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濤談收藏與投資
-
2 # 我的果樹
傅山大草把中鋒使轉做到極致,幾乎看不出提按,然而能保證線條的飄逸立體感,這個就是大師級別的境界。連綿不斷,貌似雜亂,實為節奏變化。這個與中鋒技術和用筆速度的控制分不開。
學傅山者,線條質量上不去,就變成群蛇亂舞了,表現為呆滯無力。
-
3 # 太原晚報
傅山生於明歷三十五年,卒於清朝康熙二十三年,享年77歲。傅山一生有很高的成就。擅長書法、繪畫、醫學。同時也是著名的文學家、醫學家、思想家,可謂集大成於一身。
傅山在書法方面,擅長草書和小楷。傅山在草書方面和顏體頗為相似,《草書立軸》、《草書孟浩然詩》、《右軍大醉詩軸》、《行草五律詩軸》等等都是傅山的代表作之一。而傅山的小楷筆畫圓勁豐潤,極富遒麗之美。
傅山提出了寫字何為美醜,他認為書法作品不應以追求美而產生媚態之風,反而根據自己擅長的寫法進行創作。
傅山的大草書法作品之所以成為絕唱,就是他以創新和發展並總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的經驗。
傅山的“醜”書與統治書壇的主流——中庸柔美的二王書風背道而馳,字的造型不具美感,線條也過於纏繞。然而就是不懂書法的人也可以看出,書家在書寫的過程內心很糾結與痛苦。這種醜是具有積極的人文精神意義的醜,並非只是純粹如今天在個性書法探尋中走投無路,而故意標新立異的藝術行為。只有如同傅山一般經歷了國破家亡與鬱積的義憤,才會用“醜”書表達自身的情感。
-
4 # 黃山野
傅青主的字是否成為絕唱,那就要看書法界對其書法的態度,中國書界崇拜其書法的有多少人。傅青主一生並非只以書法成名,其人的醫道,學識,氣節,都為後人所稱道。書以載道,一個人的書法作品,可以充分的體現一個人的胸懷,氣質,書寫風格。對於一個人的書法,任何人只能以自己的風格去對照,凡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書法所加的任何評價都沒有意義。只是個人看法而已。
-
5 # 龔英輔
傅山書法中精品多為率性之作,根底深,內心傲而苦。其心氣大,草書有狂放,但不及徐渭;有勁勢,但不及文徵明;特別是其草書筆順結體,受楷書筆順之影響拘束,未如趙、董、文之草書徹底,故看來有做作之態。
-
6 # 江波64466859
傅山在中國書法界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其作品以草書見長,但不同時間段的作品,莨莠不齊。真正上乘作品不多。人們敬畏他並非他書法技藝如何高遠,而在於他為人正直,秉性剛烈,醫術精湛,德高望重。
他的草書,運筆流暢,隨心所欲,一氣呵成。既有骨感力道,又圓潤灑脫。但字寫得有點緊,飄逸略缺,奔放不夠。少了一點大度。
-
7 # 真空妙有無量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絕者,斷也。實際上,評人丶論創作品,不宜用這類的詞。因為這個世界的人事物,都是生生不息的。你看古人尊崇人到極處,說王羲之是"書聖″,這個聖字,其實沒有空前絕後,獨一無二的內涵,王可作聖,李可作聖,前可有聖,後可有聖,暫時沒夠條件的,等到有了,社會肯定把他推出來,某人也是"聖″。連釋迦牟尼創佛教,都沒有把自己獨尊為唯一一佛。前有佛後有佛,眾生都是佛。服氣就磕頭,高低大家說。
現在給沈鵬先生戴上"書法泰斗″的帽子,大家也便鼓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讚賞不已,就是十分的欠推敲,泰山丶北斗,那是獨一無二的,“絕了″,可不好。德不配位。藝術學問的分量壓不壓得住陣?
所謂"絕唱",應該是既無往古,也無來今。此曲只應天上有,世間哪得幾回聞?
應該說,歷史長河中,每個階段都有代表性的人事物,都顯示出來獨自的高度特點,讓人景仰丶讚歎,樹為楷模。
傅山先生的書法,的確成就卓然,獨立獨到,寫出了"自我"。一方面學問底子,一方面書法的根基,更重要的,醫學丶道養,沒有官場世情的精神約束,使他在書寫上充分體現出自由率性的無拘束。但又不是徐渭的那種瘋顛丶率性丶無人無物。
專家資料多,我是憑感覺。
-
8 # 千年蘭亭
提起《七劍下天山》,大家一定對無極劍傅青主印象深刻,傅大俠武功高強,醫術高超,手持“莫問劍”行走江湖。
而歷史上確有其人,也曾反清復明,後隱居山林,以書畫為樂,是清代較為著名的書法大家。
要了解傅山傅青主的書法,必須瞭解清代早期的遺民書家這一特殊的群體及其特性。
反清復明失敗後,清代取代明代已成不可扭轉的事實,那些不甘承認異 族統治的遺民,只得把精力投入到學術、詩文丶書畫等領域,於是出現了以傅山為代表的遺民書家。
傅山的書法也是由晉唐楷書入手,但性格決定了他不是一個謹守成法、亦步亦趨的人,臨摹古帖多不相似。
他的書法以狂放的草書為最高成就。從整體風格上看,傅山與王鐸一樣,同屬晚明變革書風,但王鐸作品中,傳統法度的烙印相當深刻,而傅山在學習傳統技法方面達到的深度遠不及王鐸,或許是他的個性使得他不會有耐心對某一家或某種風格的筆法作細緻的臨習與研究。
可以說,傅山只是在熟悉了書法的初步技法規則後,便放棄了對傳統技法和前人經驗的依賴,轉而完全自由創造。
從書法創作和作品欣賞的技術角度看,傅山對傳統技法和審美規範的理解、把握乃至發揮,遠不如王鐸純粹和細緻,但他以強烈的人格感染力和橫掃千均的氣勢,掩蓋了技法上的單調和不足,這一點,與明代的徐渭較為相似。
以傅山為代表的遺民書家,其書法的共同特點是各自具有強烈的自我特徵,大多不受法度的束縛,拋棄法理,恣意揮灑,自我發洩,或多或少帶有一些躁動和荒率。
特殊的時代造就了一批具有特殊心態的群體,遺民,而這一特殊的群體又創造出斑斕多彩的書法藝術,這在和平年代是難以難以想象的。
所以,無極劍不再有,傅山書法難再現。
-
9 # 使用者80819734015
說傅山的書法作品為絕唱,在下看來未必。絕唱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以他的草書來看,愚以為比起張芝,張旭,懷素,趙佶等人差的不是一點。還不說後面的來者。
-
10 # 宋詳軍
題主說傅山的書法是絕唱,這個梅園老人完全贊同,傅山的書法造詣和實力不容懷疑。
傅山的書法可從兩個方面進行解讀,一是他的狂草,梅園老人認為從古至今,除去創造狂草的兩位大家(張旭丶懷素),狂草寫得好的,只有傅山一人,傅山的狂草雖然狂傲放膽,但不怪,符合古法且有明確的草書造型,絕無模稜兩可之筆。這是其他狂草書家無法與之匹敵的關健所在,傅山的狂草可以說是前看得見古人,後看不見來者,而其他狂草"大家"則是前看不見古人,後沒有來者。牛皮不是吹的,傅山的狂草之所以那麼好,這都得益於書法家深厚書法功底和多方面的才能,據傳傅山八、九歲時就開始學習書法,自大小篆,隸以下無一不精,他的小楷《千字文》直追鐘王,傅山工繪,畫,精鑑賞,通曉醫術和禪理,著有《霸紅龕集》達四十卷。
二是傅山的書法理論主張獨具慧眼,有著強烈的個性,他在書法藝術上主張"寧拙毋巧,寧醜母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並把"四毋"主張實踐於他的狂草書作中,使他的狂草書法古拙、大氣,極具男子漢大丈夫的陽剛之美。
-
11 # 紫竹軒宋建強
傅山一一草書連綿不斷,一氣合成的個性張楊,與其生活環境,個人修為及個性藝術天賦,造意分不開。能留存至今,說明一點,他的生命力夠強了。醜與美是一組很好的朋友。完美是藝術最高境界。可望不可極喲!
-
12 # 虹羽10
絕什麼唱,胡說。傅山的書法線條就是不美。其結體也不美,盤紆環繞太多不合法理。不能學其書法,害處太多。王鐸與其不同,學王鐸不學傅山。
-
13 # 喬丁123
怎麼是絕唱,現在書法家那麼多,都打著四寧四勿包裝自己,頭上的宇宙無敵的名號那麼多肯定超越了先人,這一點勿庸置疑。書法的悲哀………
-
14 # 老韋205317997
呆腦,什麼是書法懂嗎?自己寫的字歪著,別人認不得,有時連你自已都認不得,或是你僥倖當了大大的官在那裡提幾個歪字。這就叫
下面這幅書法,看得我如醉如痴。簡直是美不勝收。但是為什麼像這種風格的就沒有再見過?見到過若干的模仿者,都沒有這種感覺……為何?諸位有見到過的嗎?不妨貼上來看看。
回覆列表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稱為老莊之徒,他對老莊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泰初有無”、“隱而不隱”等命題,都作了認真的研究與闡發,對道家傳統思想作了發展。傅山草書《杜甫詩》2015年拍出155萬元
傅山一生行事作風與思想主張,是一個道家人物的性情:為人為學本於真性真情、自由自在,反對權威主義教條主義。據史書記載,他們為人自尊,對人間功名利祿很淡漠,一生不得勢也不願得勢,一生不得志也不願得志,以窮盡人倫物理為天職。傅山草書《寒食七言詩》2016年拍出345萬元
在詩、文、書、畫諸方面,傅山皆善學妙用,造詣頗深。其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傅山書法最早學趙孟頫,後學顏真卿。他對顏真卿的人品書品推崇備至。他寫大字喜用顏體,如《集古梅花詩》,就是寫小楷也用顏體,如《逍遙遊》。他的顏體寫得非常好,流傳至今的顏體大字楹聯和榜書多件,皆端莊遒勁,剛健有力。傅山草書《五言詩》2009年拍出90萬元
傅山淵博的知識對其書法風格的形成影響很大,加之受到同時期書法界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和倪元璐等名家的影響,他的書法更是具有一種奇特的怪味。他的草書沒有一點塵俗氣,外表飄逸內涵倔強,正象他的為人。傅山草書《七言詩》2011年拍出161萬元
傅山的草書天馬行空,絢麗燦爛,風雲飛動,線條纏綿縈迴,無起無止,如古藤盤繞,時而筆斷意聯,顧盼生姿,筆意相連不斷。其流暢的用筆中對纏繞遊絲的強調,使字與字,筆劃與筆劃間的疏密空間對比格外鮮明。其間欹斜反正、相避揖讓、縱斂開合等藝術手法,在傅山的手下運用得十分嫻熟,彷彿均在不經意中,真率的情感、大起大落的章法,充分表現了他博大精深的胸懷。傅山草書《臨王獻之帖》2006年拍出70.6萬元
傅山的書法也受到了比他大15歲的王鐸書風的影響,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貌。王鐸草書《自作詩三首》2014年拍出1322.5萬元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畫家。王鐸工正、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行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草書,在當時書壇上獨樹一幟。至其晚年,書風更趨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更有一些理性和孤冷之味道。王鐸草書《臨褚遂良》2016年拍出1150萬元
王鐸、傅山之後,善草書者很多,但如此博學多才,行楷書功底深厚,草書又如此恣意揮灑者無幾。王鐸草書2016年拍出408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