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播種善良傳遞溫暖
-
2 # 果果奶奶7069
你們結婚十年了公婆沒提分家,說明你們還聽公婆的,是孝順聽話的孩子,證明你們是個和和睦睦的大家庭。如果你們想分家對大家有好處,可以像公婆提出來,公婆不會為難你們的,你們覺得做兒媳婦不容易,其實做公婆的更不容易,到後來你們做了公婆,就明白做公婆的為什麼不提分家,一定會明白公婆對你們這個大家庭的好處了。願天下每一個家庭都(家和萬事興)
-
3 # 於諾軒
結婚十年了公婆從來不提分家的事情,這是什麼意思?
首先明白一點就是你們沒有矛盾。公婆看你們大家都處的非常好,不分家,對自己也有利,在一個家庭裡吃飯,倆兒子誰有困難了,都能幫襯著,不可能倆兒子同時事情不好,總有一個(經濟)好,一個(經濟)差點,這樣能拉著差點的生活,公婆日子好過,如果公婆給二個兒子分開家,跟了一個兒子不掙錢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必經另外一個兒子給錢是有限的,兒子給了你錢,你又不好意思顧自己吃、自己穿,跟著過的兒子日子不好,你還要給他貼補,也就是這個兒子給的錢貼補另外一個兒子。所以給錢的兒子老人總嫌少,總不夠花,總不夠用。如果跟著兒子會掙錢的日子就好了,但生活條件不好的兒子什麼都不管你了,但有一點,會掙錢的兒子背後都有一個能行女人,能幹女人。最後公婆思想是,只要你們倆兒子、倆媳婦不提分家,我們做老的就不分,就這樣往前走著,等走不動了再分。
-
4 # 懶人桔子
你不和公婆一起住,夫妻兩掙錢自己管理自己花,就是分家了,關於公婆的財產怎麼分配這是他們自己點事。不要想著分老人家的財產。
-
5 #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結婚十年了,公公婆婆從來不提分家的事,你公公婆婆有兩個兒子,有兩套房子。
先說說我這邊的情況吧,我這邊除非公公婆婆只有一個兒子,幾乎百分之百是兒子媳婦主動提出跟公公婆婆分家另起爐灶。
因為兩個以上的兒子妯娌住在一起,頗此之間生活習慣和三觀嚴重不合,說實話,住在一真心簡直就是一種酷刑折磨。
而且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財務與職責都是非常混亂的,作為大兒子大兒媳一般又是被公公婆婆套上各種道德枷鎖綁架,什麼大的讓著小的啦,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啦,等等等,總之是大兒子大媳婦就是要各種吃虧“大公無私”。
甚至還有的偏心公公婆婆把給二兒子三兒子結婚欠下的債務,強行轉嫁給大兒子大兒媳讓他們負擔。
所以你明白了吧?公公婆婆如果不分家自己吃虧,他們絕對會主動提出來甩包袝,逼著你們分家。
我認為,如果你們實在不想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那麼你們可以主動提出分家另起爐灶,前提你們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去買一套自己的房子,這樣公公婆婆就算再不想你們跟他們分家,也無可奈何。
所以是另起爐灶享受小傢伙獨立空間,還是繼續忍受大家庭的紛紛擾擾,你們自己掂量著辦。
-
6 # clzvli
公婆在就想著分家?分家了老人住哪裡,誰照顧老人,沒分之前相互照顧還好,分了不要說得那麼偉大,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好好照顧老人,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相處,不要寒了老人的心。
-
7 # 喜歡去巡山
這個家不好分啊。才兩套房,老兩口得住一套吧?另一套給誰?都分給兒子吧,自己就變成寄人籬下了,誰能接受啊。媳婦你再等等吧,等老人再買一套房子就分家。
-
8 # 張碧文229
看得出來,你和妯娌,婆婆關係處理的很好,三觀可能不合,但可以相互包容,日子還相處得下去。如果婆媳關係不和,妯娌關係不好,老早分家了,這是必須的,因為在一起只會使得家庭風波洶湧澎湃。
可以肯定你是希望分家的,不是不會在此揣測婆婆心思。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有屬於自己個人財產,就我四十多年的個人所見,
(猜的)你們家也是有獨立空間的,你和老公,弟媳或者哥嫂你們都會有獨立的經濟空間,公公婆婆一般不會問你們要錢,要錢也不會問那一個要,對不對?
-
9 # 程譽1
結婚十年,假如弟兄姊妹多,你公公婆婆和弟兄姐妹不吵不鬧,不提分家的,說明你公婆有本事,也證明了你們小輩明事理,直得尊重,我岳父的大哥家也是這樣,他倆老人有二個兒子三個女兒,重孫子都有了,也沒有分家。
-
10 # 洋宇果子
分不分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能和睦相處嗎?如果都和和氣氣的為什麼要分家呢?這個問題問的太片面了,沒有說出家庭裡的問題,如果說應該分家沒有分也太牽強了點。公婆感情和睦,跟兒女相處愉快,兄弟妯娌感情要好,確實沒有分家的必要,在一起吃住幾代同堂也是人生一件幸事啊!至於那些老人感情不和經常吵鬧的家庭,兒女也不會和氣到哪裡去,妯娌間在一起更容易相互攀比,家有兩兄弟的老人再來個區別對待兒孫,是怎麼樣都不會住到一塊去的。如果有這些問題老人還是不讓分開住的那就可想而知家裡人的矛盾會有多少了,永遠都不得安生,只能讓他們兒子找他去協商個對大家都好的主意了!
-
11 # 珍珠淚
我爸有三兄弟,我幾歲的時候家裡蓋了房子,三個客廳,一個客廳連著三個房間,還有三個廚房,當初蓋的時候就想好了,三兄弟一人一間。三叔結婚後,剛過完年,我們就分家了,爺爺奶奶那會還年輕,就自己做飯,自己種菜。我爸他們每個月給爺爺奶奶200塊錢。
現在將近20年了,爺爺奶奶也老了,我爸他們又蓋了新的房子,爺爺奶奶仍然住在老房子,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會聚在一起吃飯。他們經常說,他們哪都不去,等動不了了,我爸他們抽空輪流照顧。我覺得爺爺奶奶這樣安排挺好的,我爸他們都是孝順的人,肯定不會不管爺奶的。
我有兩個舅舅,外公從來沒有提過分家,大舅是基層的公務員,一年到頭都回不了幾次家,結婚後,他們自己貸款買了房子,沒讓外公出一分錢。小舅年輕時在外打工,小舅媽是隔壁市的,他們生孩子後回到村子裡,他們沒能力買房,所以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現在外公不在了,外婆行動不便,都是小舅和舅媽在照顧,大舅在縣城,工作忙,但是每個月都會給小舅打一些錢。
你公婆不想分家,我想可能是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第一,老人喜歡熱鬧,不想讓孩子離開自己。
第二,害怕分家了你們不管他們了。
第三,希望他們兄弟相互幫忙,主要是混的好的幫助差的。
如果你真的那麼想搬家,就自己搬出去好了,就算錢不夠買房,可以租房子住嘛。公婆的房子,那是你公婆奮鬥來的,他們不想分那是有他們的考慮,你想要房子可以自己出去奮鬥。
像我的大舅舅,他都是自己買房的不用靠父母,住的也舒心,如果你住的是公婆的房子,他們有權利對你們指手畫腳的,那應該不是你想要的吧。
回覆列表
目前的社會現象就是,婚後,年青人一邊享受著父母給予的照顧幫扶,住著父母(或老人給買)的房子,開著父母給買的車,花著父母的錢,安心的接受老人從早到晚幫帶孩子,補貼家用,另一邊嫌棄著日漸老去的父母!(比如,行動遲緩,生活習慣不同啦,跟不上形勢,教育方式不同了,嘮叨了,節省了…)從來不替父母想想,為子女辛勞一生的父母其實到老是需要兒女的照顧和幫助的,得不到不說,許多年青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榨乾父母的錢和精力之後,老人再把孫(外孫)子女養大之後,兒女們認為老人沒用了,他們就會力數老人的種種不是,不好,表示雙方代溝多深,生活習慣多不同,矛盾多深,表示再不能忍了,要獨立,於是分家,離家!其實他們是在甩包袱,不想對老去的父母負責任!之前父母給予的種種都能接受,之後就不能了!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是在幫完子女後被動被分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