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下獨坐1
-
2 # 二頭
唐詩中,寫娉婷少女的詩句有很多,我最喜歡杜牧的那首《贈別》: 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 捲上珠簾總不如。
這是杜牧寫給當時一位歌姬的離別詩。成語“豆蔻年華”裡的豆蔻,是一種非常美的植物,二月初豆蔻含苞欲放,作者用她來比喻少女,再恰當不過了。 詩中前兩句寫到,十三四歲的娉婷少女,正如二月枝頭那含苞欲放的豆寇花蕾,清純美麗。後兩句,更表達出了美的無與倫比:揚州自古就繁華,多出美女之地,舞榭歌臺遍佈了揚州路上,在這林林總總美女如雲之地,不知道多少珠簾下有多少美人,可這些都比不上杜牧心中的歌姬的美。
寫的最為精彩的一句是是“豆蔻枝頭二月初”,是我最喜歡一句。豆蔻年華,是對多少少男少女最形象的比喻,真真讓人回味自己的青蔥歲月。
-
3 # 吳季玄
無題 李商隱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唐代寫少女情懷的詩,莫過於李商隱這首啊。
八歲偷偷照鏡子,自賞容貌,可視為少女心的萌芽。她開始對自己有「美」的感知。
又大了兩歲,到了十歲,已經從小蘿莉變成了個小小少女了。這時候她便懂得打扮自己,小裙子上繡著芙蓉花,出門去踏青,去接觸美好的自然。
又大了兩歲,開始學習樂器,知道除了外表美之外,還要增加自己的內涵。廣泛接觸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如果說上面去踏青是與自然美結合的話,這裡就是與人文美相結合。
然而到了十四歲,情況變了。她已經「及笄」,不再是天真無邪的小蘿莉,她也不能再隨隨便便出門踏青,或者給客人表演彈箏了。
因為她已經長成「大姑娘」,要藏在深閨之中。
甚至連開了上帝視角的「作者」,也不知道她現在的情況,「懸知猶未嫁」,只是知道她還沒出嫁,仍待字閨中而已。
最後呢,十五歲,只給了一個鏡頭。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這時的她已經與之前所有的「少女心」隔絕開了。她開始有了自己的心事。
她或許正經歷一場折磨人的戀情,又或許正在抗爭一場並不喜歡的婚姻。
無論如何,我們作為讀者,是不知道原因的。只看到她在曾經嬉戲玩耍的鞦韆架下,背過身在哭泣。
這首詩中的少女,也許正是李商隱對自己在政治上的比喻。
他曾被令狐楚當成兒子一般,與令狐綯一起培養,教授古文。
最後卻在無奈的黨爭中,分在兩派,少年天真純淨的過往再不可能復原。只有「背面鞦韆下」,在無人處,為歲月的遺憾哭泣。
-
4 # 東方一劍22
描寫少女的古詩不乏其例,但是能夠寫的惟妙惟肖,精彩絕倫的古詩歌還得數唐朝詩人杜牧的七絕.《贈別》二首。
其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詩人杜牧長期在古揚州為官,經常混跡於樓臺館所,結交了不少歌姬舞女。公元835年,杜牧準備離開揚州奔長安,這兩首詩是在與一位歌女分別時所作。
其二不必說,現在我們專門來看看其一是如何描寫的:
一個體態輕盈,娉娉嫋嫋的十三歲女孩兒,恰像早春二月長在豆蔻梢頭的一朵含苞欲放的鮮花。就算是富麗豪華的十里長街上來來往往的所有靚麗美女,以及揚州城裡所有的歌樓舞榭中的粉黛紅顏,都不如她啊!在她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杜牧才華很高,風流倜儻,不拘小節,也從不隱匿感情,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杜牧與晚唐另一位傑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
-
5 # 三秋樹老
元稹,《離思》(其四)
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從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一篇描寫愛情的佳作,是詩人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詩人巧妙的用暗喻的手法,借“蒼海水、巫山雲”這世間純美的景象,表達自已對愛妻堅貞不渝的感情。讀之讓人動容。
杜牧,《贈別二首》
(其一)
娉娉 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註釋: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二月初的豆蔻正含苞待放,此處比喻十三餘的小歌女,形象優美貼切,後稱少女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樽前:指餞別的酒筵席前。
第一首詩,詩人將美麗的她比作“豆蔻梢頭二月初”,人似花美,花因人豔。後兩句又眾星拱月地獨托出小歌女的清純。而惜別眷戀之情自見其中。
第二首作者透過賦物比情,以燭襯人,從而將離人的愁苦和眷戀寫得委婉而又盡致
致謝參考文獻《唐詩宋詞鑑賞》的編者。謝網友和讀者。圖片來自全網,侵刪。
.
-
6 # 夏冷
寫少女的七絕,皇甫嵩的《採蓮子》應該算一首吧!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一片明豔的秋色映在湖中,荷葉蓮蓬染綠了湖波,一條小船悠悠地划來,波光豔豔,猶如激動的心湖。
貪看那邊的英俊少年,任憑小船順水飄流。情不自禁地抓起一把蓮子拋給他,最怕被別人遠遠地看到。
那就真難為情啊!紅著臉,低著頭,羞愧了好久。
我把心都拋給人家了,被人看見又有什麼要緊?下次採蓮再遇見他,恐怕連人也要拋過去了。為了愛,什麼都值得。
回覆列表
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把一個懷春的少女,寫得活靈活現,讓人過目不忘,一見鍾情。一個青春活潑,如桃花般美麗而清純,又有少女般羞澀的紅暈,同時又對美麗愛情嚮往渴望的姑娘,在眼前晃動,揮之不去。讓詩人和後人遐想不已。人面桃花,成了少女情懷,容貌姣美的代名詞。可惜詩人沒能及時抓住這良辰美景,空空的留下千古遺憾,只空留下桃花依舊笑東風,讓後人噓噓不已,成了人們都遺憾的一段,千古悽美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