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精選曲藝
-
2 # V月小釵023
戲曲藝術的衰落,是時代前進的結果。
原來電影院與戲曲共同存在,但銀幕上的映像不是真人,舞臺上是真人在表演。而且看著舞臺上的演員表演,很賣力氣,唱腔聽著‘解渴’。因此八十年代之前,電影對戲曲衝擊力並不大。九十年代開始,歌舞、搖滾樂、通俗歌曲大行其道,對戲曲衝擊力太大了。時任文化系統的高管,又發出了‘國家拿錢養軍隊不能養劇團,劇團要自己養活自己,適者生存。’這種講話,讓劇團的人才心涼了,紛紛轉行不做演員了。因為演員看不到今後的希望了,人才的流失,舞臺上缺少了四梁四柱,配不上原來的‘套’,好多留下的演員,孤掌難鳴,無力迴天,劇團受到了傷筋動骨的創傷,很多劇團難以為繼,紛紛封箱、歇業,有的縣一級劇團就此解散。因為原來劇團自己盈利一部分,當地政府扶助一部分,可以生存下去,劇團完全靠自己努力‘自負盈虧,’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劇團不能夠常年演出,需要拍新戲,需要休整,這期間沒有工資怎麼生存?
九十年代以後,網路的興起,更加劇了劇團的生存空間的艱難。觀眾可以足不出戶在網路上看電影、看電視,誰還會去劇院看場戲曲?青年人不喜歡戲曲的原因,是戲曲離他們太遠。戲曲的節奏緩慢,演員幾十年練出的舞臺功夫,青年人不喜歡看,這是大問題。英雄無用武之地。當地有了戲曲演出,有多少年輕人把自家喜歡看戲曲的老人送到劇院去看場戲?青年人不樂意進劇院,一部分老年人又不方便進劇院。因此這種冷落局面慢慢就形成了。
保留劇團精英,排出高水平的戲曲,為本地區留下本劇團的‘陽春白雪,’錄成像,當成資料。這就是留下了地方戲曲的‘種子’。
適時的增加演出場次,讓更多的觀眾瞭解自己。多多服務於基層,培養新的觀眾群體。
-
3 # 京典水墨1
郭德綱老師不是開始拯救了嗎,現在人們又開始買票聽戲了。
當年相聲沒落,郭老師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相聲,現在又開始拯救戲曲了,收京劇神童做乾兒子創辦了麒麟社,現在也到處演出,現在郭老師的戲票賣的也很好,不像以前聽戲的都是老年人,現在年輕人也開始走進劇場聽戲了。慢慢來,一切都是好起來的,麵包會有的,房子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
4 # 名校歷程
藝術的產生、形式、發展,由生產力水平決定,沒有脫離經濟發展而存在的藝術。
戲曲屬於舞臺藝術,早期具有講故事、音樂性、教化性三種主要功能。
從現代的角度看,戲曲是落後的藝術形式,是落後生產力的結果。
對戲曲第一次衝擊是電影,電影在講故事方面更形象生動。
第二次衝擊是唱機、廣播這類新媒體的出現。使戲曲的音樂性降低。
第三次衝擊是電子音樂的產生,音樂性具有顛覆性衝擊,戲曲完敗。
電視、光碟、網路的出現,對戲曲講故事功能徹底摧毀。
-
5 # 舞進人生天堂
戲曲藝術是中國真正的瑰寶。它目前衰落有它自身沒有與時俱進的原因,也有對青年觀眾藝術鑑賞力培養的原因。
實際上中國戲曲是真正的綜合性藝術,唱唸做對演員的要求都很高。特別是"做“是中國真正的舞蹈,如果加以整理發展可以比美西方的芭蕾。
政府層面的重視推動是中國戲曲重煥光彩的關鍵。真正的藝術魄寶的綿延發展不能完全由市場塊定,市場流行的只會是快歺文化。
電影電視網際網路這些主要是傳播技術的進步,只是讓觀眾多了選擇,並不是影響中國戲曲發展的本質原因。
-
6 # 冷夜烈貓
戲曲的衰落,是必然的。
戲曲是傳統的娛樂,當可選擇的娛樂方式多起來時,傳統戲劇被擠出社會,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幾年前,曾有一個考上覆旦大學的小姑娘,她撕掉了錄取通知書,留在家裡繼承皮影戲技藝,我當時的評述是:“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一些已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老行當,該退出社會就退出吧,死守這種藝術真的沒有必要。”
今天我也是這樣說,戲曲衰落就衰落吧,傳承需要市場才會實現可持續發展,靠個人興趣,政府補貼,社會捐助這種形式維繫一些老化的藝術,完全沒必要。
真怕失傳,可用錄音錄影方法將這些戲曲數字化,藏於博物館,或形之於文字圖片,誰愛學誰學,豈不美哉!
-
7 # 開心梨園戲院
因為現在的消費主力是年輕人,年輕人500元看一場演唱會不會心疼,老年人50元看場戲三天睡不著,還有就是現在媒體工具的豐富,Mp3,唱戲機,vCD等在家就可以觀看,主要是省錢。但是劇場觀看的效果和在家觀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別的。
-
8 # 紅船先鋒隊
如果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戲曲藝術的衰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在當今時代已成事實,我們有目共睹,時代在變,大眾的審美固然有別於從前。從單調走向多元,這是自然不可逆轉的趨勢。懷舊可以存在,但不必刻意挽留大多數人追求新興娛樂的腳步,我們都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
然而,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瑰寶的戲曲藝術,在當代越來越受到文化層面上的珍視和禮遇,這也是事實。我們可以看到,近年國家扶持戲曲發展的政策頻頻出臺,各省市鄉鎮的戲曲進校園、進社群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專業劇團的演出創作也是一年四季從未停歇,戲曲藝術其實並沒有出現人們想象中的蕭條和式微,為什麼?簡單來說,中國戲曲這種獨特的寫意藝術形式,實際上是能為相當一部分具備戲曲欣賞習慣(如從小看戲長大)和較高審美水平(如受過藝術教育)的觀眾所接納和喜愛的。此外,家鄉的戲曲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而言,會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即使從前不感興趣,在異鄉聽到了,也會眷念。這時候,戲曲藝術已經不僅僅是娛樂了,她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品味,一種情懷的寄託。這是我們一直都需要的。
好戲,一定會有人來看。觀眾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審美需求更豐富了,戲曲藝術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也就更廣闊了。目前,對於戲曲的文化需求可能還比較小眾,但隨著戲曲的普及教育和傳播質量的提高,具備欣賞戲曲的藝術素養的觀眾將會不斷增多,戲曲的受眾面也會越來越大。前景是光明的,我們堅信,我們努力!
-
9 # 人醜心美
藝術的產生、形式、發展,由生產力水平決定,沒有脫離經濟發展而存在的藝術。
戲曲屬於舞臺藝術,早期具有講故事、音樂性、教化性三種主要功能。
從現代的角度看,戲曲是落後的藝術形式,是落後生產力的結果。
對戲曲第一次衝擊是電影,電影在講故事方面更形象生動。
第二次衝擊是唱機、廣播這類新媒體的出現。使戲曲的音樂性降低。
第三次衝擊是電子音樂的產生,音樂性具有顛覆性衝擊,戲曲完敗。
電視、光碟、網路的出現,對戲曲講故事功能徹底摧毀。
-
10 # 醉墨流
藝術的產生、形式、發展,由生產力水平決定,沒有脫離經濟發展而存在的藝術。
戲曲屬於舞臺藝術,早期具有講故事、音樂性、教化性三種主要功能。
從現代的角度看,戲曲是落後的藝術形式,是落後生產力的結果。
對戲曲第一次衝擊是電影,電影在講故事方面更形象生動。
第二次衝擊是唱機、廣播這類新媒體的出現。使戲曲的音樂性降低。
第三次衝擊是電子音樂的產生,音樂性具有顛覆性衝擊,戲曲完敗。
電視、光碟、網路的出現,對戲曲講故事功能徹底摧毀。
回覆列表
傳統的戲曲劇種最初據文化部門不完全的統計全國內大概有四百六十多種,可惜的是今天記錄在冊的大概只有三百多種,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傳統戲曲越來越少,下降速度非常快,這些數字不禁讓我們擔憂,我們是任由發展還是想辦法保護傳承成了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戲曲藝術的衰落這個問題在網路上一直存在這爭議,一部分人認為戲曲藝術像其他事物一樣都符合客觀的發展規律,總要經歷有盛到衰的過程,因此不必有意的去發展支援!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文化需求,我們抱著一個平常的心態看待就行;相反另一部分人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如今戲曲的發展是因為沒有優秀的作品,沒有在年輕人中大力宣傳,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展戲曲,傳承戲曲。這兩個觀點都有這自己的理由,也都有合理的地方,都有一批支持者!今天我又看到了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我認為應該繼續發展戲曲藝術,不是簡簡單單的“發展”,而是在改革創新的基礎上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將我們傳統的戲曲藝術發揚光大。
過去傳統戲曲藝術的出現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娛樂,豐富老百姓的生活。在過去經濟水平不高,生產力不夠發達,人們除了勞動、一日三餐之外還有很多時間,人們就想到了各種娛樂方式,戲曲也就隨之產生。戲曲發展到今天,已經具備而完整的體系,不同劇種有著自己獨特的演唱方式,代表曲目,曲調、伴奏樂器等等,是一門成熟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對於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有著巨大的貢獻。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新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年輕人不再愛看傳統的戲曲藝術,甚至很多人都不瞭解戲曲文化,因此造成了戲曲的衰落。總結下來,戲曲衰落主要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⑴傳統的戲曲藝術缺乏創新,戲曲作品,表演方式等等都需要創新。今天在國家的號召下各行各業都在創新,不創新就會衰落,就會被時代淘汰,戲曲也是這樣。就拿歌曲來說吧,今天的流行歌曲與八九十年代的歌曲存在著明顯的差別,不論是歌詞,還是曲子,伴奏方式都有差別,甚至是發行方式也有很大區別。過去歌曲大多數都是採用光碟,磁帶這些東西消費,不僅成本高,而且效果也不太好,而今天這樣的發行方式已經被淘汰,出現了網路發行,這就是創新。戲曲作品應該符合新時代的時代特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貼近老百姓的生活,這樣的作品觀眾們會更容易的接受。
⑶隨著時代的發展,多種娛樂方式的衝擊。我們今天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年輕人都在刷抖音,看快手,很少有人可以有時間抽出一點時間去聽一段戲,主動地瞭解一些戲曲相關的知識。我認為這也是戲曲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去傳承戲曲文化如何去傳承戲曲文化,我覺得有兩個核心問題,其一為讓大眾瞭解戲曲文化,這是發展戲曲的基礎;其二是創作出優秀的接地氣的戲曲作品。只要做好這一點,戲曲不會衰落。總結下來,傳承戲曲文化我覺得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去做:
⑴鼓勵創新,改革戲曲作品,為戲曲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⑵鼓勵劇團的發展,做好國營劇團保障作用的同時,大力支援民營劇團的發展。
⑶大力宣傳優秀的傳統戲曲文化,可以透過比賽,電視節目,網路,短影片,直播等方式向年輕人介紹戲曲知識。
當然除了這些措施之外,我們作為戲迷朋友,也應該為傳承和發揚戲曲文化發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