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袁一家
-
2 # Army廚師小何
00後是80後生的,有資本不缺錢,90後和父母是70後,他們上有老下有我們90後,壓力大。所以90 後只能靠自己
-
3 # 收梢兒
愚以為在消費觀念上面不同,首先是所處的環境不同,80後已經結了婚,有了家庭,消費方面是小心翼翼,90後目前生活壓力大,眾所周知中國的彩禮禮金向來都是一個令人談婚色變的話題,而目前大環境下錢又不好掙,並且物價又高,有近大半的90後都步入了低慾望消費,我身邊之前大手大腳的朋友現在也為還花唄而皺眉,00後目前是一個新生的消費團體,現在是準備上升手機APP和網上購物的中流砥柱與90後並列,目前最早的00後也已成年。
其次在生活方式不同,80後為了家庭俯首甘為儒子牛,任勞任怨,壓力山大。90後正在升級為新一代奶爸,比80後的情況樂觀不到哪去,畢竟,房子,車子,孩子的奶粉錢大部分家庭都由父母來支援,根本獨立不了,更別談金錢自由,時間自由了,80後的生活是90後的前車之鑑。而00後目前還沒多大壓力,在校讀書的是多數,只有少數特殊條件的早早下學出來打工,甚至由於風俗不同早早結婚的年輕人也呈遞增趨勢。
總之各有各的難,是真的難,不說了,早點休息,明天還要早起刷鍋呢。
-
4 # 魏總講車
80後現在相對成熟度比較高,責任心多一些,90後年輕人比較有活力,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學習能力也比較強,00後的不品評
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消費主權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迎來重大轉變,消費升級成當前主流趨勢。在購買選擇上,消費者更注重價值、品質和健康,大眾消費偏好也表現出濃郁的新氣象。
與此同時,社會主流消費群體的代際更迭也在潛移默化的進行中,80後/90後正取代60後/70後成為新時代的主宰,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有前沿的消費理念,成為了電商核心使用者。尤其是80後/90後處於事業上升期,成家、有孩子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極大拓寬了他們對各類產品的剛性需求,市場橫向/縱向空間都得到了空前的擴張。這也是近兩年,國內消費市場表現強勢,電商業績逐年攀升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80後/90後完成社會角色轉變後,另一年輕群體正在逐步取代他們成為站在潮流最前段的核心人群。這就是真正在網際網路背景下成長起來的00後,他們以超乎過往所有年代人群的技能,徹底重新整理了大眾對新生代人群的認識。正因如此,他們與眾不同,即將成為社會強勁消費群體,也是各大品牌必須爭奪的年輕市場。那麼,這不禁令人反問,00後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他們的消費觀念又是如何,品牌應該如何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事實上,當我們在感嘆網際網路時代社會變得太快的時候,00後卻已經悄無聲息地以超強才藝、成熟表現走到大眾眼前。而第一批00後,2018年9月開學即將進入大學,並開啟00後完全接管中國大學的序幕。讓我們透過詳細分析,對00後一探究竟。
誰是00後?
在深入瞭解00後之前,我們必須清楚三個概念,這也是媒體對00後群體的基本界定。
00後:2000年1月1日00時00分~2009年12月31日23時59分出生的中國公民;
泛00後:1998年1月1日00時00分~2002年12月31日23時59分出生的中國公民;
準00後:1999年出生的公民,因其思想環境與00後相同,年齡與00後基本相同,故得此名。
結合今年兩檔現象級的綜藝節目,讓我們加深對00後概念的認知記憶。
《偶像練習生》:中國首檔偶像競演養成類真人秀,主打男團。節目參與成員,大部分是00後,最小的是02年的justin和金逸涵,剩下的都是95後,成員年齡結構最大的是1991年的秦奮和韓沐伯。100位成員平均年齡19-22歲,成員個人的微博粉絲3萬-100萬不等,節目微博話題總量146億,愛奇藝單集播放量 2-3億。
《創造101》: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主打女團。節目參與成員,1998年-2002年的最多,其次是1995年至1997年,再次是90年-94年的,唯一的80後選手(1989年)第一輪淘汰沒什麼存在感。110為成員平均年齡16-20歲,成員個人微博粉絲70萬-500萬不等,微博話題總量64億,騰訊影片單集播放量4-6億。
從兩檔綜藝節目的分析對比,我們不難發現,00後都是一群超級專業人士,他們不但有超強的實力,還有強大的自信。

00後的社會觀
作為真正伴隨網際網路長大的一代,00後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資源去全面體驗真實世界。
70後:計劃經濟時代,成長早期與後期人均GDP差異不大,網際網路萌芽期,網路概念從國外逐步進入中國。
80後:改革開放翻天覆地,早期人均GDP與後期產生鴻溝,網際網路起步期,計算機、網路開始興起,形成基礎。
90後:經濟騰飛,成長早期與後期均存較高人均GDP支撐,人口出生率開始快速下降,獨生子女廣泛普及。
00後: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與文化產業繁榮,階層流動性低,出生率跌至代際最低、人均GDP達到代際最高。

在群體亞文化方面:70後,激情派文化,心潮澎湃、積極向上;衍生產品:港臺電影、搖滾音樂、國外舶來品。80後,非主流、小清新、小資、森林系、屌絲;衍生產品,QQ寵物、QQ空間、9158、YY等。90後,二次元、小時代、個性另類、腦洞、宅;衍生產品:B-Z站、崩壞學園、暖暖的換裝、臉萌等。00後,超級專業主義,自我、專業、全能、理性成熟、世界公民;衍生產品,興趣部落、植物大戰殭屍、短影片、拍攝/美化APP等。

00後的價值觀
00後追求能觸控到的真實生活並保持真實自我,在平等和現實中迴歸專注,尊重群體。
70後:拼即自我,以享受的心情和實際行動的去奉獻。他們跟陌生人在一起的時候喜歡找話題說。
80後:想即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忠於理想。我們不太搭理陌生人,故意找話題不累麼?
90後:經拍即自我,娛樂至上、愉悅自己的自拍來承載。你誰啊,這麼土,死開/帥哥,交個朋友嘛!
00後:懂即自我,以對某領域深刻見解和成果來定義。跟任何人的對話方式都一樣,尊重他人不同。

00後的消費觀
興趣即買點,社交即互動點,開放、理性的決策讓00後更注重消費過程的整體感官度。
70後:低頻高額消費,最謹慎,雖然頻次低,但金額高。
80後:高頻高額消費,消費能力強,有錢也捨得花錢。
90後:高頻低額消費,即使窮到吃土,也要買買買。
00後:全面體驗消費,真實與虛擬世界,想怎麼買都行。

在社交觸媒方面,00後興趣至上,遊戲至上,表現至上。70後使用資訊、影音等傳統領域APP較多;80後使用網購、生活、房產等APP較多;90後各類應用較平均,注重閱讀、理財、出行等;00後則是遊戲、教育、美圖、短影片等熱門APP控。

00後男性與女性的不同偏好
在教育/短影片/同等觸媒習慣下,00後的男性偏向於遊戲、興趣的投入,而00後的女性更在意顏值和形象的有效管理。

在購買偏好方面,00後是伴隨移動網際網路與科技產品的一代,他們對科技產品興趣極高。而00後女性逐漸成年,開始學會打扮,鍾愛化妝品。悅詩風吟、Za、迪奧、資生堂、香奈兒、雅詩蘭黛、蘭蔻、CPB、HR和美寶蓮。這些是00後女性的最愛。

綜合分析,00後與以往任何一代都不同,他們是成長紅利(人均GDP增長率與人口出生率增長率的差值)最豐厚的一代,開始全面享受高人均GDP和低人口出生率。空前豐富的物質和繁榮的文化產業,讓他們很早就懂得自我,心理更成熟,價值觀也逐步迴歸真實。因此,品牌在與00後溝通的過程中,還需要回歸本質,迴歸真實,才能更好的產生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