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德薇優智

    身在德國,我們確實沒有看到過打罵孩子的家長。打罵孩子是被嚴令禁止的。而在這裡長大的孩子依然遵守規則、紀律嚴明,這的確是有方法可尋的。

    發現打罵孩子的情況,任何人可以匿名報警。

    “不打不罵”,至少在德國已經不光是教育方式的問題,而是法律的問題了。“我打我自己的孩子,你管得著嗎” —— 對,管得著。比如聽到孩子的同學抱怨在家被打被罰,真的有爸媽會去舉報這個同學的家長。青少年保護中心(Jugendamt)隨時接受匿名報警。情況嚴重的,孩子會被帶到保護中心照顧起來。

    “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方式”

    如果一定要認可“打罵”是教育方式的一種,那麼,它一定是最無能的一種。以“不打不成器”為藉口,簡單粗暴地教育孩子,只能說明這樣的父母並沒有用心去尋找合適的教育方式。

    那麼,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遵循兩個原則

    孩子有天然的上進心不知爸媽們還記不記得孩子還很小很天真的時候,對於我們浮誇的讚揚是非常受用的,他們甚至會經常誇獎自己:“我很棒!我都會!”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每一次進步是非常自豪的,覺得小小的我越來越厲害。這是一種天然的上進心。

    不溺愛溺愛是很多獨生子女家庭會發生的現象。孩子在遊樂場玩,不能摔著了、不能被別的小朋友碰著了,等等。很小的孩子就會察言觀色,知道父母極其寶貝自己,最終會由著自己來。一旦溺愛出現,規矩就無法建立起來。

    幾個方法

    正面強化這便是運用了上述的第一條原則。平時,對於孩子正確的行為,立刻給與肯定,讓孩子產生自豪感。肯定一定要具體,而不是僅僅說“你真棒”。比如,“你的房間真整齊”,“你對Elsa的媽媽說了你好?她一定會很高興”。

    從小立規矩這是對應了上述的第二條原則。從一歲開始,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讓孩子學會“管理自我”,最終做到自律。

    樹立榜樣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如何能要求孩子比自己做的更好。

    引導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孩子的天性是單純沒有雜念的。當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專注、思考、克服困難這些品質便會得到鍛鍊。如果父母想鍛鍊孩子某方面的品質,儘量從孩子感興趣的事入手。

  • 2 # 思起源

    教育懲戒的目的是讓人對自己的過失有足夠的認識,並且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教育懲戒的方法是喚醒,喚醒心中沉睡的巨人,靠自己的力量戰勝自己。教育懲戒的原則是尊重,即之所以懲戒人,是因為人的美好而非醜惡,是相信人而非鄙視人。用中醫之說比喻教育懲戒最形象準確,那就是扶正祛邪。

    國外教育重視獨立自主,動手能力,孩子是可以和父母進行辯論的,國外的女孩子車壞了就會從後備箱拿出工具維修中國父母做不了這一點,家長犯錯誤都沒有勇氣向孩子承認錯誤和道歉。

    中國父母對孩子永遠停留在形式主義教育,學校停留在功利性教育?沒有進行很好的體驗式成長教育!

  • 3 # 萌寵天團

    要先搞清楚打罵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能改正。

    如果能達到目的,自然不一定非要打罵.....

  • 4 # 80後的小學教師

    我認為鼓勵孩子是有效果的,但是特殊時候也必須用到懲戒教育,鼓勵孩子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但是懲戒教育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逆商,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所以二者結合才能讓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

  • 5 # 光的渙散天使

    我覺得我們只看到了西方教育孩子是不打不罵,這個是跟西方傳統教育有關係,而中國式的教育方式很難改變,基本可以做到不打但是不罵的還是很少吧,尤其某影片上,家長輔導孩子基本都是嚇唬和謾罵,也可以是中國家庭或者說中國教育體系的產物。西方家長受教的環境包括學校和家庭一直都是這樣的,學生幾乎沒有作業,學生作業壓力很小,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移民就是為了孩子上學壓力小。家長的任務就是課後陪孩子玩,參加一些鍛鍊個人能力的課外班,比如游泳,舞蹈,騎馬,夏令營,所以這個是環境導致的結果。同時也是法律制約的結果,打孩子是犯法的。回到中國教育,我們也不提倡打罵,有很多人都在宣傳越來越多的科學教育方法。打罵出不來優秀的孩子,只會毀掉他們內心的自信感。

  • 6 # 簡單生活cxc01

    西式教育不是不打不罵的。舉例說:美國有些州規定,小孩子違紀問題嚴重,可以由學校管理部門與家長在場情況下,決定是否對問題學生進行體罰。處罰用什麼工具、用什麼方式、處罰到什麼程度都有規定,而且男生與女生的體罰都有區別。再比如日本,開始也象我們國家當前情況一樣,對未成年人學生不能批評不能體罰,後來發展到甚至有些小學生都毆打老師,試想走進社會是何等情況。後來國家不得不修改法律,必要時在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下,可以對問題學生進行體罰。其實,老師也不是非要體罰學生不可,只是有些孩子實在無法無天。如果真的可以透過教育能改變這些情況,那為什麼國家還要用法律處罰,甚至嚴重的還要處以極刑?

  • 7 # 船兒盪漾

    不打不罵並不是不進行有效的懲戒,對於課堂搗亂的孩子作為西方國家老師也是要懲戒,甚至要送入特定學校進行教育的,如果有違法犯罪行為是要判刑的,並不是我們想象的任意任為,肆無忌待,老師沒法了。

  • 8 # Kevinzhou143924580

    不論什麼教育都不要泯滅孩子的天性,要隨時隨地的啟蒙孩子的天性,一張白紙你想寫想畫都可以,結果你懂的。教育是針對孩子本身以人為本不要捨本逐末。

  • 9 # 渭城煙雨

    不打不罵教育孩子並非是西方國家所有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

    現在都說西方教育都是不打不罵。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不知道,諸位家長看沒看過一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裡面的情節我們可以看出,西方教育孩子也是非常嚴厲的。尤其是對那些非常難以管教的孩子。

    因為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他的文化是多元的。不打不罵而教育孩子僅僅代表了是一種教育方式。而並非所有的家庭都是不打不罵教育孩子,他也不是針對所有的孩子。

    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兩句話。

    如果說我們中國的教育方式不對,那我們,中國古代那麼多的優秀人才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

    我覺得我們大多數人不要迎合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什麼不打不罵,快樂教育,這些都是比較新的觀點,還有待於實踐的驗證。

    犯了錯誤,不痛不癢的說幾句,有用嗎?他能知道嚴重性嗎?從小就打不得,以後步入社會脾氣還不得天大?說兩句自尊心受挫就要跳樓,一點抗擊打能力都沒有。

    我建議,犯了錯就要罰,屢教不改就要打,打完再教育,老話說的好:

    好棍好棒出好人!

  • 10 # 釣翁666

    西方的月亮都是圓的,有網友說西方文明程度高。所以,為了教師的安全,為了少挨網友怒噴,絕不會懲罰學生。發誓有下輩子絕不再做教師。

  • 11 # 山水江南

    沒有處罰,教將不教,校園將成為遊樂園。用嘴說就可以,國家不要這麼多軍隊了 ,,別人來侵犯我們,我們可以說;哎呀,打我們,你們要化人力物力,沒有意義,不要來了。試問 侵略者聽你嗎?說服教育不萬能,必須有懲罰。

  • 12 # V曼哈頓博士V

    如果我們有西方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那當然可以,前提是看看中國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怎麼樣的,所以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戒尺是對的!

  • 13 # user7676041603407

    人品在於家教,知識獲取在於社會,強制打罵不是育才妙方。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人品好,其子女的人品自然好。社會是大課堂,許多在學校學不到 的知識,可以在社會實踐中獲得。尤其是在當今網際網路發達,傳播知識訊速的資訊時代。學校只能是為孩子提供識字的場所。毛澤東說過,知識青年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知言哉!

  • 14 # Piggy6

    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孩子不用打罵講道理就可以培養的很好,而有些孩子道理講不通,眼看就要誤入歧途也只有暴力解決才能及時遏制傷害事件的發生。

  • 15 # 零的傑克

    家長如果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那就不用打罵。

    基本上愛罵孩子打孩子的都是家長自己不能做到自己對孩子的要求的。

  • 16 # c391572194638

    不打不罵:在中國教育不好孩子,因為父母和環境就是那幅德行,學好不容易(沒有那個環境),學壞是一看就會。

    不打不罵:在發達國家是兒童的基本人權(打孩子是犯法的),他們的父母,家庭是孩子最根本的表率,社會對他們的汙染也很少,更多的是正能量。不打不罵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 17 # 那先生真好

    教育理念,民族風情都不一樣,在中國小孩都知道乞丐是最底層的人生,老外骨子裡都看不起華人,道理一個樣 華人也崇拜洋人,觀念很難改變。

  • 18 # 手機使用者61047663158

    西方是西方,東方是東方。東方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不打他,老了後他打你。小孩要管,小樹要砍。棒打出孝子。這是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規距。

  • 19 # LoveVV474

    誰跟你說西方教育是不打不罵的?在歐美國家,父母照樣打小孩,只是沒那麼過分罷了,有的學校甚至是同意老師打學生的,只要沒受傷,他們不需要負任何法律責任,更不會坐牢。別再意淫什麼西方教育了,先去了解了解西方再說吧。

  • 20 # 點石成金王軍

    假如把不打不罵的西式教育,比喻成胡蘿蔔。那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中式教育,就好比是棒子。

    的確,有時胡蘿蔔比棒子管用。 但,有時候沒棒子還真不行。

    聰明的家長總是能靈活的使用好胡蘿蔔和棒子。

    當然,在我的內心深處,我是希望,教育孩子能不用棒子就儘量不要去用的。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有著自己的行事方式。我們做家長的,總是喜歡替他們做主。一旦孩子們做的並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開始強迫孩子,改造孩子。這樣並不好,有時候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去走自己的路。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只是呵護他成長的一個親密的陪伴。

    如果我們能想到這些,那麼大多數我們那抄起棒子的手,是可以放下的。我們可以放下身段,去和孩子談心,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朋友,去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用棍棒去解決問題。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孩子身上有一種天然的惰性和狡黠。我的12歲的兒子就是如此。當他知道媽媽是從不會打他的時候,他就開始對媽媽苦口婆心的勸告不當回事了,放縱身上的那些壞習慣,能不改變就不改變,畢竟,改變總是讓人痛苦的一件事情。

    但我不同,我讓兒子明白一個事情,那就是,我從來不會放棄懲罰孩子的權利,有必要時我會拿起棍棒。正是基於深刻的瞭解了我的這種決心,兒子心中才會有敬畏,雖然我也極少使用這種懲罰的權力,但兒子總是認真對待我的勸告,用他媽媽的話來說,聽話得像接了聖旨一般。

    所以,只要能教好孩子的教育,我們便採用,而無關中西,無關所謂打與不打的糾結。我們所需要做好的,就是好好的陪伴著孩子成長的這一段寶貴光陰,直到有一天,放飛他,讓他自由自在的獨自翱翔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避免客機被導彈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