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蘭》懂不懂書法的人都覺得好看,不懂書法看不出《祭》好在哪?
9
回覆列表
  • 1 # 德州蘭亭人

    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還有蘇東坡的《寒食帖》分別被稱為天下第一二三行書!他們各有其美,自然生動,美輪美奐!

    第一,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他的書法盡善盡美,不激不歷而風規自遠,也正是符合中庸之道,再加上唐代皇帝李世民的推波助瀾,其書法的地位更高了,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可以說雅俗共賞,當然也是這裡所說的俗,也是粗通文字的,要不王羲之的字還有像老嫗那樣的人欣賞不了的,大王的書法是多種矛盾的完美組合,真正懂書法的人既能看出裡面的陽剛之氣,也能看出裡面的陰柔秀美!所以粗通書法的人,都能欣賞大王的書法,也可以說雅俗共賞吧!

    第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這幅書法作品的歷史地位,主要是因為顏真卿在書法方面的創新,顏真卿一改二王妍美流便的書風,開創雄強豪放的風氣,大氣磅礴,在顏之前評論書法的標準是瘦硬,但是自顏開創新書風以來,書法的面目煥然一新,顏字以筋勝,而大家對他的祭侄文稿不欣賞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草稿,有很多塗抹之處,一般人認為寫的亂,但是懂書法的人卻恰恰能從這些地方看出作者真情的流露,因此被稱第二行書確實名副其實!

    好了至於寒食帖就不多說了!

    總之,要想學會欣賞書法,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必須多看古代法帖,最好拿起毛筆來試試水,也就不會一味的見到中國書協會員的作品就說是醜書了!所以一些書法界有識之士提出要提高全民審美力!

    噴子有兩種,一種是啥也不懂的噴,一種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的噴,真正的有文化有內涵的高手是從來不噴的!

  • 2 # 書劍漂零

    看不懂好在哪裡就別看,世界上好東西太多,沒必要每件事都弄清楚。

    如果真想弄清楚好在哪,這幅字臨上二十遍,大概也能悟出來好在哪裡

  • 3 # 智永和尚

    謝邀,唐顏真卿《祭侄文稿》至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是因為顏真卿和王羲之都在“特殊”的時期,不同的心情下,揮灑各自的情懷,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書法視覺效果,前者激昂悲憤,後者“暢敘幽情”孫過庭在《書譜》中就論述“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然後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閒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書法作品應該使人感觸到作者的喜怒哀樂,情感的表現至始至終貫穿書法作品之中……

  • 4 # yayahi

    沒看出來。但它與蘭亭序都有共同特點,一是名人所寫,二是各抒己情,三是後人解讀,四是人人追捧。今人書法是為寫而寫無情趣無意境無人評無名氣,所以今不如古也!

  • 5 # 高山流水3066

    審美來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所以,就此問題直接說,怎麼說都可以而又怎麼說都欠妥。不妨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比如豆汁,表面上看起來品相不算高大上,聞上去還還一股算朽味。但為啥那麼多人都喜歡呢,這個還得每個人自己去品,箇中滋味回味無窮啊。

  • 6 # 乾得堂

    藝術的境界,首先是歷史的事件。身處事件之中又可見事件對於歷史的影響|與記載,這樣的作品自身就已經超越了藝術。因此藝術不僅是技術的表達,更多的還是歷史的重量。這樣的作品在超越了藝術的同時還體現出作者身處其中的故事史實。這些內涵都不是普通作品可以函蓋的。《祭侄稿》正是這樣一種書法作品。說它是書法作品,因為它飽含著作者的真實感受並且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說它是史實是作品置身於歷史事件之中,具有重大的歷史重量。透過作品可以理解這一歷史事件的意義,又可以解讀歷史故事中的人文精神。這樣的作品所具備的內涵,不論是歷史還是故事,不論是文化精神還是人文情懷都已經遠遠超越了現在我們所講的書法範圍。正是這種超越才使得作品具備了厚重的歷史感,真實的社會環境還有歷代對《祭侄稿》的評價。這些內容都說明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並非就是抄幾段小詩,寫幾句華詞既可成就的。藝術作為社會的反映,歷史的表達,人文的書寫,才是具有藝術真正魅力之處。強調生活強調社會實踐才不至於藝術內容的空洞與虛假。這是《祭侄稿》對於今天書者的啟示,也是.今天書者應該學習的榜樣。至於藝術形式與境界也無需多說,只有認識到作品的真正意義,對於學習書法的人我想也是值得深思與追求。(字為自寫)。

  • 7 # kmhfyk

    一、首先我覺得是人品居上,眾所周知顏真卿是顏回的後人,同時顏氏家族又是中華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家族之一,(顏氏家訓)現在都是我們學習和傳承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典籍。所以顏真卿的出色是家學淵源,在加上大唐的包容並蓄,使得唐代出現了書法的第二座高峰,這些都有力的促進了書法的傳承與創新,所以顏真卿以人品立身,字也就呈現了獨特的個人魅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顏體,顏筋”。

    二、祭侄文稿為什麼可以在通篇幾乎修改塗抹的情況下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與顏真卿創作此文是的心情是一脈相承的,大家知道當顏真卿得知自己侄子遇害的訊息後心情極度悲痛,這可以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父陷子死、巢傾卵復”,所以在書寫時沒有在注重書法創作時所遵循的準則,這恰恰顯得作品更加與眾不同,但不可否認是即使心情在極度悲痛的情況下也同樣保持了自己的書法風格,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三、縱觀天下三大行書,除第一外其實第二和第三的作者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是非常崇高的,顏真卿忠君報國,殺身成仁、蘇東坡屢遭貶斥依然懷有赤子之心,在他們身上沒有向命運低頭的屈服,只有不斷完善自我人格的光輝,所以天下三大行書,我認為,王羲之在由隸轉行開創的承前啟下的書體,顏真卿則是光明磊落捨身付義的傾訴,蘇東坡則是中國讀書人在貶斥流放仍然是關心民間疾苦,位居高位時則心懷天下蒼生的高尚情操。

  • 8 # 書風法雨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為追祭自己的侄子顏季明所作,此文稿敘述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取義成仁的事情。

    一件書法的價值除筆法功夫到位之外,更重要的還要表現出書者的性情。《文稿》中塗塗抹抹的地方正是顏魯公對侄兒的悲慟所致,情緒激動,不能自已,率意自然,無刻意雕琢之感,也正是人們常說的“無意於佳乃佳”。

    在字的線條上沉實勁挺且又富有節奏感;結體上寬鬆多型,富有意趣;章法上疏密的對比讓作品顯得更加空靈。在文字的表達上也是可歌可泣,從回憶其侄的情意綿綿,到顏杲卿一門犧牲找不到屍首的沉痛,令人不忍卒讀。

    綜上所述,《祭侄文稿》是用真摯情感澆灌出來的傑作,是心靈的奏鳴曲,是血與淚的不朽鉅製。所以黃庭堅說:“魯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動人”。被元人鮮于樞譽為“天下第二行書”不是沒有道理的。

  • 9 # 薪火之路傳薪火

    深厚功力,一氣呵成。

    外拓筆法,枯筆幹墨。

    壯懷激烈,凜然正氣。

    悲憤衝冠,寫心如我。

    誰與爭鋒,唯顏魯公。

    名節千秋,彪炳於世。

    親人慘戮,地泣天傷。

    悲憤欲絕,痛斷肝腸。

    賊臣逆亂,毀我大唐。

    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家仇國恨,豈能相忘?!

    氣衝霄漢,心馳沙場。

    祭血殺敵,慰藉魂殤。

    嗚呼哀哉,尚饗尚饗。

    老安隨筆。

    此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祭侄文稿》),取義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顏季明更見疾痛慘怛,哀思鬱勃。本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被元人鮮于樞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 10 # 千年蘭亭

    人世間,惟有真情能感人。行草書的創作,抒情占主導地位。《祭侄文稿》就是以其直抒胸臆、真率天然而成為顏真卿最為典型的代表作。

    讀此帖,我們彷彿沉浸在當時他的那種悲痛之中,他的表現手法使作品產生絕妙的藝術效果,好像他在深情傾吐,而非寫字。

    作品通篇縱筆揮灑,時出遒勁,雜以流麗,點畫靈動,姿態紛繁,隨著情感的激越變化和運筆的節奏起伏,意態叢生。

    到帖的最後兩行,行筆的節奏達到全篇的高潮,已經從篇首平穩的行書發展成搖曳生動的草書。

    天下第二行書,名不虛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文化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