第五,關閉防抖。第六,用快門線或2秒延時。第七,分別對遠、中、近景三處對焦拍三張。第八,後期用景深合成出一張清晰無比的片子。
我用富士XT20+蔡司12頭,晚霞時刻拍近千米外的大橋,原圖上大橋橫樑上的橋名字放大數倍後,都清晰不糊。
回覆列表
在拍攝遠景時怎樣能使圖片更清楚?除了使用優質器材和選擇空氣質量好的天氣拍攝外,在技術、技巧方面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採用較小光圈根據小光圈大景深原理,採用F11左右的光圈值,可以獲得更大景深,使對焦點前後景物有更大的清晰範圍,還能使景物細節表現更突出。
攝影/夏雪
2、使用三腳架拍攝使用三腳架拍攝,是保證影象清楚的重要手段。一是可以減少相機抖動產生的虛糊,讓影象更銳利;二是可以更從容地進行對焦和測光,讓對焦更精確,曝光更正確;三是可以選擇更低的ISO感光度,讓畫質更細膩。
攝影/夏雪
3、使用濾鏡在風光攝影中,濾鏡是必不可少的附件。例如,使用UV鏡,可以過濾空氣中的紫外線,讓照片更清晰;使用CPL偏振鏡,可以消除景物反光,增加飽和度,提高影象質量;使用中灰漸變鏡,在拍攝有天空的遠景時,可以縮小畫面光比,減少天空過曝,提高畫面清晰度。
攝影/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