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知命是難事!

    怎麼理會"耳順"?《論語》隨解(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的證道之路,以佛教的思路來歸納一下:志學即修,而立即解,不惑即斷,知天命即證,耳順即見性,從心所欲即入於佛海,得大自在。

    孔子是儒之聖,證的是大學之道,不同於佛教也。此段話的糾結處即是"耳順",何謂耳順,何以耳順?難道只是如其說顏回那樣?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一個關鍵是"耳順"與"心"相遞進,借佛教的八識理論,理解起來似乎容易多了。耳順之耳乃泛指眼耳鼻舌身也,這五根的特點就是攀緣外境,為物所轉,加上第六識的分別執著,阻礙眾生明心見性。

    孔子耳順即是"既明且哲",世間萬事處之以道,無不中庸,不因事之萬殊而失歸一之理。由此當然從心所欲不逾矩。如《中庸》:"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即明,明心性,凝道德者,斯乃孔子的了境。(寫於2020年1月17日)

  • 2 # 葉好古

    “知命”就是明白自身的責任與天地道理!

    君子最為重要的就是擔當與智慧,這兩者缺一不可,而一個人要有擔當就必須明白自身的責任,只有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了,我們才能夠有責任心。

    而通曉天地間的道理則是君子之所以為君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為人處事讓人如沐春風,這就是因為對方懂道理,接人待物事情處理的好,才能夠這樣。

    另外,“君子”作為封君之子,是封建社會的接班人,智慧不夠,能力不行也擔當不起治國理政,教化百姓的重任來。

    所以,孔子當年講“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不是那麼好當的,僅僅能夠堅守道德還遠遠不夠,還得要智慧能力。

    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需要知命,不知命這個社會就沒有真正能夠擔當大任的人,之剩下一些自私自利的小人。

  • 3 # 亦有所思

    短命有許多種解釋,

    1、五十歲,比如《論語》“五十而知天命”

    2、認識或服從命運,比如《周易》“樂天知命,故不憂。”

    3、順應自然規律以及社會規律。比如《莊子》“知命不能規乎其前”

    在孔子這一句裡,知命的正解是順應規律。

    正確的翻譯應當是:不懂得順應規律的人,不能成為君子。

    君子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有德,秉德,尚德。簡化為一個字就是德。孔子崇尚道德的力量,所以在《論語》中我們常常看到比如“君子懷德”,比如“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比如“道之以德”。孔子把德歸結為道,這個道就是大道,天道之意。這和他提倡“仁”相吻合。

    君子,有德之人。那麼德和命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孔子說不知命就不是君子?

    巧的是,在《論語》“季氏”篇中,孔子將君子和命結合了起來,並且說了一句相當有名的話“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個畏應當是敬畏,尊重之意。而這個“天命”和題主所說的“天命”完全相同。《史記》中在形容德治天下的時候,多用此詞。比如“(堯)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五帝本紀》,《周易》中也有,比如“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這裡的順天命,就是順應天命,可以理解為順應上天的意識,也可以解釋為順應規律。《尚書》裡也說“恪謹天命。”

    由此可見,天命指是蒼天的意志,同時也指規律。它是一個事物的兩面。至於為什麼他們是一回事,我也不懂。

    但是這一句話值得批叛,因為太容易被人利用。比如皇上叫天子,哪怕是昏君,你也得聽眾。古代無數“天命”都在告訴我們,這些所謂的天命是那麼糊塗,混亂,醜陋,虛偽。可是他們非要說是天命。

    天命不可違。

    所以,你們要乖乖聽話!

    孔子吶,在封建時代功大於過。在現代,過大於功!

  • 4 # 泰山124453211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孔子的這句話說的太好了。乃是人生第一要意!

    什麼叫"知命"?知天命,這之中包括明白天道,認識自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說"五十而知天命"。

    這是做人做事最簡單的道理,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然的話你就在這個世界上做不了一個堂堂正正的達人,也就是古代所說的"君子"。

  • 5 # 學林金喜鵲

    “知天命”是儒家學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為正確的人生觀建立在“知天命”上。不知“天命”的人,你的生活必然是瞎子摸象,必然是混亂的危機生活,哪裡還有成就可言呢?哪裡還有幸福快樂而言呢?

    那麼什麼是“天命”?每一個來到人世間的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天命。生命包括先天命與後天命,先天命即天命,後天命即奮鬥與擔當。

    關於天命這個問題,四柱八字學說得很透徹了。先天命就是出生的家庭、時代、基因、性格等,而後天命就是你的人品、擔當、學習、事業等。

    知命的人是以“責任為中心”,在“該與不該”的把握中開拓進取,而不知命的人是以“自我妄想”為中心,在開拓進取中把握“該與不該”。

  • 6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論語·堯曰》中,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其中“知命”指的是要知曉“天命”即“天道”。這個“天道”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萬物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包括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物質運動其他規律。不知道這些規律,就不能成為至高無上的道者。現代人更應該知曉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這些規律,這是客觀的。

    嚴正宣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幫女司機倒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