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隨一生剪輯

    本來是衝著三大著名演員飆戲去追劇的,結果被小女孩穆蓮生的悲慘經歷看哭了。

    這個7歲的小女孩,本來跟媽媽倆相依為命,生活雖清苦卻不乏快樂。但命運的轉折發生在她的媽媽交了新男朋友後。

    被毆打、被當作遊戲槍靶子玩耍,這些成了蓮生的家常便飯。而自私的媽媽為了有個男人依靠,在男友虐待女兒時不但忍氣吞聲,還處處討好。這個自私的媽媽甚至想要遺棄蓮生。

    被媽媽的男友嫌棄,被媽媽遺棄,蓮生對媽媽卻從未敢放棄。即便身上紫一塊青一塊,眼睛受了傷,在面對媽媽時,蓮生總是彎著嘴唇笑著對媽媽說:“媽媽開心我就開心。”

    蓮生不明白媽媽到底怎樣才會開心,在她小小的世界裡,媽媽就是她的全部,她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丟下她。

    直到一場精心策劃的大火,燒光了她對這個家的所有念想。

    慶幸的是林緒之(周迅飾)救走並收養了她。從此她改名叫“林小鷗”,是林緒之的“女兒”。

    改名換姓的蓮生有了疼愛她的“媽媽”、“外婆”、“小姨”,可心裡的傷疤還在。“小姨”送她一條公主裙讓她穿上,裙子勾起了她的痛苦回憶,她一步步往後退,明明害怕得要命,嘴裡依然說著“喜歡喜歡”……

    邊看邊禁不住落淚:這個一心討好的孩子,活得太可憐。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見很多一心“討好人”的孩子。

    媽媽生氣——孩子趕緊道歉:媽媽我錯了,以後再也不惹媽媽生氣了;

    媽媽很累——孩子立馬給媽媽揉肩捶背:媽媽辛苦了;

    媽媽沉默——孩子戰戰兢兢地不敢玩也不敢動。

    我曾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會如此“乖巧懂事”,可現在,這樣的孩子我並不羨慕。

    我的同事小舟,曾給我講述了她小學時做留守兒童的經歷。因為父母在外地打工,她被託付給奶奶照顧。奶奶並不喜歡她,平時很少正眼瞧她,在她做錯事時更是會重重地懲罰她。

    因為害怕惹奶奶生氣,她會看著奶奶的臉色去做每一件事。奶奶喜歡學習好的孩子,她就年年考試得第一;奶奶討厭話多的人,她便閉上了自己愛說愛問的嘴巴;奶奶風溼腿疼,她會每晚主動給老人捶腿捏腳……

    終於,她變成了人人誇獎的“懂事”的孩子。我問她,那時的她快樂嗎?小舟苦笑著搖頭,她說,小時候的她想大聲歌唱大聲歡笑,她想在田野間奔跑,草地上打滾。可現實生活中,她得做奶奶的“乖乖女”,慢慢的,也就忘了自己那些願望。

    長大後,為了不讓別人討厭自己,小舟同樣刻意的迎合別人。剛入職那會兒,明明帶了中午的便當,她還是會陪著同事去打卡網紅餐廳;工作出錯,明明是同事負主要責任,主管責問下來,小舟也會自己承攬過來。事後,她雖有些懊惱,卻無可奈何,她說:“我不希望這些小事,讓同事之間有了嫌隙。”

    一次次的妥協求全,讓小舟長期處於痛苦和壓抑的邊緣,也逐漸“丟失了自己”。

    其實這種“乖巧懂事”在心理學上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英國心理學家雅基·馬森把這稱為“可愛的詛咒”,她在《可愛的詛咒》一書中寫到,

    這群“可愛的人”生來像被女巫下了詛咒一般,他們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只能壓抑自己;他們不敢當面拒絕,不敢當面發脾氣,他們掉進了他人期望的牢籠中,不能做自己。

    習慣討好的孩子,隱忍著,妥協著,即便再害怕,也要去迎合父母的期望。他們慢慢的失去自我,唯獨成了父母眼中的“貼心小棉襖”。當討好成了一種習慣,這樣的孩子,何其可憐。

    沒有哪一個孩子喜歡天生討好別人,心理學研究表明,導致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的罪魁禍首大多是父母。

    米基法恩在《當你不再討好別人,全世界都會來愛你》中提到: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基本原因——童年創傷:我們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當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滿足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他們的關愛和讚賞;否則就會被父母大肆否定、批判甚至打罵。”

    “好孩子”的標籤,反而掩蓋了孩子最真實的自我與需求,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性的迎合他人忽視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安夜跟聖誕節你們都在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