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萌噠團團
-
2 # 哈哈小科技
第一 元器件數量有限
比如米6使用的驍龍835處理器,這一上來小米就沒有100萬片的採購數量,總不能把835/821混在一起,讓使用者隨機抽獎吧。
那為啥三星有那麼多835呢?首先,驍龍835是三星代工的,最近兩代的處理器全是三星代工,所以三星有資本向高通多要貨,其次三星體量大,最後,小米的主打價效比,成本一般會壓到低。
第二 滯銷壓貨庫存風險
手機生產出來,不是放在小米公司地下室裡。是放在有嚴格管理制度與環境的倉庫裡的,倉庫的運營成本非常高,每天都有成本。所以小米幾乎是採用直接從生產線往使用者手裡發貨的手段,來規避倉庫的使用費。
萬一生產了100萬臺,結果有20萬臺沒立即賣出去,小米立馬血虧,這種風險你作為使用者是不考慮,你以為雷軍不考慮?
第三 生產線出故障的風險
其實數碼產品每一批貨,都是略微不同的,小米往往採用最新的元器件,這意味著小米需要承擔一部分研發風險。萬一這批貨,有些故障在測試的時候沒有發現,那小批次生產就會使損失小一些。一下子生產100萬臺,然後發現有個元器件有問題,那基本上小米就直接破產了。
第四 生產線能力有限
比如紅米,代工廠好像就一家。這個工廠的生產線就這麼多、工人也就這麼多。總不可能說,這個月紅米生產100萬臺,下個月全工廠直接放假,沒訂單了。那不會有工廠願意生產紅米的。
所以工廠需要的是穩定的訂單,這樣才能控制風險,才能養工人。所以雖然紅米的需求量巨大,但是生產量還是要根據工廠的能力定的,但是在消費者看到,這就成了“飢餓營銷”。
總結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小米目前採用的薄利多銷的模式,一時賺不到那麼多錢。蘋果三星都是這個世界上頂級巨無霸企業,手上資金豐富,玩法自然不一樣。即使OPPO,作為步步高也早已在製造業摸爬滾打那麼多年了,何況OPPO那個利潤也是人盡皆知。
但是你對比一下之前的小米,就會發現小米的初期供貨量依然在穩步提升,這就是小米以及小米生態鏈逐漸對供應鏈的掌握能力提升導致的。
最後 一句話,手機圈沒有餓死的,只有撐死的。
不知為何小米雖然走的很成功,但是這個飢餓營銷卻令人十分詬病,你說他是靠這個營銷成功的嗎,但也不能這麼說,vivo也很成功啊,但為什麼就從來不玩飢餓營銷的這種套路,如何看待這兩家手機廠商對待使用者的這種差異?
回覆列表
雖然現在小米手機的熱度很高,甚至有時候還需要搶購,其實這在現在智慧手機興起的時代是行不通的,會嚴重影響手機的品牌,因為老處在缺貨中也不太好,畢竟現在還有很多手機值得選擇,沒必要在去搶購,這是小米手機目前銷量下滑的原因。
而vivo卻和小米相反,在手機還沒釋出的時候,就已經線下鋪貨,釋出之後立即開賣,而且都是現貨,不需要等待,這給了消費者一個搶先體驗的機會,甚至比網購還要激動,這就是線下體驗店的優勢。而且小米現在因為缺貨,銷量大大下滑,很容易被其它中國產手機超過,如今已經跌出了智慧手機銷量前五,vivo卻進入了前三,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反差,所以現貨開放購買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現在手機價格都差不多,沒有現貨還可以選擇其它的,或許體驗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