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050638
-
2 # 楊德福8086
我的啟蒙老師是民辦老師,他現在的生活非常清苦,年齡已達到70多歲,身患種疾病,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我是69年入學的,當時入學時學校是破窯洞,我的啟蒙老師就動手用土塊和木板給我們製作了桌凳,在這樣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白天給我們上課,批改作業,進行課外輔導,下午還要回生產對參加生產勞動。當時大隊每月向他補助15元,他向所在的生產對交五元記工分,年終分口糧。
雖然我的啟蒙老師不算國家的正式教師,但他們卻熱愛自己的工作,他不僅關心我們的學習,還關心我們的安全和生活。記得當時學校在溝底的窯洞裡,遇到下雨,老師就把我們連揹帶扶,一個一個的送回家,有時候我們不回家,自己帶了玉米麵餅子,他就為我們燒水,讓我們在學校裡吃完飯,繼續在學裡上學。
七八年後自己高中畢業,畢業後也是一位民辦老師,和我的啟蒙老師在一個學校上課,86年後我考入師範院校,畢業後成為國家的正式教師,在另一所學校任教。也經常和我的啟蒙老師在一起工作,他還是一位民辦老師。當時國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國家每月給他們發放21元生活補貼,他們仍然默默無聞,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80年後,他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被所在的公社辭退,辭退後,國家也沒有向他們發放一分錢生活補貼,他們回家去勞動,出外去打工,生活也一直過得非常清貧。
2014年,國家實行養老制度改革後,國家對辭退的民辦老師建檔立卡,到他們60歲的時候,每月向他們發放60元生活補貼,他們的生活也非常貧困。
每當回到家鄉時,我總是去看望我的啟蒙老師,我始終對他懷有一顆敬畏的心情,常想起他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你是貧農的兒子,你要努力學習!"使他的鼓勵,我才有了學習的毅力和勇氣,在學校努力學習,上了初中高中,上了師範園校,將來成為像他一樣的人民教師。在教師這個職業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永遠站在講臺上像他一樣,以自己精湛的教學藝術,高尚的師德,為鄉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啟蒙老師的教導。
-
3 # 北斗LJP
我的啟蒙老師是本科畢業,國家分配的公辦下放教師。文革時期的臭老九,幸虧這些臭老九,把我們從天真爛漫,不懂事頑童,陪養成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幾十年過去了,老師駕鶴西去,但是,她的音容笑貌還依稀可辨,同學聚會時,常回憶往昔,想起我們第一任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的學習,照顧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做飯,洗衣服,有時去她家裡住,我們吃飯時,她總是佔在我們身後,看著我們吃,等我們都吃完她再吃,現在回憶起來,我們當時能把粗茶淡飯吃出滿漢全席的味道來,好想那時的味道。
是她,我們的啟蒙老師,傳授我們知識,耐心輔導,手把手教我們寫字,為我們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十幾個孩子都上了大學,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融入了社會,老人家健在時,我們每年都集中去看望,專門在她家裡吃飯,不去飯店,看看生活上各個方面有沒有需要幫助的,老人家風趣的說,我沒啥幫助的,你們只要不尿炕就行啦!……
現在,大家聚會閒聊時,還挺感謝文化大革命的,什麼事都有避也有利,要不是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誰會來我們這窮鄉僻壤教書啊?我們是幸運兒。
老師已去,但她永遠在我們心中,師恩難忘,英名永存!
-
4 # 清風教與育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啟蒙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在村上的村小。村小規模很小,只有四個班,還多是複式班。說是學校,連統一校舍都沒有,教室都是借用村民的,課桌板凳都是學生自帶,真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老師也全是代課老師。
由於家裡好幾個哥哥,他們讀書成績都非常好,所以從小就渴望讀書上學。而且開學那天非常“隆重”,恰逢家裡有事,來了不少親朋,表哥表姐,姨媽姑姑等很多親戚來走人家,順便送我上學,挎著一個布片縫成的小書包,蹦蹦跳跳的在大人陪伴下去上學,一切都是那麼新奇,童年的記憶,雖然窮,但是那麼的幸福那麼的真實,至今無法相忘。
教我們的老師,都是村上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文化人,也就是所謂的民辦教師吧。兩個老師都姓周,一個教語文,一個教數學,還要教另一些人的語文和數學,因為是複式班,好像另外十幾人是三年級,我們二十幾個讀一年級。
教語文的老師年齡稍大,二十三四吧,教我們很認真負責,還經常家訪,和家長溝通交流,第一冊考試每一個人都極格了,家長村民們對他評價很高,都很尊敬信服他。大概是1988年,考上了鄉幹部,走上了從政之路,從鄉廣播員開始,到後來的鄉文化幹事,再到副鄉長鄉長,再到後來區政府任職,最後以縣人大副主席職位上退休。
教數學的小周老師,連續兩年高考沒考上,回到村上代課,為人比較心高氣傲,也沒怎麼用心教學,第一冊期末26人沒有一個人極格,我44分是全班最高。小周老師代了幾年課,中途有一年半又沒代,後來轉民師和民師轉正都沒如願。1995年開始做小包工頭啥的,受他在鄰省當大老闆的哥哥提攜,一路高歌猛進,1997年接手當年縣上最大一段公路工程,兩年內掙了400多萬。開始驕狂,在他眼裡,區上只有區長區委書記能入他眼,縣上只有交通部長和縣長縣委書記能入他眼。甚至在有一年過大年時公開諷刺跟著他幹活的一管理人員:就你這屌樣還過什麼年,過個年有個50塊足夠了等等。2002年和人合資修另一大工程,過程中百般算計他的合夥人,最後矛盾激化徹底翻臉,合夥人被坑了近700萬後,發動自己所有關係和能量對他進行封殺打壓,從此在領近三個縣內沒能接到一個工程,坐吃山空,又愛賭博,在1998年又拋棄糟糠之妻,現在十來年,基本靠他的大老闆哥哥接濟過活。
-
5 # 使用者5526715581042
我的啟蒙老師是溫老師,女,高中畢業沒考到大學,到我們學校代課,和她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廖老師。溫老師教一班,廖老師教二班,當年我們兩個班都是在暗地裡比賽,都是我們班勝。以前學校的老師都是老一輩的,只有溫老師和廖老師18歲,年輕有活力。她們的教學都是用普通話,所以我的拼音學得不錯,我非常感謝她。雖然其他老師會在學生做錯事會打手懲戒,但我認為那是小事。班上有好多調皮的學生,經常在課堂打架鬧事,搗亂,欺負其他人,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我見過老師被氣哭幾次,我們都會安慰她。後來出來讀高中大學,老師調到一個山區去了,後來轉正了,現在也退休了。以前調皮搗蛋的同學,都在小學畢業後就不讀了,在農村,不知過得好不好。其實當時我爸也教書,經常睡醒還看到爸爸在備課~~~感謝天下的老師,祝大家健康快樂。
-
6 # 提神
我的啟蒙老師都是民辦教師。
語文老師姓張,是本村人,聽說在外縣上的初中,當時也算文化人了,進校當了民辦教師。當時的學校還是在一所破廟裡,不免要刷白牆壁寫些校訓之類的。這個張老師在舊笤帚上蘸上墨汁就能寫出好看的大字來,這也是他的拿手活。上課時總是婆婆媽媽的念讀課文,讓學生一遍遍地抄寫,還讓背下來。默寫課文成了他教學的“法寶”。就為這事,捱過教鞭的不少,我也在其中。課後判若兩人,記得他把我背起,然後就抖,抖得我心跳都加劇。鬨堂大笑才收場。張老師還有理髮的手藝,雖說只會理個小平頭,但在當時也很時髦了。當然這都是張老師義務服務,再說那個學生有錢去理髮?後來張老師因計劃生育被辭退了。他就不服輸,憑著自己理髮的手藝,在街上開了一家理髮店。90年代初期,“生意人”很少,張老師還是第一個開理髮店的。說是理髮店,其實就是理個平頭、光頭,刮個鬍鬚,充其量也就是專為男人服務的。印象中他的理髮店“存活”時間很久。就是我當了民教多年了,他仍在經營。終於熬到有了孫子外孫女。張老師卻中風癱瘓了,老見他坐著輪椅在街上轉悠,去年臘月他去世了。
相比而言,我的數學老師是幸運的,他適逢民辦教師第一波轉正的時機,兩年後又到了退休年齡。如今和我是鄰居,也在街上修了兩層商住房,開著小超市。前幾年在縣城買了樓房。70多歲的人,每月近5000元的退休工資,身體稍覺不適就住院治療。天天看他精神矍鑠,笑容滿面。
過去的已成記憶,真心希望所有的原民辦教師保重身體,永遠健康。
-
7 # 李爾勳1
我的啟蒙老師也是民辦教師,那時生活條件艱苦,按照學校教課記出勤,星期六半天星期日一天沒報酬,即每週計算介紹五天半,每天八分工,生產隊社員每天十分工。民辦教師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可參加生產隊勞動。上面每月補助5元,這就是收入。那是生產隊出勤一個工(十分)年終決算一角多錢,這就是民辦教師,當時農村的文化人。是他們無私的奉獻,逐步發展引領人們不斷學習進取,掌握文化科學知識,所以民辦教師是農村的基石一點不假。
是他們的勤奮,指導農村孩子識字學文化,漫漫走出大山。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春夏秋冬的磨練,漸漸白了頭,躬了腰,有些已經離世,個別倖存者已柺杖作伴,辭退人員教一年補助八元,再加上面發的幾十元養老金生活著,是生活練就他們的意志,是社會給了他們生存信心,享受者夕陽晚霞的餘光。
-
8 # 李增喜3
我的啟蒙老師姓李是民辦教師,和我是一個村子的。現在因為婚姻關係我們成了本家族的親人,他的文化程度不高,教了我不少錯別字至今仍常出現。後來我高中畢業也回村當了幾年民辦教師,我們還在一個學校教書。當時算術改成了數學,小學生也有了x和y,並且有了三角形和勾股弦。這些他都不懂得,x他叫背靠背,我經常教他學習。他教書全憑認真和耐心,他不光教我們學習知識還教我們如何做人。在隊流時他被流下去當了大隊幹部,他是個老黨員。後來幹了幾年幹部又回學校當了教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轉成了正式教員。在我到鄉鎮工作分管全鄉教育工作的時候,他還找了我,是關於想退休的事情。他現在和我一樣退休了仍在村中,只是他比我老了一點,而他已不種地了我卻還在種地。我們的關係挺好,村裡有事開會經常坐在一起,相互間觀點基本一致很少爭吵。互相之間有什麼特產還要相互送上一點,我對他非常尊重仍然叫李老師,他雖然不答應但常笑著。人就是這樣過的平凡,年復一年容顏變老。我非常珍惜我們的這一段師生情緣,但願我的老師能長壽延年,幸福生活更加美滿!
-
9 # 手機使用者83444724451
我從小學到初中的老師都是民辦教師。到了高中才是公辦教師。哪些民辦教師被辭職的現在的生活都很苦,他們現在已經老了沒有經濟來源,又沒有一技之長,請大家想想他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掉呢?我呼籲全國的民辦教師的學生都應站出來,為我們苦命的被辭職的原民辦教師要求國家統一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
-
10 # 沉默138240246
我的啟蒙老師是民辦教師,他教我的時候是個小夥子,後來被辭退了,現已過七十靠每月一百來元教齡補貼維持生活,過的很淒涼。
-
11 # 阿Q強仔
我的啟蒙老師是民辦老師。
雖然我的啟蒙老師現在有很高的退休金,可是他的婚姻卻很不幸。
我的啟蒙老師從十八歲就教書,大多數的教學時間是在我們村學校度過的。有很多父子兩代都是他的學生。可以說,他與我們村已經溶為了一體,我們村每一個人都很尊重他,無論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怎樣的批評甚至是體罰,到了家家人還會繼續責罵孩子一頓:為什麼不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
那時候的民辦老師很辛苦。掙著微薄的工資,承受著繁重的教學任務。一個老師擔任著我們村一到三年級所有孩子的教學,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
老師盡心盡力的教學,可是家裡還得種地養活全家。那時沒有機械化作業,地裡的活全靠人工。老師只有在星期天的時候才能幫妻子乾點農活。
有於繁重的體力勞動,師孃累的面黃肌瘦,終於積勞成疾,在老師剛轉成正式老師的時候病逝了。
雖然老師後來又找了個老伴兒,可是這個老伴兒疑心太重,整天懷疑老師,甚至老師都不能和別的女性說話。
後來老師忍無可忍離開了這個傷心的家,
投奔了遠方的親戚。
老師辛苦一生,臨近退休轉正,剛要過上美好生活時卻婚姻遭遇不幸。至今很多年沒見也沒聽到老師訊息了。祝願我的老師身體健康,擁有一個快樂的晚年。
-
12 # 漁舟唱晚夕陽正濃
我的啟蒙老師,是一位民辦教師。七十年代的農村小學,基本上都是民辦老師,很少有公辦教師。
(一)基本情況
校舍是屋架房子,土坯壘砌而成。桌子是用大樹鋸開,一分為二,用土坯支撐起兩頭,中間坐人。
每學期開學,自己從家裡帶上馬紮,放假再帶回來。
沒有電,照明靠每個學生自己製作的小煤油燈。經常燻的鼻孔、臉上黑乎乎的。
(二)啟蒙老師
我的啟蒙老師,是鄰居家的一位孫姓女老師。論輩分,該叫她嬸嬸。很謙和,很慈祥,有愛心,有耐心,從不打罵學生。既教我們文化知識,又教我們人生哲理。還經常性地,帶領我們去生產隊,參加義務勞動。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由於遺傳因素,我剛開始寫字,是用左手,俗稱左撇子。當時的人們認知,這是不對的。於是,孫老師就手把手幫助我。幾個月後,終於改成右手寫字。
後來得知,1999年底,全省有政策,民辦老師需要統一考試,要麼轉正,要麼回家種田。很遺憾,由於孫老師年事已高,結果沒有透過,就回了家。
孫老師,已經不在人世,好多年了。她對我的學業乃至人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懷念,這位可敬可愛的老師。
-
13 # 語文課堂的文化味
我們上學的時候基本上啟蒙老師都是民辦教師,在正式上小學之前還有上海的知青把我們的這些小屁孩組織起來上了一段時間的啟蒙課。後來一直到初中,才有個工農兵學員分配到學校來,高中階段也有不少老師是民辦轉正的。
印象中絕大多數民辦老師都轉正了,基本上差不多退休了。記憶中只有初中的一位語文老師,因為超計劃生育了二胎,被辭退了,還有一位英語老師,始終沒有考試過關,一直是民辦代課教師。
那一位語文老師是當兵復員回來的,閱歷比較豐富,在上課的時候,講了很多課外的知識,特別是當兵地方的一些風俗習慣,對於那個時代的我們無異於就是很好的課外書籍。
後來不做民辦代課教師了,回到村裡面,擔任了村支部書記。過了幾年聽說帶頭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村支書也被下掉了,就做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其實他作為語文老師是非常合格的,上課幽默風趣,深入淺出,儘管他不一定知道多少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
那因為英語老師很刻苦,高中畢業以後一直做代課老師,轉正考試就是過不了關,這可能真的是命運。後來就一直在教務處打雜,做做教務員,不再上課了。
我工作以後,回到了初中的母校,和他碰了幾次面,閒聊了幾句,感覺到歲月催人老,真的老了。最終因為大量師資的補充,也被辭退了,幹了一輩子什麼都沒有。
那個時代,全國各地有很多因為考試沒有過關轉不了正的民辦代課老師存在,最後都因為大量師範生的分配被一刀切全部辭退了。有的回鄉務農,有的到處打工,有的自主創業。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打工、務農、創業獲得了成功,成功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都是掙扎在溫飽線上。或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那個時代的命運。
但願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經濟的騰飛,全社會對這個群體越來越給予關注,透過發放津貼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讓他們安享晚年。
2021,我們繼續加油。
-
14 # 秋實80587892566
我的啟蒙老師都是公辦老師,那時候民辦教師尚未誕生。他們都是八、九十歲的老前輩了,早已退休,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
15 # 顏世勝
我的啟蒙教師是民辦的,最後一直到退休了也還是民辦著,好孬我們這裡有個民辦教師待遇,就是每教一年每個月補助20元,老師教了17年每個月發340元,日子過得緊巴,青年期都獻給了教育上,自己沒什麼手藝,又上了歲數只能平淡如水的度日了。唯一自豪的是每年都有自己學生的拜訪了。願老師身體建康!
-
16 # 益凡逢順
我的啟蒙老師是掙工分的民辦教師,文革前的初中畢業生,是我三至五年級的算術老師,任教三十餘年,九十年代中葉被一刀切辭退,返鄉事農,去年已睜目與世長辭。
啟蒙老師的一生可謂悲慘,在那特殊年代、國家百廢待興的困難時期,舍小家,顧大家,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奉獻畢生精力,最終被辭,晚年生活讓人淚目!
那時的教書先生,白天在校教書,晚上批改作業或參於農村的掃盲,因逢史無前例的大隊辦學、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教育經費自行解決,平時還得參於學校的擴建、桌凳的添置、校辦農、養殖場……的管理事宜,雖有節假日,亦不得閒也!
老師在任教期間,家庭人口多,上老下小,膝下三兒,處階梯式上學階段,因民辦教師是隻掙工分不掙錢,平時因工作的特殊性,根本不能透過其它途徑獲得經濟收入養家,加之生產隊的工分值低,年終分紅仍是生產隊的欠戶,度日之窘狀不堪回首。
掙工分的教書先生,在任教期都是債臺高築,老師的長子因家庭原因,三十開外才與一外村患先天性心臟病姑娘結婚,不幾年兒媳未育因病去逝;次子、三子相繼大齡,在親鄰的撮合下,陸續當了上門女婿,做人之子。師妻因日子過得不如一般人,不負家庭接踵而來的遭遇,患老年痴呆,未癒中年亡故。老師的晚年,只能與長子共度殘生。老師因在教學期間,長年住潮溼窯洞,老來落下風溼病,因無錢就醫而殞命……
掙工分的教書先生,因工作的特殊性,社交圈子小,被辭後,因重師道,貼上情、拍馬屁、阿諛奉承是他們的短板,他們的家境再貧困,在農村也是不會比照顧的,雖有後生予以接濟,但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民辦教師在那特殊年代(文革)、國家最困難、公辦教師嚴重缺額、農村適齡入學兒童高峰期,為中國農村教育陣地撐起了一片藍天,為中國今天的繁榮昌盛打下了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其功垂千秋!
被辭民師這一群體已步入老齡,且在逐年減少、慢慢移出人們的視線,
國家及地方政府在二0一0年出臺政策,給予以不同於農民的教齡補助,其額度早已與高消費的市場經濟不相匹配,他們的晚年生存仍陷水深火熱之中,還望國家儘快出臺這一版塊政策,讓他們的殘生活出點人應有的尊嚴!
回覆列表
我的老師大部分是民辦老師,那時一個大村子裡只有一個公辦老師,我的啟蒙老師是一個女老師而且是民辦老師。
那時,條件不好,記得那時的“課桌”是用土坯壘起來的課桌,自己拿板凳子。
現在仔細想想,當時國家剛解放,百廢待興,物質不大豐富。毛主席知道文化的重要,急於讓全華人民掌握文化知識,土法上馬,因地制宜,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我們之前,一個村裡,很少有識字的文化人,到我們這裡,基本就是普及了文化。
那時,我的老師,是一個農中畢業的女老師,很美麗漂亮,她教我們拼音,教我們算數,教我們唱歌,體育。還給我們講故事。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有一次見了我的老師,樣子沒變,只是老了。後來知道當時他們一個月三塊錢,另外還領工分。
那時的民師老了,大隊上就換人,一直到1984年,我們地區做了統計並登記造冊,說要穩定教師隊伍,後來這些登記造冊的人大部分轉正。關於這個問題,本人曾寫過小文《致敬!向民辦教室的青春歲月》。
現在仔細想想,那時多虧了有那些民辦老師,是他們讓全華人民有了文化知識。
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