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乃棟說書畫

    書法的內擫和外拓是對書法用筆時筆勢的一種總體感覺。

    無論書寫筆畫還是單字,如果感覺筆勢向內收攏的,就是內擫。如果感覺筆勢向外擴張的,就是外拓。

    後人說王羲之書法是內擫,王獻之書法是外拓,恐是好事者故弄玄虛,對書法的欣賞和學習沒有實際意義。

    仔細看神龍本《蘭亭集序》,可以發現其中的字的筆勢既有內擫,也有外拓。如地、峻、盛內擫。遇、為、之外拓。

    如果寫唐楷,歐陽詢和顏真卿兩人寫的楷書中內擫和外拓感覺就比較明顯了,如《九成宮》的字形結體中筆畫是往裡收的,《顏勤禮碑》和《麻姑山記》中字的結體則是往外拓的。

    記住這個特點,寫唐楷的結體就比較容易了。至於後代人書法的筆勢,早就內外不分,擫、拓並用了。

  • 2 # 秩和律師147753

    內擫和外拓到底是怎麼回事?

    根據360百科“外拓”詞語中陳述:“右軍內厭擾,大令外拓”之說,是由元代袁裒提出的。他在《總論書家》中說:“漢魏以降,書雖不同,大抵皆有分隸餘風,故其體質高古。及至二王始復大變,右軍用筆,內厭擾而收斂,故森嚴而有法度;大令用筆,外拓而開廓,故散朗而多姿。”我認為,該處“厭”字是筆誤,實為“擫”字。

    內擫和外拓,到底是用筆,還是結字,古今無法統一,有各種各樣的理解。

    沈尹默老師在《學書有法——沈尹默講述法》一書中寫到,“大凡筆致緊斂,是內擫所成;反是必然是外拓。”“我現在用形象化的說法來闡明內擫和外拓的意義,內擫是骨(骨氣)勝之書,外拓是筋(筋力)勝之書,凡此都是指點畫而言。”由此可見,沈尹默老師認為,內擫和外拓是指點畫的骨力和筋力。

    有人認為,內擫是圓筆,外拓是方筆。也有人認為,外拓就是行筆時向外開拓,也就是筆鋒外露。

    黃簡老師將內擫理解為順時針運動,外拓為逆時針運動,這種理解與孫曉雲老師的理解非常相似。

    黃簡老師講道:“撥燈的動作先是攪動燈心草,讓它吸足燈油以後,然後拉出燈盞邊緣一點。就算你沒有親自撥過燈心草,你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這個動作無非一是直線運動,二是曲線運動。曲線運動是轉圈,那就必定有內旋和外拓。”“捻,音niǎn,意思是用手指揉搓,如捻鬚、捻線。又有彎曲的意義。”“‘拽’yè,口語發音zhuài,本來意義為牽引,拉過來,但這種拉是有扭過來的意思。”“一捻一拽是曲線來回,形成一上一下。捻是寫外拓,拽是寫內旋。”

    孫曉雲老師在《書法有法》一書中寫到:“右轉筆時,掌心向內,食、中、無名指尖分別用力,即是內擫。”

    實際上,外拓一詞,王羲之使用過。元代書家盛熙明《法書考》卷三 《筆法》篇中所載錄“羲之雲:‘遊絲斷而復連。皆契以天真,同於輪扁。每作點畫,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自然勁健。草則縱心奔放,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毫外拓。左為外拓,右為內伏,連卷收攬,吐納內轉,藏鋒也。’”

    這裡,盛熙明引述的的虞世南《筆髓論》,而《筆髓論》原文是:“右軍雲:‘遊絲斷而復連。皆契以天真,同於輪扁。’又云:‘每作點畫,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自然勁健。’草即縱心奔放,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毫外拓。左為外,右為內,起伏連卷收攬,吐納內轉藏鋒也。”

    由此可見,《法書考》可能是誤錄,但也不一定是空穴來風,有可能是口傳手授的流傳下來。

    不管如何,虞世南提出了外拓這個概念。袁裒進一步豐富,提出了內擫。進一步認為,由於大王用筆內擫和收斂,導致其書法森嚴而有法度。由於小王用筆外拓和開廓,導致其書法散朗而多姿。其中這裡需要注意,指明用筆。

    因此,很多學者論述結構收斂,為大王特點,與內擫無關。我們看,二王書法,方圓兼顧。因此說,內擫為方筆,是錯誤的。至於沈尹默老師的骨筋之說,也並不是二王筆法的關鍵。二王之書,筋骨俱健,因此說大王不失筋,小王不失骨,何以以此區分二王。

    左為外拓,右為內伏的表述來看,內擫和外拓,表明某種左右用筆方法。因此說,黃簡老師和孫曉雲老師的解釋,還是比較接近。但是,從寫弧線筆畫的角度,也不能區分二王。我們不能說,大王以寫右側弧為主,小王以寫左側弧為主。因此說,二位的解釋,還是不能以此區分大王二王。所以說,他們的解釋,也不能算準確。

    本人執筆,系折花法,是本人夢中跟神仙姊姊所學。這種執筆,上下左右,筆桿都與紙面垂直。因此說臨不像大王,總覺得欠點什麼。另外,本人寫弧,習慣運腕,按照自然的方式書寫。

    直到認真觀看張旭光老師的影片,我才明白原因出在哪裡。張老師臨大王臨的像,這是不爭的事實。

    張旭光老師執筆是三指捏筆法,這種握筆,筆桿略微右斜。於是,我換了這種筆法,果然神似了。由此受到啟發,我認為內擫和外拓,是一種執筆方式。

    受到這個啟發,我便順理成章的將內擫定義為筆桿向右傾斜的執筆方式。外拓為了筆桿向左傾斜的用筆方式。

    如何證明,大王寫字時,筆桿向右傾斜呢?我們舉兩張圖片,足以說明問題。

    很顯然,底部開鋒是筆桿右斜產生的。筆桿右斜,就是右側鋒,所以說內擫就是右側鋒。

    透過本次學習,我不但得出大王右側鋒,還得出其握筆不高的結論。

    劃紅線的三條筆畫,延長交於一點。如果是筆桿左斜或者中鋒,那麼,就需要寫字之時,心中右面有一個座標點。很顯然,那樣寫字,太累了。如果,內擫執筆,手不動,筆鋒擺動,握筆處自然就是座標點,這樣的向背關係,便自然寫成。也就是說,交點便是握筆點。由此得出結論,寫兩字時,握筆都不算高,第二字比第一字略高,比第一次略靈動。

    內擫握筆,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鋼筆字握筆姿勢,大家都懂,我稱為捏筆勢。第二種,就是四指捏筆。

    外拓,就是左側鋒用筆。內擫執筆方式,你要外拓,會很彆扭。所以外拓有外拓的執筆方式。五字執筆,鉤筆執筆,五指捏筆都可以外拓,並不彆扭。也可以內擫,不算彆扭。

    小王用筆外拓,由於小王的字,比較少,很少得出必然是用了外拓用筆。但是,我們還是從小王寫的長豎,感覺到外拓用筆。如果是內擫用筆,一豎有向右彎的筆意。外拓用筆,一豎有向左彎的筆意。

  • 3 # 超級科學奶爸

    1

    “內撅”和“外拓”,

    是使用毛筆時手(包括手指和手腕)的動作的連續狀態,

    而非字具體的筆畫或結體形態;

    然而,

    卻間接地體現了筆畫與結體的形態。

    這裡體現了筆的運動和運動軌跡形態的關係,

    故“內撅”和“外拓”屬筆法範疇。

    2

    我們假定執筆時,筆在指掌之記憶體在一自然狀態,

    在該自然狀態下,拿捏筆管符合人的生理的舒適需求等。

    在這種自然狀態下,我們開始發筆(起筆),

    在運筆(行筆)至收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轉筆。

    當我們運用手指來完成筆的轉動時(指運),

    從上往下看,以筆管的中軸線為中心,

    無論順時針轉動,還是逆時針轉動,

    筆管自然離開自然狀態;

    此時,筆管需要回復到自然狀態,

    所以筆管離開自然狀態到一定的程度時,

    相反方向的轉動就開始了。

    當我們運用手腕來完成筆的轉動時(腕運),

    情況也然。

    3

    我們說“歐字”屬“內撅”,

    是指其起筆後多順時針轉動,

    行筆到特定時候至收筆,多用逆時針轉動,

    是“背”勢用筆——

    故字形緊湊;

    我們說“顏字”屬“外拓”,

    是指其起筆後多用逆時針轉動,

    行筆到特定時候至收筆,多用順時針轉動,

    是“向”勢用筆——

    故字形寬厚。

    4

    是故——

    “內撅與“外拓”,

    不過是起筆後、收筆前筆管不同轉向的運筆方法,

    其統一於自然狀態!

  • 4 # 千年蘭亭

    外拓相對內擫而言。講到二王,人們總說大王用筆內擫,小王用筆外拓。至於外拓到底是什麼,在古代書論家們的著作中,眾說紛紜。大體來說,有三種觀點。

    一、外拓等同於側鋒。康有為說: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者渾勁,外拓者雄強。中含者,篆之法矣;外拓者,隸之法矣。

    篆法主要用中鋒,隸法主要用側鋒。由此可見,外拓就是側鋒的另一種說法。

    二、外拓等同於逆時針運筆的側鋒。虞世南在《筆髓論》中說: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毫外拓,左為外,右為內。

    筆下壓,筆鋒向兩邊擴散。筆鋒向左使力,便是外拓用筆;向右使力,便是內擫筆法。

    三、外拓等同於結體中的開放結構。開放結構的字形,體勢相對疏朗開闊。與這相對的是字形的緊收內斂結構,即為內擫結構。

    字形的開放結構,是每個字的第一筆及第二筆或者說一個字左邊的主筆,通常是用逆時針運筆動作完成的,末筆或者說右邊的主筆通常是用順時針筆法完成的。

    儘管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的說法,但“外拓”都是強調其筆勢不要僵硬死板或浮怯無力。

  • 5 # 陳天哲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用圖片說話!

    圖一上面為外拓,顧名思義,兩線向外拓展,鼓起來!下面為內撅,顧名思義,兩線向內凹陷,凹進去!

    圖二,闕曰兩字字框為外拓!

    圖三,直、省、貞書、監等字框部分為外拓!

    圖四,丹、霄、其、甘等字框部分為內撅!

    圖五,重、連、曰、等字字框部分為內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照片是安靜一點好,還是喧鬧一些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