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知識研究所
-
2 # 白河沙灘
我想問這位朋友的事。你怎麼知道現在丹江水量少?有何依據?官方有釋出過:類似的通告嗎?丹江水是向北京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他擔負著沿途幾千萬人民的吃水問題。和北京的幾千萬人吃水問題。沒有依據的話請不要講。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往大的講。會觸犯法律的。[玫瑰]
-
3 # 太興真人
丹江水量為什麼那麼少,你沒有看看有多少人在喝丹江水,光是丹江流域就有一個三十萬人口的城市,還有三個縣城呢呢
-
4 # 戈多是個大騙子哇
丹江水還少嗎,多的很,你沒看到河南人在網上掙得頭破血流說南水北調調的大部分是河南的水,可想而知丹江水量多大。
-
5 # 地理縱橫
丹江源於秦嶺山地的南麓流經陝西、河南、湖北,最後匯入丹江口水庫,河流全長才390千米,年平均徑流量才18.9億立方米。是一條河道不算長,徑流不是很豐富的河流,但這條河流一個鮮明特點是支流眾多,長度在2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1條,10~25公里的乾溝有79條,1~10公里的支溝有952條,1公里以下的毛溝多達34300條。如果我們取徑流量與流域面積相比的話,我們稱之為徑流深度,這個比值小於全國平均值,反映出該河流發育水量天生就小,支流多夏季容易出現洪水災害,各支流冬季容易出現乾枯現象。
丹江位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北移影響,降水量豐富,但降水年際變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往往出現洪水災害。
從圖1可以看出,河流的主要流域分佈在秦嶺餘脈上,多低山丘陵,特別適宜修建水庫,在上游已建成的水庫有9座,發揮了蓄水灌溉、發電和調洪作用,但這些水庫運轉效率並不高,主要是河流水量不是很豐富,比較有名的水庫有二龍山水庫。
二龍山水庫位於丹江上游商州境內,壩高63.7米,總庫容8100萬立方米,設計洪水頻率2%(50年一遇),其洪峰流量為1900立方米秒,這可是丹江容量較大的一座水庫。上圖,丹江是漢水的最大支流,是補充給丹江口水庫的重要水源,它的徑流變化直接影響南水北調的水量,可是近些年來,流域內普遍遭遇了乾旱,降水量急劇減少,而大氣降水又是丹江的重要補給形式,造成了丹江徑流量連年不足,這是丹江這些年來水量少的真正原因。
其次,上游水庫的截流,人類生產活動用水量大增,流域內有一個三十萬人口的商洛城市,還有三、四個縣城,加之採砂、採礦對河道的破壞,植被覆蓋度也在降低,林木蓄水能力也在減少,這也水量減少的原因。
丹江名不見傳,河程短,流量小,在我國所有河流中容易被人們忘記或忽視,但這條河流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它關係著南水北調近1億多人口的水源問題;流域內生態環境優與劣,決定著京津冀千家萬戶的水質問題,所以說丹江的價值要被重估,讓我們重新認識。
近些年來政府加大對河道治理,清除佔用河道的違規建築,疏通河道,來確保丹江的輸水能力。隨著國家的退耕還林的政策實施,人口向城市轉移,丹江流域內環境也在大大改善。並在流域內實施生態恢復工程,丹江流域生態得到了初步改善。
全球氣候發生了很大變化,北方乾旱一直在持續,如何充分利用丹江上游水庫,合理調控,科學管理,如何處理好流域內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關係,給我們擺出了一道難題。無論怎麼難以解決,生態環境治理不會鬆懈,只因這條河流是京津冀居民生活用水的源地,比什麼都重要。
-
6 # 這麼近那麼遠F4
丹江,別名丹水、粉青江、州河、均水、黑江等,其發源於陝西秦嶺鳳冠山南麓的黑龍口,全長480公里,是漢江的主要支流,也是漢江最長的支流,年平均徑流量為18.9億立方米,平均徑流量 174立方米/秒 ,流域面積 17300平方千米 ,落差 1401米 。支流眾多,有銀花河、武關河、白石河、石鼓河、界河等。其流經陝西、湖北、河南等地,最後注入丹江口水庫,後匯入漢江。丹江被淅川人稱為自己的“母親河”,古時航運發達,養育了沿岸華夏兒女。丹江成為焦點,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從丹江口水庫取水,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而舉世矚目。
然而,現在丹江水量越來越少,為什麼呢,何種原因呢?除了地形因素影響丹江水量外,還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環境氣候變化影響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人類活動加劇,人口數量猛增,亂砍亂伐現象嚴重,自然環境受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大量工業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溫升高,“溫室效應”明顯,導致全球環境異常,大氣迴圈紊亂,自然災害頻發,像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颱風、海嘯、暴雨、乾旱、高溫等。2019年為“厄爾尼諾”年,是2018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延伸,且厄爾尼諾現象勢力較強,長期佔據亞洲範圍,已達十七八個月。直接影響夏季東南季風的太平洋暖溼氣流和西南季風的印度洋暖溼氣流難以北上,形成降水;冬季北方蒙古寒流和西伯利亞寒流盤踞蒙古,很難影響我國,形成降雪。環境氣候變化,造成我國許多地區降水不多,包括丹江流域,降水減少,河水來源得不到及時有效補給,造成河水年徑流量減少。
第二、引水工程取水影響
“南水北調”工程以解決我國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缺水問題,緩解旱情為目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為:東線、中線、西線三段,預計總調水量為448億立方米 ,受益人口4.35億。而其中的“中線”工程,年調水量130億立方米,長度1432公里,已開始向北方調水,取水點選在“亞洲天池”——丹江口水庫。原因是,這裡植被茂密,水質較好,江水淨澈見底,讓百姓能喝上乾淨的放心水。而丹江口水庫蓄水量為395億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於漢江及其支流丹江。漢江流域年平均徑流量為577億立方米,而丹江流域年平均徑流量18.9億立方米,當然丹江水流量包含在漢江年徑流量之內,而“南水北調”工程取水為130億立方米,佔據了漢江年徑流量的22.5%,理論上也就相當於調取了丹江水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4.25億立方米被“抽走”,因此,我們從感覺上會覺得丹江水量越來越少。
第三、人類因素影響
隨著丹江沿岸人口數量增加,生活用水,工業發展用水,農業灌溉用水等等,人們從丹江無限制的取水和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量大大增加,也是導致丹江水量減少的主要因素。比如,豫西南南陽盆地和鄂西北等地區,農田多達360多萬畝,引水灌溉,丹江口水庫年均引水量在9億多立方米,灌溉效益能達5億元以上,效果明顯。但這也間接導致丹江和丹江口水庫面臨水量越來越少的問題。
-
7 # 珞珈山的貓
丹江是漢江的最大一支支流,同時漢江又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丹江在丹江口市匯入漢江主幹,隨後流入江漢平原,於武漢漢口匯入長江。
丹江和漢江交匯處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庫的庫區跨越了湖北省和河南省兩個省份,為整個江漢平原的農業灌溉和攔洪防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稱為是江漢平原地區的一顆明珠。
近些年,丹江口水庫更是憑藉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水源地而名揚四海。而整個漢江流域的供水能力和漢江下游自身的經濟發展需水量和生態需水量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由於丹江口水庫承擔了向北方地區每年輸送90億m^3水量的任務,而丹江和漢江的流量根本無法同時滿足自身用水需求和供水任務。因此又修建了引江濟漢工程彌補漢江中下游需水量的缺口。
丹江近年的來水量為何這麼少呢?實際上這與整個丹江流域的降雨量和丹江流域水能開發有關。丹江流經陝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丹江干流全長390公里,整個丹江流域面積約為1.73萬平方公里。這隻佔到了整個漢江流域面積的10%左右。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
而且丹江是整個漢江流域最北端的一支支流。起源於秦嶺南巒商洛市鳳凰山,因此整個丹江流域的降雨量在整個漢江流域中也處於最小的數值。半個多世紀以來,丹江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攔洪蓄能水庫和發電站,如二龍山水庫、龍潭水庫、南秦水庫等水利水電工程。
同時丹江流域周邊的經濟快速發展,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用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整個丹江流域的來水量和徑流水量越來越多的抽取供應到兩岸的城市中。同時沿線各地區對於丹江流域的水利資源開發也加快了步伐。水上旅遊和休閒娛樂以及沿線自然景觀開發越來越快,這些都需要丹江水作為支撐。
再加上近些年丹江地區降雨量確實較以往減少,這跟整個地球的氣候變化以及丹江流域的區域小氣候等多種原因有關。而降雨量的減少勢必會帶來流域內產匯流和徑流量的減少,最終導致整個丹江流域的來水量降低。這就對丹江流域內的百姓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8 # 漲跌互現
主要問題是丹江口水庫上游人口增加,人口活動加劇森林植被破壞使環境變化,工農業用水量巨增,使各支流下瀉水量減少。
-
9 # 和田玉55
漢江不僅水質好,水量也大,不然就不會成南水北調的源頭。但是為了保護當地自然生態資源和生產生活用水,一般取水,不能超過40%。解決的方法是老方法——三峽水,只是三峽還沒丹江口高,不能自流。可以把三峽水引導襄陽漢江段,補充漢江。
-
10 # 之水zs
水庫沒有充分利用,從來蓄水位沒有到170米,完全可以蓄到174.每年洪水來時大都開閘棄掉了,到處都想調丹江水,好不容易來點水,還要開閘放水,專家太水了吧
回覆列表
丹江是長江水系支流漢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漢江。
丹江發源於陝西省商洛區西北部的秦嶺南麓,流經陝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與漢江交匯,注入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近期的水源地,其入庫水量是影響可調水量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年來,丹江口水庫上游漢江和丹江流域降雨減少以及水量加大,入庫的水量已經低於丹江口庫區年均388億立方米的流量。
但沒有人否認,丹江口水庫徑流在這些年中確實減少過。鄧聯木認為,如果這種減少連續多年出現,極有可能危及南水北調。
長江委水文局退休的教授級高工金棟樑表示,能否確保丹江口水庫入庫徑流穩定,是南水北調中線能否穩定執行的關鍵因素,“但目前看來可能會很成問題,徑流已出現大幅減少”。
通常而言,河流的調出水量,不能超過該條河流徑流的40%,否則水源地可能出現生態災難。
同樣讓他們擔心的,還有水庫上下游用水急增的問題。長江委和漢江集團對此也有顧慮。
1973年,丹江口水庫初期建成時,同期建設了向湖北供水的渠首清泉溝,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引漢總乾渠的渠首陶岔閘。清泉溝和陶岔引水工程設計引水量15億立方米,為湖北河南兩省360萬畝耕地提供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