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個疑問。
28
回覆列表
  • 1 # 大國布衣

    古代的五爵來自春秋戰國時期,但其中的侯爵最早來自西周。到了春秋時期,大國爭霸中,為了能夠體現諸侯國地位的差距,就出現了五個爵位等級的制度。

    對於五等爵的記載,來自於《孟子.萬章》: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孟子在此書中描繪了一個完整的爵位等級和結構,這也為後世的中國爵位奠定了基礎,後來的王朝也一直沿用這一套爵位制度。

    這裡,我們先細分一下五等爵的代表什麼意思

    在西周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解釋到“公”,這一類對公爵的稱呼包括:周工、召公、明公、毛公等等,這些人都在王朝中掌握重要的職位,比如西周時期的卿事寮和太史寮。

    西周金文中記載的“候”包括:魯、齊、蓋、康、薛、井、楊、陳、量等等。所有的“候”全部都位於三門峽以東的殷商故地。西周的候指的是坐鎮一方的軍事首領人物,後也就是一個擁有軍事力量,負責軍事行動的地方最高掌官。

    伯在當時指的是家中的長男,長子稱伯、次子稱仲、三子稱季,三子後面的幼子全部稱叔。但伯到底是不是一個爵位?

    倗出土了“倗伯簋”,同時還出土了“倗仲鼎”,這裡的伯仲顯然也是表示長幼輩分的稱號,而非爵位。

    殷商子姓,在甲骨文中,對子姓宗族統稱為“多子族”,而那些貴族則會被稱為“子某”如子魚等。西周出土的青銅器中,大部分的“子”都很可能是殷商貴族或者相關宗族的後人。

    資料顯示,“男”在西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低階的貴族,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而他們的封號只是比一般的百姓更一點而已,這也是可有可無的爵位。

    因此,“公侯伯子男”五爵是由天子賜封的,但享有特權的爵位只有“候”,因為他是作為軍事力量的代表,而“公、伯、子”等都是宗族裡面的尊稱或對族長的稱呼,並沒有實權,有的只是殊榮。

    春秋戰國後的五爵位發展史

    秦國統一後,撤銷了分封制,而五等爵制度也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二十等軍銜爵位制度。二十等爵位最高等級為徹侯,漢朝稱列侯,秦漢時期說的封侯,就是這個候,不是西周時期的侯爵。

    晉朝由於是篡位得來的,曹魏政權吸取教訓又恢復了五等爵制度,而秦漢的二十等爵制也在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兩種侯,五等爵的侯爵和二十等爵的列侯。於是晉朝就把五等分封制中的爵位改為高於二十等軍銜制的爵位,也就是說公侯伯子男爵位下面才是列侯。

    南北朝時期設立新的爵位制度,廢除了當時已經變味的二十等爵制,爵位裡面之保留了五等爵制。這個制度歷經幾個朝代後略有改動,但大體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西方國家爵位等級)

    而撤銷了二十等軍銜爵制後,五等爵在後期也不在有實際權力,它更多的只是代表一種榮耀,比如國公,郡公等都只是一種榮譽頭銜。

  • 2 # 老蟲

    中國古代的爵位是從商朝時期開始,但那時候並不是“五爵制”,是“三爵制”,分別是“侯,甸,男”。後來到了戰國時期,才被確定為“公、侯、伯、子、男”五爵制。

    公,最早不是爵位,而是一種尊稱。一是對死去的諸侯的一種稱呼,一般都是由後代為先王歌功頌德所用,比如穆公、聖公等等。還有就是對死去的長者的尊稱,比如周公、召公等等。後來才發展為爵制的最高等級的。

    到了春秋時期,“公”的使用比較混亂,因為“公”這一稱呼含有等級色彩,所以被諸侯普遍使用。這也使得“公”這一稱呼,從死稱變為諸侯的自稱。

    侯,主要是指周王朝的外服系統的主要諸侯。周王朝貴族分外服和內服,外服稱謂主要就是“五爵制”,內服就是“卿士大夫”。“侯”主要是由王室任命的諸侯的稱謂,他們承擔著保衛王室,抵禦外敵的作用。

    伯,本意是首領的意思,商朝時期,“伯”主要是指四方蠻夷的首領。而到了西周,“伯”多用於平輩貴族之間的長幼排序,就是伯仲叔季。一般主要是指世家大族的嫡長子,而且他們多為天子近臣,或者與王室關係密切,所以“伯”也就逐漸發展為爵位的代名詞。

    子,顧名思義,就是兒子,引申為宗族族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近臣、族長、王子的稱呼,這在西周時用的比較多,春秋後期及比較少見了。

    男,原本為“任”,就是委任,任命的意思,他一直就是一種比較低階的爵位。他們是由一些為王室辦事的人員,逐漸發展成為諸侯的,所以也被當成是諸侯的一種稱謂。

    總之,在《春秋》、《左傳》中,這些稱謂使用相當混亂。至今,史學界也沒做出“五爵制”是否存在過的結論。唯一能夠確認的就是“侯”爵和“男”爵存在,其他的都是當時記錄歷史的史官們,隨手拿來就用的。

  • 3 # 宮殿君

    “黃帝時,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這裡,可以看到,從黃帝時就規定了五個等級的“統治面積”,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過關於這五等爵位的爭論,到現在依然存在,有學者就認為“殷商根本沒有這五等爵位,後來才有。”

    咱們今天先撇開這些爭論來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從最高的“公”開始說起。

    公,是一個內涵很複雜的名稱,它既可以指輔佐王統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畢公等;

    還可以是西周的貴族尊稱他們死去的先祖。

    還有的貴族也會稱呼自己的國君為“公”,比如燕國貴族圉就稱燕侯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較早,在殷商時期指天子在邊境的世襲軍事長官,其主要職責為輔佐商王討伐蠻夷和叛亂。

    周朝時也大致是這個作用,有學者認為它指的是會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麼說,身為“侯”,是要承擔責任的—“拱衛王室、從王征伐、抵禦蠻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嗎?

    伯,含義比較複雜,殷商時它主要指敵國的首領。

    西周時,伯一般指貴族中的長幼次序,稱“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長子及宗子。

    子,是兒子嗎?

    子,兒子,後來引申為對一個家族的首領、長子的尊稱。在《春秋》中,還有的小國國君也稱為子。

    男,是男人嗎?

    男,估計是五爵裡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稱呼,在甲骨文中,“男”寫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開,為一個“力于田”的結構,所以學者稱“男”應該是為天子從事農業生產(或監督農業生產)的貴族,地位低而貢賦重。

    看完這些,估計小夥伴們已經暈了,暈了就對了,因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現在也存在很大爭議,學界也沒有定論,所以,咱們姑且就把它們看做是貴族功臣的“職稱”就好。

  • 4 # 謀士說

    在先秦時期,天子對有功之臣進行封爵,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高低順序排列!秦朝,商鞅變法後公士至徹侯二十等爵,專門用以賞功。“公、侯、伯子、男”一般為周朝的爵位,其他朝代有所改變!其實,周朝禮儀制度非常講究,而這五等爵位也包含了不同的含義!根據《白虎通》記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師法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制定的。

    公爵: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公,本意公平正直,也可以理解為正直無私。善於治理百姓,能公正公平的為老百姓做主,就稱為公。周朝的公爵只封給前朝的後裔,而周公的封國魯國也只是侯爵國,周公稱公,只限於他本人,不能世襲,其後裔都稱侯爵!

    侯爵: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該爵位只授與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根據《逸周書》記載:“能施仁德於百姓,樹立美好聲名,凡事順從天道而行,稱為侯。”侯爵朝見天子時,按照禮制,手執信圭。信圭長約七寸像人形,提醒侯爵謹慎行事。

    伯爵: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為長之意,立長不立幼的傳承規範。根據《逸周書》記載:率領眾人順天時耕作,或治理封地,或以諸侯之長的身份輔佐國君,稱為伯。伯爵朝見天子時,要手執躬圭。長約七寸,躬圭頂部呈圓狀,有鞠躬不亢的含義。

    子爵和男爵:根據《孟子·萬章篇》記載:“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按照天子之制,天子擁有土地千里。公侯擁有百里土地,伯爵擁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五擁有十里,凡四等。不足五十里土地的,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叫附庸。子爵和男爵其封地、宮室、車旗、衣服、禮儀都是以五為節都一樣。子爵信物為谷璧,男爵為蒲璧。

  • 5 # 武漢顏究所

    中國在周朝就定了“公侯伯子男”的封制。這種制度被稱為“封爵制度”,起源很早,歷史悠久。

    封爵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之一。先秦爵制,與世襲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為表裡,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權力的標誌。秦以後的爵制(分賜爵與封爵),與先秦爵制的性質有所不同。爵不具備行政職能,主要用來確定皇親、功臣世襲的政治名位和經濟權利。

    另一方面,爵位是表示貴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稱號,分為不同的等級,有些爵位可以世襲。受爵後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當數量的財富。封爵制度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中有相當大的發展變化。

    而中國古代封爵制度起源於何時,學術界尚無定論。文獻中有關爵制的記載,主要見於《孟子》所舉周代爵稱,有天子、公、侯、伯、子、男。

    年代稍晚的《禮記·王制》將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謂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文獻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準確,學者尚存異議。但參照甲骨、金文資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詳,商制細節難明,只有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稱與爵序。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對周天子稱臣,在封國內就是君主,官爵合一。

    其實這種劃分也就是在搞封建制,把封國按照“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來區分高低。

    在此後的朝代裡,“封爵制度”總的趨勢是官與爵逐漸分離,但在某些時期仍有例外。爵祿在古代往往連稱,受爵後必得祿。

    西周時,公、侯是封國內的君主,封國內的財政收入全歸其所有,但公、侯要對周天子承擔鎮守疆土、交納貢稅、朝覲述職等義務。以後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徵收,而是由王朝撥給。後來食邑變成了一種虛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謂“食實封”若干戶,才能享有相應的封戶租稅,或從國家領得一定封賜。

    直到戰國時代,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實際上,封爵制度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五等爵制到了戰國時期方才完備。

  • 6 # 九磚學士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最原始的根本找起,因為知其源方能裡其流嘛。

    公、候、伯、子、男,上面一級是王。

    王:

    《爾雅·釋親》曰:"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禮記·曲禮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疏曰:"王父,祖父也……王母,祖母也。"

    《禮記·雜記上》:"士之子為大夫,則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又云:"大夫附於士,士不附於大夫,附於大夫之昆弟。無昆弟,則從其昭穆。雖王父母在,亦然。"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王最早的意思是祖父、祖母,後來延伸為君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它為什麼造字的時候會寫成甲骨文這個樣子呢?

    石器時代製作的石斧用來切割動物的屍體,也就是說王就是那個部族裡面帶領大家出去狩獵,然後切割分肉給大家吃的那個長者。我們不說人類,動物裡面的獅子、狼這些,出去狩獵也是先由那個領頭的有地位的優先享用食物,然後分配給其它同類食用,所以說獅王、狼王,那個領頭的比較厲害的,有權分優先食用的那個就是王。

    我們再開看看金文裡的王是什麼?

    商王武丁之妻婦好手持的斧鉞的形狀。

    這個時候的石斧就是鉞了,已經作為一個權利象徵的怎麼一個東西的存在,也就是說領導軍隊打仗的怎麼一個首領拿的東西,從原來的狩獵動物,到現在吃飽沒事幹為了利益開始打人了怎麼個東西。

    然後演變到小篆裡的王,那個王不是今天怎麼寫的,上面兩橫要高一些,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這裡要說一下,我們現在說的文字、文字,實際上文是文,字是字,所以董仲舒說造文者,他不說造文字者。因為文是單一的象形符號,字是文加《六書》的形式然後創造的字,所以字是一個語音符號,詞是一個語音單位。

    到這個時候已經說成了參通天地人三才的那個人才是王了,也就是給王賦予了一種神權化。這樣我們就只知道了王最初的帶領大家出來找吃的,然後吃飽了帶領大家去打仗的,後來被神權化象徵有無上權利的那個就是王。

    公:

    為什麼緊跟著是公呢?不是其它呢?

    公,就是上面一個八,就是分,下面一個厶讀[sī],厶就是私,韓非曰:“倉頡作字,自營為厶。” 我上面說過了,文字的區別,所以韓非子說倉頡作字,字是兩個部分或更多,組成的。“背私為公”相背,“公”就是把肉、食物分給大家的那個人就是公,有權做分配的人,爺爺也叫啊公,不是這樣的嗎?在家裡有權分配家產的那個,把東西公平的分配給自己的子女,不是這樣的嗎?大公無私。看看這些詞,現在理解了吧?分,就是一個東西切開兩半,就是分,下面是個刀,切東西的物,那麼公就是分東西的人。

    至於後來把這個公作為爵位名稱給某人,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候:

    《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又候人,道路迎送賓客之官。

    可護就是呵護。

    《詩經·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又斥候。

    祋:懸掛羊皮的竿子。古代用羊皮掛在竿子上,置放城門口,用以驚嚇不當入城而入城的牛馬:“關門夜開,不下羊皮之祋。”

    這樣我們就知道候,最早的已經就是呵護部族生命財產的那個人,在部落門口守護者大家的那個人。漢代的西域都護候,西域最高軍政長官。又有姓侯的,侯姓應該就是古代呵護部落的那個人的後代,比如張姓是拿弓箭,遊戲裡面的遠端攻擊手,下路的ADC,UZI這種就是。郭姓就是住在城邊東郭、南郭這類的後人,城郭的郭。所以有東郭先生、南郭先生。後來候作為一個爵位的名稱賜予某人那都是很後來的事情了。

    伯:

    我們已經知道王,是首領,是帶領狩獵的,是切割肉的。公是分配肉的,候是守護、呵護生命和財產的。伯,為什麼次一點職位呢?為什麼排在他們之後呢?

    伯,就是人字旁加一個白,白是什麼?我們看甲骨文和鼎上面的文白,就很清楚了,白就是白色的白色米粒,古人認為那個是白。

    我們國家種植稻穀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伯,就是掌管、分配白米粒的那個人,後來說伯是父親的兄長,為什麼是?因為父親的兄長是家裡的長男,古人說長兄如父,所以他有掌管和分配米的權利,我們知道父是切割肉的,公是分配肉的,那麼候是呵護生命財產的,那麼伯就分配米的,肯定是肉珍貴,生命珍貴,次一點的沒有肉吃,有飯吃也不錯對吧?所以他要次一點。還有上面這些人都是首領、長者、武藝高強一點的人,伯是下一代,所以他就又次一點。這種關係我們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接著我們往下講就很好理解了。

    子:

    小篆的子,這個一看就很清楚了,是個小孩子,我們說弟子、弟子就是師父的孩子,這些關係很清楚的,子後來又有美的意思,杜甫字子美,美不一定是美麗的意思,也有美德的意思,所以說杜甫是美男子不一定正確,應該說是有美德的美男子,杜甫不是這樣的嗎?整天憂國憂民。還有我們的先秦諸子,那個不是有美德的?所以子,就是部落裡面有美德的那個人,或者說是有美德的帥哥。

    男:

    有人說這個男,很難,解釋,男人嘛總是很難的。但是真的男嗎?其實一點都不男。

    甲骨文的男。

    小篆的男。

    許慎《說文解字》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用力于田也。這解釋得很清楚。

    看看我們的大禹手上拿的是什麼?甲骨文下面那個就是怎麼一個工具,用來鏟泥土的,耕種時候用來翻土的工具,我們可以看看後來演變出來的耕田牛拉著的那個梨。男就是出力氣活的那個人,就是男。所以男人比女人有力氣,我們一般這樣認為。

    所以我們現在清楚了他們之間的關係,王,就是首領,帶領大家去狩獵,切割肉的那個人,公,就是分配肉的那個人,候,就是守護、呵護生命、財產的那個人,伯,就是掌管、分配米的那個人,子,就是那個有美德長得帥的那個人,男,就是那個可能不是那麼帥,但是有力氣的人,做苦力的人,所以他的等級最末。從輩分來看也是這樣的,不是嗎?王、公、候是長輩,伯、子、男是晚輩,男子、男子也是子這一輩。至於後來都成了爵位的名稱來代表身份象徵是後來的事情了,但是這之間的關係我們是看得出來的。

  • 7 # 我是趙帥鍋

    中國的爵位制度,最早起源於周朝,共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可世襲,且都有對應的封地,其中公爵和侯爵的封地為百里,伯爵的封地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的封地為五十里。同時,所有封地均可稱國,並在封國行使統治權。

    秦漢以後,隨著郡縣制的推行,爵位不在配有直接的封地,而是以食邑的形式替代。 其後,爵位在每個朝代都或多或少有所調整,但總體仍然是以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為核心,直到清朝滅亡,爵位制度也才宣告結束。

    這裡,肯定很多人會有疑問,古代的爵位為什麼要稱之為公、侯、伯、子、男?這究竟有什麼含義在裡面呢?這裡就來給大家詳細解答:

    首先解釋公爵,在古代,公是對一個人非常好的敬辭,一般情況下,只有身份和地位非常突出、或者對國家有卓越貢獻的人,大家為表示對他的尊敬,就會稱之為公。在西周建國初期,由於姜子牙和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貢獻突出,所以被周武王尊稱為姜太公和周公。

    與此同時,對於堯舜禹、夏商朝的皇室後裔,周武王為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稱他們為公,主要目的是彰顯他們的血統和身份,要比一般諸侯更尊貴。在這種背景下,等到後來分封爵位時,便有了高於侯爵之上的公爵,而當時獲得公爵的國家共有七個,分別是:姜子牙的齊國,商紂王哥哥微子啟的宋國、大禹後裔東樓公的杞國、舜帝后裔媯滿的陳國、堯帝后代禺陽的祝國、以及黃帝、炎帝后裔的薊國和焦國。

    在公爵之下,就是侯爵,這個比較好理解,在古代,侯是順從天道而行的意思,所以在夏商周時期,對於天子之外的國家,如果它臣服於天子,就稱之為諸侯,寓意替天子守衛國家,也由此延伸出侯爵。而對於那些不肯臣服天子的國家,則被稱之為蠻夷,即不服王化。

    至於伯爵和子爵呢?在古代,伯是“長”的意思,也就是一個家之長的意思,而子則是兒子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是指諸侯之子。在夏商周時期,諸侯正妻所生的兒子為嫡子,擁有繼承父親爵位的權力,其他妻室所生之子為庶子,而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稱之為大宗,即伯;其庶子之後裔為小宗,即子。這也是伯爵和子爵的由來。

    最後是男爵,又稱之為天爵,是國家為嘉獎那些在地方上樂善好施,擁有高尚品德或者受人尊敬人,賞賜他們一定田地,這種人在當時被稱之為“男”,即為王任其職,這也是男爵的由來。

  • 8 # 大秦鐵鷹劍士

    公、侯、伯、子、男是古典的五等爵位名號,這些名號從誕生開始就這樣稱謂的,沒有什麼原因或者道理。這就好比稱豬為豬,呼狗為狗一樣,天生萬物,本無名號,人類觀而命之,察而名之,思而號之,故天地萬物的名號皆是因人而生,如果沒有人,也就沒有名號了。公爵是古代人臣功勳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男爵是人臣能得到的最低爵位;先秦各思想家均自成一派,故尊稱為“子”,比如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韓非子,但是這些思想家並非是官身子爵。

    "與私相背"為公,古人親親而愛私,人人都只顧自己家人,這不利於社會發展,因此大家推舉無私的賢人來管理大眾,並稱之為公。人類社會最高的統治者稱王,有的稱帝,有的稱皇帝,帝王之下,身份最尊貴的人就是公了。因此公爵是夏商周時代諸侯國最高的爵位,是秦漢之後人臣功勳生前能得到的最高爵位。公爵之人死後可獲得王爵榮耀,王爵在漢朝時成為皇族子弟的專有爵位,非皇族子弟生前不得封王,這一制度被後世繼承。

    “侯”字,,從人從廠從矢,象張布,矢在其下。箭(矢)向山崖(廠)射去,本義:箭靶;後加上了“人”,有“射侯”之禮,寓意能力高強的男子,引申為有本事的人、又用作爵位名稱。夏、商、週三代,封國之君的爵位多數是侯爵,只有王室子弟、聖人之後的封國之君能得到公爵稱號,因此分封的國家被稱為諸侯國。西周的開國功臣姜太公在滅商之後,以國丈功臣之身,被封在齊國為君,爵位是侯爵。後世的人臣功勳要得公爵十分難,最高也就是萬戶侯,故唐代詩人有言: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伯的本義是“沒有兄長的男子”、“老大”,後來演變成兄弟之間的輩份。古人多兄弟,長兄為伯,次兄為仲,三兄為叔,四兄為季。伯後來成為第三等爵位,等級在公侯之下,不過再後來演變成一方之長,伯有了霸主的含義。秦國是東周的開國功臣,受封為伯爵,後來秦穆公西擊戎人,滅國十二,拓地千里,周天子賜秦穆公西方伯稱號和天子金鼓,秦穆公成為五霸之一。秦獻公時代,秦國出兵替天子教訓三晉,周天子賜秦獻公西方伯的稱號,還賜戰服黼黻以示王恩浩蕩。

    "子"的本義是“嬰兒”,後來演變成一種尊稱,比如男子,女子;同時子也是商朝王室是國姓,比如商湯本名子湯,商紂王本名子受,宋康王本名子偃。子後來成為第四等爵子,比如南中國的巨無霸楚國,最開始只是子爵;越王勾踐,吳王夫差兩人雖稱王,但是在周王室的冊封上,還是子爵。男的本義是在田中下力之人,後來成為第五等爵位, 姜姓許國的國君就是男爵。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女孩子會排斥相親?卻可以接受現實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