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井夫子
-
2 # wu吳金泉
謝邀!大淩河地處遼西,大淩河谷是東北進入中原的必經之道。明大淩河城是錦州衛星城,軍事要塞。由於明崇禎帝枉殺忠臣袁崇煥,大淩河主將祖大壽只求自保,加上主帥孫承宗在後方遙控指揮,並不像金清那樣主帥親臨前線。大淩河城曾三毀再建,同時明軍並沒有將重兵佈署重點在要塞,而只想逐步派兵增援,經不住金蒙合軍重兵進攻。大淩河城失陷,明軍敗局已定。清軍長驅直入到達山海關,山海關守將吳三桂不敵李自成大軍,求助清軍助戰,清軍趁勢入關直逼北京,導致明亡清興。
-
3 # 李狗神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大淩河戰略位置
大淩河位於遼寧省西部,是古代溝通東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徵討烏恆、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麗,均以大淩河谷為行軍主道。
明宣德三年(1428)建大淩河中左千戶所城,城南距錦州四十里,以近大淩河而名。大淩河城周圍三里三十步,闊一丈。大淩河城是明遼軍與後金軍在遼西攻守的堡壘。明末清初,這裡曾經三次棄毀。
天啟二年(1622)正月,後金奪佔遼西廣寧城。經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帶領軍民撤退到山海關內,大淩河城第一次遭到棄毀。
孫承宗替代王在晉任遼東經略時,孫承宗與袁崇煥議重點建立寧遠、右屯、錦州、大凌四城,繕城駐守。天啟五年(1625),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寧遠,明軍雖獲得“寧遠大捷”,但後金軍撤退時焚燬覺華島囤糧城並毀壞大淩河城。
努爾哈赤死後,明遼東巡撫袁崇煥藉給努爾哈赤弔喪之機,修繕大淩河城,加強前鋒防守。1627年明軍雖獲“寧錦大捷”但後金撤軍時,再毀大淩河城。
從地圖可以看出,大淩河城是錦州的衛星城,這裡也是清軍進軍關內的必經之路。
戰爭背景
明軍方面
政府已經衰敗,遼東盡失,僅剩遼西走廊作為防禦地帶;
明朝傳統衛所制已經荒廢,明軍戰鬥力差,士氣低落,僅有關寧鐵騎等部分軍隊戰鬥力強;
袁崇煥被殺,軍心不穩,孫承宗上臺後整頓軍務, 但是後方受崇禎皇帝和文官體系制約;
前線主將祖大壽受袁崇煥被殺影響,只願自保。
清軍方面
滿清崛起,佔領遼東,並結盟蒙古,士氣正盛;
寧遠兵敗,努爾哈赤病死帶來一定影響,北方民族的落後社會制度需要改革
皇太極上臺後逐漸集中皇權,改變以往失利影響。
戰爭時間:1631年
參戰方兵力:後金約50000人,明朝約13800人
名稱:大淩河之戰
明朝援軍:前後增援約54000人
戰爭過程
崇禎皇帝殺了袁崇煥,老臣孫承宗臨危受命,於1631年(崇禎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掛帥關外軍務,並按既定方針搶第三次搶築大淩河,搶修大淩河的主將是祖大壽。面對明軍的重築,皇太極當然不能坐視,他立即徵調大軍,包括蒙古兵在內,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從瀋陽出發應戰。
明軍主帥孫承宗此時坐鎮山海關,遠離戰場,對於清軍出戰,孫承宗應該早有預料才對。修建大淩河城不應當是一個獨立的軍事行動,應當是雙方前線軍事較量的一步棋,其實明軍早應該準備5萬以上的兵力,作為修建大淩河城的掩護,而不是後期的被動逐次增兵救援。清軍從瀋陽出發到大淩河城共用了15天時間,明軍期間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選擇:
上策,主動退到錦州城,距離僅40裡。錦州城大,城防堅固,清軍暫時還沒能力攻下。大淩河城就算被破壞,清軍並沒有收益,而且出兵消耗,清軍得不償失。
中策,集結3-5萬兵力增援,在大淩河城外構築工事,城內外呼應,清軍進攻也很難獲得效果。
下策,緊急從錦州城調集糧草支援大淩河城,城內如果糧草能夠堅持一年,清軍圍城很難奏效。
然而,孫承宗什麼措施也沒有采取,坐視清軍與蒙古軍隊會師於大淩河城下。相對於清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經常親臨前線,孫承宗一直是遙控指揮,明軍又輸了一招。
明軍前三次增援都屬於屬於倉促出擊,1631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萬人組成的援軍終於到了。率領這支部隊的是監軍道張春。在距大淩河城十五里處時,與金兵相遇。張春為了扼制騎兵,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八旗兵吃了些虧,衝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金兵已經擁了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於大道中間,恭候著明軍的到來。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的陣營當時就亂了,皇太極率軍衝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後退。皇太極早已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和他的三十餘名將領被生擒,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
最終3個月後,祖大壽走投無路,只好投降。
大淩河是明亡清興的最重要10場戰爭之一,戰爭的結局明軍守軍1萬多人投降,援軍5萬人崩潰;而清軍損失少,收穫了巨大,投降的明軍增強了實力,還有武器等裝備繳獲。而且士氣上明軍更弱,清軍更強。
雖然祖大壽是大淩河主將,並且最終投降。明軍的失利還是孫承宗造成。孫承宗任遼東經略時袁崇煥擔任前線指揮時期,是明朝軍事搭配最好時期,孫承宗本人不適合做統帥,導致這次戰役明軍沒有一個全域性規劃和指揮。
祖大壽適合擔任主將,並不適合擔任主帥,而且他也指揮不了別的明軍。1萬多明軍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投降,投降後祖大壽又找機會逃回。可以說前線明軍都很英勇,也不是怕死投降,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眾所周知,明朝被稱為漢人集權的最後一個朝代,終結於他們眼中茹毛飲血的女真人之手。那麼在經濟,人文,軍力,軍備都強於對方的情況下,是怎麼功虧一簣的。今天我們就從‘大淩河之戰’這個區域性戰役中去看明朝滅亡的必然。
大淩河的戰略位置
大淩河位於今天的遼寧錦州淩河市一帶,它是明崇禎時,由袁崇煥在此築城,為了抵禦後金的北上。可以說,這是後金能不能北上關外的關鍵之地。如果後金不能突破,明朝就有喘息之機,如果後金攻破了大淩河城,明朝就再沒有反抗之力,只能苟延殘喘的等待滅亡!
明朝此時的基本情況
明朝此時的情況已經危險到了極點,一是沒有錢糧,目光短淺。當時由明朝老陳孫承宗提出的堡壘戰略,以守代攻獲得了崇禎的認可,但是由於錢糧不足,很多防務堡壘的修建工作不能展開,最後只好退而求其次,只專注於大淩河城的修建。以此大大降低了明朝在兩遼所擁有的戰略位置。
二是沒有名將,袁崇煥誓死抗金,最後由於後金強大的機動力和野戰能力,只能固守城池,遙望後金在他的腹地縱橫馳騁。因此被朝中大臣誣陷,崇禎聽信讒言,最終最凌遲處死,其肉被百姓分食。
三是朝堂依然勾心鬥角,在皇太極千里奔襲大淩河之時,朝堂大臣竟然要求孫成河設立在外圍的防線盡數撤回薊州,直接導致大淩河城變成孤城,死城,糧食短缺,城牆修繕不完整,徹底葬送了大淩河城這最後的險關。
後金戰術和戰略的轉變
在皇太極千里奔襲大淩河以後,並沒有第一時間攻城,而是挖壕築牆,徹底孤立大淩河城,瓦解守城士兵的信心,隨後親自寫信勸降祖大壽。這也是皇太極的無奈之舉,經歷過後金的二貝勒阿敏屠城以後,明朝士兵堅信守城是死,投降也是死,還不如死後留下一個好名聲。皇太極利用圍堵大淩河城之際,掉轉頭開始殲滅倉促趕來的明朝援軍,援軍不是太少,不成規模,就是書生領軍,對軍事死硬刻板不懂變通,面對野戰犀利的後金,只有被屠殺的份。祖大壽在大淩河城糧草斷絕的情況依然誓死不降,數次出城尋找機會突圍,均被早有準備的後金趕了回去。城中開始吃馬,馬吃完就吃人,吃那些沒有戰力的商人百姓,戰死計程車兵。
皇太極這次徹底改變了戰略戰術,只圍不攻,圍點打援,打擊城內計程車氣,殲滅城外的有生力量,這次改變一直到後期,也是皇太極堅持的戰略方針,並且每一次都獲得了巨大成功。在皇太極數次勸降祖大壽後,城內再也盼不來援軍後,祖大壽最終開城投降,大淩河之戰落幕。
大淩河之戰後,對明朝的影響
大淩河之後,明朝在遼西的防禦形同虛設,直到最後的錦州之戰,明朝在兩遼的軍務軍力徹底被瓦解,徹底葬送了明朝對兩遼的掌控,沒有了可以縱深的戰略空間,封死了明朝可以北上的最後退路。只能在內地,在江南被後金蠶食壓縮,一步一步走到滅亡!
-
5 # 上古泉藏
努爾哈赤死後,明遼東巡撫袁崇煥藉給努爾哈赤弔喪之機,修繕大淩河城,加強前鋒防守。1627年明軍雖獲“寧錦大捷”但後金撤軍時,再毀大淩河城。
從地圖可以看出,大淩河城是錦州的衛星城,這裡也是清軍進軍關內的必經之路。
戰爭背景
明軍方面
政府已經衰敗,遼東盡失,僅剩遼西走廊作為防禦地帶;
明朝傳統衛所制已經荒廢,明軍戰鬥力差,士氣低落,僅有關寧鐵騎等部分軍隊戰鬥力強;
袁崇煥被殺,軍心不穩,孫承宗上臺後整頓軍務, 但是後方受崇禎皇帝和文官體系制約;
前線主將祖大壽受袁崇煥被殺影響,只願自保。
清軍方面
滿清崛起,佔領遼東,並結盟蒙古,士氣正盛;
寧遠兵敗,努爾哈赤病死帶來一定影響,北方民族的落後社會制度需要改革
皇太極上臺後逐漸集中皇權,改變以往失利影響。
-
6 # 幻中詩
公元1631年,皇太極兵分兩路進攻大淩河,一路由貝勒德格勒、嶽託、阿濟格率領兩萬人精騎,經義州屯駐錦州和大淩河之間,以切斷錦州與大淩河的聯絡,另一路由皇太極親自率領經黑山、廣寧從正面壓向大淩河城。
明代的大淩河就是今天的凌海市,位於錦州東三十里處,是遮蔽錦州的重要防線,明軍若要固守關外,必要守住錦州,而要守住錦州,必須守住大淩河,而後金軍想要進攻關內,就必先攻克大淩河,因此大淩河的位置極其重要,為了抵抗後金軍的進攻,明軍對大淩河進行多次重修,轉為以守為攻的戰略,加固城池,修建眾多的堡壘,利用自己軍隊的火力優勢防禦後金軍的進攻,後金軍雖然野戰能力極強,但很不適合攻城,所以對於皇太極來說,明朝的這種新戰法正中自己的軟肋,因此他不能等明朝的城防體系建立起來,必須打破這種規則,於是大淩河之戰由此展開。
由於大淩河多次被後金軍摧毀,只有根基還在,必須加固才能固守,因此明軍開始加快修城速度,守城的明軍將領是祖大壽,在他加緊修築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後金軍便兵臨城下,城牆雉堞還沒有修完,祖大壽只好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改變了以往強攻的戰法,改成圍而不攻,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掘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小小的大淩河圍得水洩不通,祖大壽也對皇太極的做法驚住了,明軍士兵從城牆上向遠處觀望,只見“逆奴圍凌,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而此時大淩河城中糧草也所剩不多了,沒幾天就斷糧了,明軍開始慌張起來,祖大壽幾次試探性突圍都被後金軍殺了回去,無奈之下,只好固守待援。
這祖大壽也是明末一員名將,與何可綱、趙率教合稱“遼東三傑”,皇太極很看好他,一直想勸降他,在圍了十多天後,便開始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為所動,被圍半個月後,松山守軍兩千多人前來增援,由於敵眾我寡,很快就被後金軍輕鬆打敗,第一次增援失敗了。
公元1631年8月26日,總兵吳襄、宋偉率領六千兵馬從錦州前來救援,也被阿濟格大敗,第二次增援失敗。不久兩人又再次引兵來援,皇太極親自率軍迎了上去,趁著濃煙,皇太極身邊的二百多親兵迎著明朝大軍就衝了過去,奇怪的是明軍竟然被殺的潰不成軍,很快後金大軍趕到,又是一番追殺,六千明軍損失慘重,狼狽逃回。
大淩河城被圍一個多月後,城中糧草已盡,已開始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城中三萬人馬已餓死一萬多人,皇太極多次勸降還是無果。
9月24日,明朝監軍道張春率領的四萬多援軍終於到了,在距大淩河十五里處與後金兵遭遇,張春為了扼制後金騎兵,動用戰車上的火炮遠距離轟炸,八旗兵吃了大虧,衝殺幾次都未能靠近明軍,明軍戰車緩緩向前推進,八旗兵被迫後退,就在張春感到勝利在望時,後金軍突然推出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待明軍進入有效射程後,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陣營頓時大亂,緊接著皇太極率軍衝了過去,明軍被殺的節節敗退,張春見勢不好,仔細觀察風勢,於是便使用火攻,兇猛的火勢直撲向後金軍,後金軍被大火逼了回去。
皇太極在與明軍作戰過程中,鑑於明軍火器犀利的特點,利用盾車向前逐步推進的戰術,弓箭手在盾車之後不斷嚮明軍放箭,盾車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明軍一時又對盾車毫無辦法,後金軍幾輪齊射之後,明朝軍隊陣型開始出現散亂,隨著盾車逐步靠近明軍方陣,明軍陣型徹底潰散,張春想要扼制潰逃,可是已毫無作用,最後自己也被捲進潰敗的大軍之中。
皇太極早已在明軍的撤退路上設下伏兵,潰逃的明軍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和他手下的三十餘名將領大都被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領數十人僥倖逃脫,張春的四萬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第四次援軍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以後,朝廷再也沒有派援軍增援大淩河。
在城外明軍與後金軍殺的天昏地暗時,城中的祖大壽卻按兵不動,有史書說,祖大壽被皇太極以前用的假增援嚇怕了,城外廝殺時,已分不清是真是假。其實更主要的是城中早已斷糧,兵馬已失去戰鬥力,該吃的不該吃的都吃了,除了吃人外,已經沒什麼可吃的了,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再戰了。
大淩河城中軍民又苦苦掙扎了十天,在大淩河被圍近三個月後,10月7日,皇太極再次致書祖大壽,詳細分析了當前形勢,又派明軍降將姜新親赴城中面談,祖大壽見大勢已去,隨派韓棟前去談判。10月28日,祖大壽開啟城門,率眾將來到後金營中,皇太極與代善、莽古爾泰以及眾貝勒一齊出門隆重迎接祖大壽一行,雙方登壇發誓祭天,歸順後金,大淩河之戰正式結束,後祖大壽又找機會逃回。
此次戰役徹底摧毀了明軍在關外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即所謂的“關寧鐵騎”,驍勇善戰的“關寧鐵騎”的覆滅,使明軍在關外的精銳已不復存在,為後金掃清關外明軍勢力,進入關內提供了有力保障,大淩河城中剩餘的一萬多精兵也被收編,又壯大了後金軍的實力,自此,後金軍入關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
7 # 今宵別夢寒7478
大淩河之戰是公元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由後金皇太極率領的五萬軍隊進攻明朝遼西大淩河城的戰爭。
在戰爭中後金將圍城、和談、攻堅、打援相結合,獲得戰略性的勝利,明朝遭到戰略性的失敗。戰後明軍在關外的精銳已不復存在,加速了明亡清興的歷史程序。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圍城打援、亦戰亦款的成功戰例。
名稱
大淩河之戰
地點
大淩河城(今遼寧錦州凌海市一帶)
時間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天聰五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到公元1631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
參戰方
後金,明朝
結果
後金勝利
背景
後金方面
千里奔襲的成功,令皇太極在國中威望大增,當阿敏屠城逃歸後,皇太極立即下令將其逮捕,眾貝勒大臣無一人反對。由於大貝勒代善和三貝勒莽古爾泰在千里奔襲的問題上曾持反對意見,而事實證明他們的反對是完全錯誤的,因此,在對待皇太極的態度上比從前又規矩了許多。
在千里奔襲之前,皇太極便以關心兄長身體為名,取消了努爾哈赤時期制定的四大貝勒按月輪流執政的作法。為了進一步加強汗權,在大淩河之戰打響之前,皇太極仿照明制,組建了六部,即吏、禮、戶、兵、刑、工等,六部的貝勒全都是年輕人,他們均直接受皇太極領導,這是封建性質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皇太極在鞏固權力的道路上正穩步推進,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權力則被進一步虛化和削弱。
千里奔襲的成功,使八旗將士們從錦寧戰敗的陰影中徹底解脫了出來,他們看到了明王朝的虛弱,進一步堅定了殘明的信心。
在千里奔襲之戰中,後金軍掠奪了大批人口和財物,國力大為增強。
明朝方面
老臣孫承宗臨危受命,不負皇帝之託,很快收復了永平四城,然後對關內軍事防務作了認真的調整,於1631年(崇禎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掛帥關外軍務,並按既定方針搶第三次搶築大淩河。
祖大壽逃歸關外後,經孫承宗訓斥,袁崇煥去信勸說,便又回到了關內,在收復永平的戰鬥中還立了功,但從此以後,祖大壽十分小心得很,從不只身離開軍營,生怕叫東廠的特務抓了去。這次搶修大淩河的任務,落在了祖大壽的頭上。
袁崇煥時就曾兩次修築大淩河,但皇太極都沒讓他修完。大淩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過去叫錦縣,大淩河古稱渝水、龍川、白狼水,遼代以後改稱淩河(靈河)、大淩河。全長398公里,是古代溝通東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徵討烏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麗,均以大淩河谷為行軍主道。
凌海市位於錦州東三十餘里,是遮蔽錦州的重要防線。明軍若要固遼,就必修此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淩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過程
面對明軍的重築,皇太極當然不能坐視,他立即徵調大軍,包括蒙古兵在內,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從瀋陽出發,豎日便渡過遼河,拉開了淩河之戰的序幕。每次大戰打響之前,皇太極都要強調軍紀,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一日,皇太極設筵款待前來參戰的蒙古軍,然後再次申令軍紀,並兵分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兵兩萬,經義州屯住於錦州和大淩河之間,切斷錦州與大淩河的聯絡。皇太極親自率大軍經黑山、廣寧從正面壓向大淩河城。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六日,兩路大軍會合於大淩河城下,大淩河之戰打響了。
圍城階段
大淩河城雖被金兵多次摧毀,但原有牆基還在,因此修城進度較快。太極沒有給祖大壽足夠的時間,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時,便兵臨城下。城牆雉堞還沒修完,祖大壽只好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這次大淩河之戰,他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明軍萬萬沒料到金兵會出此狠招,他們從城上向下觀望,只見:“逆奴圍凌,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而城中糧草僅夠幾天之用,圍了不幾天城中就斷糧了。城中將士無不驚恐萬狀,祖大壽作過幾次試探性的突圍,都被金兵殺了回去。無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著援兵。
打援階段
皇太極這一圍,城中的明軍只有坐以待斃,如果想活著出去的話,一是靠援軍來解圍,二是隻有投降。而援兵前來,必須與金兵野戰於城外。
祖大壽,字復宇,遼東人。1628年(崇禎元年)因守寧遠(今遼寧省興城市)獲得“寧遠大捷”而升為前鋒總兵官,派駐錦州。得袁崇煥的器重,與何可綱、趙率教一起被袁崇煥稱之為遼東三傑。
皇太極對祖大壽十分看中,圍困十天後,便開始了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為所動,對皇太極根本不予理採。
圍了不到半個月,八月十六這一天,松山守軍兩千前來增援了,由於眾寡懸殊,被金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第一次救援失敗。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阿濟格率兵迎敵。這一天上午,霧非常大,幾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濟格因打了勝仗得到了皇太極的嘉獎。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九月,金兵哨探報告明總兵吳襄和宋偉再次率兵來援,皇太極率軍迎了上去,途中見到前面煙塵滾滾,便知是敵人的援兵。皇太極與弟弟多鐸走在前面,沿著山悄悄行進,明軍也有哨探,他們發現了這一小股隊伍,六千大軍掩殺過來,皇太極率身邊的二百名親兵衝了過去,明軍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衝殺得潰不成軍,緊接著後面大軍趕到,又是一番乘勝追擊,六千人大敗逃歸。第三次救援失敗得更慘。
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著明軍的旗幟,高喊著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裡應外合,突出重圍。他哪裡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拼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議和階段
從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六日圍城到農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淩河城已被圍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斷糧。從城裡逃出來了一個商人,叫張翼輔,他說:城裡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馬幾乎殺盡了,開始吃人,當然是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計程車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載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聞。”什麼意思呢,就是用人骨頭當柴燒,把人肉割下來烤著吃。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到處在燒人肉吃,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陰森森的陰曹地府。
皇太極於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先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副將張存仁,勸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壽的拒絕。這時城中的三萬餘人已餓死了一萬多,祖大壽和軍們卻一直堅持著。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綱認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何可綱還認為,皇太極是一個素無大志之人,本來已打進了京畿,卻又撤了回來,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戰的目的無非就一個字“搶”,和佔山為王的強盜們沒什麼大的區別,投降這樣的人將來絕不會有好下場。何可綱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是明軍身處絕境仍然堅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大淩河祖大壽府邸
對此皇太極曾親自寫信給祖大壽,他解釋說:“過去殺遼民確有其事,我深為懊悔,我們早就不那樣做了。至於永平屠城那是二貝勒阿敏所為,他因此也受到了嚴懲,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見。但祖大壽等還是不信。
攻堅階段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萬人組成的援軍終於到了。率領這支部隊的是監軍道張春。張春,舉人出身,在收復永平四城中,表現突出,為孫承宗看好,這次大淩河被圍,孫承宗力薦他掛帥,朝廷派他為監軍道。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大軍過小淩河直逼大淩河城,在距大淩河城十五里處時,與金兵相遇。張春為了扼制騎兵,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八旗兵吃了些虧,衝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
金兵已經擁了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於大道中間,恭候著明軍的到來。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的陣營當時就亂了,皇太極率軍衝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後退。張春見勢不好,見風勢向東,便使用火攻,火勢兇猛,撲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來[8] 。兵敗如山倒,張春想扼制潰逃,可是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捲進了敗退的大潮中。皇太極早已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和他的三十餘名將領被生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數十人僥倖逃歸。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
結果
明金雙方殺得驚天動地,但祖大壽在城中按兵不動,絲毫沒有反映,有的史書說,祖大壽是叫皇太極的假增援嚇怕了,已經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當。城中已斷糧近兩個月,所有該吃的都吃了,不該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再吃了。張春又敗了,大淩河徹底陷入了絕境。
大淩河城中的軍民們又在地獄中掙扎了十天,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初七,皇太極再次致書祖大壽,又派降將姜新赴城中面談。祖大壽派出一位叫韓棟的將領到金營中談判。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壽最後下了決心,他邀後金將領石廷柱進城商議降金事宜。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晚祖可法、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等四人隨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營,皇太極親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皇太極急忙上前一步攙扶,以女真人最高貴的禮節抱腰禮相見。然後設盛宴款待,四人被請至座中。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大開城門,率眾將來到金營。皇太極與代善、莽古爾泰及眾貝勒眾大臣,一齊隆重迎接祖大壽一行。後雙方登壇發誓祭天,盟誓祭天畢,皇太極攜祖大壽手進入大帳,為祖大壽設宴慶賀。
至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大淩河之戰徹底結束。
影響
此戰,皇太極吸取守遠和錦寧之戰的教訓。一改過去攻堅戰的打法,實行圍困。四道壕溝一道牆,然後圍點打援,這是戰略戰術上的重大改變,這一戰術非常有效,在日後的攻打錦州戰役中,皇太極再一次使用此戰術,同樣取得了勝利。
這次戰役,皇太極不搞屠城,圍城之始就開始勸降,在祖大壽陷於絕境時,仍然耐心等待,做到了仁至義盡,從而終於感動了祖大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阿敏屠城造成的嚴重後果。
城中將士寧死不降的現實極大地震動了後金統治者,他們看到屠殺民眾造成的惡果,對軍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631年(崇禎四年)十一月,他對眾貝勒大臣說:阿敏屠城,就是因為他不知書達禮,不明白治國的道理。而我們圍困大淩河近三個月,明軍餓死也不投降,誓死為朝廷盡忠,這正是他們讀書收明禮的結果。所以,我們也要讀書也要明禮,從今以後,凡子弟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者必須讀書,並責承文館官員翻譯漢家典籍。後金國中正悄然開始了一場接受漢人先進文化的思想革命。
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隊使用了自己研製的紅衣大炮,後金有了獨立的火器營,這在日後統一中原的戰役中發近了重要作用。
這次戰役共俘獲明軍將領七十餘人,其中不少是高階將領,對這些降將,皇太極一律官復原職,予以重用,加以恩養。這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反響,1633年(崇禎六年)毛文龍部下漢軍孔有德、耿仲明率部來歸就是受了這一恩養政策的感召。由於這批明朝高階官員進入統治階層,改變了後金政權的政治結構,漢文化在後金國進一步潛移默化的傳播,這對在天聰三年開始的思想革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這次戰役摧毀了關外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即所謂的“關寧鐵騎”,明軍在關外的精銳已不復存在。當後金軍隊入城接收大淩河城清點人數時,城中的三萬多人僅剩下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二人,馬三十二匹。按推論,餓死的和被吃的應主要是手無寸鐵的民夫,這一萬多人大部分應是將士,這一萬餘人被收編,壯大了後金軍隊的實力。
-
8 # 魯中居士
這是史學家們的觀點,他們從歷史的長河裡,劃定一個時段,再從一兩個事件中擷取某個突出事件作為參照,然後羅列資料佐證,將自己的觀點推出,做為成果!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和清晰的脈絡,以某個事件為標誌斷定歷史的走向是機械式唯物史觀!!
回覆列表
歷史,或許常常比想象更可怕,宛如地獄一般的景象,在歷史之,就曾經真的發生過。史載:“炊骨析骸,古所未聞。”,意思是用人骨頭當柴燒,把人肉割下來烤著吃。這是真實發生的,而且不是個別行為,而是整座城皆如此。
這座城,便是大淩河,發生的時間,就在明清大淩河之戰的時候。而且這一次戰役,不單單如此,更有4萬明軍全軍覆滅!
在後金政權崛起的過程中,與大明王朝爆發了多次戰爭,有人認為驚心動魄的松錦大戰,也就是崇禎13年的松錦會戰,是最後的決戰,但實際上,這場戰爭本就沒有什麼懸念。
但是崇禎4年的大淩河戰役就不一樣,充滿了懸念。崇禎四年正月,皇太極侵逼北京城,明軍要抵禦關外,就要守衛錦州,要守衛錦州就要守住大淩河。
起初,大明軍隊鑑於之前經驗採用防守態勢,對後金造成不利,可是因為連年戰爭,明朝財力緊張,防禦工事無定法得到鞏固,此外明軍所掌握的火器雖然極具優勢,但是質量一般,刀槍等近戰武器也是如此。
這大淩河城雖在戰爭中被金兵多次摧毀,但還可以修復,原本還有機會,只是皇太極這次大淩河之戰,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
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而且皇太極這一圍,可說是嚴密至極,城中的明軍只有坐以待斃,如果想活著出去的話,一是靠援軍來解圍,二是隻有投降。而援兵前來,必須與金兵野戰於城外。
可大淩河被圍困時的明廷大臣,不僅沒有想辦法怎麼去救援,而是在朝堂之上爭論戰敗之後,由誰來負責。故而來的援軍自然也都是零散,不可能成功!而這也逐漸導致了那副地獄景象的誕生!
當時,負責守城的是祖大壽,與何可綱、趙率教一起被袁崇煥稱之為遼東三傑。按理說這是一位英雄人物,可偏偏這英雄人物有著後人看來造成悲劇的硬骨頭,在圍困十天後,皇太極便開始了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為所動,對皇太極根本不予理採。
時光流逝,很快大淩河城已被圍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斷糧。從城裡逃出來了一個商人,叫張翼輔,他說:城裡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馬幾乎殺盡了,開始吃人,當然是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計程車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
史載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聞。”便是開頭說道的那一個地獄景象!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到處在燒人肉吃,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陰森森的陰曹地府。
又是五天之後,大淩河期盼的援軍終於到來了,四萬人組成的援軍過小淩河直逼大淩河城,在距大淩河城十五里處時,與金兵相遇。只可惜敗退,就在撤退的路上又遇見了皇太極埋下的伏兵,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
大淩河大敗,可以說祖大壽的堅持沒有得到應有的結果,而大淩河城中的地獄景象也沒有得到該有的回報,只能在歷史中,留下了血腥但又無比真實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