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森哥璐姐的日常
-
2 # 牽手教育
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太多,這個孩子的感覺就會越來越遲鈍
豐沛的感覺並非小說家、畫家、導演和音樂家等藝術家的特權,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天賦能力。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個孩子,你會發現,年齡小的孩子,都有純粹而自然的感覺。
所以,我們不是沒有感覺,我們只是在後來的成長中,把感覺給丟了。
感覺丟失,首先是因為身邊最重要的親人不斷否認我們的感覺。
譬如,一個孩子摔倒了,他哇哇大哭,照料他的成人趕上前把他扶起來,對他說:“不疼不疼,別哭了。”
這已算是比較好的做法,更糟糕的做法是,照料者直接訓斥孩子說:“摔這麼一下就哭了,你怎麼這麼沒骨氣!”
這些做法都是在否認孩子的感覺。摔倒了,覺得疼,這是孩子的感覺,但大人說,你不疼。這時,孩子的感覺就混亂了,他為了贏得大人的愛與認可,或者懼怕大人的疏遠與懲罰,最後傾向於否認自己的感覺,而認同大人的說法,不哭了,甚至覺得自己也不疼了。
這樣一來,他就否認了自己的感覺。
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太多,這個孩子的感覺就會越來越遲鈍。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譬如,冬天來了,孩子要出門,他已穿了一件厚厚的外套,但媽媽說:“天冷,再加一件外套吧。”“我不冷,穿得夠多了。”孩子回答說。“我都冷,你怎麼會不冷?!”媽媽訓斥他,並不由分說地又給孩子加了一件外套。
再如,孩子已經吃飽了,但大人仍要他繼續吃飯。這些事情,都是在否認一個孩子的感覺。
摔倒了,疼,這是他的“我”與這個世界的真相建立了關係,這種疼的感覺會自動讓他形成自我保護意識;降溫了,冷,這也是同樣的含義;吃夠了,飽,吃少了,餓,也是同樣的含義。
這些所有的感覺,會自動牽引著這個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本相,令他知道該怎樣生活,怎樣自我保護。但如果他的這些感覺被否定,那麼他就只能依靠理性的教條來生活了,而感覺就會離他越來越遠。
不幸的是,我們的感覺能力勢必會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壓制,勢必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對你講,你不該這樣,你不該那樣,你的感覺是錯的,我們的看法才是對的,感覺是靠不住的,理性才是可靠的……結果,擁有豐沛感覺的人就鳳毛麟角了。
那麼,怎麼恢復你的感覺?答案也很簡單——尊重它。
讓孩子的感受,別在成長中磨滅,尊重孩子的感受。最快速的成長,是在經歷之後。
如若你的心中湧動起一種感覺,那麼徹底放棄與它抗爭。不管它是什麼,你都可以由著它在你心中自然地遊走。如此,它最終會在你心中開花結果,而且一定是你意想不到的花,意想不到的果。
-
3 # 聚焦線上
現在的孩子生活的很快樂!
你問的是什麼感受呢?
社會在進步,
家長的素質同樣在進步!
我認為都是孩子們的叛逆心理照成的!
這個問題每個家庭的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
孩子跟家長之間都是有代溝的,
一時的,
感受不到,
不理解,
都是很正常的!
不必大驚小怪,
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
知識的豐富,
社會經驗的積累。
孩子們會有所改變的,
家長對他們的處事方法,
為人的道理等,
都會改變的,
這個問題每個家庭都有,
是每個人在成長期間,
都會遇到的問題。
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表現得比較突出!
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會慢慢化解的!
-
4 # 小蘇說情感
這型別的家長是有,不可否認。
一般要看情況而定,很多家長是因為平時工作忙,壓力比較,把大部分心思投入養家餬口中,導致缺少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教育,認為學校可以補足這一點。
有些家長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自強。他們明白溺愛只會讓孩子變得柔弱,今後變成媽寶男或是公主病。其用心良苦只要孩子長大成人時才能明白。
社會是現實殘酷的,太過在意自己的感受是無聊的,只會讓自己變得矯情。如果父母從小太多在意孩子的各種感受,那麼等到孩子入社會時,別人會在意嗎??答案是絕對不會,那時你能跟父母抱怨別人不在乎你的感受嗎??
誰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對自己多些關愛,可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卻忽視了父母的感受。
-
5 #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一個原因就是觀念,就是他本身就不去考慮小孩子的感受,就是把小孩子當小孩子,她覺得小孩子的感受是無所謂的事情,不值得考慮的事情,這是傳統觀念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像我們小的時候經常聽到的就是小孩子懂什麼,像很多上幼兒園之前的小孩子都是在農村長大,等到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才把他接到城市來,也是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眼裡,一上幼兒園之前的小朋友是無所謂的呀,不懂什麼的呀,只要有吃有穿,有玩就可以了,其他都不重要的,這個就是觀念問題啊!就是這一批家長不知道小孩子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還要想獲得這樣的一個認知,是靠看書學習來的,或者是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曾經發表過這一方面的看法引起了他的重視,這個我覺得是家長不重視孩子感受的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家長還沒有這一塊的知識,還不認可孩子感受這樣的一個觀念
還有一個原因,我覺得是還不夠愛孩子,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有個別的父母確實是不愛自己孩子的,但是,即使是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每個人愛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照顧孩子的感受,這個是超越給孩子飯吃,給孩子衣服穿,給孩子上學的,其實,所謂照顧孩子的感受,就是要耐心的去感受和關注孩子的心情,這個首先就是要對孩子投入更多的關注,其實大人每天工作就已經很累了,而且還有一大堆的家務,大人也需要時間和精力讓自己放鬆一下,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如果這時候讓大人去關注孩子做的事情,肯定就是要佔用掉大人的一部分時間,所以說,照顧孩子的感受,首先就是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孩子投入關注.我們需要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已經需要耗費我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輔導孩子的功課也需要很多的精力,再去照顧孩子的感受,更需要耗費耐心和精力,說到這裡,恐怕很多家長都已經感覺很累了吧?萬一孩子再調皮,或者是說有很多讓大人操心的事情,大人的脾氣肯定會變得暴躁,這個時候就更談不上照顧孩子的感受了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的生活已經焦頭爛額,自顧不暇,大人連掌控自己的情緒都沒有辦法了,這個時候的家長,哪裡來的耐心精力去照顧孩子的感受呢?所以,愛孩子之前得先好好的愛自己,有一個好的狀態的家長才能夠去照顧到孩子的感受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就是錯綜複雜的親子關係,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感情不夠純粹的話,肯定無法顧及孩子的感受,顧及孩子感受的基礎就是愛,只有我們真正的去愛這個孩子,我們才能夠願意去顧及孩子的感受,就像幼兒園的老師可能懂得很多幼兒教育知識,但是不等於會對孩子耐心,不等於會很好地關愛孩子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小孩太氣人了,可能前期大人忽視對孩子的投入,讓孩子養成太多的不良的習慣,讓家長再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費勁,讓家長覺得孩子特別不聽話,特別煩人,就是說小孩會把大人搞得很生氣,這個時候家長也沒有心情去顧及孩子的感受,所以說,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連貫的過程
-
6 # 尼莫媽媽育兒師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因為家長的要求或命令去完成某件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是否願意去做,能做到什麼程度,孩子心理的憋屈,卻無從反駁,那為什麼家長很少考慮到孩子們的感受呢?家長和孩子該怎麼去改善這種現狀?
家長很少考慮孩子們感受的原因:時代變化的思想差異:在這個時代,多數家長都是從如何解決溫飽的年代過來的,對於自身的安全感很差,把自己的這份誰知應用在孩子身上,認為這樣是在保護來孩子,愛孩子,但事實是,總讓孩子受傷,孩子出生在這個時代,思想上和家長會有所差異不可避免。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獨特的佔有慾: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聽話,讓孩子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對於孩子的控制較強,覺得自己在過來人,對某些事情是很瞭解的,然而,過分的干擾孩子的成長,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或叛逆、甚至是不孝。
不只是家長,很少人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很多人在乎自己的感受,卻很少去在乎別人的感受,現實的社會是很殘酷的,太過在乎別人或自己的感受,會阻礙自己,甚至是他人的成長。
以愛之名,行害之實: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在為孩子好,不管孩子聽還是不聽,做還是不做,都得接受,就算孩子不願意,也是一時不想接受而已,過會就聽話,乖乖去按自己的要求去做。
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愛孩子不如懂孩子,過分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過會的漠視會讓孩子變得孤僻自卑,當然,這並非必然關係。家長與孩子間缺乏溝通,等於阻礙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甚至造成家長的獨斷專行和孩子的沉默寡言。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知道雙方心理的想法,然後再去互相尊重。
-
7 # 朱媽媽
現在的家長除了工作外的時間,大部分都會把多餘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她們都會認為陪著就行了,但碰到事情也從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需求。全部都是我認為該如何來制止和限制孩子的行為。其實不然,孩子需要高質量的陪伴才有利於他們的成長,而不是隻是陪伴。
提到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一個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有一期是黃聖依和她兒子安迪的故事。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發生了不少安迪被黃聖依忽略的事。雖然表面看著是陪伴著孩子,可每當小安迪和媽媽說話時,媽媽都是自己顧自己,也不去迴應孩子,更別說去考慮孩子的感受,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被無視、不被愛的感受。但他們截然忽略孩子的安全感是需要父母不斷的、反覆的去確認才會堅固。
父母能夠真正被孩子需要的時間並沒有幾年,在這幾年當中,不要怕麻煩,也不要怕孩子會依賴,因為你給予孩子什麼樣的迴應,將影響著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希望家長們能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回覆列表
很多家長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是因為放大了他們對孩子的付出。這種原生家庭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出現。那如何解決呢。咱們一起來透過影片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