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清雲淡123945906

    按理和政策是有賠償的,戶口以遷致女方,與同村戶口享受同等待遇,戶口沒來就不同了,請按縣市檔案依規參照,隨風俗而論。

  • 2 # 賢人伍伍志國

    農村的事還是農民來說,比較正確。現在補嘗應該是按兩個方面。第一按宅基地上面的房子平方。第二是按人補嘗。前提是你的戶口是否遷至你老丈人家?如果是你的戶口不在老丈人家。你是沒有的。按房子平方補嘗,如果房子的房產證是你老丈人,你也沒有。除非是你自己通過當地政府部門審批,自己修建的房子,而且房產證的名字是你,你就能得到補嘗。否則沒有?

  • 3 # 朱增林呀

    那時候有個政策叫”一村一策。什麼是”一村一策”呢?就是在不違背上級政府制定的法規政策的情況下。自己村裡根據村裡的具體情況,制定並透過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具體制定的拆遷分配方案。

    關於上門女婿在本村有宅基地的情況,我們這裡有些村子拆遷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如果你岳父家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並且你岳父母確定由你們夫婦繼承家產。你可以把你們夫婦戶口遷回本村,享受和村民同等待遇。

    如果,你已在本村落戶多年,並且戶口已在本村,你的宅基地和房屋手續齊全。遇到拆遷可以得到補償。

    如果你夫婦的戶口不在本村,又不符合戶口遷移條件。或者宅基地是非法所得。則很難取得補償。

    由於是”一村一策”,各地各村情況千差萬別,僅供參考。

  • 4 # 京漂追夢人

    這個要看你所居住的房子是不是是你的名字,雖然你是上門女婿,但是和房子的房子是沒有關係的。

    村莊拆遷,等於是把平房進行拆遷之後,給予相應的貨幣補償,或者是房屋補償,至於是需要那種補償,兩者可選其一。

    房子的補償歸屬是按照房產證上的名字來確定的,誰的名字就有誰來享受房子的補償,別人是享受不了。

    有一種情況需要明確,假如房子的所有人不在了,生前留下遺囑,贈與了哪一個人,那這個人就可以憑遺囑成為這個房子的合法繼承人,房屋的補償也歸繼承人所有。你雖然是女婿,只要房產證上不是你的名字,房屋補償就和你沒關係。

    董青島供稿。

  • 5 # 泰山木32140178

    自己有宅基地並蓋房,這個娶來的女婿就具備了宅基房被拆遷可以得到補償的條件。拆遷人可以和女婿簽訂貨幣置換或房屋置換、過渡費補償協議。

    戶口落在本村,是本村農業戶口,換個新名詞就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然不可能有名下宅基地。在本村結婚,一個女兒達不到與父母或岳父母分戶條件,很難取得宅基地獨立使用權。不能分戶的入贅,往往是和岳父母妻子共享的。

    有女婿自己名下的宅基地,不能不說真有個本事。也是,上門不一定是入贅,岳父母多個子女,結婚不到婆家,把丈夫戶口遷過來批個宅基地,如果村裡建房土地寬鬆,岳父母在村有一定威望,或者就是村幹部,這根本不是問題。說個如果,如果你是已經離婚宅地和房歸你的,那所有的拆遷補償全是你的。

    反覆說,說好聽和不好聽的,就是說你要理順宅基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人,籤協議得房等得錢不是難題。

  • 6 # 坤源

    拆遷補償一般以家庭為單位,各地標準不盡相同,但影響因素不外乎拆遷房屋間數、宅基地面積、家庭戶口人數、是否有房產證等。所以,您想知道您是否有補償,首先要搞清楚你們那邊拆遷補償標準,然後看您是否符合條件。

    以本人所在城市(山東某地級市)為例,影響拆遷補償的主要是拆遷房屋間數。按拆遷房屋間數補償一定的安置樓面積(也可以貨幣化補償);另外設定不同房屋間數標準長度,超出標準的給予額外補償。再有就是所謂拆遷協議簽訂獎(某月某日前簽訂協議可得到額外獎勵)、騰空獎(某月某日前騰空房屋可得到額外獎勵)等。只要房屋在家庭某人名下即可,與家庭戶口人數都沒關係,更與是否上門女婿無關。

    這是本市補償標準,但隔壁市政策又不同,除按拆遷房屋間數外,按家庭戶口人頭數有補償,家庭是否有獨生子女也有補償。

  • 7 # 小太陽152603110

    請問村子拆遷是時上門女婿。會不會得到應有的補償?有宅基地又蓋了房。農村拆遷安置補償。各地補償是不一樣的。一般分為,貨幣安置。和房屋置換。貨幣安置一處住宅補償比如80至120萬。房屋置換。一處住宅經過協議給2至3摟門。不包括地上附著物。按住房計算。臨時安置租住費用補償按人口計算。拆遷補償已上門女婿沒有直接關係。以上就是房屋補償這一塊。另外一塊就是集體基礎設施,土地等多方面的補償。這些補償集體提留不低於10%的基礎上逐年分給村民生活補償。是與戶口有關。如果你的戶口遷到女方所在村,享受同村村民的同等待遇是毫無疑問的。農村戶口在特定的情況下還是有政策規定的。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不變。指的就是第一輪土地承包當時的戶口。所以現在才產生了人口與地間矛盾。

  • 8 # 醉美梨鄉

    村莊在拆遷時,上門女婿自家的宅基地以及地上房屋,會依法獲得相關補償。

    農村土地及地上房屋在拆遷時獲得補償的條件都是有哪些?別的不先說,首先對被拆遷土地具有使用權,地上房屋具有所有權是最起碼的基本條件。是自己的東西,賣了才可以獲得相應價款,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若上門女婿戶籍已經遷入被拆遷村組,其本身已是該村村民,又在該村取得了一份宅基地,並蓋上了房屋,權屬已然明確,當然是拆遷補償物件。

    若上門女婿戶籍沒有遷入本村,或者雖遷入該村,但本身是居民戶口。這就說明你不是本村村民,但基於你妻子的原因,你家庭仍然會獲得補償,與你上門女婿的身份沒有多大關係。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地方補償方案按照人均房屋面積補償,比如拆除房屋後每人可以獲得補償10平方米的安置房,那麼如前所述的後者情況,上門女婿將不會得到補償。

    個人認為,對於上門女婿在拆遷時是否獲得補償來說,前提在於宅基地的分配階段,而不在於拆遷時。如果分配宅基地時有上門女婿的份額,就會得到補償;反之,就要看具體補償方案規定了。

    最後提醒一句,拆遷農戶房屋結果是補償,不是賠償,一字之差性質完全不同。補償是基於行政行為合法引起的,而賠償是以行政行為違法為前提發生的。

    綜上,基於宅基地的基本特點,一般只有本村村民才能獲得宅基地的審批,如果像題目所講的情況,不但獲得宅基地而且建好了房屋的情況下,你是完全可以取得拆遷補償的。

  • 9 # 湘西大偉哥

    其實拆遷不管上門女婿還是嫁出去的女有沒有,在我們當地可沒有,我老婆戶口本在孃家,可村裡的人就說嫁出去女就沒有,我說可戶口還在你們村,我們這有政策按照相關法律規定。

    只要是戶口在拆遷開始之前已經遷到被拆遷戶家中,當地也有相應的人口補償規定,那麼這部分補償就不應該因身份被限制。

    具體的還看你情況而定,也就是說你的戶口是拆遷通知前就落戶還是拆遷通知後才落戶,如果是之前你的戶口在那就是有的,如果你的戶口不在那就不一定了,這個還看當地政策,一般是這樣的。

  • 10 # 沙勝軍

    上門女婿這樣的現象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假如人家的戶口已經從所在地遷至到女方所在地,那麼拆遷補償都是應該給予的,畢竟人家也是村子成員,人人平等是黨的號召

  • 11 # a平凡不平淡

    拆遷補償的話,與身份的關係不大,主要看是不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

    根據中國法律規定,拆遷補償是要給到房屋的所有權人的,如果這個房屋是家庭成員共有的話,那麼在共有人之間來分配這個拆遷利益,如果你對這個房屋沒有相應的份額,那是分不到的。

    下面故事來源於網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鑑 。今天咱們要給大家講的是,上門女婿也有被拆遷補償拒之門外的時候。張先生作為上門女婿,和妻子劉女士婚後一直生活在劉女士所在村組,但在拆遷時卻被徵收方判定為"外地人",不具有補償安置資格。受此影響,生活在本地的老婆孩子都沒了補償安置資格。原本按補償方案能有的200平安置房和安置補助費,說沒就沒了。你們說張先生冤不冤?

    上門女婿入贅4年後喜遇拆遷,能分200平聯排房屋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劉女士與張先生相識戀愛後,於2004年6月登記結婚。劉女士家在沿海某地農村,有房也有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較好,旅遊產業相當發達。為了更好發展,張先生的戶籍也在2006年6月正式遷入劉女士家,併入贅劉家。2006年10月和2009年5月,張先生夫婦的兩個孩子分別出生,劉女士一家四口在當地過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伴隨著旅遊開發的力度加大,劉女士家所在的地區,徵地活動變得頻繁。2010年4月,劉女士家房屋的宅基地及房屋被正式納入徵收範圍內。2012年7月,當地正式釋出了《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又於2013年制定了《安置工作實施細則》。

    根據《細則》規定,對被拆遷人以"戶"為單位進行安置,安置物件為徵地拆遷範圍內擁有合法房產並屬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被拆遷人及其家庭成員。

    徵地拆遷安置的房屋也相當上檔次,是聯排住宅風情小鎮。聯排住宅風情小鎮分150平、200平、250平、300平四種戶型,安置標準為每人50平。

    劉女士家四口人,按這個標準安置,可領到一棟200平的聯排房屋。

    上門女婿、外嫁女沒補償資格?徵收方拒籤協議,安置房沒了?

    不過,後來事態的發展出乎了劉女士和張先生的意料。

    2018年1月,徵收方組織對劉女士等四人被徵宅基地進行測量,確認了有170餘平宅基地。但隨後徵收方卻並沒有和劉女士一家四口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反而是和其他村民陸續簽訂了補償協議。這讓劉女士和張先生"摸不著頭腦",也非常著急。

    他們去諮詢徵收方,得到的答覆是:張先生及兩個孩子在龍海六組沒有承包地,其三人不具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劉女士是外嫁女,也需認定是否有補償資格。而當地村委及村民小組未提供劉女士等四人是否享有全額村集體經濟組織權益分配及是否具有安置資格、安置物件,因此沒有選擇與劉女士一家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這個理由讓劉女士夫婦覺得"有些荒唐"。劉女士提出,早在2017年3月,當地村委會就已出具《證明》,證明劉女士等四人屬於該村村民。而且四人戶籍也都在當地,這怎麼還能說自己和家人沒有補償安置資格呢?

    劉女士又向上反映情況,但得到的是"需要研究"。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著鄰居和村民相繼去選房分房。劉女士擔心房子被選完了,更擔心房子拆了也沒有補償,坐不住了,聯絡了北京的拆遷律師,求助如何解決這個補償困局。

    律師:劉女士未外嫁,且和張先生長期在本地生活,均應合理補償

    透過對劉女士介紹的情況及提供的系列資料分析瞭解,律師判斷:劉女士雖然結婚,但仍在原籍居住,也未遷走戶口,長期在本地生產生活,不同於一般"外嫁女"情況,其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可以確認,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安置;張先生作為上門女婿,以婚姻的方式遷入當地,取得戶籍,且在當地長期生活,亦應合理補償。

    另根據劉女士的介紹,劉女士、張先生還在當地享有村民失地補貼,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享有村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也能證明兩人屬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至於兩人孩子,也取得了當地戶籍,在拆遷時理應合理補償。

    因此,劉女士一家四口應和其他村民獲得同等的補償安置待遇。

    徵收方不予補償安置的行為,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補償安置權益。律師建議劉女士透過法律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劉女士隨即採納了律師的建議,並於2018年6月正式委託律師對當地徵收方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判決:劉女士一家四口具備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應安置200平房屋

    在庭審中,徵收方依然堅持主張劉女士等四人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於法無據,一口咬定不與劉女士等人簽訂補償協議合法合理。

    但在拆遷律師提供的詳實證據面前,及運用法條有力的辯駁下,徵收方很快敗下陣來。劉女士主張,應對其合法的宅基地房屋按照補償方案合理補償,並支付因未簽訂補償協議而未支付的相應的搬遷過渡費等費用。

    法院認為,劉女士戶屬男方成為女方家庭成員的婚姻關係,不屬"外嫁"的情形,並不需要按徵收方的規定先進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同時,劉女士在當地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其配偶張先生落戶當地後,不管是否重新簽訂承包合同或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該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人應擴大到整個家庭成員。故徵收方以沒有合同或承包經營權證為由否認張先生及兩個孩子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屬對法律理解錯誤。

    法院最終採納了劉女士的主張,並作出了判決:

    一、某某區人民政府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九十日內在某某市某某區給劉女士、張先生及其子女張某2、張某3安置面積為200平聯排住宅;

    二、某某區人民政府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劉女士、張先生、張某2、張某3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7200元、搬遷費3000元、獎勵費10000元,共計20200元。

    三、案件受理費50元,由某某市某某區人民政府負擔。

    律師貼士:從本案中,我們可以看到,是否擁有村集體城組織成員資格,是農村被徵收人能否取得補償安置的關鍵。外嫁女、上門女婿能否獲得和本村村民同等的徵地拆遷補償待遇,這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大家無法解決時,建議一定要及時諮詢律師,避免誤入徵收陷阱,錯失合理補償

  • 12 # 美寶大橙子baby

    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住房面積為準計算補償額的,不是按人口計算的。

    但有一筆房租費是按人口來計算的,有戶口的才補償,沒戶口的沒補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1.2.3.4.5.6.8.9.10,如何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