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丁1953
-
2 # 壽山石14
一生有很多值得懷念的老照片,但我最懷念的是這張。那是1974年在湖南服役期間到長沙出差,藉此機會到韶山拜謁毛主席故居。照片上是當時原貌,很樸素,但是拜謁的人很多。那時候只有很少照像點,所以照相就要排很長隊,我還機靈,下了公交車趕快照了這張照片然後再參觀故居。參觀者真的是人山人海,那情景至今難忘。再去韶山拜謁毛主席一直是我的願望。
::
-
3 # 西域青木
第一張是我和姐姐小時候,那時在新疆,我兩三歲的樣子,第二張是父親年輕的時候,如果他還活著,也九十歲了,很懷念在新疆那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
4 # 何平95205
回答了!
我找了幾張過去的老照片,感覺還是很懷念過去的歲月,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關鍵還是要過好現在和今後的時光。下面就是我在不同時期的老照片。
下面這張照片是拍於1956年,上幼兒園時的照片。
下面這張照片拍於1970年,在農村當知青時期的照片。
下面這張拍於1971年,招工進廠後成立的新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下連隊的集體合影。
下面這張照片是拍於1976年7月16日,為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10週年,舉行的萬人橫渡長江活動時的紀念照。
-
5 # 五金員工陳可為
七十八十年代的時候,沒有電器電視娛樂,更加沒有彩色相機和手機,黑白老照片少之有少,隨著的時間流逝,科技日新月異,現在相機,智慧手機,拍攝照片超清漂亮。最令我懷的老照片是以前拍攝的照片。雖然不是很精彩,但是,非常真實可愛。現在分享幾張老照片,讓大家看看又何妨。
這張老照片看看,活潑開朗,美女笑口常開,眉飛色舞,生活愉快的玩耍,抱子弄孫,享受天倫之樂。下圖是以前在農村老家的時候,逢年過節必須要有的臘肉,每當年尾時,家家戶戶都有養豬,到年的時間有臘肉吃。
這張圖片是在佛山市順德區塑膠有限公司工作時,抓拍的老照片,美女天生麗質。
春暖花開的季節,農村人耕地犁田,起早貪黑,埋頭苦幹,勤勤懇懇的努力工作。
農村的女人飼料耕牛紅磚房屋沒有裝修,老照片看看,令人神往。
老照片看看,農村的農家小女孩,春風得意,笑容燦爛,清純唯美,活潑開朗的樣貌。
-
6 # 木子的退休生活
翻看老照片,滿滿的回憶襲來,好想念那種感覺,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真希望回到小時候那個無憂無慮的生活。對著自己的老照片想說說此刻的心情卻不知該怎麼說 。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奇怪,住進了高樓大廈,總懷念老屋中隨意的溫馨的往事,面對著滿桌子的飯菜,總回憶小時候啃過的饅頭。有些時光早已屬於泛黃的塵封的過往,明知已子虛烏有,但仍舊會回頭品讀。就像手中的舊相簿,總能捕捉到舊時的光陰,翻開屬於那年代人種種青春往事。
我喜歡回憶,喜歡看老照片,它記錄著我們生活的點滴,歡笑與淚水交相呼應,讓我們明白在人與人之間,珍貴是彼此照亮的一瞬間。
-
7 # 依呀妖精
在草原,我們的車停下來,一群草原上的孩子遠遠的跟著看我們 ,一個小男孩勇敢的走上來,送給我一束野花和幾顆小石頭,他的妹妹,羞澀的躲在哥哥背後,那是一個小臉和衣服髒兮兮的小姑娘,,但她突然笑起來的時候,我感覺整個草原彷彿都被她羞澀而明媚的笑容照亮了....
和小姑娘還有她的小哥哥一起合了影,照片一直放在錢包裡,可惜後來錢包被偷了 ...
我還記得我當時穿的是一件自己設計,讓媽媽給我手工編織的墨綠色毛衣,毛衣很寬大,袖子也是寬大的袖子,領子是很大的一字,垮到肩上,露出裡面穿著黑背心的肩膀,是很獨特的一件毛衣....
那年我23歲....
有時候會想起那個草原上的小姑娘,想起她明亮的笑容....
也想起那時我自己的笑容……
那個小女孩的笑容有點像下面這張照片中的藏族母親的笑容,清澈,明媚....當然小姑娘的笑容中還要多一些稚氣和羞澀....
-
8 # 圈兒偉
對於我這個來自東北農村的八零來說,小時候的農村過年的場景。是最讓人值得回憶和留戀的,每一次看見小時候的照片都會瞬間回到那個時代,那前沒有網路沒有優質的生活,陪伴我的是無憂無慮的滿屯子亂跑,躲貓貓。和吃飯時媽媽的那一聲喊。
-
9 # 往事非煙
這是一張1957年的照片,照片上是我和母親。那年我七歲,跟外婆弟弟一起,從鄉下來到城市___日夜想念的父母身邊,結束了留守兒童的生活。
在千里之外的鄉下,外婆,我和弟弟三人在老家。我三歲時爸媽離開家鄉,我都不記得他們的模樣。爸媽在照片上,在來信裡,在大人們談論的話語中。我好想爸媽。
終於,來到爸媽身邊了。城市生活讓我好奇,鄉下人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我都見到了。但是,農村老家屋後的小山,屋前坡下的小河,屋旁蔥鬱的樹木,總在眼前。我在門前掃集落地桂花,我去河邊草叢中找“珠子”,我用石頭砸樹上的石榴,這樣的時候,我就暫時忘記了想爸媽。
在城裡,父母家隔壁的小姑娘,叫小梅,她不跟我玩,因為我穿的是外婆做的衣服,說的是家鄉話,是“土包子”。但是,在老家,河裡田裡,白鷺成群覓食跳躍。增元,狗娃,三丫,好多小夥伴,我們一起河裡抓魚蝦,去他們家摘果子,去山上採蘑菇,跟他們一起,我就暫時忘記了想爸媽。
在城裡,我很快學會了城裡話,我會去幼兒園接妹妹回家,我還會唱歌跳舞,表演小姨教給我的歌,“我是苗家小姑娘”。可家鄉總是在心裡:我曾在家鄉河邊玩,回家時跟小夥伴們告別,在小河旁,一邊後退,一邊跟他們招手,不知怎的,我掉河裡了,天氣還很冷,我記得我穿著棉褲,仰面朝天躺在水面。我大叫,情急中抓河邊的草,草抓掉了,我急了瞎撲騰。這時一個身影跳到河中,他一把將我推上了岸。
他叫田炳文,我的救命恩人。
我七歲,在城裡要上小學了。我的生日在冬天,媽媽給我買了照片中我穿的大衣,棗紅色,金釦子,媽媽跟我在照相館拍了這張照片。留守兒童,土包子,不到一年,我已經變成城市小姑娘了。
我分別在中年和老年時,回過家鄉,山上及房屋周圍的樹沒了,小河成了一條溝,田裡的白鷺稀稀拉拉,回憶中的一切都變了。鄉親們還告訴我,田炳文去世了。
六年前的十月,母親也永別了。只有這張母女合照伴隨著我。我永遠想念媽媽;永遠想念故鄉。
-
10 # 老夥計610322
這張最令我懷念的老照片整整40年,照片中,我18歲(中間站立者),花樣年華,剛走出校園不久就被親戚介紹去"小鴨河工程指揮部"乾菜買一職。
該工程是縣政府將小鴨河、叮噹河,這兩條河之間疏浚聯通,使縣城居民吃的自來水有足夠充沛的水源保障,當時好像有四個公社民工參與上河工,而工程指揮部主要人員亦是按需從各單位抽調而來,指揮部設在鄭莊村鄭後野家幾間瓦房裡。
胡老(中間坐立者)泗陽人,是位老革命,打游擊出身,時任縣農水辦主任,工程指揮部為副總指揮(兩位副縣長擔任總指揮),胡老也是位工作極端負責,沒有絲毫官架子的好領導人,現駕鶴西去好多年;
卜老(右邊坐立者)是我縣伊蘆罘山人,水利科班生,時任縣水利局某閘壩技術員,工程指揮部任技術員,卜老為人低調,對人熱情,是位十分好相處的人,分別後再沒有見過他,音訊皆無;
張二哥(左邊站立者)本地山前人,時任縣糧食局某糧管所負責人,工程指揮部負責各公社營部人員的糧油供應調配工作,張二哥做事踏實認真,平易近人,是我最說得來的"哥們",我們經常見面,他早已退休,現盡享天倫之樂;
王會計(右邊站立者)漣水人,會計學校畢業,原是糖菸酒公司總帳會計,剛調縣財政局就被抽用在工程指揮部擔任整個工程的會計,王會計業務能力強,愛打籃球,性格溫柔,沒有脾氣,和任何人都能相處,後來官任縣財政局副局長,現退休多年,我時常在菜市場相遇他老倆口在賣菜;
李大廚師(左邊坐立者)是陡溝李圩人,工程指揮部廚師,性格開朗,好說好笑,烹飪廚藝可圈可點,連偶來視察在此吃飯的縣長一行人都誇他做的飯菜爽口宜人,李師傅兒女都爭氣,大學畢業後都在香餑餑的單位上班掙錢。
看著朝夕相處大半年的"同事們",真乃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40年流逝,照片中最年輕的我都邁進花甲之年,再看相片,真是感慨萬千,有種想喊想哭的情緒,我在想,我們何時有緣再在一起拍張"全家福"的相片……
-
11 # Mary197168681
過了幾十年了相片方在家裡在中國潮溼的天氣,相片濛濛攏攏了,還可已看完年輕的我,還有很多我把相片都帶了出來做留念,有時候想家鄉的父母姐妹,就拿出來看一下,另有一番情趣,暮然回首過往時光,回憶往事的點點滴滴,和親姐妹一起的快樂時光總是唯美如此溫暖,在學校的學堂下課了三群五堆的同學一起總是每天開心歡樂的氣氛笑聲下成長,和平共處在一堂,我一值是三好學生,步入社會工作也是優秀的青年,一幕幕浮現腦海,象螢幕一樣亮出來,美好的回憶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快過去了,年輕貌美如花的我,已經開始了步入老媽子了,我是一個善良,賢惠的妻子,也是一很有責任的女人,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對家庭充滿了希望裡,也是一個時上的媽咪,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不知不覺幾十年,光陰似箭歲月,慢慢流逝了,自己也為了生活見過了,甜酸苦辣的關辛路歷程,與他人並肩走過最艱難的路,創業跌倒無數次,又抓起來重新微笑站起來,展開笑顏的魅力,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展望明天,風雨過後見彩虹。
這相片是年輕時候在讀衛校的一班男女同學,和去醫院實習的照片,穿著白色的長服外套,帶著聽診器,和同學一起留念,第一個是我,難忘的日子裡,美好的回憶,總是甜美的笑容。
我的一生有著Sunny般的心態面對人生,總是最喜歡笑。
-
12 # 京城老伍
難忘的同學聚會,幾十年前我們是孩童時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佛光普照,手足情深,家庭和睦,家人聚聚可高興了!
-
13 # 筆墨旅途
這是我20年前在部隊時拍的一張證件照,記載著我當時英姿颯爽的精神狀態,也激勵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永葆軍人本色,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
14 # 婆婆好2
這是我儲存的一張老照片。這是我的姥爺秦德新(1914-1940)山東長清新屯人。家庭殷實,是秦家三代單傳唯一的男孩,他對村民樂善好施,是熱血青年,無名民族英雄。抗戰爆發後,他瞞著家人賣了一車糧食換了一把手槍,參加了八路軍。他是肖華部隊計程車兵,中共黨員,班長。194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前三天,在濟南被日本憲兵隊抓走,活埋。時年26歲。
-
15 # 使用者徐Xlz
這是1968年8月送同學張召君(前排中)去黑龍江建設兵團時拍的照片。這是唯一的一張51年前的同學留影,我一直珍藏著,每次看著這照片就會想起快樂無比的學生時代。前排左一是我。
回覆列表
看看這幅作品的照片是描寫毛澤東在我們民族危難時刻,置身前往安源煤礦,給苦難深重的工人們講革命的道理,為推翻壓在無產階級勞苦大眾頭上的三座大山點燃了革命的火種。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就想起了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