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送歷史個放大鏡
-
2 # 澗鳴
哥哥宋太祖叫“趙匡胤”,弟弟畢竟是臣下,名字同樣有“匡”,是不能與皇帝哥哥“相提並論”,名字要做調整,要避諱:
古代人講究“避諱”,就是處於高位的人的名字,尤其是帝王的(不包括姓氏),在各類場合中書面和口頭上都不能提到,提到了就有點“以上凌下”“相提並論”而大不敬的嫌疑。
1.山川避諱,如常山(今石家莊)原來不叫常山,叫恆山,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改為同"意"字“常”,這樣一來,各種文獻再記錄的時候要相應修改。
2.職稱避諱,如秀才漢初就有,因為避諱漢光武帝劉秀的名,改為同意字“茂”,所以東漢的秀才叫“茂才”,本質一樣。
3.人名避諱,如唐初名將徐世勣(小說中叫徐茂公),功高被賜姓李,後來李世民登基,李世勣的"世"犯諱,結果去掉世以避諱,最終叫李勣。
但是,後來很多皇帝覺得要這麼多東西改,太麻煩,還不如登基就自己主動改名,改成生闢字,這樣滿足了避諱的要求,大家都方便了,這一點特別值得讚揚。
-
3 # 曉史才能明事
改名為了避開皇帝的名諱,這在封建王朝裡是很普遍的,比如說康熙皇帝就把玄武門改名為神武門、雍正皇帝把兄弟們名字中的胤都改成允,而且因為“義”與“胤”讀音相近,因此就改名為趙光義了。
-
4 # 穿越再現彼岸
趙匡胤稱帝,趙匡義改名
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逼迫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朝”。為了避諱趙匡胤的姓名,趙匡義改名為“趙光義”,登基後又改成趙炅。其實趙匡胤的四弟趙匡美改了幾次姓名,首先避諱趙匡胤改為趙光美,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避諱趙光義的名字,改為趙廷美。只要與皇帝姓名相同的人名、地名、事物都要避諱改成其他名稱的。(趙光義劇照)
古代避諱的緣起避諱是形成於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現象,起始於商周時期,形成在秦始皇時期,以後一直到清朝,都在完善所謂的“避諱”制度,到了民國時期逐漸消失,不過在生活中還可以看到部分避諱的遺留。
避諱的物件一、第一類需要避諱的物件是皇帝(包含追諡的皇帝)以及主要的皇室成員。
1.李淵的祖父是李虎,被李淵追諡為帝,他的“虎”字成為唐朝的避諱,人的姓名中有“虎”的全部要改成別的字;地名上帶“虎”字的也要改,著名的虎牢關改成了武牢關,不過過了唐朝又改回來了;老虎不能稱老虎了,改叫“大蟲”或者其他名稱;據說唐時期便溺的器具叫“虎子”,這個不行,改成了“馬桶”,馬桶就是這樣來的!(唐朝不是這個稱呼)
2.慈禧太后當政幾十年,她弄了一個另類的避諱,因為他屬羊,忌諱說羊和吃羊肉,羊肉改成了“福肉”,她還搞了老虎之類的忌諱,因為老虎吃羊,哎,這都不行啊。(羊有時也很牛)
這個是古代王朝最重要的避諱,搞不好要掉頭坐牢的。
二、人文始祖炎黃二帝,以及孔子等聖人的名諱也要避諱。不過不是普遍現象,在某些朝代是這樣處理的。(孔丘的丘字也是要避諱的)
三、對自己長輩祖先的避諱。這個就簡單多了,就是自己家族的人有這樣的避諱,現在我們家庭裡或者家族裡面有祭祀祖先的,一般都保留有祖宗牌位,上面都有避諱的遺留,家庭有的可以看看,避諱的遺留也有的。
避諱代表著尊重和權威,但是也有濫用的情況,在過去的王朝中有些大臣也要避諱自己的長官及其祖先的名諱的。
比較搞笑的是這個成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故。這個是州官田登濫用職權的表現。
因古代避諱制度形成的習慣性對策帝王及其家族主要成員的避諱是不可以冒犯的,輕者處罰,重則掉頭。因此,在古代逐漸形成了一套對應的慣例。一般情況下有三種:
第一、改字法。
就是將避諱的字用其他字代替,簡單而直接。有時國家對避諱的地名或者物名作統一規定代替。
第二、空字法。
就是遇到避諱的字,直接空出一個字的空間,當時的人一看就知道避諱什麼了,現代的人有時以為是漏寫了字的。
第三、缺字法。
遇到避諱的字後,在原來的字上減少一筆來代替避諱的字,這不是錯別字,是避諱習慣養成的。
在中國古代的避諱制度上,以皇帝本人以及帝王祖先的避諱最為看重,對犯規的人處罰也比較重。
在清朝乾隆時期,“五福臨門”的門楹聯是絕對不允許張貼對的,因為這裡麵包含了“福臨”兩個字,愛新覺羅.福臨就是順治帝啊。
-
5 # 邏輯文史游
趙匡義改名成趙光義的原因有兩點,一種是因為趙匡胤死得太蹊蹺,而種種跡象表明趙匡義有很大的弒兄嫌疑,為了間接的洗脫嫌疑,趙匡義取一“光”字來表明自己的清白。說了趙氏兄弟,邏輯文史姨不由得想到了孫悟空和六耳獼猴,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遊記即將正式開機,我將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努力創造一個讓海內外觀眾滿意的,正能量的美猴王形象,文體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
當然,這種說法是民間故事家不知道根據什麼野史創作出來的,大家可信也可不信(咳咳,我說的是中美合拍你們可信可以不信)。
當然,更靠譜的說法是為了“避諱”,畢竟前皇帝名字就帶有“匡”字,新皇帝怎麼還能用這個字呢。要說避諱,帝王家的講究就很好玩了,除了要用鬼神愚民外,他們有時候連自己也騙,所以一般有威望的人去了另一個世界後他們相信會在那個世界變成更厲害的神,為了得到神靈的庇佑,他們就以避諱名字的形式來討好這些逝去的人。等到了民間,除了取悅鬼神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壓迫人民,膽敢和皇帝用相同的名字視為不敬,嚴重者視為造反,誅九族!
避諱的形式不僅僅存在於真人中,一些小說人物在不同朝代中也是要改名的。比如在乾隆年間,《水滸傳》中的沒遮攔穆弘就被改名成穆宏,並且有可能還被刪了很多疑似“不雅”的片段。清代俞萬春在寫《蕩寇志》時為了避諱道光帝的名字把徐寧改成了徐凝。
在避諱這方面,我想沒有誰比吳帝孫休更大度了,孫休為了怕兒子們的名字過於大眾化導致後人不得不因為避諱而改名,所以硬是找了好幾個生僻字起名,他這幾個兒子分別叫孫,字莔、孫,字、孫壾,字昷、孫,字㷏…別問我怎麼念,我也記不住。
趙光義還是爭議蠻大的~
-
6 # 鄧海春
我們都知道,宋太宗趙光義原名叫趙匡義,趙匡胤登基後才改名叫趙光義,自己登基後又改名叫趙炅。趙匡義為何要頻繁改名呢?
《宋史》中對趙光義改名的經歷有這樣的記載:“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諱炅,初名匡義,改賜光義,即位之二年改今諱。”也就是說“光義”這個名字是宋太祖趙匡胤賜的,並不是趙光義自己改的。
避諱這個規矩並不是趙匡胤發明的,夏商周時期就有了,尤其是對帝王之名進行避諱。當時不只是趙光義,趙匡胤的四弟趙匡美也改名為趙光美,只是這兄弟的改名之路比較坎坷,趙光義繼位後,他又要避諱,就又改名為趙廷美。
“光”和“匡”只差一個發音,這其中代表的地位差距可是天差地別,趙光義在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是出過很大力氣的,按照趙光義的說法,他可是陳橋兵變的策劃人之一,是他將哥哥趙匡胤扶上的皇位。而趙匡胤坐上了皇位,當然要鞏固自己的權威和統治地位,雖說有“避諱”一說,但趙匡胤不提,倒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透過改名,君臣之間的關係和地位就逐漸明晰起來,趙匡胤對自己這來之過易的皇位甚是愛惜,生怕被人輕描淡寫的奪走。
趙光義改名字之所以備受矚目,多半是因為在趙匡胤駕崩之後,趙光義接替了哥哥的位子。趙光義繼位這件事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名不正言不順,加上趙匡胤死的不明不白,趙匡胤兄弟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麼清晰了。
趙匡胤作為一位皇帝,怎麼會死的不明不白呢?宋代官修的史書《宋史》對趙匡胤的死因並沒有任何記載,對趙匡胤駕崩的這件事也只有隻言片語:“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虛歲五十歲的趙匡胤在沒有任何重大疾病的情況下,就這樣突然去世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而在趙匡胤去世前夜和趙匡胤徹夜飲酒的趙光義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之一,畢竟趙匡胤死後,最大的受益人也是他趙光義。
趙光義拿出的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的依據就是“金匱之盟”,可“金匱之盟”的內容又讓人大跌眼鏡。杜太后為了防止趙匡胤去世後出現後周的悲劇,就讓趙匡胤選擇一位“長君”做接班人,別將皇位傳給小孩子,趙匡胤也是在這時候答應將皇位傳給弟弟。有趣的是這番話是在趙匡胤35歲的時候說的,當時趙匡胤最大的兒子已經11歲了,杜太后未免想的有些太多了。
綜上所訴,趙光義改名可以說並不是自願的,雖然趙匡胤利用“避諱”及改名劃分君臣的地位,但野心勃勃的趙光義最終還是登上了皇位。趙光義登上皇位後就學著趙匡胤讓弟弟改名,前面提到的趙光美就又改名為趙廷美了,最終趙廷美還被羅織罪名貶至房州,抑鬱而終,年僅38歲,“兄終弟及”這個傳統也隨著趙廷美的去世不了了之了。
-
7 # 三叔小記
我是史小二記,我來說一說。
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有三個名字。
第一個是趙匡義;
第二個是趙光義;
第三個是趙炅。
有人疑問,宋太宗為什麼將自己的名字趙匡義改作“趙光義”?
由於宋太宗即位的爭議性。什麼爭議?燭影斧聲:趙匡胤病重,召見趙光義。有人看到房間中燭光下趙光義在躲避什麼,又聽見趙匡胤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道,“好為之”。然後趙光義繼位。
所以,宋太宗改名“光”字是為了解釋弒兄篡位的嫌疑,光,光明正大嘛。但根據《宋史》記載來看,趙匡胤即位元年,便對皇弟賜名——光義。宋太宗即位後的第二年,改名趙炅。
因而,解釋嫌疑的這種說法,不能成為改名的原因。改名實際上是避諱。以區分君臣。
避諱,避尊者、親者、賢者的名諱。避諱文化起於周,成於秦。唐宋繁盛。尤其到宋朝,避諱最為苛刻。怎麼苛刻?當時有個叫徐積的人。為避諱家父名諱中的“石”字,終生不用石器。過橋的時候,也是別人揹他過去。大量的避諱字,文人寫作不得不戰戰兢兢……
在宋朝基本的避諱型別有:
1.地名避諱。如匡城縣改鶴邱,胤山縣改平蜀。避諱“匡”、“胤”二字;信義縣改信宜,全義縣改興安。避諱“義”字;
2.姓名避諱。程匡柔,改名程正柔;
3.官職避諱。正議大夫改正奉大夫;因宋真宗皇后的家諱,避諱“通”字,諸州通判改同判;避諱宋英宗名諱,部署改總管;改諡號的“貞”為“正”。避諱宋仁宗的名字;
4.文書避諱。一匡天下的“匡”改為“正”;
避諱的方式除上述的直接改字外。又可以用黃紙覆蓋。又可以空字省略,又可以缺筆畫。如“匡”字,缺下面一橫。或裡面的“王”缺末筆。
作為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趙匡胤是直接改的名。最倒黴的要屬趙匡胤的三弟趙匡美。趙匡胤當皇帝改名趙光美。趙光義當皇帝,改名趙廷美。
公元977年,宋太宗下旨,“今天,我改名為炅。自我登基以來,除改了的名之外(如官職名,地名,人名等),其舊名二字,之後,不用迴避。”但,宋真宗在公元1009年,又下詔,必須迴避太宗的名諱。
還是武則天的名字武瞾好。
參考資料:《宋史》。
-
8 # 古籍與歷史
中國古代有避諱這一說法通常是地位低者,避免地位高者名字相同。當然事情也有例外清代有一個皇子因為名字比較普遍,所以被他老爹以不給人民生活添麻煩為名改了名字。
宋太祖有兄弟三人,本來名字當中都有匡字也沒什麼問題。陳橋兵變以後趙匡胤成了皇帝所以兩個弟弟的名字裡面就不能有匡字。
至於為什麼改匡為光,大概是因為讀法相似吧
-
9 # 空山新雨後19012193
中華文化的糟粕之一避諱的作法!趙匡義的哥哥為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避匡字諱,改為光。同樣二趙的父親為趙玄朗,為避諱玄字,玄武大帝改為真武大帝;因李世民的原因,觀世音菩薩直接改為觀音菩薩。
-
10 # 中華鼎王一徐明
古人非常講究避諱,因為趙匡胤做了皇帝,身份自然無比尊貴,為避諱“匡”字,將趙匡義改為趙光義,諸如此類避諱的還有很多,孔子名丘,為了避諱“丘”字,很多姓丘的,被改成“邱”姓。唐太宗李世民,為避諱,將觀世音菩薩 改為觀音菩薩
-
11 # 魯南散客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也就是必須迴避君主、尊長的“名諱”,通常只限於君主、尊長之本名,其字號則無必要。
宋太宗,本名趙匡義,他的哥哥趙匡胤當了皇帝,做弟弟的為了避嫌,也就是要避其兄宋太祖趙匡胤諱,便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
12 # 陸炫
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前前後後有三個名字
一、趙匡義
趙匡胤、趙匡義,兄弟倆,在趙匡胤還沒有登基為帝的時候,他叫趙匡義。
二、趙光義
趙匡胤登基為帝之後,為了避諱,將趙匡義名字中的匡改成了光。這時,他就成了趙光義。
三、趙炅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兄終弟及,趙光義登上帝位,自己取名為趙炅,這就是他的第三個名字。
-
13 # 長島男爵
因為避諱。
避諱是中國一種特有的文化,下位者要避免喊上位者的名諱,哪怕是名其中一個字。
因為避諱,皇帝作為全天下最尊貴的人,所有人都要避其諱,趙匡胤兩個弟弟改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趙匡胤沒登基前三兄弟都是平民百姓,不需要避諱,但趙匡胤登基後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有一個「匡」字,皇帝用了你們就不能用了,包括弟弟也不例外。
趙弘殷三子(早死二子除外):匡胤、匡義、匡美。
匡胤稱帝為宋太祖,為避尊者諱,兩個弟弟匡義、匡美改名光義、光美。
光(匡)義登基後為宋太祖,弟弟光美改名延美。
再如秦王政登基後,政月改為正月。
劉恆登基後,恆娥改稱嫦娥。
劉徹登基後,徹侯改稱通侯、蒯徹改稱蒯通。
劉秀登基後,秀才改稱茂才。
老百姓不僅要避在位皇帝諱,還要避追尊皇帝的諱。劉淵登基後,虎牢關改稱武牢關,因為要避其爺爺李虎的諱。
以上的老百姓避皇帝諱,而在普通人家裡,還要避長輩名諱,特別是直系祖先。
諱,又稱名諱,名為古人自稱,或長輩稱之,下級、後輩直呼其名,視為不敬,故天下人要避皇帝諱,自家人要避祖宗諱,但只避名諱,卻沒有“子諱”,比如曹丕字子恆,「丕」這個字老百姓不能用,但「子恆」這兩個字可以。
回覆列表
趙匡義改名為“趙光義”其實一點探究的價值都沒有,但是改名為“趙炅”我倒是覺得很有玩味性。
趙光義和趙匡胤
趙光義其實對哥哥趙匡胤一直都不服。
陳橋兵變,趙光義和其他將領一同將哥哥送上皇位。前後面經歷很多的大戰,趙光義鞍前馬後,立功很多。在趙匡胤的眼中,他有一個好弟弟,也是一個好臣子;但是在趙光義的眼中,天下是兄弟倆一起打下來的,況且他自己也是一位雄才偉略的人物,對於皇帝的位子嘛,我也喜歡坐坐。
但是當趙匡胤當上了皇位之後,他心中就只有自己家人,而趙光義等兄弟卻被排除在外,這一切都讓趙光義大為惱火。
野史有說趙光義是貪戀花蕊夫人的美貌,心裡一直忿忿不平。我特意去查了下這個花蕊夫人,其實她還是被趙光義殺死的,理由是紅顏禍水。
趙匡義改名趙光義
趙匡胤登基之後,也實行了古代的避諱,為了避諱“匡”字,他要弟弟趙匡義和趙匡美改名為“趙光義”和“趙光美”。
趙光義對於這一點也是無可奈何,畢竟自己的哥哥是皇帝,按照禮制來說,自己確實跟皇帝是需要避諱。所以這個並沒有什麼好說的地方,我覺得真正有必要考究下的是趙光義登基之後改名為“趙炅”。
趙光義改名趙炅
唐朝和宋朝之間存在了一個五代十國,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我發現有人在網上總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五代的很多帝王在稱帝的時候都會改名,而且改名都很有特色。而像趙匡胤這樣不改名的並不多見,有哪些呢?我們列舉下:
後梁太祖朱溫,也就是滅了唐朝的那人,登基之後改名朱晃;
後漢的高祖劉知遠,稱帝后改名為劉暠;
北漢太祖劉崇,稱帝之後改名劉旻;
南漢中宗劉弘熙,稱帝之後改名劉晟;
還有南唐烈祖徐知誥,稱帝后改名李昪;
南唐中主李璟,原名徐景通,後改名李景通,稱帝后改名李璟,後又改李景。
大家仔細分析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在五代時期,很多帝王都有稱帝之後改名字的喜好,同時也很喜歡帶有“日”的字型。而趙光義登基之後,也改為名為“趙炅”。我始終認為,趙光義改名趙炅的緣由是因為受到了當時社會上普遍一股潮流的影響,而且時間上距離那麼近。
趙光義在位21年,加上趙匡胤在位16年,前後接近40年的和平時期,這種潮流在後期早已經銷聲匿跡了,所以沒有流傳下來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