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蔣講種植—小農夫
-
2 # 菇涼柒柒
溫室內如果空氣溼度大,會導致病害發生嚴重。溼度的掌握原則是“頭幹足溼”。為了降低溫室的溼度,可採用以下措施。
通風換氣將溼氣排除,換入外界乾燥的空氣,這是最簡單的降溼方法,但要處理好保溫與降溼之間的關係。
用無滴膜覆蓋無滴膜可以克服膜內倒附著大量水滴的弊端,明顯降低溼度,且透光效能好,有利於增溫降溼。
地膜覆蓋地膜覆蓋可以大大降低地面水分蒸發,且可以減少灌水次數,從而降低空氣溼度。
採用滴灌或滲灌滴灌、滲灌除了具有省水、省工、省肥、省藥、防止土壤板結和使地溫下降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降低因澆水而造成的空氣溼度的增加。
膜下滴灌膜下滴灌綜合了地膜覆蓋和滴灌的共同優點,是降低溫室內溼度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地面起高壟,然後在高壟中央放上滴灌管,再覆蓋地膜。
粉塵法及煙霧法用藥大棚內必須施藥時,若採用常規的噴霧法用藥,會增加棚內溼度,這對防治病害不利。採用粉塵法及煙霧法用藥,可以避免以上弊端。
高溫降溼早晨揭苫後,一般情況下不要放風,在不傷害栽培作物的前提下,應儘量提高溫度,隨著溫度的上升,溼度就會逐漸下降。當溫度上升到栽培作物所需適宜溫度的最高值時,開始放風。
中耕散溼利用晴天溫室溫度較高時,淺鋤地表,加快表土水分蒸發。
-
3 # 王德銘
答:因為連陰天溼度較大,給大棚蔬菜除溼就顯得更加重要了。這關係到經濟效益的大事,也是種植戶的關注重點。所以要做好除溼工作主要有三點:
1.減少澆水量。
2.人工升溫。
3.深挖排水溝。
-
4 # 農巴士
連陰雨天,大棚內溼度會急速增加,加重病害的發生,常見的病害有灰黴病、霜黴病以及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所以,除溼措施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
現提供三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案供選擇:
第一,一旦天氣轉晴,及時放風;或者在無雨時小放風。加大空氣對流流通,及時將水汽排出至棚外;
第二,停止澆水或者少量多次,不要再增加棚內額外溼度。排水溝做好清理工作,防止澆水不當造成過澇,無法將多餘水排出棚外;
第三,棚內壟間鋪設農作物秸稈或者鋸末,達到吸收水分的效果,天晴後,適當清理出去。
-
5 # 鄉居小菜
露天種植蔬菜,當氣候不好時,人們容易擔心氣候對蔬菜影響大,而大棚種植的蔬菜相對處在比較密封有隔層保護的空間裡,相對來說好一些,然而也會存在不足之處,如大棚內空氣流通差,容易溼氣重等問題,這會影響蔬菜生長,容易引發病害;陰天天氣,沒什麼太陽,沒風或者風小,之後還有可能會下雨,那連陰天大棚蔬菜棚內比較潮溼,怎麼才能有效除溼呢?下面來說說:
一、掀膜通風透氣
種植蔬菜的大棚有塑膠膜覆蓋罩著,平時不注意通風透氣,出現潮溼也是不奇怪的,所以除溼我們考慮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強通風透氣。
而開啟大棚的兩頭通風透氣是最簡單的做法,空氣流通順暢,不悶著,溼氣也慢慢的消去;當然了,若是當地不是特別冷,可以考慮把側面架子上的塑膠膜各掀開一半、與外界接觸的面積大,這樣通風透氣、除溼更快。
二、吹風扇,加快空氣流通散掉溼氣
陰天一般沒什麼風,就算有風,但風力小,按照一般的做法,掀開大棚兩頭通風透氣,效果不夠明顯,可以考慮在棚內使用電風扇來吹散裡面的溼氣排出去;開啟執行中的風扇應該是朝各方面轉動的,而不是定向。
這樣的做法就類似於露天種植蔬菜,風大的時候水氣流動更快,菜地沒什麼潮溼。
三、加熱除溼
蔬菜大棚內除溼,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透過加熱來除溼;而加熱的方式也不止一種,有些是在棚內烤小火或者是烤木炭,有條件的話是買那種電加熱暖風機來使用,操作更方便、靈活,缺點就是一下子投入的成本比較多;至於使用哪種,看自家管理情況選擇了。
大棚蔬菜種植一般在天氣比較冷的季節,本身氣溫低,棚內溼度高,溫度低,透過加熱的方式除去溼氣了,棚內的溫度得到一定的增高,利於蔬菜生長。
四、撒草木灰吸溼
當蔬菜大棚內出現潮溼時,不單是空氣溼度高,地面泥土也比較潮溼,而陰天沒什麼太陽照,水汽蒸發少,我們可以透過施用一些物質來吸溼、降低泥土溼度,這種物質就是很多人所熟悉的——草木灰!
草木灰是乾燥的,而地面潮溼,撒草木灰上去附著力強,除溼效果是很明顯的!而且草木灰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溼度高的大棚內,本身就容易出現病害,而病害一般是病菌引起的,草木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害的發生。
草木灰的施用,不單是種菜的壟上要施,壟間平時人們常走動的溝裡也要施,因為溝裡地勢比較低,更容易潮溼甚至積水。
當然了,草木灰本身還是一種養分豐富的肥料,用來除溼了,之後不用掃掉的,被土壤裡的蔬菜根系吸收利用,蔬菜生長得更好呢。
五、清理棚內的枯老爛葉
隨著蔬菜的生長,會出現些老葉、黃葉、病蟲害葉,大棚內溼度高,這類的蔬菜葉也容易腐壞,而且蔬菜長大棵了,本身植株間透氣性就比較差,要清理掉那些老葉、黃葉、病蟲害葉,透氣性好了,溼氣容易散出去,蔬菜才能生長得更好。
總結:連陰天蔬菜大棚內溼度高,給大棚有效除溼,方式不止一種,除了掀膜通風透氣,還可以透過加熱除溼、施用草木灰等方式,看情況結合幾種使用。
回覆列表
2019年12月下旬到1月中旬遇到了長達20天的連陰天,中間還有斷斷續續的雨雪天氣,給早春育苗和越冬蔬菜生產帶來的很大的影響。
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低溫高溼,低溫高溼是很多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高發條件之一,對瓜菜的健康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如何降低棚內溼度呢?今天我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措施跟大家分享一下:
1、改變澆水方式,儘量不要採取大水漫灌,由於冬季溫度低,水份蒸發少,瓜菜作物需水量也小,儘量採取滴灌,尤其是膜下滴灌的方式,既能滿足作物需水量,又能降低棚內溼度。
2、由於這個時候屬於病害高發期,遇到病害儘量不要採取常規的藥物防治方式,可以採取煙霧劑和粉劑對蔬菜病害進行防治,減少噴霧造成溼度增加。
3、在天氣合適時,選擇適時放風,要做到既能降溼,又能保溫。
4、可以在棚內道路和植株行距間鋪撒稻草、稻殼等,也可以起到吸溼的作用。
總之,冬春溫室生產要做好降溼的準備,避免因為高溼帶來的病害,給生產帶來損失!
另外,高溼一般連陰天的情況比較多,同時,還需要注意棚內補光措施,可以使用LED紅光補光燈,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