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為孔子正名

    《論語》,中文第一書,影響中國乃至世界幾千年,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論語》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源泉與根基,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念,散發著穿越時空的智慧光芒。

    “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話大多認為是宋朝宰相趙普提出,而實際上是後人加到趙普頭上的。趙普喜讀論語不假,輔佐宋太祖治理國家,一定也受到了《論語》的影響。封建社會,在歷朝歷代,《論語》等四書五經,都是國家的正統思想,統治階級用來統治、管理國家,足可見《論語》的巨大應用價值。半部即可治天下,並非虛言,更是突顯《論語》的強大生命力。

    不管是封建社會,還是當今社會,用《論語》治天下,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不同的是,對 《論語》的解讀存在巨大區別。封建統治者一方面對《論語》的一部分內容推崇、遵循,比如“三綱五常”,約束、控制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篡改、曲解另一部分內容,實施符合皇權統治、男權至上的愚民政策,而《論語》的真思想---以民為本,則被掩蓋、打壓。即便如此,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封建社會綿延二千多年,也造就了漢唐盛世、宋明繁榮。可見以《論語》為根基的儒家文化治理國家,對社會發展進步確實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當今社會,《論語》的思想對治理國家、促進社會發展同樣具有積極的作用,其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國防等各方面理念,棟值得我們研究借鑑。只是我們要正確的解讀、理解《論語》的真正內涵,把被篡改、曲解、改頭換面的一些內容糾正過來,在新時代發揚光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2 # 雨後天空228077583

    之所以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想主要是《論語》雖然篇幅不長,但包含的內容卻非常廣泛,不僅有中國傳統的孝道,而且有為人處世之道、教育學習之道、交友之道,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大篇幅的為政之道。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表明的是為政者以身作則的道理;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表明的是為政者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表明的是用人以德為上的用人之道;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表明的是勤政之道;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表明的是廉政之道和為民之道等等。

    如果一個為政者能按照《論語》中的為人之道做人,按照《論語》中的為政之道為政,難道還不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嗎?因此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應該沒啥問題。

  • 3 # 文人草堂

    其實,這句話,是一句調侃的話,而且,說實話,當初,也並非是什麼正面的,積極意義的話。

    “半部論語治天下”,怎麼來的呢?經磚家考證,在漢唐時期,甚至,朱熹理學的宋朝,都沒有找到這句話的出處。而,直到元代的時候,才開始流行了這句話。

    首個出處,乃是元代著名戲曲家,高文秀,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雜劇中,第三折,寫了這樣一句話:“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那麼,這句話,在當初,到底什麼意思呢?恐怕,應該是一種嘲諷之意,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從宋朝滅亡之後,元代一直對儒學和理學,都持著排斥和鄙視的態度,將“儒者”與“乞丐”排為社會的第九,第十流,說讀書是“臭老九”,就是打這兒來的。

    所以,當時的社會風氣,對讀書人,並不是多麼的尊重,而,做為中國歷史上三大文學形式之一的元曲,在這樣的一種人文環境裡,自然就會表露出,對於“論語”的一種蔑視態度。

    說白了,就是一句嘲諷話:只要有什麼大事要處理,看看論語,就全都解決了。

    當然,現在,這句話,已經成為了歷史典故,早已沒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 4 # 華夏山河

    “半部《論語》治天下”,後人往往是從《論語》的作用與價值的角度來理解的。事實上,它的出處是極具故事性的。

    一是南宋王稱的《東都事略》中曾記載,趙普在朝中為相時,凡遇到需要商議的大事,他就“歸第閉戶,自啟一篋,取一書”,研究終日,即有解決方案。

    這樣的事情,別說在古代,就是發生在現在,大家也一定會紛紛圍觀,於是,在他死後,他的家人最先迫不及待的“開篋而見之,則《論語》二十篇”。《宋史》中也是這樣記載。

    這裡的記載,沒有提及所謂的“半部”從何而來?

    二是出現在南宋龔煜所著《樂庵語錄》中的記載,趙普曾對宋太宗提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藝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這可以說是這句話的直接出處。

    後人對這兩則文獻都有考證,將信將疑,見仁見智。

    縱觀歷史,這句話的神奇之處不在於這些相關文獻的真實性是否可辨,而在於這個故事出人意料的廣泛流傳。

    首先是在宋代,除了以上兩則文獻,還有蔡滌的《鐵圍山叢談》,趙善璙的《自警編》,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等等。故事內容敘述大同小異。

    之後,在元代的諸多文獻中,如陸文圭的《牆東類稿》,謝應芳的《龜巢稿》等也多有記載,陰時夫的《韻府群玉》直接更是出現了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描述。

    到了明代,記載這個故事的文獻多達三十餘種,只是故事的內容開始變化,主要集中在對趙普褒貶不一,如徐有貞的《武功集》,評其微言大義。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則諷刺其不學無術,是“薄取行跡之言,而忘其所本”。黃宗羲的《明文海》是藉此說明貴在精而不在多的讀書之道。

    有清一代,相關文獻也有近三十種,內容所涉及的範圍基本沒有超出明代史料的記載。

    由以上史料,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故事的流傳之廣。儘管其中不乏質疑,故事本身已經成為一種事實。

    近現代很多學者透過相關史料論證,這故事是不存在的。我們這裡理解的重點,不是故事的真偽,而是它能夠流傳的文化背景與意義。

    自宋代推行文官治國以來,加上程朱理學對四書的解讀與推廣,儒學復興,直至清代而長久不衰。

    由此,《論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德育觀念,和所承載的儒家文化得以淋漓盡致的詮釋、傳播和繼承。併成為其在歷史長河的傳播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我們當下對它進行關注的價值所在。

  • 5 # 歷史神秘人

    第一點,“半部《論語》治天下”是趙普說的,這只是一句玩笑的話,只不過被有心人給誤讀了。對於一生宦海沉浮的趙普來說,別說半部論語,就是十部論語也治不了天下。只有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爆發出真正的能量。對於做了多年的丞相的趙普來說更懂得這個道理。他幫助趙匡胤奪取天下,靠的是權謀和算計,之後他幫趙光義上位靠的是謀算和手段。論語裡面可沒有教你在官場怎樣混,你見哪個官員會抱著部論語去做事的,沒有啊!治理天下靠的是法律,經驗,手段,具體的方法等等,論語裡面可沒有。論語裡面的道德標準可以在與人爭論的時候大聲強調,但是把它作為行為和治理天下噁心準則那就是愚蠢了。比如,官員處理刑事案件的時候靠的是法醫學,分析,嚴謹的邏輯推理,論語可沒有教這些啊!所以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被人誤讀了。

    第二點,“半部《論語》治天下”和“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政治體制是一致的,兩者是相互輝映的。趙匡胤從杯酒釋兵權之後就想創立一個文官管理朝廷這麼一個體制,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武力對自己政權的威脅。剛好這個時候,趙普說出了“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和自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對上了路了。所以趙匡胤就順水推舟把這句話廣而告之,讓天下人都知道。那些讀儒家論語的文官就興奮啦,這是多麼好的話,皇帝和丞相都贊同我們的朝廷需要靠我們這些讀儒家經典的文官來管理啊,必須大吹特吹廣而告之,讓天下都知道,甚至寫在史書上。就因為有了這身護身符,宋朝的文官真的很幸福,上可以罵皇帝,只要不犯謀反的罪名,做了其他的什麼錯事都不用殺頭,至多也就是流放到外地公費旅遊,多爽的事啊。這導致了宋朝的文學非常繁盛,唐詩宋詞嘛。這是趙普和趙匡胤一起演的一齣戲,為的就是創立皇帝和文官一起管理朝廷從而鞏固皇權的這麼一種制度而已,至於有什麼壞處,那就不要去考慮,在封建皇朝,第一考慮的就是皇權如何家天下,其它的都不重要。

    第三點,“半部《論語》治天下”,讓宋朝國防建設一直沒有正常發展,為宋朝的國家命運埋下了伏筆。這樣以皇帝和文官管理天下的制度,導致了宋朝的武官一直被文官壓制,每次打戰,總要派個監軍去,總指揮都是文官兼任,專業的事就由專業的人去辦嘛,你讓一個文官怎麼指揮啊,再說文武相輕,大家都看不順眼對方,還怎麼好好合作啊,這就導致了戰爭的不順利啊!只要武官立了戰功總有文官出來說壞話,就是不讓武官好過,其實就是不讓武官分了文官的權利從而撼動了趙匡胤創立的以文管理朝廷的制度。其實宋朝的軍隊還是挺強的,如楊葉的楊家將,岳飛的岳家軍,种師道的種家軍等等,他們都是很能打仗的,只不過就是因為宋朝的那種管理制度總制約了武力的發揮,這導致了宋朝和大遼,西夏,後金,蒙古的戰鬥中輸多勝少,就像一個強壯的人,手腳卻被縛住了,還怎麼打仗啊。到了後來,“半部《論語》”導致了南宋的“半壁江山”還真是無比的諷刺。

    最後說一句,文武之道一張一馳,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硬實力都要發展,偏重哪一樣都是不理智和愚蠢的,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 6 # 華泰玉雕

    說的是宋朝的趙普,武將出身後當宰相,每天必讀論語,皇帝問,汝何日讀論語,曰.,, ,半部論語治天下,,,,

  • 7 # 樹峰89876247

    以仁以禮,中庸之道治理社會,沒毛病。實為有文化中產有產階級統治。

    秦始皇統一文字,漢武統一文化,儒已實為中華文化之名

  • 8 # 談古論今2

    在封建社會可以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治國安邦也行,進入現代文明社會,論語就是糟糕文化,不合時宜,現代社會要科學發展,以法治國,如果不科學運用論語,保留其科學進步類容,論語就制約我們的發展!

  • 9 # 辣眼刺鼻

    請先把“治”搞清楚了,再來談天下之大事。如果採取愚民的手段讓人聽天由命,唯令是從,形成一種所謂的秩序就叫“治”,那是一種無能和無知!“治“,是一種智慧,需要人心奉陪,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因為,社會的治理不僅僅是平安無事,而是借力使力,在可控的運動中謀求社會的不斷進步,也就是在前行時壯大自己。而我們的《論語》面世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其“治”於何處呢?頻發的改朝換代;基本是沒有發展的社會存在;太多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滿目的虛偽浮誇和自以為是……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治天下”?真的,我們應該少玩些心眼了,把更多的精力拿出來多做一些實事,讓大家的智慧體現在先進的社會治理和國家發展方面。那些已經被歷史證明根本就是腐朽沒落的東西,那些束縛人們的精神早已讓我們吃盡了苦頭經歷,怎麼就有人還在津津樂道呢?問題還在於,那些天天口口聲聲為一些無用的東西吶喊的人自己可有所作為?是有高尚的品德還是有治國良策?啥都拿不出來,僅僅是用一些酸澀難通的所謂學問來裝裱其很難被人關注的形象,有意思嗎?記住一句話,社會進步是一個不斷改變的概念,公式就是吐故納新。想成就新思想,就要拋棄舊意識,即,不吐故又何來納新?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常識。所以,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完全就是無稽之談,是一些讀書人拿來賣弄學問藉以裝飾自己的伎倆,人們完全可以不屑一顧。

  • 10 # 青言論史

    首先我要在這裡糾正一個錯誤:有一個回答者說這句話出自《宋史-趙普傳》,這是大錯特錯的。我翻遍《宋史-趙普傳》,根本沒見這句話。整卷《趙普傳》,只有一處提到《論語》,下面我還要細說。

    而另一部可以視作正史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裡,也根本沒有出現過這一句話。因此我們可以說:在正史裡,從沒有記載過趙普有過類似於“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語。

    那麼這句話出自哪裡呢?是一部宋人筆記——《鶴林玉露》:

    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這段話非常平實簡單,我也不多做翻譯。簡單地說,就是有人嚼舌頭根子,說趙普這個山東人只讀過《論語》。宋太宗有天就問趙普是不是這回事兒,趙普直言不諱:“是啊,我這輩子的知識就只在這本《論語》上。不過嘛,我只用了半本論語的智慧就幫助了太祖皇帝定天下;剩下一半,就留著給您安天下了!”

    這段話是不是真的,尚不去說他;但說趙普是山東人,就純屬胡扯了。趙普是幽州薊縣人,離山東遠得很,怎麼可能是山東人?那些開地圖炮的,要是連趙相爺的籍貫都不知道就開噴,你覺得皇帝和宰相誰會搭理他?

    不過,說趙普平生所學不過一本《論語》,倒是有跡可循: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宋史-趙普傳》

    趙普雖然老於官場政務,但是卻沒讀過幾本儒家經典,屬於典型的能力高於學歷的人才。後來拜相以後,在趙匡胤的勸說下開始讀書,而且是每夜都挑燈夜戰。去世後,家人把他生前當寶貝收起來的書找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

    這個故事吧,你可以說是趙普老年還勤學;但是在我看來,由不感冒儒學的元人修的《宋史》把這段故事收進去,倒像是在對儒學一個莫大的諷刺。畢竟,一代名相趙普,要是連啟蒙識字讀本《論語》都沒讀過,還要到拜相後補課,那也太扯淡了。趙普此舉,倒更像是為了應付官家的一個和稀泥。

    以上,就是我對“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典故的全部考據和個人觀點。

  • 11 # 使用者4122095044725

    這句話正確,你看清朝他雖然是靠殺人得天下,到順治時曾實行剃髮易服政策,激起漢民族反對,也殺過不少人。孝莊皇后一看不行,以後冤冤相報,讓康熙學習漢文化當時,學的是論語。康熙學的很好,整個清朝到滅亡,只用一個字即孝,清朝是以孝治天下268年,就是例子。

  • 1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13 # 蘭焰

    不可以的,論語出自春秋戰國,是整個社會動盪的發展史,合縱連橫,諸子百家,唯有論語被歷代帝王所學習,故此半本論語不能治天下也,同樣即是整本論語也不可以治國,論語者是大同世界而已!不符合現實的統治!

  • 14 # 嫋嫋江南雨

    如果真的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了,那自古以來就不會有朝代更迭,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記錄著孔子以及弟子言行舉止,集中提現了了政治主張,理論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做人需要的品格,並沒有那麼大威力,這是訛傳。雖然很多皇帝以儒治國,遵循儒家思想,但是治國需要是政治謀略,各種因數,不是哪本書就可以的,就像現在得新中國,那是多少前赴後繼,拋頭顱灑血英雄偉人換來的,經歷了多少困苦災難一路摸索走來,才有今天逐漸強大中國。

  • 15 # 庸者有天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據考證,說的是北宋時期,助太祖黃袍加身的趙普,因少不喜讀書,及官至宰相,太祖常勉其要多看書學習。到了晚年,趙普果真手不釋卷,每次回到家中,都關上門,開啟書箱,捧卷頌讀,競至整日。及到明日上朝,處理起國家大事來競十分得心應手。他死了以後,家人開啟他裝書的匣子,發現裡面就一套《論語》二十篇。

    以上是載於《宋史. 列傳十五》趙普篇上的記述。不知後人因何要說趙普只用了半部《論語》就幫太祖安定了天下,還要用另一半所學為太宗致盛世太平。《論語》整部二十篇,趙普家人在他裝書的匣子裡發現的也是一套整部的《論語》。由是可知《論語》一書在趙普上朝治理國政時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幫了不少的忙。但是,如確似後人所言的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那也絕不應該是《論語》本身的功勞,而是他那個時期的他那個人,透過學習《論語》後,而取得了功不可沒的成績。這裡,不才所要強調的重點應該在人,而不在《論語》本身,不然,儒學昌盛的北宋怎麼會丟,出了大儒朱熹的南宋又怎麼會亡。

    任何一種學說、一種理論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包打天下的。無論聖人也好,先知也罷,也都沒有為後世留下過什麼包治百病的良方。天下之大,繁雜凌亂的世界和多變的人,亦沒有資格要求先人提早備下一桌永不換樣和享用無盡、縷試而不爽的治國理政的大餐。所有的先賢們,在他們生活過的時期,都己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那怕他們當時說了什麼錯話,做了什麼錯事,在今人看來,都是難得的財富,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了他們臭在了那裡。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一種誇張,一句文學語言,一種對古聖先賢們的敬重,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愛戴。後人明知其是“小說"裡的一句話,還信以為真,那是後人的事兒。不過,引出這句話的趙普曾說過“: 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宋史-列傳十五),倒可為今人鑑。

  • 16 # 孑然一身12138

    中華五千年沒有間斷的文明史,常常因為歷史的偶然性,或多或少的造成斷層。孔子作為儒家的豐碑,通常我們只能高山仰止,對精心編纂的《論語》,雖然被世人奉為經典,但相距今時久遠,今人想探其究竟,卻始終不得章法,只能是敬而遠之。 《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及後學根據討論記錄或回憶補記,整理和編輯《論語》。最後的定稿,卻把討論中的問題大多省略去了,流傳下來的,也就是所謂的“半部論語”。因為當時閱讀,很容易根據《論語》的語句把被省略的問題及上下文恢復出來。當時的書寫材料是竹簡,不是紙。竹簡要經過劈削殺青等工藝才能用於書寫。竹簡越多,每冊書的重量也就越大,不但製作竹簡的成本大,而且搬運閱讀費時費力,所以古人寫書,都力圖減少不必要的語句。對《論語》來說,簡牘上的文句是教材,而在先秦,學習《論語》不只需要教材,還需要老師,省略的問題通常由老師提出來,一代傳一代,既不需要寫在教材中,也不需要教學參考書來記錄問題。 秦始皇焚書坑儒,老師沒有來得及帶出學生就被害了,文化出現斷代。沒有老師,許多提問就缺失了。之後的歷朝歷代,均有學者大儒對這部華夏經典做出了自己的解讀,雖觀點各不相同,但有一個說法卻很一致,那就是《論語》的各章之間沒有什麼關聯,都是碎片化的。我們學習論語,也是按照這種碎片化的方式,東聽一句,西學一句,管中窺豹,難以見得全貌。 兩漢時期,漢語從一字詞為主過渡為二字詞為主,原有的微分詞意漸被整合,新意的語詞大量湧現。《論語》成了古文,本來較易從原文逆推的提問也被後人忽視,原初語境進一步缺失,同一次討論的不同章句被當作相對獨立的語錄。 另一方面,學者們對《論語》的理解和探究越來越細。近代的考古發現和遺存部落的調查資料, 使得現代學者可以在三綱九目同一律的基礎上考訂和理解《論語》原初語境和提問,以及對於原文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

  • 17 # 快遞小胖

    漢初,治國是用黃老之道,即“無為而治”的哲學,文景之治,主要是道家的功勞,到漢武帝時,董仲舒的建議才轉向儒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定《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學“五經”,設專門博士,到了東漢,因倡導孝道,在“五經”之外又加上《孝經》和《論語》,變成了“七經”,《論語》第一次躋身於“經”。到唐代,《詩》、《書》、《易》加上《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稱“九經”,《論語》沒有列入,唐文宗太和年間,在“九經”基礎上增加了《論語》、《孝經》和《爾雅》,稱“十二經”;到了北宋年間,又加《孟子》合稱“十三經”,《論語》得以保留。可見,從漢代到宋代,《論語》幾次作為儒家典籍躋身“經書”之列,成了儒家治國的名典。趙普時,《論語》是經典,但並不是唯一的經典,所以,當時文人輕視趙普,僅知《論語》卻有輕蔑之意,在當時,僅憑《論語》當然不足以治天下,可趙普還居功而自以為是。 ; ; 《論語》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時期,以朱熹為首的理學家,重視儒家的“內聖”之道,朱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併為之詳作“集註”,《論語》提升到“大經”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書”完全取代了“五經”,成為科舉考試的教科書,《論語》成了士子必學之書,自以為是的趙普的自以為是的,也成了備受關注的正面話題,成了經典話語。 ; ; ; 其實,中國古代身居高位的文官,治國常常是以儒家為名義,扛著儒家仁義禮智的旗幟,高喊忠孝道德,實際上,暗地裡採用法家的法、術、勢思想,無情、嚴酷、陰險,同時還揉進了老莊的柔弱之術,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甚至還吸取縱橫家的捭闔策略和兵家的奇正韜略,誰也不是隻用儒家,更不是隻用《論語》,更不會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了。 ; ; ; 傳記名家唐浩明在寫《野焚》時曾寫到:曾國藩的早期老師陳敷,後來以醜道人的身份在《道德經》中留下一張紙條,提示曾國藩,寫著:“《道德經》一部,可以五字概括:柔弱勝剛強。前此不十分順心,蓋全用申韓之故也。山人試問大人:古往今來,純用申韓,有幾人功成身全?大人不久將再次奉命出山。山人夜觀天象,見荊楚將星倍添光彩,知大人時運已至。望從此明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韓之法勢,雜用黃老之柔弱,如此,則六年前山人為大人許下之願,將不日實現。盼好自為之。”“明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韓之法勢,雜用黃老之柔弱”。這是很有道理的,道出了古代政治哲學的真諦,耐人尋味。

  • 18 # 易畔書院

    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個傳說,當然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典故,說的是宋相趙普。你可以理解為《論語》很厲害,但真正的意思是趙普很厲害。

    這個傳說或者說是典故是怎麼來的,這裡不去糾結它,很複雜,也無意義。

    但有一點需要說清楚,趙普不是不學無術之人,他不是隻讀論語。他習於吏道,用今天的話說叫“職場達人”。

    所以,別再糾結半部《論語》能不能治天下的問題了。

  • 19 # 存心丿養性

    當年我寫《宋太祖趙匡胤》那本書的時候,是這樣描述的:

    當趙匡胤打下天下後,深知天下可由馬上得之,不可由馬上治之。當他越來越感覺到治世需要讀書人的時候,就勸說趙普要好好讀書。趙普很聽趙匡胤的話,從此注意讀書,形象為之大變。

    每逢退朝回到住所,趙普便把自己關在書房,從箱子裡取出一書,手不釋卷,不斷吟誦。這一做法很是神效,到第二天臨朝處理事務的時候,趙普應對從容,令趙匡胤及其他朝臣刮目相看,趙普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丞相。

    趙普的這個變化,讓他的家人感到很神奇,也對趙普所讀之書產生了好奇。有一次等趙普外出後,家人便私自開啟箱子觀看,才知道趙普每天所讀竟是儒家經典《論語》。從此,“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便傳播開來。

    寫完這個典故後,遇到一定的場合時,我便常常想起,也在琢磨,為什麼不說一部《論語》治天下,而是半部《論語》治天下呢?

    有時會想:這是說明《論語》的大用呀,運用其中的道理與法則來處理朝政,用不著一部,有半部就足夠了。可是,這樣的想法,必然是把《論語》抬高到一個至高的地位。

    有時也想:因為《論語》的話並不都是處理事務的,還有其它方面,而趙普只取對他有用的。半部只是一個大概的說法而已。這個想法,可能還是相對客觀的。

    近日我又突然想到:

    應該強調一下,只能是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不能說一部《論語》治天下。為什麼呢?因為讀書歸讀書,但最終還是要消化,並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即便再好的書,都有不適用於你或者不適用於當今時代的一些內容。《論語》也是如此。如果讀了《論語》後,只知道照搬照抄,那絕對是錯誤的。也就是說,用一部《論語》治天下,那肯定是糟糕的;而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則正好合適。

    還是那句話:

    人生,應該是一邊收穫、一邊捨棄的過程。

    汲取精華,並儘量在精華的基礎上擴而充之,生命將會更加美好;

    與此同時,一定要捨棄那些不適用的內容,這樣同樣會使生命更加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課都在講發生的事,以後的歷史課會不會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