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生活的阿澄
-
2 # 粵西小唯
越管教孩子越叛逆?北大教育學教授:不必苦口婆心,這樣最有效。不必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父母們這樣做,比任何方式都有力。
第一:試著去放手,讓孩子自己判斷和選擇
很多家長朋友出於內心的關切,會錯誤的過度干預孩子生活以及學習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應該穿著什麼風格的衣服,應該報什麼課外班等等,每一樣事情父母都幫他們做決定,沒有給他們自我選擇的機會。
這樣不僅難以實現孩子自我獨立能力的培養,還會讓孩子產生被拘束的逆反心理。部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判斷能力;部分有反抗心理的孩子,雖然拗不過父母,但心裡積聚的逆反心理遲早有一天會爆發。
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幫孩子做決定,適當的放手,少一些控制和干涉,既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做父母的我們自我的放過。但是放手不代表放任,尊重孩子自己的判斷,但需要讓孩子明白規則。
或者可以引導他們樹立自我正確的判斷能力,漸漸地他們會有的放矢的根據自我的愛好和判斷去做出選擇。學會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即使失敗了或者選擇錯誤了,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進步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自我約束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會漸漸適應更高年級的學習安排。
第二:不過分誇讚,適當激勵,激起孩子的源動力
在第一步的放手之後,孩子會更加積極地區探索世界,發掘自己的好奇心。這種自我發掘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世界對自己的獎賞。如果此時家長朋友對於孩子正面的學習給予肯定和鼓勵,相信會是激勵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部分家長可能更樂於使用外部獎勵,比如考95分以上獎勵一個新玩具,或者其他實物等。這些外在的獎勵好像變成了他們積極進步的交換條件,並不能成為他們進步的源動力。
對於孩子的獎勵,家長朋友們可以多使用內部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援,而少用或者不用外部物質的獎勵。讓孩子自己愛上進步的感覺,愛上成功的感覺,這才是賦予他們自我前進的源動力。外部的物質動力是有限的,只有當他們自己找到了進步的樂趣,才會樂此不疲的勇於前行。
第三:不要讓孩子給自己找藉口,勇於承擔並不丟人
放手之後必然會有各種試錯結果,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父母的責備而為自己找藉口,推脫外因,不找自我的原因。就好比在放手讓孩子自我安排學習時間後,因為不能正確的約束自己,怠懈了課業的學習,所以出現成績下降。這個時候無論任何理由,粗心、時間不夠、方法不對等等都不是主因。
造成錯誤的主因是孩子自我管理的失控,此時必須嚴格對孩子的消極認錯態度予以糾正。否則以後孩子會更加怠懈自我的管理,而放手更成為了錯誤的源頭。明確指出孩子錯誤的內因,引導他們承擔因為自己失控而出現的錯誤,認識到只有“只有更自律,才能更自由”。父母的放手前提是孩子自己能夠更好的自律,而不是放任他們隨心所欲。
孩子就像彈簧,壓得越緊,反彈越深刻。適當的放手,保持一個適當的緊迫感,即能夠贏得孩子對父母的認可,又能夠適當鍛鍊孩子自我的約束能力。並不是管得越多就會越好,每一個孩子的將來還是要靠自己,只有他們自己“長大了”,父母的責任才算合格了。
-
3 # 夏日的樹洞
這個要看孩子的性格,我講講我當時的故事,我爸媽當時就是完全不管我,不管我成績好壞,不管我去哪玩,高考完不管我報哪所學校,他們覺得我開心就好,我的性格也是屬於那種比較老實的,頂多就是逃課去上個網,要是讓我打群架我是不敢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我想叛逆也沒有機會叛逆,我說啥我爸媽都同意。
但就像我前面說了一樣,要看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屬於比較躁動的性格,那麼如果不管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孩子可能會頂撞老師、打架鬥毆都是可能發生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本身性格比較老實,家長只需要負責管教好孩子三觀,細節問題不管也未嘗不可,但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較暴躁,還是需要管教的。
-
4 # 聚果育兒課堂
孩子會出現3個叛逆期: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特別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希望自己獨立,自尊心很強。
每個叛逆期的心理活動又是不同的,12-18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在這個時候當然是需要管的,而且不能不管。但是我們說的管是我們作為家長的需要跟孩子建立橋樑,而不是說教、嘮叨、打罵。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孩子就在用不聽、不學、離家出走等方式反抗。
而在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需要有父母給他作出分析,透過他自己的判斷來決定這件事情的,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如果不管,孩子缺乏判斷力,容易走上歪路。
我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成長的煩惱》,第一集我印象深刻。我很欣賞裡面的父母,傑森和麥琪夫婦結婚15年,生育三個孩子:大兒子邁克、二女兒卡蘿兒、三兒子本恩.。
婚後麥琪一直在家當家庭主婦,她決定重回職場,家務和照看孩子由在家開心理診所的丈夫傑生來接替。麥琪雖然出去工作,還是放心不下家裡的事,果然第一天調皮的大兒子邁克就因為無證開車進了警察局。但是後來邁克知道自己做錯了,並向傑森道歉,父子兩人的關係如同朋友。
也許國情不同,但是不管孩子肯定是不行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社交生活,讓孩子知道不該做哪些事情的底線,而且堅持我們自己的底線。
-
5 # 成長樹下
父母不管孩子會讓孩子更加叛逆,但是孩子叛逆不僅僅是因為父母不管。孩子叛逆是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小西是父母和老師眼裡的好孩子,學習非常好,跟同學的關係也好,是班裡的班長,同學和老師都非常喜歡他,整個小學階段,小西都是媽媽和老師的驕傲。
初中以後慢慢就變了,小西的學習沒那麼積極了,跟老師同學的關係也越來越差,甚至學會了抽菸喝酒,跟社會小青年來往。
小西的變化讓家長和老師很不理解,後來經過深入的談心才知道,是小西的父母忙於生意的應酬,對小西的關心和管教太少了,小西每次要跟父母談話都會被拒絕或打斷,這讓他感覺到了冷落,以此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要求其實不多的,只要父母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跟孩子相處,關心一下孩子,讓他感覺到關愛,孩子的身心是能得到健康的發展的,也不至於用這種叛逆極端的方式來抗議!
家長不管孩子會讓孩子叛逆,家長過於嚴厲的管教也會讓孩子叛逆。
小琴小時候很愛畫畫,畫得也非常棒,媽媽給她報了一些比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媽媽嚐到了甜頭,對小琴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比賽成績也越來越看重,絲毫不在意小琴的感受。慢慢的小琴覺得非常累,對畫畫的熱情也淡了,最後小琴乾脆停止了畫畫,媽媽還以為小琴叛逆呢!
孩子叛逆,家長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去責備孩子,但是在此之前,家長需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到不到位,錯誤是否出在家長身上!
回覆列表
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不管是父母不管還是管得太嚴格,都會引起孩子的叛逆。
從孩子的角度來想,當他的朋友、同學都有父母關心照顧,而自己的父母永遠是對自己不聞不問,那孩子心裡可能會想,父母是不是不愛我?那他可能會故意惹事,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還是不管,他可能會越來越叛逆,甚至脫離本心,已經不記得為什麼自己要這樣做。從很多影視劇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叛逆,都是因為父母忙著賺錢,孩子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另一種就是父母管得太嚴。大到孩子上哪所學校,學什麼專業,小到今天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裡裡外外都要管,我想沒有人可以適應這樣密不透氣的關心。
很多家長,其實自己小時候也是被父母嘮叨長大的,所以深知嘮叨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令人感到厭惡的一件事情。但是,當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家長們就忘記了自己曾經的那份痛苦,轉而把這種傷害嫁接到孩子身上。
你越念,孩子越煩;你越嘴碎,孩子越耳背。你說上千千萬萬句話,孩子一句都不肯聽,這不是浪費自己口舌,還給自己徒增煩惱嗎?教育孩子,不只是靠嘮叨就能解決問題的,家長們若想改變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還請先停止嘴碎的動作。
父母和孩子之間,還是要有一定的距離的,太近了不行,太遠了也不行。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