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瀟瀟子
-
2 # 帝國的臉譜
宋朝為什麼重文輕武?
一、總結前朝滅亡經驗。歷朝開國皇帝,為了自己王朝的長治久安,總是把總結前代滅亡教訓提到十分重要的高度。漢代統治者總結秦代滅亡的教訓關鍵是施行暴政,唐代的皇帝總結隋代的滅亡原因關鍵是濫用民力,而經過了五代的變亂,透過兵變登上皇位的宋太祖趙匡胤,他總結出的五代滅亡的原因就是武人專權。據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條記載,一天,趙匡胤召來趙普問道:“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意思是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換了八姓十二個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塗炭,為什麼呢?趙普回答說:“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無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趙匡胤深以為然。
二、如何解除武將兵權。五代以來輪番上演的兵變,那些猛將一旦掌握了中央禁軍的兵權,或者盤踞地方,很容易擁兵自重,甚至取而代之。為此,趙匡胤茶不思,飯不想,睡不安穩。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重演,是他的當務之急。所以,就有了他向趙普的繼續追問:“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趙普回答說:“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這些禍亂,原因無他,只因藩鎮權力太大,君弱臣強而已。如今要長治久安,惟有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三管齊下,天下自然安定。趙普話未說完,宋太祖連連稱善。於是,立即實行這三項措施,並透過這些措施的實行,消除了武將兵變的隱患。
三、為什麼重用文人。趙匡胤親眼目睹而且親身經歷了軍隊兵變、武人專權、政權更迭,痛定思痛,他認為,文人掌權,最多不過是貪汙受賄,而武人專權,則危及自身政權。962年,趙匡胤安排人刻了一塊碑,立於太廟寢殿的夾室裡,取名“誓碑”,用銷金黃幔將它遮蓋起來。他規定,每有新皇帝登基,均由一個不識字的宦官引領,新皇帝進去,焚香,跪拜,默讀“誓碑”,然後離開,直到下一代皇帝再來例行手續。碑文大意有三層:一是要善待後周皇帝柴氏家族;二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是子孫有違背此誓的,天打雷劈。這一近乎毒誓的“誓碑”,就是宋朝“揚文抑武”基本國策的來源。
-
3 # 南朝居士
其他大多數主流國家的軍事制度,也基本都是這個樣子的,
文官武將分置,以文治武,武將不得參政,將武將的人事權、財政權分割,派文官監軍,軍中設定同級別官員,制約武將,
重文輕武談不上,只能說,分割了武將的權力,讓武將無法造反,不得不忠誠於皇帝。
如果不分割武將的權力,將沒有忠誠的武將,看看中唐到北宋建立的這二百多年裡,有忠誠的武將嘛?基本沒有,
而北宋以後呢?有不忠誠的武將嗎?也基本沒有,或者說,很少,
難道是北宋以後的武將人品比之前的武將人品都好嗎?顯然不是,制度的作用,讓他們不得不忠誠。
趙匡胤本身就是武將造反得天下的,自然知道武將擁有權力的後果了。
宋朝對軍制的改變,就是源於唐玄宗到北宋的二百多年裡,武將沒有忠誠的,
後晉的成德節度使安重榮直接說了,“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當為之耳”,反映了當時藩帥們普遍存在的思想。
怎麼才能讓他們沒有這種思想?稍奪其權,收其精兵,治其錢穀,讓他們沒有造反的實力。
-
4 # 聚顏科技CEO
這得從宋太祖趙匡胤說起,當年的趙匡胤是後周的歸德軍節度使,公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禦敵,行至陳橋驛,發動兵變,史稱陳橋兵變,也叫黃袍加身。
自己掌握兵權,奪了後周的權,自然也怕別人掌握軍權奪自己的權,在宋朝,武官地位永遠要比文官低一等。當然這也是隻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當時中原經歷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百廢待興,打天下武將,治天下文官,宋朝重文輕武造就了中國歷史文化最鼎盛,經濟最發達的朝代,卻也導致了靖康恥!
-
5 # 魅力平常心
1、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得位不正,宋太祖趙匡胤靠部下將領的擁護,發動陳橋兵變,奪得後周政權,建立宋。再加上五代時期,武將奪權的情況特別多,特別害怕部下掌握兵權的將領效法。
為了防止歷史重演,但是又不好直接翻臉,就只好來一場鴻門宴,識相的交出兵權,還能得享榮華富貴,不識相的就只能被宰了。(刀架在脖子上估計也沒有不識相的)
2、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後,使得國家安定,得以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封建文明發展到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國祚較長、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家安定、農業發展、中國南方得到大開發,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統治階級政策因為文人當權開始變得開明溫和。
3、根本上還是武將的問題。武將的貪財已經到了瘋狂無恥的地步。宋朝年財政收入大約1億貫,卻有50%~80%投入到軍隊中,要知道全球用兵的美帝,軍費支出也就16%。也就是說宋朝每年投入的軍費是明朝初10年全國的財政收入。而軍隊戰鬥力卻極其不堪。這樣的軍隊,讓全華人民看不起、鄙視,發出“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呼號。“重文輕武”與其說是宋朝的國家,不如說是宋朝武官集團的集體無能的表現。
-
6 # 史肆說
唐末五代時期得天下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宋太祖趙匡胤本來是後周禁軍統領,靠的就是部下擁護,發動陳橋兵變奪取的政權,在五代的大背景下,趙匡胤時時刻刻擔心自己成為繼梁、唐、晉、漢、周之後的第6個短命王朝,為了保證皇位穩固、讓宋朝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趙匡胤極力推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措施。
趙匡胤明白兵權的重要性,但同時也知道收回兵權困難重重,勢必會遇到不小的阻礙。因此,在建國之初,趙匡胤論功行賞,大肆獎賞擁護自己的石守信、韓令坤等禁軍統領。在“欲取之,必先與之”的指導思想下,趙匡胤很快就定下了新王朝的內亂。之後,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等一系列手段,先後收回中央禁軍、地方軍隊的軍權,並派遣文官領導,真正做到了“重文抑武”。
“武將打江山,文臣治天下”,宋朝在文臣的治理之下,經濟繁榮,中國封建文明發展到頂峰,但“重文抑武”的思想已經變成了病態。一句“狀元及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雲,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及矣”更是道出宋朝武將的地位低下的現實狀況。
重文輕武的結果大家一定很清楚,作為當時佔世界GDP50%的大宋王朝,經濟繁榮、文化復興,但自建國伊始就陷入了無邊無際的邊境之爭,被西夏、金、蒙古蠻夷之國欺辱數百年,宋朝終究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
關注“微歷史看客”,每天帶你解讀歷史資訊…… -
7 # 凱凱趣說歷史
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他自己就是兵變上位的。怕後來者效仿,畢竟在那個時代只要有兵是個人就能當皇帝,所以他就想著給武將帶個緊箍咒,配個類似於政委的文官,以免武將坐大自立。所以有宋一朝,刑不上士大夫,大宋不殺士大夫?。但是它的文化發展到頂峰!
-
8 # 心向青山
把晉朝和宋朝聯絡起來看,或者說比較漢亡和唐亡的過程,便會理解宋朝為何會文武分途、重文輕武。
1,漢朝和唐朝的滅亡過程及其相似。
黃巾起義,導致漢末州郡領兵,最終形成群雄割據之勢。
黃巢起義,導致唐末節度使做大,藩鎮割據自立(安史之亂後大多數藩鎮都是受中央節制的)。
也就是說,漢亡於州牧,唐亡於藩鎮。而要成為州牧和節度使,亂世非能征善戰之將不可。
漢末的亂世結束於晉朝,唐末的亂局被宋朝終結,晉和宋均不想重蹈覆轍。
2,晉朝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為了避免州郡做大,晉武帝司馬炎決定“罷州郡兵”,分封宗室。
想法是美好的,州郡官吏不能領兵,便不能叛亂;以宗室領兵拱衛朝廷,便不會大權旁落。
可是現實時殘酷的,晉惠帝司馬衷的痴傻使天下諸王均想覬覦皇位。
於是,八王亂起,皇帝直屬的州郡無兵,只能當皇室內鬥的看客,最終引起了五胡亂華。
3,宋朝怎樣解決?
出將入相,文武一體嚴格來說只出現在世家大族存在的時期,世家大族的存在一直都是皇權的最大威脅,從漢亡到宋朝建立,近千年的時間,皇位幾乎都是禪讓(篡位)。
能夠篡位的人除了權臣就是兵強馬壯的武將,而科舉制的產生為終結這一局面提供了可能。
所以,為了終結“兵強馬壯可為天子”的局面,宋朝的選擇是科舉取士,於是從宋朝開始,中國不再有世家大族,朝廷也有足夠的人才來開創“文官政治”,杜絕武將威脅皇位,只不過代價就是終宋一朝始終沒有赫赫武功。
科舉出來計程車人原本就遠離皇權,敬畏皇權,於是篡位便很難再發生。
於是從宋朝開始,“文官政治”成為中國,後來又成為世界的主要政治制度。
因此,宋朝的文武分途和重文輕武,本質上是為了保證皇權不被褫奪,而由於科舉的大興,最終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文官政治。
-
9 # 這些歷史要讀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武人亂政的局面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從大宋立國時起,趙匡胤就一直想要結束這種局面,而這正是推行“重文輕武”之策的原因所在。
在清代畢沅所著的《續資治通鑑》中,趙匡胤與宰相趙普曾有這樣一段對話:
上曰:“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普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這段話正好解釋了趙匡胤推行重文輕武之策的原因。想當年,身為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也就是透過發動陳橋兵變,逼迫後周皇帝柴宗訓和周太后這對孤兒寡母讓出後周江山,最終廢周立宋,自己當了皇帝。
而這種手握重兵的軍事將領透過發動兵變的形式謀朝篡位的現象,在戡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可是屢見不鮮。並且,在趙匡胤之前,那些謀朝篡位的武人,他們的手段和過程往往更加血腥、殘暴。而長期的武人亂政,最終也只會徒增天下百姓的疾苦。
所以,趙匡胤也很擔心自己手下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們,有朝一日也會像他當年那樣,再來個黃袍加身,就篡奪了大宋的江山。因此,在他與趙普的這次對話後不久,趙匡胤就透過“杯酒釋兵權”,把將領們的兵權都收歸中央,從此推行“重文輕武”之策治理國家。
客觀來說,宋朝時期開始推行的“重文輕武”之策,是對自唐末以來所形成的藩鎮割據局面的一種反思和扭轉舉措,其對於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還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所以,終北宋一朝,享國167年,期間雖然有不少農民起義,但卻不曾出現過一次較大規模的地方軍事叛變。
然而,長期的“重文輕武”也帶來了極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宋朝軍事力量遭到嚴重的閹割。在“重文輕武”思想的治理下,宋朝開創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但同時卻也落得個積貧積弱的尷尬局面。
由於武將的許可權和地位在宋代一再受到擠壓,而軍人的地位在宋代更是一落千丈。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宋朝軍事力量孱弱不堪,在對外戰爭中,一再敗給遼夏兩個軍事強勁的塞北王朝,只能透過歲幣外交來換取和平。
-
10 # 小賢讀史
是什麼原因導致宋朝重文輕武呢?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深刻的認識到唐朝時期的節度使在地方上享有非常大的自主權。在經濟,財政收入,軍事上,官員任命上不受朝庭限制,這種擁兵自重,獨霸一方的藩鎮勢力很容易發展成為與朝庭對抗的地方割踞勢力,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唐朝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就是真實寫照。
i在軍事上,宋太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把朝庭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並設立禁軍,這就是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行政上,由中央直接派文官擔任各地方長官,還同時設立通判進行監督。
財政上,把一小部分稅收作為地方使用,其餘全部收歸中央。
把兵權收歸中央後,宋太祖對軍隊將領還是很不放心,於是就提出了以文治國的方針。任命文官擔任軍隊要職,軍隊中最高等級聽命於樞密院,而樞密院掌管了兵籍,虎符等調兵遣將的重要憑證。因此,全國的軍權實際上都掌握在了文官的手裡,然而,這種重文輕武的政治策略雖然加強了皇權,但是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
11 # 老學長呀
根源:1、趙匡胤本人就是武將,開封附近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地從後周世宗的孤兒寡母手裡奪取了政權,開始了宋代的統治,為防止此類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便杯酒釋兵權,抑制武官。
2、曾經強盛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亂後一直動盪不安,根源就是各地的節度使權力與中央權力的衝突,藩鎮割據到宋統一才結束。這對宋朝重文輕武政策有很大影響。
利與弊: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於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亡於內亂的國家。宋朝經濟高度發達,文化極為繁榮。甚至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這些都是重文抑武的好處。
宋朝軍隊數量龐大,但是戰鬥力低。為防止將領擁兵自重,形成割據局面,將領經常調換,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缺乏有效的指揮。宋朝繁瑣的制度導致將領在遇戰事時不敢私自做主,以致經常貽誤戰機。面對外患那就是待宰羔羊,好不容易有個厲害的武將抵禦外患卻受皇帝猜忌,岳飛在後期就是這樣,皇帝怕岳飛謀反才令他回京。
-
1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但是說宋朝重文輕武,似乎不十分貼切——宋朝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下,如果真的輕武的話,早就亡國了!宋朝統治者是在有意識地“崇文抑武”。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因為宋朝的江山,是宋太祖趙匡胤憑藉手裡的兵權,透過武力從後周柴氏家族的手裡搶過來的呀!
為了防止日後再出現第二個趙匡胤,也憑藉兵權透過武力,再把江山從趙氏家族的手裡奪走,就必須有意識地抑制武將的權力,以減打壓武將的地位。盡一切可能將武將的威脅降到最低!最終皇帝透過抬高文臣的地位,給予文臣優厚的福利待遇,成功地將宋朝國民的興趣吸引到了“喜文厭武”的方面上來。國民性格也由五代十國時的“好勇鬥狠”,轉化成了溫文爾雅!人們都陶醉在皇帝有意製造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入仕景像之下而難以自拔。
這樣一來國家內部自然是不會再有可供武將勢力崛起的土壤了,而且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即便是武將試圖叛亂,也不會得到什麼有力的響應。如此一來,趙家的大宋江山似乎可以說是高枕無憂了!
然而結果卻是殘酷的:北宋在苟自求安了百餘年後,還是被迅速崛起的金國滅亡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百餘年的“抑武”造成了北宋軍隊的:武力不振,兵鋒不銳,將無鬥志,兵無戰心!否則,單憑金國的實力是絕無可能輕易滅亡北宋的!從這個結果上看,北宋統治者所認為的“患在內而不在外”的看法是極為片面的!“強幹弱枝”集中精銳於中央,弱化地方軍力的作法,也難說是完全正確的!故北宋的崇文抑武有利於“安內”,而不利於“攘外”!
而到了南宋時代,由於時刻面臨著亡國的危機。所以終南宋一朝也不敢放鬆軍力建設,但是統治者對於武將的防範與戒備心理卻也沒有減弱。然而由於宋朝只剩下這江南的半壁江山了,面臨著國力不強、軍力也相對弱於金、蒙的局面。因此儘管憑藉地理條件有利,而抵抗了百餘年,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亡國了…
回覆列表
宋朝重文輕武,重內輕外。所以,今天看宋朝歷史,就會覺得奇怪。宋朝文化興盛,經濟繁榮,軍事上卻軟弱至極,不堪一擊。後人看前朝歷史,正如事後諸葛亮,挑起來錯誤百出。可實際上,宋王朝這種積貧積弱的局面卻是宋王朝的統治者吸取前代教訓,千方百計方才達到的長治久安的理想狀態。封建時代的皇帝不擔心軍隊實力不夠強大,而是怕它太強大,以至於自己無法控制,威脅自己的寶座。只要有一支軍隊,足以鎮壓地方小規模的叛亂,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正是這種思想,導致了宋朝強幹弱枝的禁軍、廂軍制度。
杯酒釋兵權 資料圖
唐朝時中央軍隊為南北衙軍,歸宦官控制。畢竟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到了唐朝中後期,皇帝的廢立就由宦官說了算。唐末五代,皇室衰微,禁軍多為藩鎮軍隊,因此才上演了一出出大將篡奪皇位的鬧劇。北宋立國之初,為了防止悲劇重演,宋太祖採納了宰相趙普的建議,收回了節度使的軍權,將各地的精兵都選調到京城,由中央統一指揮,成為宋代的禁軍。由於禁軍是挑選地方軍隊的精銳而來,所以人數雖少,戰鬥力卻強,地方部隊根本無力與中央抗衡。
禁軍實力強大,如果控制不當,皇帝反而會深受其害。為此,宋朝先是將禁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殿前都指使司率領,一部分由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率領。後來,後者又分為馬軍司和步軍司兩部分。到此,禁軍分由三個衙門統率,稱為“三衙”。三衙統率軍隊,卻無權調動。調動權歸屬文官主持的樞密院。兩者之間互相限制,但實際上卻是以文制武、重文輕武、權歸中央。北宋統治者貫徹強幹弱枝政策,禁軍作為天子衛兵,平時守衛京師,有事則出發應變,達到內外相制,保持京城內外兵力平衡。因此,京師禁軍主要分佈於開封府界內。
宋太祖還苦心積慮,使兵將分離。禁軍各軍輪番守衛邊防重鎮和內郡要地,既減輕了京師的供應負擔,又使得將領手中無兵,從而不可能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
禁軍之外,還有廂軍和鄉兵。禁軍可算中央常備軍,廂軍和鄉兵則用於維持地方治安和充當官府勞役。廂軍和鄉兵中的精銳被抽調到禁軍中之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平時又疏於訓練,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很多時候,他們被派去修築城池、製造武器等。
宋朝禁軍、廂軍制度的確立,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北宋王朝重文輕武的趨勢,這種趨勢隨著禁軍的日益腐朽最終導致宋王朝不堪一擊,備受西北遊牧民族的侵擾,並最終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