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volbrain啟示錄
-
2 # 不正經的紙鳶
越先進的製程工藝,電晶體密度越大,核心面積越小,功耗和發熱等效能更加優異。
相信大家經常看到手機處理器上的晶片的7nm和12nm等等名詞,其實是手機晶片的不同工藝製程的區分,在一般情況下,數字越低則表示手機晶片越好!一般情況下,手機晶片數字越低,則表明手機功耗越低,效能越強。更先進的工藝製程,好處還是非常明顯的。
手機晶片工藝製程一直在演變,20nm、16nm、14nm、12nm、7nm等等,每一代晶片製程工藝的升級,都在意味著手機發熱低,功耗少,消費者體驗更佳!而12nm和7nm日常使用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差別,但是在手機遊戲,和高溫等特定環境下就能感受到!
個人建議: 在挑選手機的朋友,在預算充足情況下建議購買手機晶片工藝更佳的手機型號,剛用雖然沒有大差別,但是用的久了就能明顯的感覺到裡面的差異!
-
3 # 科技二向博
半導體行業看似乎離我們很遠,比如FinEFT是什麼鬼,EUV又是什麼黑科技,讓人云裡霧裡。其實半導體離我們很近,前面說的FinEFT和EUV是為了完善工藝製程做的付出。手機處理器不同於電腦處理器,畢竟手機留給它的空間有限,所以對處理器的效能表現、功耗、扇熱效率就有了一定的要求。
而題主所說的7nm和12nm是工藝製程,換句話說就是處理器的蝕刻尺寸,就是我們八一個單位的電晶體刻在多大尺寸的一塊晶片上。蝕刻尺寸越小,相同大小的處理器中擁有的計算單元就越多,效能也越強。這就是廠商為什麼在釋出會上會強調處理器的工藝製程額原因。
而不同廠商的7nm和12nm工藝還是有差別的。關於各家工藝的的對照表:Intel和代工廠的工藝,如果從微縮程度(密度)和效能,關鍵技術視角看過去,對照情況完全不一樣。從密度上說:臺積電和三星的7nm 的確和Intel的10nm是同一個節點,對應的代工廠的10nm、8nm和Intel的14nm是一個節點,代工廠的12nm、14nm、16nm、20nm 差不多是Intel 的20nm節點,高於22nm一點。
如果考慮關鍵技術的話,臺積電、三星在Intel的10nm節點並沒有做太多改進,單純的縮了下。Intel具體用了鈷還有個啥的技術,三星已知的是要在5LPE之後才會引入,臺積電估計5nm也沒有吧,5nm提升太低了。 反正沒有這些關鍵技術的話,即便尺寸縮了,效能也上不去。
說了這麼多,處理器的製程真的真的這麼重要?以蘋果為例,一直選擇三星作為蘋果A系列晶片處理器代工廠的在iPhone 7系列的時候選擇了臺積電的16nm工藝,而拋棄了三星的14nm工藝技術,原因就是在16/14nm製程上臺積電的工藝要比三星更加成熟。
對於同一家代工廠的不同工藝製程而言,處理器頻率越高,所產生的熱量也會跟著提高,而更先進的蝕刻技術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能夠減少電晶體之間的電阻,讓CPU所需電壓降低,使得驅動他們運作的功率也跟著減小。所以每一代的新品不僅是效能的替身,更有功耗和發熱量的降低。
-
4 # 昊昊雷他爸
7nm和12nm在手機晶片上差別可大了,主要是芯片面積和功耗上的差別,12nm功耗大面積大,功耗大就要為散熱付出額外的代價,面積大手機就做不到薄而小。
-
5 # 剁椒國際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舉一個例子吧。
你給宿舍的兄弟們帶飯,你們宿舍有八個人,但是你一個人能力有限,帶不了那麼多,每人一屜小籠包,你只能帶四個人的,因為你自己還要買東西。
這裡你就相當於一個系統,手機系統或者電腦系統。你的兄弟相當於一個個的應用,你的帶飯能力相當於手機或電腦的運算能力,小籠包相當於12nm
後來你到了食堂發現有賣士力架的,每人三個士力架就飽了,而且士力架不佔地方,你帶的可以更多了,你現在可以給七個人帶飯了,所以第一你不用拿那麼多東西,第二你帶飯的人更多了,效率也上來了。
這裡士力架相當於7nm
-
6 # 等等eeee
非常大的吧 同樣的功能 功耗是完全不一樣的 體積也越小;同意的體積 採用不同工藝 功能會更多。 現在的手機整合度高於電腦
-
7 # 手機使用者51263442413
不同的需求對晶片體積要求是不一樣的,國防上要求抗幅射、耐高熱、抗衝擊、高可靠性是首選,體積小末必能滿足要求,而手機則不是這樣。
-
8 # 魔鐵的世界
CPU架構相同的情況下,7nm和12nm的工藝製程帶來的差別主要是功耗和發熱,採用7nm工藝製程的晶片功耗和發熱肯定大大小於12nm的,畢竟都差兩代了。
如果CPU架構不同,那麼7nm和12nm工藝製程帶來的差別就是晶片效能的鴻溝。道理很簡單,7nm工藝製程可以讓電晶體尺寸更小,而更小的電晶體尺寸就意味著,同樣的芯片面積下,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晶體。電晶體數量多了,晶片可以實現的功能就多(可以增加快取容量,或者新增新的功能晶片),效能也跟著上一個臺階。
這麼說有點抽象,我舉麒麟970和960來分析。
麒麟970的架構和麒麟960的CPU架構(GPU不同,圖表有錯)相同,區別在於工藝製程的差別,970採用10nm,比960的16nm先進三代(中間隔著12nm、14nm),結果效能方面,970相對於960的單核效能提升11.1%,多核提升4.8%。其中,單核效能提升最能體現先進工藝製程的好處,多核效能提升不明顯,個人猜測是海思多核最佳化設計經驗不夠純熟。
但最能體現工藝製程連跳三級給麒麟970帶來好處的,還是NPU晶片的加入,因為CPU縮小面積後,空出的空間給了NPU,使麒麟晶片也可以像蘋果A11晶片那樣,擁有神經引擎晶片,為手機增加了一個重要賣點。
你看,工藝製程的牌打好了,同樣架構可以搞出兩代旗艦晶片,你說7nm和12nm區別大不大?
-
9 # LeoGo科技
麒麟710:12nm FinFET;4個A73大核(2.2GHz)+ 4個A53(1.7GHz)共八核設計;GPU為Mali-G51。
麒麟810:7nm FinFET;2個A76大核+6個A55共八核設計;GPU為Mali-G52。
麒麟980:7nm FinFET;2個A76大核(2.6GHz)+2個A76大核+ 4個A55共八核設計;GPU為Mali-G76。
我們先不慌看三者的差異,我們先說到底這個數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這些數字實際上是蝕刻尺度,說的透徹一點就是,將一個單位的電晶體刻在多大尺寸的一塊晶片上。而這個數字越小,代表在相同大小的處理器中,我們可以使用的空間越大,其中的計算單元數越多。
我們一直強調一個問題,手機CPU的主頻率,為什麼處理器的主頻不會做到10GHZ呢?因為,頻率越高,你執行的時候,產生的熱量就越大,而且你所耗的電量也就越大,而製程越先進,就能更好的降低功耗,降低CPU需要的電壓,而且驅動它們的功率也隨之減低。
我們在說到三顆處理器,相同的7nm工藝,麒麟980比麒麟810的功耗肯定大,因為麒麟980的主頻率和大核心效能強,功耗大;而在麒麟810和麒麟710之間,雖然麒麟710的CPU效能不及麒麟810,可是12nm工藝,也影響它的功耗體現。
所以,12nm和7nm在不同的手機上,因為會折射它們的效能,7nm一定在CPU效能上更優秀,而12nm卻只能略輸一籌,可能在功耗上類似,卻在效能上7nm更強,處理手機的應用更迅速。
-
10 # 極客談科技
晶片工藝製程的提升,意味著同樣面積可容納集體管的數量越多,計算效能越強;
晶片工藝製程越低,電流穿過時的損耗、發熱量也就餘地,功耗響應會降低很多。
瞭解電晶體的工作方式之後,您將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電晶體工作的基本方式集體管工作的結構示意圖如下:
電流從Source(源極)透過Gate(柵極)最終流入 Drain(漏級),這裡的Gate有點類似我們的閘門,負責電流從源極至漏級。電流的經過存在損耗,並且會帶來一定的發熱量。那麼,柵極規格的大小和工藝將直接決定了電晶體的大小。柵極的寬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藝製程,工藝製程越小,電晶體的體積也就越小,電流透過柵極的損耗以及發熱量也就越小。
7nm與12nm差異的理論基礎大家已經清楚,那麼,實際的晶片上究竟會存在多大的差異呢?
7nm和12nm的晶片差異這裡以華為麒麟980、麒麟960兩款晶片為例,分別使用7nm和12nm的工藝製程。
麒麟980使用2個超大核A76(2.6GHz)+2個A76(1.92GHz)大核+ 4個A55(1.8GHz)共八核設計,電晶體的數量為69億;
麒麟960使用使用4個大核A73(2.4GHz)+4個小核A53(1.8GHz)共八核設計,電晶體的數量為30億。
可以看到麒麟980的頻率遠高於麒麟960,一起來看看兩者跑分的差距吧!
麒麟980安兔兔測試的跑分普遍在30萬左右,麒麟960安兔兔的跑分在16萬分左右,兩者相差將近一倍。至於功耗問題,麒麟960發熱量較大,華為Mate 9 Pro這款機型體驗的就更加明顯。
當前具備生產7nm工藝製程的廠家僅為臺積電、三星。可見華為一旦失去臺積電的支援,將會面臨較大的困境。好在國內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晶片廠商,正在積極努力的同AMSL公司處購買更加先進的光刻機裝置,用於提升我國晶片產業落後的現狀。
手機晶片工藝製程升級所帶來效能提升,功耗下降的事情,您怎麼看?
回覆列表
7nm和12nm指的是電晶體間的距離。在同等cpu面積下,距離越小,能夠擺放的電晶體數量也就越多。那麼,對於運算速度而言,電晶體越多,運算速度提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但是,不管是對於手機還是pc,這些並不是剛性約束。核心數量與底層最佳化更有意義。不是有句話叫“一核工作,九核圍觀”嗎?其實就是因為最佳化問題導致核心不能同時工作。
對於目前手機發展而言,底層系統到上層系統OS的最佳化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