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乾影片
-
2 # 玖玖測評團隊
1、想清楚自己為什麼創業
創業不是過家家,如果想不清楚這個原因,創業是很容易失敗。如果你符合:看別人創業自己跟風做、看別人賺錢了自己也跟著做、聽別人勸說而去創業、靠著一股熱情去創業,那麼建議還是不要折騰的好,因為成功的機率太小了。
2、做好失敗的準備
沒有哪個人創業敢保證一定能成功。如果失敗的後果你承擔不起,那還是老老實實的找份工作去打工吧。
3、具備了創業的基本條件
創業的基本條件:不怕吃苦、抗打擊、有毅力、有主見、明辨是非,缺一不可。
4、找到需要用的人脈資源
創業需要有自己的人脈圈子,未來不知道是不是需要這樣,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這個時代創業不需要人脈,你可以信,只是要做好欲哭無淚的準備。有了人脈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而且做起事來有人幫忙會便利很多。
5、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價值
建立自己的名聲,在自己的圈子裡,要讓別人認可你,覺得你這個人可以,值得交,做起事來就事半功倍了。所以會做人是重中之重,如果這點沒做好,老想著坑蒙拐騙忽悠別人,還是回去重新修行吧。
6、做好創業規劃
日程安排、季度規劃、年度規劃等都要做出來,方向明確,讓自己不至於在未來的創業日子裡不知道路該怎麼走。
-
3 # 愛吃魚的貓64821297
keeP王寧。快看漫畫-陳安妮。bilibili徐逸。powerful情趣用品店90後女老闆馬佳佳。伏牛堂牛肉米粉店張天以。臉萌-郭列。等等
-
4 # d145956172
從知名度和影響力上講,90後戴威應該是最出名的。只是ofo可可能算不上成功。但對戴威本人來講,還是曾經到達過很多創業者一輩子都到不了的巔峰。
-
5 # 青島阿峰
90後在我看來都是成功者 他們有獨立顯明的個性 樂觀的精神! 現在從財富上判定成功為時過早 路,還要走著瞧 生意 市場 變數還太多
-
6 # 嘉央多傑
首先這個問題我們要有一個答案,什麼樣算是成功,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標準,這個問題就很難了!我只想說說我知道的,瞭解的!所以這個人只有我自己了!我是雲南香格里拉出來的放牛娃,今天在北京成了定居的北漂!從文化低到從事高科技,從打工到自己創業,從銷售代理行業到自己做文化公司,再做培訓機構,做計算機技術研發,再到今天開始進軍影視,別人對我什麼評價我不清楚,但我自認成功!這就是我的答案!
-
7 # 張勁松說
創業需要儘量拉長時間維度來進行觀察。
對“成功”的界定,也應不限於一時一事。
創業者之所以成功,一定是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這跟他是幾齡後往往沒有太多關係。
先說第一例90後創業者:聶雲宸和他的“喜茶”。創始人原是科技範,迷戀喬布斯,開始創業賣手機。
後來,看到茶飲市場的欠缺,做起了奶茶店,取名皇茶。
由於潛心打磨產品,研發茶品,聲名鵲起。
模仿者眾,遂改名喜茶。
一發不可收拾,風靡大江南北,甚至開到了迪斯尼小鎮。
他做產品和品牌值得學習地方至少有三:
一、潛心鑽研,用產品重新定義一個細分市場。經常會有了感嘆,做產品最令人悲催的是,客戶體驗了你的東西后,根本記不得你是誰。沒有一個讓他“wow”的感覺。
於是,他在口感最佳化上下足了功夫,選料、配方、工藝,每個環節都不放過。
最終客戶在每一款產品上,能從香氣、味道、口感、飲法,各個層次留下不同的印象。從而記住它。
二、重新定義產品標準。每一款喜茶產品,永遠是測試版,永遠在迭代和改進。
喜茶堅持以我為主,打破產地困局,從供應鏈著手,構築競爭壁壘。
從每一款產品的獨特工藝出發,逆向定製供應鏈,為其專產原料。
同時,不斷打磨各個維度的產品體驗,提升消費者的飲用體驗。
三、品牌連結年輕人。對標一流品牌,用後現代的表現,貼近年輕人的喜好。
保留喜茶年輕不羈的靈魂:寓意美好,有不太容易被定義。
同時,將禪意、極簡、美學等元素融入門店設計,讓喝茶這件事變得更酷。
第二個90後創業者:王寧和他的Keep。王寧的創業源於他自己減肥的勵志故事。
2014年畢業時,為了找工作和追女友,王寧決定改變自己180斤的體重。
他找到非常適合窮學生的方法:跑步。
花了2個月,減掉了20斤。
後來雖遇瓶頸,還是透過在網上大量檢索學習,掌握了減肥健身的方法,成功減到130斤。
很多人向他請教,於是開發了Keep App,把健身資料和影片進行整合。
就這樣,他的創業之路由此開啟。
在科技和內容的雙重驅動下,Keep一路高歌猛進,使用者累積突破1.6個億。
觀察他的創業經歷可以總結一下如下:
一、創業貴在沉澱創業難的是什麼?難的是你去沉澱創業體會。
每個成功者之前所經歷的事情和沉澱的東西非常重要。
他曾經在猿題庫實習過,當時積極主動要求帶一個新專案。
新專案從零到有,基本創業最初的環節,他全都趟了一遍。
他的身體會是:在自己創業之前,加入到一個創業公司,去感受、積累一下。如果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僅僅只是一個創意和點子,完成商業化的路程會很遙遠。
二、用科技和內容,搭建起自己的運動生態keep用線上社交健身App的方式,解決了傳統健身房價格昂貴、耗時長、枯燥的痛點,讓使用者真正享受到運動的魅力和樂趣。
他開發出了城市、家庭、生活三個適用場景,以分發更多的內容給使用者。
同時,收集、分析使用者行為,產生出更多資料,幫助平臺更好地生產內容,形成良性閉環。
由此,使Keep成為最活躍的垂直運動社群,讓每一個人的運動不再是枯燥、孤單。
三、努力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王寧堅持了做產品的三大原則:
1、做多不做少
解決最多使用者的需求,放棄少量使用者的需求;
2、做重不做輕
問答類健身產品對於使用者來說太重,等待答案時間過長,回答者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整理答案。Keep將將影片精心準備好,使用者一進來就馬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去用。
3、做專不做散
專注而不是分散。社群部分不允許主動分享動態,而是在完成一次訓練之後才能分享,導致每次分享的門檻變得很高,無形中形成了獨特的社群氛圍——分享與健身相關的內容(使用者很珍惜每次發動態的機會),這樣社群運營無形中可以省略了很多運營動作。
最後,成功的創業或許都有它的相似之處。
但對創業而言,研究失敗,避免入坑可能更重要。
回覆列表
其實,這位南京大學的高材生在12年7月,就用7000多張同學照片製作出各個系中的標準臉,因為這件事,劉靖康被稱為“標準哥”。
這時他大二,而故事卻才剛剛開始。在360事件不久之後,劉靖康看到了來自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的微博,微博稱希望其加入創新工場。
要知道,對一個大二的學生來說,在當時能獲得李開復的青睞是多麼重要的人生轉折。但是劉靖康表示破譯手機號碼純屬娛樂,大學裡有很多高手、牛人,自己只是其中一個。
不過,劉靖康這番話說的確實謙虛了很多,畢竟縱觀他的一生,雖然只有20幾年,但卻如此的不平凡。在劉靖康上初中時,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發明家,比如讓打火機的光在牆上畫畫,使用攝像頭識別人體動作等等發明,都出自他手。
並且,他還因為這項發明獲獎,高考獲得了20分的加分。
大學時期的劉靖康繼續著自己低調而霸氣的生活,像什麼期末考試連著三門交白卷,這對劉靖康來說都不算什麼。他是當時學校裡苦讀學習的學霸的反面,因為他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他喜歡的就是發明和創業。
大學時,劉靖康看到了畢業季的大四學長學姐在擺地攤賣東西。
於是就寫了一個可以讓蘋果和安卓使用者進行二手物品交易的軟體。
之後,又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發明了一個能在影片中插入植入式廣告的軟體。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靖康的所作所為荒廢了學業,但是家中對他的發明卻十分支援,並希望他能夠將自己的發明投入到商業應用中。
所以劉靖康就乾脆放開手腳,在大二的時候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按照劉靖康自己的話說:“創業是最艱難的一條路,但可以讓我成長得更快”。
他不斷地為自己的植入式廣告軟體XAD尋找投資,不過沉浸在技術中的劉靖康並沒有成功的商業經驗。
他把自己的產品帶到香港的一個路演活動上去,但是即便劉靖康介紹自己的產品如何如何優秀,幾乎可以改變影片行業的廣告前景,他依然沒有得到投資。
後來,劉靖康又試圖聯絡優酷方面,最終也沒有得到回覆。雖然內心中創業的火焰被現實的冷水狠狠澆滅,但是劉靖康低調謹慎的性格還是幫助了他。
一般人在遭遇創業失敗的時候,要麼就是一蹶不振,要麼就是不敢再次創業,從而開始碌碌無為的人生。但是劉靖康卻覺得自己需要的是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成功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在這條需要大量經驗的路上,劉靖康沒有捷徑可以走。
於是劉靖康在反思之後,他開始嘗試自己的“曲線救國”方法。先是把自己的XAD軟體賣給了一家廣告公司,並在其中任職技術總監。隨後又加入了超級課程表團隊,再次開始了創業之旅。
現在,超級課程表已經能做到和全國近千所高校的教務系統同步對接,並且還能從教務系統中將課程表匯入到手機裡。
不過劉靖康既沒有在此止步,也沒有沉浸在自己的創業成功當中。這段時間,劉靖康在三個公司同時擔任兼職,但是內心卻還是飄忽不定。
人,尤其是註定要成功的人,是需要不斷地在世界中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時間到了2013年,又有了新的點子的劉靖康退出了超級課程表團隊。之後自己組建了一個新的名叫“名校直播”的團隊。
但是七八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直播也做了200多場,依然無法繼續推進自己的產品。
不過這次創業為劉靖康帶來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讓他明白了,好的技術和產品不一定就是個好專案。
於是劉靖康再次改變打法,進軍商用領域,推出了“V直播”這個軟體針對活動承辦方,為他們提供產品和技術,讓對方去服務自己的客戶。
不過劉靖康還是在其中發現了問題,這種相當於為中間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並不能滿足普通使用者群體。並且播放效果不如傳統的影片製作技術,他要做就做普通人都能用的起的直播。這一點也促成了劉靖康後來研發INSTA 360全景成像技術和進軍VR市場。
定位的準確和創業的經驗讓劉靖康在2015年以短短40分鐘的時間,就拿到了IGD的800萬美元A輪融資。並於2016年3月再次獲得數億元的B輪融資。並於7月份再次獲得蘇寧集團的戰略投資。
到了2017年,劉靖康兩次登上了福布斯。但是對於一個技術帝來說,開發一個好專案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只是生活中的調味料。
截至目前,劉靖康仍在保持著一個謙虛的態度,繼續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