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兩山堂

    ● 伊秉綬在繼承、發揚前代隸書精華的基礎上,碑帖融合,形成了氣勢磅礴、憨厚壯闊的隸書新風。

    ——他的隸書得《衡方》、《郙閣》、《張遷》之雄強茂密,《褒斜道刻石》、《三公山》之古拙開張,又於顏書得端方寬博,化鐘鼎篆籀凝重渾厚之筆意,形成了開闊雄壯、樸拙老辣的審美風格。 梁章鈕《退庵隨筆》曰 : “墨卿能拓漢隸而大之 , 愈大愈壯。”

    ——筆畫圓勁粗壯,粗細均勻,省卻了蠶頭雁尾。中鋒鋪毫、以肥為主。行筆取逆澀之勢,使筆畫具有沉凝的金石味。

    ——結體雍容大度,方正之中巧作疏密聚散的變化,嚴整的結構中平添活潑的氣息。

    ——佈局行密格滿,四圍充實,讓人感覺字在向四邊不斷伸展,十分壯觀。 —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很密,一些呈左右分張形態的字的點畫伸展穿插到鄰近字的筆畫空白處,整幅作品左右映帶,活潑生動。有的在茂密厚實的筆畫中露出大塊空白,通透開朗。

    ——使墨濃重如漆,為其隸書更增添了沉凝雄厚的味道。

    ——書境老辣古拙,其妙處又在於老辣中充滿韻致,古拙中含蘊靈秀,方整而不呆板,充實而不擁塞。極富疏密相得、靈活巧妙之趣。

    ——其行書也頗具“ 金石氣” 。《書林藻鑑》載李宣龔評語 : “ 汀州書法出於秦漢 , 微特所作篆隸有獨特之處 , 即其行楷 , 雖發源于山陰平原 , 而兼收博取 , 自抒新意 , 金石之氣 , 亦復盎然紙上。” 以篆筆中鋒為主 , 融匯篆隸筆意於行楷之中 , 凝勁沉澀 , 樸拙老辣。

    ——伊秉緩尚碑 , 講求“ 金石氣”, 但也注重從帖中汲取營養。正是在碑帖互補互融的氛圍、學養及具體實踐中 , 形成了既拙厚老辣又圓渾暢達的極高的審美意境。

  • 2 # 畫作人生

    歷代書家,借鑑篆法的很多,伊秉緩的風格如此獨特,竊以為首先是人格魅力、品德修養保證了作品的廟堂之氣。然後就是自己對於書法的獨特見解。他把字內架構與字外空間精心策劃,長短參差的並行線條,增強了字內空間的可讀性與趣味性。大小錯落的外部空間所體現的變化,彌補了單一線條的時間節律。與傳統漢隸有很大的差異:他大膽地省去了橫畫的一波三折和蠶頭雁尾,代之以粗細變化、甚至幾乎沒有變化的直線。於是,他以建築般的結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3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伊秉綬的隸書最大新意就是力去蠶頭雁尾,且隸書自成面貌。

    伊秉綬的隸書,用筆有一定的力度和厚度,有較強的穿透力、視角衝擊!但是,他的隸書點畫粗細缺基本上一致,缺變化。

    不過,伊秉綬的隸書去蠶頭清代人學隸書,大多都是設法去蠶頭雁尾的,這個已不是什麼新意了啊!因為別的書家都在那樣做。

    還有就是伊秉綬的隸書取法《張遷碑》和《西狹頌》,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他把《張遷碑》和《西狹頌》中的結字特點“中收中放”大多予以弱化,突出筆畫的厚重感、結構的均勻性。這也算是伊秉綬隸書的另一新意吧。

    另外,伊秉綬的隸書用筆大多為隸法,但有的字已把楷意淡化後帶進隸書之中了,但這只是表現在極個別的字的某一區域性而不是全部。難道這也是伊秉綬隸書的新意?

  • 4 # 千年蘭亭

    清代是隸書繼漢代後的又一個高峰。

    清代隸書的崛起,主要原因是文字獄的大興,導致很多文人將興趣轉向金石考據學,碑學崛起。

    伊秉綬與鄧石如並稱清代隸書兩大家,他師從劉墉,隸書取法於《褒斜道刻石》《郙閣頌》《衡方碑》諸碑,用顏書筆法作隸,力能扛鼎,所作隸書雍容大度,氣勢磅礴。

    伊秉綬崇尚宋儒,其書體布白都從學問中來,其章化極富變化,拙中藏趣,被稱為布白大師。

  • 5 # 巨劍

    正如以上友友們所說,伊秉綬的隸書寫的像黑體,大而厚重,這也正是伊秉綬的創新之處,特別是在那個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6 # 六品書畫課堂

    伊秉綬作為碑學興起時的代表書家,其隸書的創新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容篆書的筆法入隸書,筆畫圓潤勁健,粗細變化不大,並省去隸書的撥挑動作,加快了書寫。其次,他改變了隸書的結體。漢隸結體以扁為主,取橫勢。伊秉綬把隸書的結體改為以長為主,並把格子撐滿,章法上顯得整齊劃一,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伊秉綬在結構和用筆上對隸書做出了全面革新,其書法融會秦漢碑碣,古樸渾厚,“有廟堂之氣”,對後世的書法創新有很多啟示。

  • 7 # 麓風軒

    伊秉綬在漢隸的基礎上做了三方面的改進,這三種改進是進步還是倒退尚且不說,但是給人一種區別於漢隸的面目,給人以新意:

    第一種改進,是把扁平的漢隸寫成直立長方形,接近於現在人的審美;如圖:

    第二種改進,是去掉了漢隸固有的波磔,也即蠶頭燕尾,把隸書優美的筆畫造型寫成簡單粗暴的直筆;如圖:

    第三種改進,是融進了篆書的筆畫,將隸書的方筆、粗細變化和金石氣統統抹殺,變成粗細、墨色都一樣的光溜溜的筆畫,甚至像黑體美術字;如圖:

    這些改進是好是壞,藝術審美各有偏好,倒也成了他一種風格。是否給給書法愛好者們一些啟示呢?

  • 8 # 松風閣書法日講

    我認為和兩個方面的因素有關,一個是他的品格,一個是他對書體的融合創新。我們先來看一個關於他的小故事:

    話說一個住在嶺南的窮書生有一年要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我們都知道,對於古代的男子來說,科舉考試是他們唯一可以出人頭地的機會。很多人都夢想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很多人其實連出去趕考的路費都很難湊齊,所以這位書生能不能趕到廣州都是個問題。

    該怎麼辦呢?恰巧有一天,他經過惠州的時候,聽說這裡的地方官古樸熱心,愛賢惜才,對於貧寒家庭的普通人多有幫助。於是就決定向他求助。惠州縣令知道後,立刻答應幫助他,但是有一個條件。

    原來這位縣太爺是個風雅文人,喜歡考驗年輕人的才學,因此他對年輕人說:

    “知君高才,若能五步成聯,聯中嵌東南西北四字,即為君治裝”。

    書生聽了以後略微一加思索就揮筆寫道:“南嶺古人瞻北斗,東坡今日住西湖”。

    縣令不由得大為讚歎,於是就幫助了這位書生。那麼這個縣令是誰呢?實際上這個人就是揚州四大賢人之一的伊秉綬。

    一生坎坷,廉吏善政

    伊秉綬,字祖似,號墨卿,他是清朝時期的書法家。因為他是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伊汀州”。在乾隆四十四年為舉人,十年以後成為進士,在嘉慶四年的時候任惠州知府,因其與自己的上司發生爭執,所以被貶戍軍臺,在平反以後又升職為揚州知府。在他54歲的時候,父親病死,按照朝廷的安排奉棺回鄉,許多揚州人民不捨得伊秉綬,就在路上揮淚送別。在其62病逝以後,揚州人民為表達對伊秉綬的仰慕之情,於是就在當地的“三賢祠”(三賢分別是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中加入伊秉綬,改稱之為“四賢祠”,由此可見,伊秉綬影響之大。

    在任職期間,伊秉綬以他的“廉吏善政”聞名,他還喜歡繪畫、詩集、尤其精篆隸,因為其書法的獨特,大放異彩,有評者譽其書法:

    “中鋒行筆,藏頭護尾,法度森然”、“筆畫粗細大致均勻,圓潤率直,古趣盎然”、“筆力雄健,秀挺清勁”、“精壯古拙,橫平豎直”、“儀態敦厚,骨氣洞達”。

    而我們考察伊秉綬的書法就會發現,他書法中帶有很多清朝後期文人所不具有的文人氣質。

    我們知道乾隆以及嘉慶時期,清朝統治雖然穩固,但是整個社會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近代研究清史的學者將這一時期稱之為盛世下的虛偽繁華在這不到一百年之後,西方的列強就會用堅船利炮開啟清廷大門,屈辱的近代史就拉開了序幕。

    所以這一時期雖然看起來很穩定,卻暗藏危險。很多文人沉溺在盛世的幻象裡,整天飲酒作樂而失去了鬥志,各級官員上下傳統搜刮民脂民膏。以至於道光時期的進士張集馨了一本揭露清朝官員貪汙的書,也就是《道鹹宦海見聞錄》,在這本書裡,整個帝國已經烏煙瘴氣,亂作一團了。

    但是伊秉綬絕對是那個時代的另類,他以廉潔愛民、勤於政務而著稱,所以他的書法與他的為人有很大關係,表現出了強烈的文人擔當。

    少年成才,初露頭角

    1754年,伊秉綬出生於寧化的一個書香世家中,受家庭環境影響,伊秉綬從小就聰明好學,喜歡讀書,在名師的指導下學習宋儒理學。史書稱:

    "通程朱理學,幼秉庭訓,從師陰承方,講求立心行己之學。"

    再後來受到大學士朱珪的賞識與紀曉嵐的器重,伊秉綬就拜紀曉嵐為師,後來學習書法,又拜當時有名的書法家劉墉為師。他的傳書豐富,其中《隸書五言聯》這一本書寫於嘉慶二十年,屬於隸書,現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館。

    在伊秉綬16歲那年進寧化縣學,26歲中鄉試,後來在陰承方的教導之下學習宋儒理學。30歲那年進京趕考,舉中正榜,便留在北京,因為他被朱珪和紀曉嵐所器重,所以他可以自由出入太子傅的府邸。。

    在1789年,他參加了會試,進士及第,授刑部額外主事,補浙江司員外郎,從此他就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活,伊秉綬從政廉潔,深得群眾支援。

    愛民如子,勤於業務

    在嘉慶四年的時候升任刑部郎中。沒過多久,伊秉綬就被任命為廣東惠州知府。他在惠州期間清正廉潔,勤於政務,注重文化教育,重用人才。

    在1805年的時候,揚州因為水災嚴重,兩江總督就推薦伊秉綬前去看望災區。不久之後,伊秉綬就成為了揚州知府,他事事親力親為,帶領人們參與到救災當中,並且深入民間,"飢咽脫粟飯,渴飲濁流水",他與百姓們在一起,設定粥廠,安置災民。另一方面他還動員富商們捐資捐糧,慢慢的穩定了災區的動亂局勢,當時有的災民當時想殺掉耕牛充飢,於是伊秉綬把牛估值以後,撥發貸款給災民,然後自己僱人專門放牧。等來年以後可以讓災民贖回,保證春耕的正常進行,災民們無不感激伊秉綬,在《清史稿》上記載在天災中的揚州居民“民雖飢困,安堵無惶惑。”

    晚年時期,德滿天下

    在1807年的時候,伊秉綬調任河庫道,在這不久之後,他又調任為兩淮鹽運史。在任職之後剛滿兩個月,其父病逝,於是便奉棺回鄉,回家料理父親後事,按照當時習俗,丁憂三年。也許是他對仕途感到厭倦,於是在寧化呆了五年。

    在這期間,他為當地的父老鄉親做了許多事,其中有一年寧化的城牆倒塌,他出巨資進行修繕,在嘉慶十六年的時候,他又再一次來到了惠州。惠州的百姓聽到他來訪的訊息以後,爭相出門迎接,由此可見,伊秉綬受人們愛戴之深。

    1815年夏天,在友人的不斷催促下,伊秉綬離開了寧化,啟程赴京。途中經過揚州,舊時好友留他小住一段時間,當住到九月的時候,天氣漸涼。伊秉綬不慎染上秋寒,忽得肺炎,於是一病不起,於9月11日在揚州病逝。

    伊秉綬病逝以後,揚州人民就決定把他也請進三賢祠裡,和歷史上三名有名的太守歐陽修、蘇東坡、王士禎並祀。雖然伊秉綬把揚州治理的井井有,但是他從不居功自傲,他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商富聚集的“休園”,搬到當時百姓所居住的舊城"黃氏園"當中。在生活上他從不鋪張浪費,“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他也經常說到:“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無少回邪,行則正。”正是因為伊秉綬的清正廉潔,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所以人們在《蕪城懷舊錄》中稱讚他:

    “揚州太守代有名賢,清乾嘉時,汀州伊墨卿太守為最著,風流文采,惠政及民,與歐陽永叔、蘇東坡先後媲美,鄉人士稱道不衰,奉祀之賢祠載酒堂”。

    書如其人,落筆不凡

    世人對於伊秉綬為官清廉有著很高的評價,那麼對於他的書法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呢?在包世臣的《藝舟雙楫》中記載:

    "餘初識寧化伊墨卿太守秉綬於袁浦。墨卿,劉諸城之弟子也。因曾問諸城法,太守曰:"吾師授法曰:指不死則畫不活。其法置管於大指、食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與食指作圓圈,即古龍精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對食指者,則形成鳳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傳也。"

    伊秉綬生前最喜歡書法,所以慢慢的伊秉綬就創出了自己的風格,他的筆畫平而直,分佈的十分均勻,寫的字是方方正正的,有強烈的裝飾美術的意趣,沒有晚期漢隸的"蠶頭燕尾"的習氣。他將篆隸的厚重熔鑄於行草書的靈動之中,顯示出強烈的動勢,風格新奇典雅,活潑生動。

    伊秉綬作為清朝少有的廉政書畫家,其書法帶有魏晉時期書法家的神韻,清秀淳樸,自然天真,沒有館閣體那種諂上媚下的俗氣、也沒有後來碑學革新家的激進,他的書法真正繼承了魏晉書法的源流,在亂象叢生的清朝中後期成為一朵與眾不同的藝術奇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的狗咬了自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