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譚小芬的追逐自信之路
-
2 # 使用者9416358915184
人無完人,怎麼可能做到認人人都滿意的事情,還有生活是給自己過的,幹嘛要在乎別人怎麼看,那樣自己不是活的太累了
-
3 # 吃好睡好一樣重要
老子說過一句話,無私為大私,既然大家都滿意了,說明事情就很圓滿了,為了大家的利益犧牲一下自己也無可厚非,不管什麼事,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人人滿意。
當自己的利益與大家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學會捨棄自己的利益,為集體著想,我們應該有大局觀,有集體榮譽感。當我們有這樣的自我犧牲精神時,我們是有包容心的,我們因該學會站在別人的覺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只要問題有唯美的答案,那我們應該都感到開心!
-
4 # 喜歡美文的念奴嬌
沒有人能做到“讓別人都滿意”。
俗話說眾口難調,再好的廚師做出的飯菜還是會有人不喜歡。
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要想做到人人都滿意,是極其困難的。即使你對別人是有求必應,也難免會因各種各樣的客觀因素影響,而做不到盡善盡美,以致讓人不高興。費力不討好,最後自己難受。
今天遇到一件事,與大家分享。
陳先生今年65歲,喪偶,湘潭人,家有一臺小車。早幾天約了心儀的物件黃女士外出遊玩。黃女士約上自己的好閨蜜肖女士,肖女士又約了自己的朋友趙和李。五個人一起,由陳先生開車,做東到石燕湖遊玩。
由於大家覺得在石燕湖還玩得不夠盡興,中飯後,一行人又決定從石燕湖再到望城的銅官窯古鎮遊玩。
天熱,人疲勞,中午沒有休息,陳先生開車疲勞駕駛,路上有點打瞌睡,結果在去銅官窯的路上追尾一臺大貨車。
陳先生自己胸部擠壓傷,脾臟出血,副駕駛的黃女士雙下肢骨折,坐在司機後座的肖女士傷得最重,顱腦出血,肋骨骨折、肺部挫傷,其他兩位輕微傷。
陳先生的車子被撞損嚴重,又只買了交強險,其他保險都沒買,這次車禍自己負全責。其它人的治療費用還不知道如何處理。
本來是一路外出旅行,加深感情,而結果卻是這麼慘重。
陳先生是想讓黃女士滿意,對於黃女士的另外邀約朋友肯定不好拒絕,也許還想在黃女士的朋友面前表現好點,充當紳士。
他壓根就不會想到會出車禍。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就知道,有時好心並不一定能辦好事。
所以,我們不要有“讓別人都滿意”的思想,有時要學會拒絕,重要的是生活中還是要讓自己高興、自己開心為好。
如果你是找物件,別人都說那個物件很好,大家都覺得滿意,而你自己不滿意,不喜歡,難道你也勉強而為?如果你勉強自己接受了,那以後你也許就會不開心一輩子。
如果是大家很滿意,你又不拒絕,而內心卻有些不開心,那你就要想辦法消除一些不開心的因素,分析你自己不開心的原因,儘量讓自己開心面對,好好經營。
如果你是找工作,別人都說那個工作賺錢多,有前途,而你對那個工作卻不擅長,不熱愛,但你又不想拒絕,那你就先試著去接受這個工作,在工作中好好學習,變不擅長為擅長,變不熱愛為熱愛,你錢多了,前途有一片光明,這樣你的不開心就會變得很開心了。
別人滿不滿意不是你生活的主要目標,生活是自己的,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怎麼去對待。是改變環境還是改變自己,靠自己決定。
能做到大家都滿意、開心那就更好,做不到,先讓自己開心起來再說。
-
5 # 雁子2019
關鍵是你自己要有顆表達善意的心。
這讓我想起曾經經歷的一則看似俗套,卻令人深思的故事:
小W七歲時死了父親,母親也在她十一歲時撒手人寰。因為父親當年是入贅到母親家裡,故父親的離世從來就沒有在其弟兄姊妹間激起多大的波瀾,撇下的這個孤苦無依的小女孩自然也不在各自的考慮範圍。小W水深火熱著,他們逍遙、愜意的日子卻依然。由於小W的母親是獨女,養、育小W的重任只好全部落到了外公、外婆的身上。一對耄耋老人,掩淚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殤痛後還要直面這個少不省事的小W,其中的悽愴自不在話下。小W本只打算讀了初中就輟學,哪知道還真有天上掉下餡餅來的好事:她遇到了來自浙江大學的志願者方某,方某無私地幫助了她——無論精神還是物質,小W順利讀完中學,補習一年後又走進了大學殿堂,今天的小W已大二,方某的資助仍然未斷。
主人公小W就在自己身邊,故事也是小W親口講述的。記得我是邊聽邊抹淚,還沒有忘了用這份感動的心情去感染他人。
但我錯了,大多數的人聽畢不是面無表情,就是用狐疑的眼睛望著我。關係親密些的還加了一道程式,萬分同情地說:“你呀,好傻,好單純!是不是書讀的太多,迂腐了。這樣的故事有什麼好唸叨的,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演繹故事的人不為作秀為個啥?”
為此我曾專門走訪了方某。我問她你在助人時真的是一百分的願意?就沒有委屈自己的時候嗎?記得方某是這樣回答的:怎麼會沒有?從自己包包裡拿錢出來誰不心疼?而且這種幫助還沒有止境。我也曾經想放棄多,可一想到表達善心它本是一種能力、戰勝自己私慾的能力,就什麼不舒服都沒有了。一個人多一些修煉就會多些善心,這是一種幸福——於他人於自己。它很像一縷沒有汙漬的Sunny,既照耀周圍的人,也關照自己。
予人玫瑰,手留餘香!我發現我也開始變為能夠表達善意的人,並堅信善意是裝不出來的,就像衝出汙泥的荷花,一看就知那種高潔與身下的濁泥無關。
-
6 # 子茉
首先,你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有一點討好型人格在作祟。本著與人和睦,想要和所有人都處好關係,但是如果這樣的話,會讓你自己很累的,也會特別被動的。
你要知道,你有自己的生活,不可以什麼事情都要以他人為準,甚至活在他人的看法中,這樣下去你會逐漸喪失自我,也會讓他人不清楚你的底線是什麼,久而久之,就會更加得寸進尺的利用你的善心,把你的和善當做理所當然。
假如你十次中,有九次做得讓對方滿意,而只有一件沒有令他滿意的話,你都會落人詬病。
其次,善良是要有一定鋒芒的,可以理解這種想盡力做好所有事情的想法。但不能他人提什麼要求都答應。先結合自己的情況考慮,量力而行,明確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要給人有一定的界限感。
我們要學會為自己發聲,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學會拒絕。這樣一來才會讓你的生活,朝正常的軌道行駛。
最後,我們不是聖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千萬不要因為一些客觀的事,讓自己整天處在不愉快的情緒中,也許在他人看來,這件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而你總是特別較真,還獨自在那兒鬱鬱寡歡。
承認自己能力有限,並不丟人,總好過爽快地答應人家,自己卻做不到,然後失信於人吧。當他人詢問你時,如果你講好自己做不到,他自然會再去找其他人。要明白,這對你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
7 # 情之所往心之所向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力有窮盡時,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讓人人都滿意。你不是神明,你不可能兼顧所有人的情緒,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你不必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有的人的評價中肯,但是有的人的評價純粹是胡說八道,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你根本在意不過來的,只會讓你徒增煩惱。
有道是水至清則無魚,過滿而溢,很多事情過猶而不及,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有真就有假,有喜歡你的也會有討厭你的,沒必要追問緣由,世間事本就有兩面,一面Sunny,一面陰暗,即使你做的最好,也做不到所有人都喜歡,你又不是人名幣。
遵循自己的本心去做事,不偏不倚,公正公平的處理事情,問心無愧就好,走自己的路,聽該聽的,不必搭理一些無聊的人所說的無聊的話,覺得有道理就聽,沒道理就讓風吹過,別讓莫須有的言論影響你,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尺度,不必活在別人的世界中,做獨一無二的自己最好。
-
8 # 南國雁聲
生活不可能處處滿意別人,不要從別人的嘴裡認識自己,以其這樣還不如沉下心來做自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無論幹什麼都會有反對的聲音。
有的人嘴巴甜點,表露外向點,得到滿意的人肯定多一點,這也無可厚非,也沒有必要去學別人委曲求全,這樣自己不開心,在別人看來你一改往日的性格,還以為你卑躬屈膝有什麼事情有求他人。
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點愛心,多點熱心肯定有人喜歡的,高冷不是一絕情而是一種態度,其實我們內心是熱的,當別人需要我們還是伸出援助的手,只是不愛表達而已,這樣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慢慢的你身邊的人會喜歡上你的,但你無論在怎麼努力始終不會所有人都喜歡你。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除非他是人民幣,我們做不到十全十美也做不到人人喜歡,我們只有做一個問心無愧,自己喜歡的人,做一個有品味,一個能感動自己的人就好。
-
9 # 塵廛碎暖
想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想法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想像,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有時候我們會調侃地說“你又不是人民幣,憑什麼大家都喜歡你”,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這種想讓大家都滿意的心理和行為方式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多數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滿足他人的需求,看似高大偉,但從結果上來看多是得不償失的,而且還會逐漸累積自己心中的不平不怨之氣。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相互的,付出也應該是大體上平衡的唯有如此才能天長地久。
那麼要想改變現狀,我建議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心裡上你應該充分地意識到,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那是超出你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做不到也無需自責,另外你要給自己一定的心裡建設,相信身邊的人並不一定非你不可,你不是地球,無法承擔所有重量。你需要理解,也需要和身邊的人溝通,讓他們瞭解你的無奈,有時你會收到別人跟多的善意而不是責備。
二.你要學會拒絕,如果習慣了“討好式”做事方法拒絕別人,尤其是第一次拒絕別人會很難,但是你要鼓足勇氣嘗試去做。如果無法決絕接下了任務,,也要良性溝通,起碼讓對方知道你的難處,或是你若做不到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那麼如果結果不讓人滿意,也可以取得彼此的理解和支援。
-
10 # 歐比旺羅克
這是善良人和完美主義者的死穴,也是人類能繁衍到今天,背後同情和互助基因的表達 。
雖然是基因表達,但程度是有所差別的,放在社會關係中,這個差別很大。最近芝加哥大學研究聲稱,殺人犯腦的灰質比較薄,這種人同理心不強,沒有同情心,體會不到別人的感受和痛苦。看到過另外一種報道,說美國監獄曾秘密閹割過一些暴力傾向嚴重的人,為的是減少這類基因的繁衍。
另外,還有英華人的研究,說唱歌跑調,對音樂沒有感受的人不可能善解人意,對他人言語之外情緒上的變化感受不到,因此做事比較果敢直接,野蠻生硬,對於在某一社會階段獲取利益而言十分奏效。與之對應的是一位臺灣作家說,喜歡音樂的人是不會壞的。
謙謙君子、溫文爾雅,看上去很美,如果大家都這樣是不錯的,但如果生活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是被宰割的物件,可行的只能是斷舍離。
回覆列表
通常主張正向思考的心理學家也指出過,生活中,那些越是“不要臉”的人,心理反而越健康。這是不是有悖於社會常規?
為什麼你是熟人眼裡的“老好人”?幫別人忙時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謹慎,甚至覺得是自己的本分;而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卻從不敢開口要求?
其實,這裡的“不要臉”,“做個壞人”,並不是說我們真的要去幹些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而是指放棄去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停止一味的討好和忍讓。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一點,作為討好型人格的我,實在有發言權了。
下面8句話,你若有同感,就在心裡打個鉤。
1. 害怕發生爭執,一旦發生,就會將錯都歸咎到自己身上。
2. 無法拒絕他人,即使對方要求很過分,也會硬著頭皮完成。
3. 很怕麻煩別人,能自己完成絕不求別人,否則就會感覺虧欠。
5. 做事情喜歡以他人的感受為主,很少顧及自己。
6. 非常看重別人的看法,渴望被別人認同。
7. 在面對比自己厲害的人,常常怯懦,不敢展現自己。
8. 內心極度敏感,很快地感知他人的情緒,並且自身情緒易受他人影響。
如果你的答案多數是“YES”,恭喜你,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受害者。
其實,不少人都深陷“討好型人格”,活得委屈又不快樂。我也是這樣:害怕對峙,害怕衝突;看似樂於助人,但有時候並非出於自願;察言觀色,怕被人否定;即使做不到,也假裝能做到.
討好型人格還有更大的危害。因為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不善於宣洩,當心裡壓力和不滿越積越深,卻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出口宣洩,情緒的炸彈就隨時可能爆發。這時候,可能會導致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更有嚴重的,將負面情緒統統發洩在身邊親近的朋友或家人,甚至,因為心理扭曲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討好型人格,很多人都承受了太多委屈。但其實,你要學會的,是討好你自己。
阿德勒心理學曾經說過,人要想活得自由和幸福,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不要對方一失落,你就緊張;對方一道歉,就心軟。
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停止一味的討好和忍讓。
蔣方舟和馬東對於討好型人格也共同給出了一句評語: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2020年,希望大家都能對自己好一點,活得任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