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個農民
-
2 # 小烏龜郵差
最大的收穫是心態改變。
心理學上講過一點,一個人如果有徹頭徹尾的改變,多半是他的人生遇到重大變故。一場疫情假期,令我對人生追求的方向產生了一點轉變。
踏入社會工作後,一路的成長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跟自己的起點相比,現在也算是小有收穫,因此非常相信“不放棄”信條,堅信只要肯付出、不偷懶就能有收穫,也一直在逼自己更優秀,對物質上的追求也逐步增高,一度認為儘量的滿足了物質需求,人生和心情才會更美好。
這次在家休息這2個月,生意停滯,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方向也迷霧一片,好像一夜間回到了原地。最初是焦慮的不行,情緒也低落,不想再努力,只想放棄。隨著在家待的時間越長,發現情緒漸漸穩定,每天給家長做飯,帶孩子學習,看電視煲劇。。。,雖然因生意停滯帶來的生活壓力仍然存在,但不會再陷入進去,學會了感受生活中瑣碎事情帶來的正能量,其實,無論物質高低,生活總要繼續,只盯著賺錢,在以前看來沒什麼問題,而且一度覺得拼命賺錢自己很偉大,遇到不可搞力事件的時候才感受到,可以換種活法的,把心態調整好,積極面對問題,低頭走路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抬頭看天!
-
3 # 清風海浪飛鳥
所謂有弊就有利!這段時間有大量的時間在家看看有益的書,或者怎樣做好一個合格的自媒體!當然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態喲!
-
4 # 樣樣媽媽2016
以前以為給孩子提供好的經濟基礎就是好的,慢慢的和孩子相處,發現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關心和愛的付出,我們不要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缺席,我要做孩子成長路上一個合格的澆灌著!
-
5 # 曲徑待歸人
隔離在家的日子裡我懂的了珍惜。
隔離在家的日子裡是我們第一次有時間在家待兩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當然隨之而來的便是爭吵,以前總是和丈夫各忙各的,回家後也都是各自在各自的領域忙碌或者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雖然也是會有矛盾,但每天工作的煩惱,家庭的壓力幾乎消耗了所有精力,所以無暇爭吵,而日積月累到現在,在開始隔離的十幾天裡我們忽然發現除了手機和必要的對話我們幾乎無話可說,而在宅家的時間裡我們每天都有爭吵,可這又何嘗不是回到了我們最初戀愛的模樣,會對對方有要求,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心如止水的平靜,而我也更珍惜這段時間,更願意和我在乎的人溝通,化解之前的種種矛盾積攢,梳理人際關係也梳理自己的人生。
-
6 # 馬小仔趣聞
疫情當前,你是怎樣度過這段足不出戶的日子?與父母嘮家常,翻看曾經的日記本,與許久不聯絡的朋友談起了近況…… 那麼你是否因此有意外的發現?比如與父母聊天時,得知他們鮮少提起的青春往事;翻開買了很久但一直沒讀的書,才發現這本書的構思竟如此巧妙;與愛人談心,你開始重新審視婚姻關係……來寫下這段隔離的日子裡,你有哪些意外收穫吧!
-
7 # 峰迴路轉旭日東昇
我最大的收穫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增進了感情。這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另外,在這段日子裡,我真正體會到了柴米油鹽的日子,讓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婚姻。
最後,也讓我認識到了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談,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且行且珍惜吧,加油!
-
8 # a秦大笨
居家隔離第8天,我收穫到2點重要感悟!
今天是居家隔離第8天。家裡的菜吃得差不多了。論語別裁下冊,終於給我看完了。
家務我們一家三口輪流著做,每人一天。
日子過得也挺快。今天和大家聊聊隔離這8天的感受吧。
需要靜心。有時候摸著手機也不知道幹嘛,但是浪費了很多時間。證明手機確實不是個好東西。自己管住自己有多難。
我記得之前沒有手機的時候也蠻好的。大家打個電話或寫個信。為了盼一封信,可以高興一個禮拜。現在都是一有訊息,立馬就要回。真不知道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等待和轉型
第一點感悟:等待
人生當中許多事情都需要等待。
現在大家都在等待疫情的結束。恢復到之前的生活。恢復到有工作的狀態。
有沒有想趁著等待的時機,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你能做的事情,立馬就可以做的。
比如拿起一本書。比如燒好一盤菜。很多現在就能做的小事情。
但是需要自己靜下心來。不要著急,也不要匆忙。因為生活本來就是樣子,當下就是生活。我們無法跳過今天,也無法快進到你想要的美好日子。所以我們需要等待。等待時機。等待春暖花開。
第二點感悟:轉型
但是也不要著急,還是有機會。什麼時候開始行動都不晚。現在剛好是你嘗試轉型的最好時機,就是當下。就是現在,今天和幾個攝影朋友聊天,他們也說到可以拍一些短影片。放在網上平臺,做內容生產者,堅持下來就是你的副業。
當你在這段時間裡練就了另外一種本領,轉型就開始了,上帝又給你打開了另外一扇窗。
塔勒布在反脆弱當中說。人活著就是最大的反脆弱。我們只要還活著,我們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努力尋找發揮自己的潛能。
現在這個時期正是我們等待和轉型的良好時機。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
9 # 瘋狂的辣不辣多
最大的收穫就是陪了家人,要不是疫情誰也不會這麼老實待在家裡,讓人感覺在我們忙的時候,少了多少陪伴,少了多少生活中的細節。
同樣的收穫就是,以後人們不會在想著不工作了,吃吃睡睡這種生活最起碼享受了,有點乏了。
-
10 # 燈籠草的美食每刻
珍惜老天爺給的和家人一起相處的日子,平時各奔東西,現在朝夕面對,安排好一日三餐,多些時間閱讀、思考也是件好事,做做手工、簡單運動,同樣是健康生活。
-
11 # 笑笑【拒絕加群】
隔離在家的這段難得的日子裡,思量起來,真的是收穫頗多。
首先,我覺得少了在單位時的各種紛擾,比如說今天開個會,明天討個論,後天交個什麼筆記,等等,諸如此類,不勝其多,別說自己喜歡的事了,就是正常的工作也要受到影響,搞的很疲憊,什麼心情也沒有。現在呢,在家隔離,大塊的時間回來了,不再化整為零了,我不但輕輕鬆鬆地完成網路授課任務,而且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像獨處一室,靜靜發呆,感覺也很舒服;像大量地跟群友步韻唱和,此起彼伏,感覺也很過癮;像系統地讀點書,再也不是奢望,隨時隨地可以捧起心愛的寶書,把頭沉進去;像整體的收拾收拾房屋,擦擦玻璃,唉,真的是很痛快;還有時間想想自己做過的事,背過的詩,不斷反思、整理……
總之,拋開疫情帶來的不爽,我覺得我獲得了最大的個人空間,呼吸順暢,感覺到喜歡擁有無限的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和沒有紛擾的自由。
其次我要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它見證了我們未曾知曉的一切。
武漢封城,華夏大地一片恐慌,誰也不知道等待武漢的是什麼,等待全中國的是什麼。但可是,紅塵大世界,人生大舞臺,上演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在抗疫非典鬥爭後的今天,又一次披掛上陣;李蘭娟院士,巾幗不讓鬚眉,揮舞著戰劍,也殺向荊楚疫區;無數的白衣天使,按下他們殷紅的指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奔赴龜蛇橫臥的重災區;前面的倒下,後面的跟上,為的是與病毒爭鬥,與死神爭命!
在短短兩個月,我們有方艙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十天內拔地而起,我們有全國各地伸出的救助武漢的援手,以最快的速度用飛機、輪船把緊缺物資送到江城,甚至有人買自己的車和房換錢買救急物資送到我們心心念唸的黃鶴高樓……於是我們看到,新冠病毒退卻了,武漢人挺住了,中國人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
時間見證一切:
中國人心最齊,伸出一隻手,只要能獻一份力量;點燃一盞心燈,只要能給你一份光熱!
中國人最棒,打敗帝國主義入侵,建立新中國;改革開放,躋身世界強國之林;三年自然災害,我們自立更生;唐山地震、汶川地震,我們重建家園;非典肆虐,新冠橫行,我們戰勝疫情……還有什麼困難可怕呢?我們中國有雄心,有實力,面對所有坎坷路途、荊棘叢生!
較比世界其他國家對待疫情的態度與做法,我心裡洋溢著驕傲自豪與僥倖,多虧我是中國人,才能有這多平時感覺不到的幸福和清醒!
其實,相比較而言,這後一點才是隔離在家最大的收穫,也是鐫刻在我生命螢幕裡最絢麗最壯美的風景。
-
12 # 小晶悅讀館
隔離在家,最大的收穫如下:
①開始關心糧食。以前,讀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只是一種對廣大勞動者的理解,那麼隔離在家對糧食的關心有了更深刻體會。當所有人停止手邊的一切勞作,我們的糧食從何而來?答案是肯定的,糧食平時作為最普通的資源,將變成稀缺資源,比黃金更為珍貴。所有的物質和精神活動者必須由糧食供給,才能完成持續的創造,所以,感謝並珍惜糧食別無選擇。
②真正審視內心。原來,我們忙忙碌碌,無暇坐下來靜心思考人生,此次疫情讓我們開始迴歸內心,重新審視內心的情感,理清頭緒,分清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生活和感情,不再含含糊糊的將就度日,生命短暫,珍惜每一個身邊帶給你溫暖和力量的人。疫情,讓我們學會去除浮躁,明白斷舍離的真正意義。
③理解眾生皆苦,敬畏大自然。原來每個人站在世界的一端,各自固執己見,相互不可相讓。疫情,讓我們開始明白什麼叫命運共同體,什麼叫眾生皆苦,它讓人更深的體會,大自然眼中人類的狂妄將帶來災難,而在災難面前,整個世界的痛苦、煩惱原來都一樣,唯有放下偏見、才能攜手前進共同解決問題,每個人都是人類的一塊磚瓦,管理好自己,已經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一個多月在家的日子裡,對誰來說都是奢侈的。雖然是困難的,但絕對是難得的。
這段日子裡,也不光是擔心、無聊吧!有什麼收穫嗎?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回覆列表
我覺得更多的是有了和家裡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平時很少有那種能全天都待在一起的時間,有了更多的交流,更多的理解。
自己也可以沉下心來去做一些平時想做,卻被各種沒有時間佔據的事情,畢竟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不得不為了工作而奔波忙碌,很多年少時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也只能埋藏在心底當做一個遙遠的種子罷了,倒是這段時間又重新有了機會去再次拾起,就算只是暫時可也算得上是非常奢侈了。
其實每過一段時間也許我們都需要一段這樣的時間去追尋自己心靈的完整,只不過現實的柴米油鹽有太多束縛,常常做不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