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
2 # 人間都值得
許攸字子遠,河南南陽人,少年吋與曹操有過一段交情。袁曹官渡之戰吋,他正在袁紹帳下充當幕僚。但此人有才無德,據同僚審配查實後揭發:他在翼州公幹時,利用職權之便,趁機大肆收受賄賂以中飽私囊,另外還縱容子侄巧立名目,向民間濫徵雜稅,大發橫財……如此劣跡斑斑,自然妨礙了他的仕途發展。當他截獲得曹操催糧密信,據此向袁紹獻上一條分兵奔襲許昌的妙計,也被主子斥其為“濫行匹夫”,怫然喝退。進言不聽,獻計不從,他當然要另謀高就。封建社會一貫提倡“良禽擇木而梄,良臣擇主而事” ,他的華麗轉身當然只是抉擇,而非背叛。但他的這一轉身,對官渡之戰勝負天平向哪方傾斜,卻是眾多關鍵中的一個關鍵。
對於許攸的到來,曹操是倒屐跣足以迎,甚至屈身下拜,顯示出空前的熱忱。為什麼呢?曹操深知:官渡之戰正形成對峙局面,己方稂草不濟,曠日持久則必敗無疑。而從敵對營壘中來的許攸,必對彼方之軟肋瞭如指掌,其利用價值不可估量。
自然,急於重新鋪築晉身之階的許攸,也渴望很好地表現自我,證明自我。他先後兩次向曹操獻計:一是以他對袁紹部將淳于瓊好酒貪杯的瞭解,建議曹軍組織一支精兵詐稱袁軍護糧部隊夜襲烏巢,乘機盡毀其糧草輜重,達到動搖其軍心,使之不戰自亂的目的。二是袁紹死後,曹操揮師攻打冀州,許攸從速戰速決考慮,又建議決漳河之水倒灌城池,乘其戰鬥力消磨殆盡以取之。曹操均一一採納,具體實施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客觀地說,許攸在袁曹官渡之戰中只是一枚重要的棋子,袁紹棄之等於削弱自身勢力,曹操用之則無異如虎添翼。
但歸根結底,袁紹是自己打敗了自己:其優柔寡斷,屢失先機,不從田豐之諫,不納沮授之謀,此不智也:其任人失察,或所任非賢,以至勇將離心,謀臣倒戈,此不明也。而對手曹操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審時度勢,不恥下間,賞罰嚴明,三軍用命,故能創下以弱勝強的戰例。
這些因素,料必許攸應該心知肚明。可悲的是,他竟貪天之功,據為己有,就此變得狂放傲慢,目中無人,終於踏入不歸之路。
據第三十三回交代:曹操率軍入冀州城,許攸縱馬近前,以馬鞭指著城門對曹操說:“阿瞞,你不搭幫我,怎能入此門?” 曹操一笑置之,隨同將士則悻悻然。
細細忖之,許攸也未免太放肆了。即便你同曹操是“發小”,在書房或客廳敘舊時或可開開玩笑,但在大庭廣眾面前,彼為首領,你乃下屬,豈能直呼小名?何況曹操的人生信條乃“寧教我負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負我”,他當時反應的“一笑”,想必暗藏殺機矣。可惜許攸忘乎所以,渾然不知禍之將至。
一日遊東門,許攸恰與跨馬回城的許禇相遇,竟又舊話重提:“你們不搭幫我,怎能自由出入此門?” 許禇聽了,火冒三丈:“我們浴血奮戰,九死一生,千辛萬苦才奪得城池,你何德何能,敢在老子面前誇口?” 許攸便罵對方只有匹夫之勇,不足稱道,惹得許禇興起,拔劍把他殺了,還提著人頭去見曹操。
是曹操與許禇早有黙契?還是許攸已無多少利用價值?反正,曹操對許禇沒有作出任何處罰,只公開對眾人解釋:許攸是我的老朋友,所言並非口無遮攔,藐視你我,只足戲謔而已。然後,吩咐將許攸厚葬了事。
-
3 # 愚人之娛
自古以來驕傲自矜之人,從來就不受待見。用現在的話來說,其實人都是自私的,偏向於自我的。如果你身邊有那種自以為天下第一的人存在,你肯定會不爽。這是人的常態,許攸就是為此而死。
從建安五年叛投曹操火燒烏巢,到建安九年曹操奪取冀州,這幾年的時間許攸自認為功勞第一。於是經常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曹阿瞞”,曹操本就是個重面之人,況且此舉確實有損他在軍士中的威嚴。
這就與曹操結下了樑子,曹操不殺他,只是在找一個機會,一個許攸犯錯的機會,然後給予致命一擊。
可惜恃功而驕的許攸,看不出他已離死不遠了。
《三國演義》說:許攸走馬入東門,對左右的侍從頗為輕慢,於是被五百年前的一家人許褚給殺了。
《魏略》則說:許攸走馬東門,對侍從也頗為輕慢,於是有人告發給了曹操,曹操於是藉機把他砍了。
連謀士荀彧都說如果許攸犯錯了,一定要殺掉他,要不然他就要變節了。
不管事實如何,總之許攸是自己害了自己,不懂得與人為善,有點功勞就輕視他人,其死也是必然的了。這就告訴我們no zuo no die!
-
4 # 怪蜀看史
許攸死於本身的狂妄性格,也去世於本身超低的情商。
許攸對曹操最大的貢獻有兩個:一是獻妙算奇襲烏巢,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取得了旋轉戰局的大勝;二是獻計決漳河之水,霸佔了袁紹團體的老巢冀州,完成了對袁氏團體的致命一擊。總之,在剿除袁紹的戰役中,許攸的確居功至偉。
但是,許攸的生命卻因此走到了盡頭。原因就是太不把發小當回事了。許攸自此居功自大,以致得意忘形,對曹操通常口出戲言,直呼曹操的小名,甚至在正式場合也不知收斂,也不體會發小的感受,不懂君臣之禮。
譬如在一次聚會上,許攸自豪地對曹操說:“阿瞞啊,如果你沒有我,你不會得到冀州。”那種自以為是的語氣,使曹操頗感不舒服,但是,曹操畢竟是曹操,他聽後哈哈大笑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嘴上雖這麼說,內心卻非常不開心,認為許攸對自己無禮太過分了。
還有一次,許攸率侍從出鄴城東門,他又得意對手下人炫耀地說:“小的們,你們知道嗎?他們曹家沒有我,大概也不會出入此門。”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此話傳到曹操耳朵中,終於使曹操實在忍無可忍了,最後下令殺了許攸。
當然,對於許攸的去世,《三國演義》寫得極其地風雅,說是被許諸所殺,而其實許攸並非死於性情暴烈的二貨許褚之手,而是的的確確被曹操所殺。這在《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錄的。《三國志·崔琰傳》說:“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
許攸死於本身的狂妄性格,也去世於本身超低的情商。
曹操是個有著巨大品德的一代奸雄。他既有禮賢下士、寬容隨和的一面,又有暴虐性忌、侷促多疑的一面。虧許攸還是曹操的發小,至死還弄不明白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只知道他是曹操的同硯發小,打打趣、開開玩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卻沒有意識到當年的同硯發小,已經成了把持一方的諸侯。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因此還丟了自己的性命。
在許攸的意識裡,他盼望曹操永久是他當年的發小,但曹操卻不再想做他的發小,他要做一個君臨天下的主公。誰敢鄙視他的權利,挑釁他的權勢鉅子,對不起,即便是發小,即便是發小打打趣,開開玩笑,也得付出生命的代價,你得離我遠點,否則我的尊嚴怎麼體現,許攸你只好安靜地離開吧。
許攸之死,也暴露了古代文人的狂妄和愚蠢。
他們不是高估了自己,而是高估了主人。許攸的不幸,首先是源於自己愚蠢的判斷:許攸自認為自己是曹操的發小,又是有功之臣,所以就傲慢顯耀,目中無人,甚至連自己的上司也不放在眼裡,雖然自己的上司是自己的發小,但是不管怎麼說,他畢竟是自己的上司,豈能君臣不分,怎麼也得給曹操面子。許攸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也太不把自己的發小不當回事了,死有餘辜,咎由自取!
許攸之死亡,荀彧可謂一語道破天機,他對許攸的評價是:貪而不智。
-
5 # 咖歷史
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吧。
一是臨陣而降,非忠誠之人。雖然許攸在關鍵的官渡之戰對曹操的幫助猶如雪中送炭,可謂較大程度上左右了戰爭的程序,但對於一個在關鍵時刻叛逃的人,嘴上雖然說很是欣賞和感激,多疑的曹操又怎麼可能真正信任他呢。
二是居功自傲,終招殺身之禍。多部史書上都大致有這麼一段記述:曹操率軍入冀州城,許攸縱馬近前,以馬鞭指著城門對曹操說:“阿瞞,你不搭幫我,怎能入此門?” 曹操一笑置之,隨同將士則悻悻然。
許攸同曹操雖然是“發小”,在書房或客廳敘舊時或可開開玩笑,但在大庭廣眾面前,彼為首領,你乃下屬,豈能直呼小名?何況曹操的人生信條乃“寧教我負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負我”,他當時反應的“一笑”,想必暗藏殺機矣。可惜許攸忘乎所以,渾然不知禍之將至。
自古伴君如伴虎,即使功勳卓著也不可驕傲自滿,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劉邦,朱元璋等等,只有東漢劉秀和北宋趙匡胤還算仁義,沒有殺盡功臣。
-
6 # 過去即歷史
自己作的唄!
網路配圖
《三國演義》中,
首先:許攸本來是袁紹底下的謀士,可是在許攸看來,袁紹不值得效忠,就投靠了曹操,幫曹操滅了袁紹。曹操只會利用他,而不會重用他;因為任何主子都不希望自己的屬下背叛自己。
其次:曹操畢竟是一方諸侯了,這麼多將士看著自己呢,你張嘴就喊曹阿瞞,還翻出人家偷雞摸狗的事,你這是要曹操很難看的。
最後:許攸這個人恃才傲物,在袁紹手底下,就跟田豐爭來鬥去;曹操若收了許攸,他首先不會敬畏自己,有時候還仗著自己聰明,壞曹操的計劃。
網路配圖
眾人都知道,許攸是曹操打敗袁紹的功臣,曹操志向遠大,不可能直接說殺許攸的話;但是曹操底下的大將許褚做了曹操想做不敢做的事,曹操嘴上懲罰許褚,是做給別人看的,心裡對許褚喜歡的不行,才是真實的想法。
-
7 # 煮茶道史
許攸之死,死於心態。
荀彧以識人見長,曾評許攸貪而不治。
對曹操這等有著雄才大略的人主來說,亂世之中,唯才是舉。許攸再貪也不是殺他的主因。
曹操之所以殺他,是因為許攸的不治,始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以致於觸犯到了曹操做人的底線。
許攸之功,不可謂不大。許攸之功,在於擅用水火。
官渡之戰,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大規模的軍事決戰,無論是曹魏集團還是袁紹集團,幾乎都傾盡所有,都有著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
勝則安定北方,敗則江湖逃亡,既然關係到了孰王孰寇的問題,其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當時兩軍對峙數月之久,一直僵持不下。許攸便是在這個重要的節點上棄袁紹而投曹操,來到曹魏集團的。
曹操還在洗腳,一聽說他來了,赤著腳就來相迎他。不僅因為他們是發小,故人重逢,格外歡喜。還因為許攸自袁紹處來,知根知底,必能襄助他奠定勝局。
果不其然,許攸獻計,火燒烏巢。此計一出,官渡之戰最終以袁紹逃亡而結束。
在隨後圍打鄴城一戰,又是許攸提出決漳河之水,才使得曹操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了冀州局勢,從而雄居北方,坐望天下。
如此赫赫之功,也難免讓許攸多了幾分狂妄。攻佔鄴城之後,曹操大擺慶功酒宴,每次許攸一到,就在大庭廣眾之下叫嚷:(阿瞞,如果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吧),曹操笑嘻嘻地說:(是呀是呀,你說得很對。)但他的笑裡,正在霍霍磨著殺人的刀。
每次進出鄴城,一到城門口,許攸就對周圍的人大喊:(如果沒有我,你們今天休想進得此門。)。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讓人一看就想揍上一拳。訊息傳到曹操耳中,曹操奇道:(世間還有如此稀奇的事嗎?那我倒想看看,沒有他,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聲令下,曹操的世界真的變了,變得安靜了許多。
從許攸之死,論職場定位的重要。身為洛陽權貴子弟的許攸,從小就和袁紹,曹操混跡於市井,三五成群,抱團玩耍,感情可不是一般的好。
他們三人之中,袁紹家世最好,又是一表人才,那是當然的老大。許攸鬼點子最多,充當的是狗頭軍師的角色,只有曹操人又瘦小,還是閹宦之後,雖然和他們混在一起,從內心來說,袁紹和許攸都瞧不起他,無非就視他為小跟班而己。
然而,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多年之後,這個小跟班居然成了自已的頂頭上司,那麼,在曹操和許攸的心裡,心態上多多少少就有了變化。
按照當今職場的說法,有一條著名的定律,就是(看不上定律)。簡言之,就是等級高的看不上等級低的。我們以曹操和許攸舉例。
雖然小時候的曹操不如許攸,但是此時此刻,我為人主,你為人臣,君臣名份己定。我能成為人主,那就證明了我在很多方面都比你強,你必須要接受這樣的事實。
如果你許攸還是想和以前一樣,和我稱兄道弟,甚至把我以前幹過的那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拿出來說,以示我們親密無間的關係,也不是不可以,但僅限於私下。如果你在大庭廣眾之下這麼做,那就是故意挑戰我的權威,別怪我看不上你。
這是曹操的心態。
而站在許攸的角度來看,他想的是你曹操有什麼可牛的,換在以前,你不過就是老子的一個小跟班而己,現在人模狗樣就看不起人了是不是,你看不上我,老子還瞧不起你。他卻忘了曹操的手裡握著生殺大權。
這就是因為等級觀念上的改變導致了心態上的失衡。許攸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依然我行我素,那就是自己作死,怨不得誰。
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不難,你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找準自己的位置,然後主動去找領導溝通。溝通的目的就一個,去找到你和領導相處之間的分寸和距離。
兩隻剌蝟抱團取暖,距離近了疼痛感加劇,距離遠了又沒有溫度。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兩全其美,皆大歡喜。
-
8 # 漩渦鳴人yy
官渡之戰的許攸是因為什麼情況,被袁紹罵出去的?
因為許攸的家人在鄴城放個事情,所以袁紹才罵了許攸,關於許攸這個人,其實一開始是曹操,袁紹的發小就證明許攸的家族也並不是泛泛之輩,否則交做朋友也不會是這倆貨,從這件事情上來講,許攸如果出去混的話,很有可能帶的是一大幫子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大家族一起出去混。
犯了曹操第一個忌諱。你如果想要在我手底下任事兒,你就不能夠跟自己的家人牽扯太多,你這是發展自己的家族,我提拔上來這麼多寒門子弟,你們這些家族綁成一個團兒,然後一起押著這些人吶,我提拔上的人才和我曹家的子孫怎麼管理這個國家?
許攸是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家族的,否則他不可能因為這個事情跟曹操鬧翻,許攸就是出來替自己家族打工的,所以在潮溼的手底下,雖然曹操還沒有因為這個事情跟許攸翻臉,但是曹操肯定十分痛恨許攸這樣的人。
第二點,許攸一直標榜自己是曹操最大的工程,這沒錯,官渡之戰沒有他這賬還真打不下來,但是他標榜的方向不對,照道理來講,你再標榜自己的時候,別把自己表的大光明,否則你的做主公的怎麼放臉?這就好像一個領匯出去做事情,帶著一個手下,結果手下辦事兒,把領導的光全給搶了,那領導能不感覺心黑嗎?
曹操在聽到許攸一直在誇自己戰功無雙,缺了自己,曹操就不可能贏,就好像變態的在說他,曹操這個人成不了事兒,曹操這個人能力不行,沒其他的人幫助他就不可能贏下官渡之戰,所以曹操這個人不需要害怕他!
第三點,曹操這個人用人的標準是為才使用。
你如果是有才能的話,那你這個人就會得到曹操的重用,可是你如果憑藉著裙帶關係或者並不是依靠自己的才能上位的話,曹操就會排斥你。
一般來講大多數人跟曹操沒什麼交集,所以曹操用人的時候能夠秉承著一種公正的心,但是像許攸這種特殊情況,還真是有點麻煩,首先許優立過大功,第二許攸是曹操的發小,所以許攸一直在提自己草根曹操小時候做的那些蠢事兒就是提醒曹操,我跟你是小時候一起長大的,發小多照顧照顧我,咱們倆之間是有裙帶關係的,這對於曹操來講簡直就是要命的事情!
不管你用不用許攸,以及許攸講的那些話,以及你最後使用許攸都會活活的打你的臉,許攸講的那些話,等於就是向全世界證明你小時候乾的那些斑斑劣跡,郭使用許攸,許攸就是依靠的裙帶關係爬上來的,這對您歇下來使用人才會有很大的問題,正所謂上行下效,你這麼使用人才手底下的人也會這麼提拔自己的家人,或者提拔跟自己有裙帶關係的人,那你整個朝堂就變得烏煙瘴氣。
所以對於曹操來講,許褚失手殺了許攸,簡直就是再高興不過的事情,不是自己動手曲攸就死了,這種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曹操高興都還來不及呢,幹嘛去哭?幹嘛去殺了許褚?
-
9 # 良雋
許攸有功不假,但他終究不是曹魏核心圈之人,可他居功自傲,又以曹操故交之身份,對曹操心腹大將許褚出言不遜,為許褚所殺。事實上,那時的許攸對曹魏已然沒有什麼價值,所以曹操對許攸之死是不惜只憐,命厚葬也!
-
10 # 智者無疆風清揚
“蚊蟲遭扇打,全是嘴傷人”,一句話,禍從口出,許攸自己把自己作死。
許攸一出場就不是一個善茬。在東漢末年朝廷還沒有大亂的時候,許攸就不安分,《三國志·魏書·武帝》記載:許攸和幾個人商量著廢帝,重新立皇帝,許攸來拉曹操入夥,曹操堅決不從,許攸他們果然事敗,都逃亡了,也就是說許攸和曹操是從小玩尿泥的朋友。
天下大亂的時候,許攸又在袁紹的手下當謀士,袁紹雖然有四世三公的頭銜,但袁紹優柔寡斷,嫉賢妒能,許攸並不被袁紹所信任。最典型的就是許攸提出迎取天子,可袁紹和計謀士們認為迎取一個落魄的皇帝是一個負擔,最終天子被曹操迎取,在群雄爭霸的亂世,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佔盡了先機。
許攸在官渡之戰時因為家裡的人犯了罪得不到諒解而投靠了曹操,曹操得到許攸的時候非常高興,《三國演義》中說,曹操光著腳就出來迎接許攸了,可見曹操對曾經的發小非常在乎,也給足了許攸面子。然後就是許攸獻策燒袁紹屯糧的烏巢,袁紹官渡之戰大敗,許攸功不可沒。
曹操乘勝追擊,許攸獻計決漳河之水,佔領了袁紹集團的老巢冀州,完成了對袁氏集團的致命一擊,許攸佔了頭功。
有了功勞,許攸從此就飄飄然了,嘴上也開始胡言亂語起來,見了人就開始表功。有一次,喝多了酒的許攸在剛剛佔領的翼州城上叫著曹操的小名字說“曹阿瞞,如果沒有我許攸,你能進翼州城嗎?”曹操聽了這些話肯定不高興,但曹操表面上非常謙虛的對許攸以讚揚,可以肯定的說,此時的曹操已經有了殺心。
《三國演義》小說中就非常合理的安排了殺許攸的場景,這段故事非常精彩。
許攸居功自傲,喝醉了酒,又在翼州大街上滿嘴胡言,剛好遇見了許褚,許攸對許褚說“汝等無我,安得出入此門乎?”許褚大怒,拔劍斬之。
這段故事安排讓許褚殺許攸,許褚剛烈勇猛,又是曹操的貼身衛士,是一個說一不二的猛士,許褚殺許攸顯得非常合理。實際上,許攸是曹操殺的,許攸不分場合的胡言亂語,以為曹操是他的發小,自己也有功於曹操,可是,許攸忘了一點,如今的曹操已經不是原來的曹阿瞞了,而是統領千軍萬馬匡扶漢室的領軍人物了,況且,曹操是一位寧叫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怎麼可能容忍許攸這樣沒有規矩的胡言亂語。
《三國志·崔琰傳》說:“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曹操性情忌刻,有一些不能容忍的人,他們全部都是曹操的故舊而言語不敬被殺。”
我們知道曹操非常愛惜人才,但曹操也有自己的底線,當人才和自己的底線產生矛盾的時候,毋庸置疑,曹操會堅持自己的底線。
還是曹操的謀士荀彧總結的精闢,說:許攸貪而不治,意思就是說許攸貪婪而不知道檢點自己的行為。
綜上所述,許攸被殺就成為了必然。
回覆列表
三國許攸被殺是個必然的事件!
許攸,出生於河南南陽。原是袁紹手下的謀士,後來因官渡之戰時家人犯法而被抓捕,背棄了袁紹而投奔於曹操,並且為曹操設計了偷襲袁紹的囤糧地點的計策,使得袁紹官渡大敗。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屢次輕慢曹操,稱呼曹操小名,諸將以許攸如此無禮狂妄,都忿忿不平。過了幾天,許攸遇許褚於東城門。又耐不住舊事重提:你們沒有我,能這樣出入此城門嗎?許褚憤怒的駁斥道:我們千生萬死,身冒血戰,才奪得城池。你怎麼膽敢這樣誇口呢!許攸不知死活,罵道:你們都是匹夫,沒有什麼了不起。許褚大怒,拔劍把許攸殺死。
人言許攸死於狂妄,只說對了一半。許攸的不幸,首先是源於愚蠢的判斷:自己是曹操的故交,又是有功之臣,縱然傲慢顯耀,怎麼得曹操也得給面子。但他不悟:曹操是個“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叫天下人負我”的真小人。怎容得別人對他有一點不利?再者,官渡之戰既已成功,許攸的價值不過如此,曹操把這樣看不出眉眼高低的腐儒當作“一次性工具”使用,武將許褚殺許攸,是替曹操了了一樁煩心的事情——從此,眼不見心不煩。
在曹操眼中,帳下的謀士與儒生都只不過他的工具,既為工具,順手即用,不順手即棄。 許攸初投曹營獻計時,曹操遠接高迎。許攸原是袁紹幕僚,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對峙,許攸獻計袁紹不納,許攸便棄袁紹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到來,大喜過望,“跣足而出”。
什麼叫跣足呢?就是光著腳,那麼曹操這個時候跣足而出迎接許攸有兩重意思: 一層意思是來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腳在幹什麼,一聽說許攸來了光著腳就往外跑,大喜過望;第二層意思是表示尊敬,因為古禮光腳是尊敬。我們知道曹操後來地位很高了以後,漢獻帝給了曹操一個特殊待遇,叫做帶劍鞋履上殿,叫“劍履上殿”,劍就是帶劍,你可以佩著劍去見皇帝,履就是穿鞋,這說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見皇帝的。能不能穿襪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襪而登席”,穿著襪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點一定要光腳。所以光腳也是表示尊重。
這個曹操光著腳衝出去以後,撫掌而笑,子遠你來了,“吾事濟矣”,我的事情就好辦了,然後把許攸請到軍帳裡坐下。曹操與許攸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攸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操曰“公乃操故友,豈敢以名爵相上下”。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操相拜於地,有人呼?這時的曹操,真是求賢若渴。把許攸當成“座上賓”。許攸自然好不得意,將妙計和盤托出。
曹操用了許攸的計謀,成功給袁紹以毀滅性的打擊,打贏了官渡之戰。之後,乘勝追擊,勢如破竹,攻破了袁紹的老巢冀州。戰鬥結束後,許攸輕傲秉性不該,而“禮賢下士”的曹操對許攸的態度卻發生了質的變化。曹操統率眾將將入冀州,許攸縱馬近前,高叫:阿瞞,如果不是我,你能夠入這個城門嗎?曹操聽罷大笑。
許攸立功之後,當眾高呼曹操小名,有人以為這是囂張無禮,其實這裡包含“撒嬌賣乖”的成分——我許攸跟曹丞相的關係非同一般。我是曹操的故交,他不會怪我無理。更不會卸磨殺驢。這種愚蠢的判斷導致許攸曹操在加快了死亡的腳步。
曹操對許攸“撒嬌賣乖”一笑,已經暗藏殺機,他是笑許攸不懂事兒,不知道輕重。如果聰明些的,就應該明白了,至少應該從曹操的一笑中悟出些什麼來。可是,許攸就是這麼沒腦子,他還以為曹操喜歡他“賣乖”,對人才永遠畢恭畢敬,於是繼續“撒嬌”。
諸將以許攸如此無禮狂妄,都忿忿不平。過了幾天,許攸遇許褚於東城門。又耐不住舊事重提:你們沒有我,能這樣出入此城門嗎?許褚憤怒的駁斥道:我們千生萬死,身冒血戰,才奪得城池。你怎麼膽敢這樣誇口呢!許攸不知死活,罵道:你們都是匹夫,沒有什麼了不起。許褚大怒,拔劍把許攸殺死。許褚殺了許攸,提頭來見曹操:許攸無禮,我殺之矣。曹操說:許攸與吾舊交,故相戲耳。曹操“深責許禇,令厚葬許攸”。
許褚只被曹操“深責”,沒人為許攸償命。許攸被許褚砍頭,一條性命,等同螻蟻。透過這段描述,我們不難推測到:其實,許禇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許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氣。否則,許禇再愣點,也不敢隨便殺一個曹操身邊的幕僚!可憐許攸,對曹操抱有多大的幻想,到頭來曹操卻根本不拿他當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