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啊金妹

    我的建議是可以隨個禮。同時到場祝賀,這樣可以給對方留下一個大學大度的印象,讓他知道你是個懂事,識大體的人,以後就又多一個朋友了。

  • 2 # 深飄人小金

    你好,這個問題個人認為要視情況而定。雖然華人講究的是禮尚往來,朋友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大喜事,只要不是有特殊原因,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肯定是要前去祝福,送上一個紅包,隨上一份禮以表達祝福之意;但是,也有這種朋友,你家不管有什麼大大小小事情,邀請他多次都不來,而他家不管什麼事情都邀請你去,這種就另當別論了;或者是那種多年不聯絡,沒有什麼交際的朋友,突然邀請你參加婚宴,這種也是需要斟酌一下,畢竟拿的都是真金白銀。到底要不要隨禮,還是要因人而異,看彼此之間的交情!

  • 3 # 北京財科學校

    隨禮是參加婚禮前必須要考慮的一項,這既是禮儀的要求,也是人情的往來。隨禮數額的多少決定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這六點。

    1、根據對方隨禮決定

    隨禮講究人情往來。自己結婚或者家中有喜事的時候對方隨了多少禮可以作為參考。比如當時對方隨了600,那就要不低於600也不宜超出太多,666或者800都比較合適。

    2、根據兩人關係決定

    3、根據地方習俗決定

    有的地方對於民俗特別看重,對於禮金有著明確的規定。特別是有的農村地區,禮金比城市地區還要貴。在參加婚禮前可以提前瞭解下新人老家的地方習俗。

    4、根據經濟能力決定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禮也要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比如你月薪3500,參加婚禮隨6k+,這明顯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經濟壓力。相反,如果你月薪上萬,隨個100、200也不合時宜。隨禮也有一定的攀比心,大家還是要理性對待。

    5、根據婚宴規模決定

    參加婚禮就是去對方的婚禮舉辦地吃一頓飯,為新人送去祝福。如果身處五星級酒店,面對一桌山珍海味,僅僅隨了100,自己也會感到不好意思。因此,按照新人給的婚宴地點提前瞭解婚宴規模也是很有必要的。

    6、根據數字寓意決定

    華人隨禮喜歡討吉利,形成了特有的數字文化。隨禮時帶"4"的數字不要輕易實用,“6、8、9”這些有著吉祥寓意的數字回更符合結婚這樣喜慶的場合。

    隨禮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數額。既然是朋友的婚禮,也不能太過小氣,失了自己的面子。

  • 4 # 賣影視會員的小哥

    01

    根據對方隨你的禮決定

    這是你必須要考慮的,比如你結婚的時候,朋友送來二百紅包,你可以換回去二百塊,也可以多出一百塊。你朋友要是送了五百,你卻給人家二百,你是不是找罵?

    02

    根據彼此關係決定

    如果你們以前沒有這些來往,這位所謂的朋友結婚突然聯絡你,讓你喝喜酒,那麼你可以根據你們的關係決定。關係鐵的,隨多少是你的事情,最好是隨大流就行。

    03

    根據習俗決定

    當然了,還有一點你要考慮到,如果你們那些關係不錯的朋友要隨禮二百塊,你卻拿出五十塊,這有點不好對吧?所以要根據你們那兒的習俗決定。

    04

    根據經濟能力決定

    有不少人隨禮的時候會不好意思少隨禮,看著別的朋友五百一千甚至好幾千的隨禮,自己的一二百拿不出來。這個不用比較,人家一個月賺二萬你賺二千,這能比較?

    05

    湊個吉利數決定

    如果你不是很缺錢,比如一個月吃泡麵都要節省,或者是關係也不錯的話,那麼湊個吉利數隨禮就很好。六百啊,九百啊之類就很吉利了。當然,你們那兒習俗都是幾千的話,你可以根據這個調整

  • 5 # 琦琦媽媽的生活點滴

    結婚要對方打電話通知才行,只發微信是不正式的,是沒誠意的。 如果對方只是在朋友圈或微信群中發,你就不用去了。如果是單獨透過微信發給你,雖然不誠意,畢竟也算是邀請了,建議你跟對方諮詢清楚,去不去你自己決定,不去的話就發個紅包。 如果有人邀請我,只要不是單獨電話通知的,我個人都不會去,透過微信通知的或集體通知的,發個紅包了事,人是不會去的

  • 6 # AnYing563

    朋友結婚我是一定會隨禮的,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還會多隨禮,我們這裡現在結婚普通朋友結婚都是隨三百至五百元,最好摯友沒有準確數字,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和初戀分手以後,第二次戀情是多久才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