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勤董老師

    “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這句話是對草書欣賞和創作的一個非常直觀的一個描述。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

    “一點”顧名思義說的是書法作品中的點畫,孫過庭《書譜》雲:“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點畫字之眉目”,也就是說,一幅草書作品的氣質是點畫和線條來決定的,而使轉是說寫起來要有章可循,不可隨意。

    “二連”說的是筆畫和筆畫之間、字和字之間,行和行之間、內容和落款之間都要有連貫性,彼此之間要有內在的聯絡,有整體性。

    “三交代”那就是每一筆都要交代清楚,所謂的下筆必有出處,落行頓收,起始行轉要清清楚楚,節奏分明,也就是所說的書法作品的韻律美。

    “四墨”說的是作品的墨色變化,大家都知道墨分五色:濃、淡、幹、溼、枯。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不光有筆法、字法和章法,墨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五緊”主要指的是整體性,字和字、行和行不要過於鬆散,整幅作品看起來有一種緊湊感。

    “六飛白”說的是作品的書寫性,不要寫一個字蘸一次墨,要不是很難出來飛白的效果的,也很難形成墨色上的變化。

    以上僅限一家之言,解讀不對的地方還請方家多多指正!

  • 2 # 存希齋書法

    “如何理解書法中草書中的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這句話,這句話可以說是全面細緻地概括了草書的特點以及用筆方式,運用依次排序的十四個字簡單明瞭地給我們呈現了草書藝術精髓。

    而要理解這句話就需要代入到具體的草書作品中去,接下來我們也依次來理解。

    第一,對於“點”的理解

    草書雖說是渾然一體,具有筆墨酣暢的特點,但是終須有起筆,然後才能揮灑自如,對於這個一點的理解其實就是草書書寫的起始,即可以理解為草書藝術飄揚縱展的準備之勢,也可以理解為草書實際筆畫中的一點。

    我們看古代書法家的草書作品,基本上都具有以上所說的兩個特徵,這個“一點”即是蓄勢也是實際的筆畫。

    〈孫過庭《書譜》〉

    我們看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的《書譜》,它既是一本經典的書法理論著述,又是一卷流傳千古的上乘草書佳作。

    我們看孫過庭的《書譜》並不像唐代的“顛張醉素”和明代徐謂那樣狂放,筆勢上也並不是連綿不盡,而是有斷有連,節奏分明。有些地方不乏章草筆意。

    從孫過庭《書譜》中我們可以找到對於“一點”的理解,我們看孫過庭在行筆中,首筆有點畫的字,點都是與其他筆畫分開的,並不連線,例如最為普遍的就是“之”字的一點,彷彿總是先下筆一點然後再書寫以下內容,因此它既是為了後面的筆畫蓄勢而為,在形態上又確實是一個具體的點,所以對於草書中的“一點”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理解。

    第二,對於“連”的理解

    這個“連”在草書裡顯然就是連線甚至是連綿的意思,既是指筆畫形態上的連線又是指筆意筆勢上的連貫。

    〈唐代懷素的狂草書法《自敘帖》〉

    筆畫連線,筆勢連貫在草書中應該說是最大的特點,可以說“無連貫不草書”,特別是狂草書法,在筆勢連綿不絕的狀態下把草書的寫意性發揮到了極致。

    例如我們唐代僧人懷素的狂草書法作品《自敘帖》,可以說充分而全面地體現了草書中“連”的特點,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都是連貫的,有的兩字一件,有的則是幾個字一起連線,把草書的筆墨線條的飄動感發揮到了酣暢淋漓的境地,觀懷素狂草書法,常常有筆盡意未盡之感,這也是懷素狂草成功的原因所在。

    何傳馨撰寫的《唐懷素自敘帖》一文,對《自敘帖》評價:

    用細筆勁毫寫大字,筆畫圓轉遒逸,如曲折盤繞的鋼索,收筆出鋒,銳利如鉤斫,所謂‘鐵畫銀鉤’也。全卷強調連綿草勢,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盪,其中有疾有速,有輕有重,像是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極富動感。

    這說明了懷素草書《自敘帖》因為連線得當而出現的獨特韻味和韻律。

    所以,對於草書中“連”的理解也可以分為兩面,一是筆畫形態上的連線,二是筆意筆勢上的連綿不絕,意猶未盡!

    第三,對於“交代”的理解

    這個“交代”是承接“一點”和“二連”所說的,緊隨其後,這個交代的意思就是要把草書的筆法法則交代清楚,而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

    有人認為草書就是寫字潦草,這就大錯特錯了,如果這樣的話,那人人都能做到,草書又怎能成為一門高深的藝術呢?草書和其他書體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法則。

    草而不亂,草而清晰應該是草書最高的要求,而且沒有約束的自由是危險的,草書就是如此,越是無拘無束就越要小心翼翼,遵守法度,不能含糊不清,而是要把法則交代清楚,做到心中有法,下筆有法。

    〈懷素狂草作品《自敘帖》〉

    我們看懷素的作品《自敘帖》就是一個把法則交代清楚的典範,雖然筆勢連綿,但是筆筆毫不含糊滯澀,而是通達流暢,達到了草書藝術盡善盡美的境界。

    所以在草書藝術中緊隨“一點”“二連”之後的就是“三交代”,交代是為了把法則傳承下去,法則交代清楚了對草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也是草書藝術的精華所在。

    第四,對於“墨”的理解

    篆書隸書楷書基本上只有一種墨色,那就是墨色均勻殷實,而草書則不然,草書基本上把墨色的濃淡乾溼都加以運用了。

    一幅草書作品往往會隨著情感的跌宕起伏而發聲墨色的變化,往往是起先墨色沉著,而隨之感情的起伏墨色逐漸發生了變化。

    在墨色和墨法的變化中,顏真卿的行草書《祭侄文稿》便是最好的佐證。

    〈顏真卿行草書《祭侄文稿》〉

    我們來看墨色的變化,開頭的“維乾元元年”幾個字還是經過細心安排的,而後面漸漸情感起伏,筆雖意動,圈點塗抹,枯筆,渴筆隨處可見,因而我們看《祭侄文稿》的全文,墨色變化而帶來的濃淡乾溼盡收眼底,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悲愴美感,可以說,墨色的變化而形成的鮮明對比效果是《祭侄文稿》的最大亮點。

    寫草書不能沒有墨色的變化,所以這“四墨”的意思就是指墨色的變化,不光是《祭侄文稿》,上面提到的《書譜》和《自敘帖》都有著豐富的墨色變化。墨色變化是草書表情達意的精髓所在。

    第五,對於“緊”的理解

    “五緊”的意思是繼草書的墨色變化之後緊隨其後的第五個要點,那就是草書的結體需要緊湊而不是散漫,草書一定不是草草潦潦,散漫無羈的,而是整體看來緊湊有致,外部疏朗的一種表現形式。

    〈張旭《肚痛帖》〉

    我們以張旭的狂草書法《肚痛帖》為例,看看怎樣來理解草書的“緊”。

    草書從形式和意境上來說是一種無拘無束,隨意揮灑的書體,但也有一個“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總原則,如果誰都能隨心所欲地寫草書,那麼草書大家豈不是比比皆是?然而事實表明卻並非如此。

    張旭的這篇狂草《肚痛帖》整體瀟灑奔放,然而細看每一個字,其實每個字都是按照緊湊有致的規則來處理的,這和楷書中的“中宮收緊”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羲之草書《十七帖》〉

    我們看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就知道,緊湊其實是草書普遍的結體規律,不然草書則顯得漫渙無法,失去了草書的藝術特質。

    所以,在學習草書時,也要特別注重草書結體緊湊的特點,因為我們往往只知道草書飄逸遊動,而不知其細膩緊湊。

    第六,對於“飛白”的理解

    這的確是草書藝術的最後一個特質,因為飛白本就是草書因快速書寫而帶來的虛筆,在黑與白的交叉之中就出現了飛白的特殊效果,然而這種效果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刻意為之。

    飛白的出現體現了草書飛動的特點,和筆畫蒼勁的效果。

    〈張旭狂草《肚痛帖》〉

    例如張旭的狂草書法《肚痛帖》,最後三字“非臨床”陡然增大,特別是最後一筆噴射而出,形成了自然的飛白效果,更顯其筆畫蒼勁老辣,增添了張旭草書的藝術特色和藝術高度。

    〈徐謂草書〉

    我們再看徐謂的草書書法,更是飛白頻現,把枯筆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得整個作品飛白纏繞,更加顯得蒼勁有力,古拙老辣。所以說,草書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藝術成分就是飛白,如果沒有了流於自然的飛白,那麼草書的精彩將會大打折扣。

    以上我分別對草書的“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作了詳細的舉例說明和深入理解,這個依次排序所指出的問題,其實就是草書特點由小到大的排列。草書也因有了這六大特點而成為一門獨立而高深的書法藝術,值得注意的是,要想真正理解這幾點的具體內涵還是要在草書的書寫實踐中去獲得和感悟。

  • 3 # 惠州李澤平

    草書有草法,一筆一劃皆有法度。

    前面各位專家已經說的很清楚,不再贅述。

    附本人2019年酒後所寫《將進酒》。

  • 4 # 桂陽書畫研究院吳章帥

    我的理解是:一點是指草書很多筆畫都是以點為主,用點代替。

    二連是草書需要注意上下筆畫,上下字的聯絡與銜接,保持連貫性。

    三交代是指筆畫要交代清楚,尤其是轉折,翻轉等,草書有章可循,不能隨意書寫,該交代清楚的要交代清楚,可用符號代替的可用符號代替。

    四墨是指注意墨色變化,一副好草書作品墨色變化很重要,直接影響著整幅作品的效果和藝術水平。其墨色應該有濃淡變化,虛實對比,輕重交錯。

    五緊是指草書雖然不像楷書結構嚴謹,緊湊,但也要注意收放,收得住才能放得開,放得開的同時也應該收得住,一個字有收放,幾個字一組也有收放,整幅作品也是收放關係。這樣一副作品才會有視覺衝擊力。

    六飛白是指在運筆過程中墨枯或筆疾而出現的筆畫中留白的現象。多運用在書法的行草書中的主筆,也稱“澀筆”筆畫中黑白相間顯得雄渾有力,蒼勁。

  • 5 # 水墨線上

    從字面上理解,這是從技法層面對草書創作的用筆用墨的技法總結。一點二連三交代,是指草書的點畫連帶需有筆斷意連的交代,四墨五緊六灰白,是指草書不僅講究用筆 同時也講究用墨和章法佈局以及線條濃淡乾溼的變化。

  • 6 # 千千千里馬

    我是第一次看到你這樣說。不過,對草書創作學習的要點的總結,還是值得肯定的。

    草書“點”的筆畫確實非常多。而且點法也非常豐富。

    很多點是一些筆畫的概括,而且,草書的起筆與楷書一樣,也是從“點”開始,寫的時候就要把點畫放在首位。

    看看如何從“起筆、行筆、收筆、接筆”分析草書。

    “連”是筆畫之間的轉換、銜接,我們叫做“接筆”比較合理。

    此外,你說的“交代”,也屬於“接筆”的任務。

    “接筆”是書法的重要筆法概念。接筆就是承接上一筆的筆畫。

    草書的接筆尤其連綴不止,所以,學習草書,就應該特別要注意“接筆”的表達。

    接筆也是由“起筆、行筆、收筆”四個環節構成的。

    所以那個“交代”,其實就是接筆的“收筆”部位。

    而草書一個字的上一筆、最後一筆的“收筆”部位,又恰恰是下一個字第一筆的開始,所以,有一個“連線”的過渡。

    這是草書特有的連環往復行雲流水之美,一定要注意筆筆清楚。

    尤其是狂草書法,更是飛揚迴環不止。如果點畫連線交代不清,書法就寫不好。

    後面的“墨”是枯潤濃淡問題,“緊”是疏密、控制、安排問題,“飛白”也是一個用墨的問題。

    所以,你的問題都是草書要注意的一些要點,但是,也有內容重複的地方。

    寫好草書的要點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研究,以上問題,我的看法是,也不是很重要。

    因為,我們談草書,一兩個層面,一個是基礎技法層面,一個是高層次的美學層面。

    如果是基礎層面,我們還是多談一些基本技法,例如,草書一開始學小草還是狂草?兩種草書,技法要求,美學要求都不太一樣的。

    學習書法,不管是楷書、草書,對筆法一定要研究透徹。“四法三筆”就是最好的書法學習方法。

    原因很簡單,因為“四法三筆”主要就講一個問題,即書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接筆”,如果咬定青山不放鬆,把這些問題搞好了,學什麼字,也會寫好的。

    如果基礎問題搞紮實了,其他的墨法章法,也自然而然就好了。

    所以,我一直不主張在墨法章法上多用功。

    草書的每一個字就是一個章法,而且對墨法要求也很高。

    而這些問題,主要還是筆法問題。因為,除了筆法要注意“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這“四法”,對於每一個筆法,還要求我們要注意三筆,即每一個筆畫的“法、意、勢”。這就是我們提倡學習書法要注意“四法三筆”的原因。

  • 7 # 秩和律師147753

    這句話我頭次聽,不過個人覺得,這是比較不錯的一句口訣。這句話,把點排在第一位,估計和孫過庭的論述有關。

    一點

    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以此為根據,他把點放在第一位,表達草書需要點畫點綴,甚至是畫龍點睛。很多人認為,這裡的點,是指點可以替代很多筆畫,甚至可以代一些部首,因此它重要,放在第一位。個人認為後者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他範疇太小。

    比如下字,就是三點,就有畫龍點睛的妙趣。

    二連

    這個連字,很多人認為是筆畫之間的連線、轉換。古人云筆筆清,現代人叫“接筆”。接筆重要不假,但不夠資格排第二位。有資格排第二位的,只有使轉。使轉是筆畫連線的各種形態,是草書的根本所在。

    三交代

    一點二連都是對於一個字,甚至一幅作品,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交代也是如此,一個字,我們交代不好,會有歧義。一幅作品,從佈局的角度,也得對整體和區域性進行交代。交代是草書重要理念,對錯好壞,往往取決於如何交代。因此,交代這個問題,也是上位的。是指對字和作品的處理。

    我們看難之以百年,很多人認為是萬年。如果認為是萬年,那個萬字就不能算交代清楚,同時以字也不清楚。如果讀百,百字是清楚的,以字改為上下結構,也是交代清楚的。

    四墨

    墨色變化

    五緊

    疏密安排,著重緊的帶動作用。

    六飛白

    是技法和筆法,不同的飛白筆法,視覺效果不同。

    這個採字,中間一豎,是故意寫出的,這就是一種飛白筆法。

  • 8 # 孫伯倫草書

    草書創作的一點,二連,三交待,四墨,五緊,六飛白的說法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說法,僅就個人創作時的一些感受談一點看法:

    一點是大草的靈魂,孫過庭《書譜》雲:“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我們從這裡不難看出點畫的作用:A是點在畫前;B是有些筆畫可用點代替組字,如“上、下”等;C是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草書是用點畫忬發出作者的至情至性為草書的神采!且要做到一幅大草作品“點點各異,筆筆不同”。

    二是連。小草字字獨立,大草是上字之末牽絲映帶連線下字之首,偶有不連處,筆斷意連而成為氣韻生動的一筆書。

    三是交待。既起筆運筆收筆的節點都要在疾速的書寫中交待清楚,絲毫不能馬虎,稍有不慎交待不清就會“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這裡本人感受頗深的是寫草書一定要有楷、行、隸、篆的基本功,特別是楷書的功底至關重要,正如孫過庭《書譜》雲:圖真不悟,習草將迷。有了楷書的功底在草書的書寫交待上就會提按分明,字與字之間運筆節點交待清楚。草書連綿數字為一筆,線條牽連不斷,有時兩三字連在一起,難以斷字,形態變化極為強烈,各種俯仰、疏密、向背、迎讓,參差的對比可以誇張到驚人的地步。問題不在是否連綿,在於連的過程中在轉折等處是否有斷的意思,貴在能似斷似連,故明末清初大書家王鐸的草書雖常十數字連綿不斷,而因其筆筆有交代而仍為後世所重。

    四是墨分五色。濃、淡、枯、溼、幹。這裡是要有以水破墨的功夫,有時也可用宿墨,最重要是運用嫻熟,書寫自然,以期行雲流水,乃“草貴流而暢”矣!

    五是緊。大草要大開大合,收放自如,輕重搭配,動靜結合,行距亦可左右搖曳,字與字也有扶老攜幼,但不偏中軸線還必須要緊湊,連貫,形成氣勢如虹……。

    六是飛白,飛白即運筆過程中墨枯或筆疾而出現的“薄如蟬翼”的字或筆畫,逆進澀行的運筆方法形成黑白相間,虛實交替的蒼茫雄渾氣象,表現一陰一陽的大千世界自然現象。

  • 9 # 狂喜淡墨a

    如何理解草書的“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這句話?

    顧名思義,一點如何在草字裡充分利用“點”畫來簡易筆畫的運用,達到草書的疏密關係揖讓空間,以“點”替代其它筆畫。

    二連,善草必有使轉為形體,結體是以使轉的線條為本,連線的豐富是否,關紐草書的纏繞筆連,書寫意氣的表達,以及上下承接,筆墨呼應的氣脈,氣勢都是連線使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交代,主體是字,因此草書符號的交代清晰明白,才有籍以意性發揮,使轉盡情跌宕起伏翻轉騰飛,龍蛇湧動,駿馳兔躍。另外交代纏繞的脈絡,不可亂來。要有符合度,適宜的筆舞字蹈才有符合欣賞習慣。

    四墨,墨分五色,濃淡墨色各有千秋,如何使用好墨,是神采的必要條件,濃墨重彩,滾滾而韻感,流暢與澀勁,都是表現手法,流暢則有潺潺,澀勁則有逆風雄強。溫潤於濃淡適宜,渴墨盡留白之古意。

    五緊。緊湊墨斂,因為草書往往盡使轉之能,那麼如何處理好斂收與放開的關係。即緊湊的把握,是不存在一味追求散漫之狀。如何達及收放自如。又飛揚又煉達凝重。

    六飛白,適當的飛白,會有出現氣勢恢宏,以白計黑的效果。達到書法筆墨的陰陽布白。從而達到作品的生機勃勃,強烈的藝術表現手法。富有意境深遠。

    如此理解,淺見

  • 10 # 溫故抱一

    整體來講,書法應包含筆法、結(結構)法、墨法、章法等幾法。而草書之法,”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是一種很簡練的歸納。

    一點:“點如高峰墜石;橫似千里陣雲;豎像萬歲枯藤”等。這裡是以“點”為例,說明草書的基本筆法要到位,不可輕視,更不可忽視。

    二連:草書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是要有“連”的體現,一則“實連”,看得見;一則是“實不連“,看不見,但趨勢、氣勢可以明顯讀出來。

    三交代:筆畫的書寫,字與字之間的間距、連線要有交代。剛才說”連“的時候,有提到要”讀得出來“,那筆法,起行收(起筆,行筆,收筆)也得讀出來,不能任筆而書。

    四墨:這個比較明顯,指墨法了,濃淡分明。墨過淡則傷神彩,太濃則滯筆鋒。必須做到“濃欲其活,淡欲其華。”

    五緊:草書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尤其講究疏密有致,有疏的地方,也有密的地方。以示法道自然,可延伸為,有強有弱,有剛有柔等等。

    六飛白:它的筆畫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前一句講草書中需要注重的區域性細則,後一句講草書中需要注重的整體大觀。言簡意賅,值得收藏。

  • 11 # 少兒書法馬老師

    這種說法是對草書學習的概括總結。草書“點”的筆畫非常多,也各不一樣。許多點是一些筆畫的概括,而且起筆與楷書一樣,也是從“點”開始,寫的時候就要把點畫放在首要的地位。

    “交代”,就是筆畫和筆畫,字和字之間的聯絡和脈絡。草書中筆畫間連綴不止,所以,學習草書,就應該特別要注意“筆畫”的寫法。“墨”是枯潤濃淡;“緊”是字和筆畫家疏密、控制、安排問,“飛白”同樣也是用墨的技法。

  • 12 # 落月灣中垂釣客

    一、“一點二連三交待,四墨五緊六飛白”這句話,垂釣客認為是習研書法草書者對於草書學習心得體會的一個總結口訣,並不是名家關於草書學習書論的權威概括的一句話!該口訣對於草書學習的總結雖然並不完善但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與借鑑意義!

    二、應該如何理解書法草書中的“一點二連三交待,四墨五緊六飛白”這句話?

    1、“一點”指的是什麼?如何理解“一點”蘊含的深義?

    垂釣客認為“一點”指的應該是草書的“筆畫”即“點畫”與線條,而不是單純的指書法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中的“點”!

    (1)如果把“一點”理解為書法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中的“點”

    那就太狹隘了,既不完整、不合理也不完善!

    (2)如果把“一點”理解為“點畫”與線條,那不但對於草書的學習指導非常有意義,對於其他書體的學習指導亦同樣非常有意義。這樣既合書法學習之理,作為學習心得的總結也才完整與妥善!

    (3) 孫過庭《書譜》雲:“圖真不悟,習草將迷。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草書把筆鋒的運動都展現出來了,以此構成草字的字形,而且一彎一轉都不能差。所以使轉就成了草書的形質,而點畫或頓挫、跳躍、或遒潤、遲澀,就成了草書的情性。由此可見,點畫及使轉在草書中的重要作用。而草書的情性正是草書的靈魂與生命力!沒有情性的草書就沒有靈魂與生命!而沒有使轉的的草書則因不具備草書的形質而不能成草字!

    2、“二連”中的“連”應該是指“點畫的連帶”或“字與字之間的牽絲或縈帶”。

    (1)“連” ——“點畫的連帶”或“字與字之間的牽絲或縈帶”是草書的四大特徵 “連”“省”“ 代” “變”第一大特徵,也是“行書”的基本特徵之一,“行楷”書中也常常出現。

    (2)“連”有“虛連”“實連”之分, “筆斷意連”常常是字與字之間末筆與首筆之間的一種筆勢呼應,“筆畫斷而意相連”,是一種典型的“虛連”;字中點畫的實際連寫與字間的實際連寫就是“實連”,如“一筆書”就是一種典型的“實連”, “一筆書”可以是“單字一筆書”、“兩字一筆書”、“三字一筆書”,甚至可以是“多字一筆書”。

    (3)“連”之靈活運用與書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草書書寫的節奏、氣勢、形質與神韻!

    (4)有的答問者把“連”理解為“接筆”,這是非常錯誤的!“接筆”在“篆隸楷行草”都存在!任何字其上下筆的書寫都是接筆關係但未必是連筆的關係!這是顯而易見的! 3、“三交待”中的“交待”應該理解為“點畫、偏旁部首、草書專用符號等結構部件要交待清楚”,“交待清楚”的表現為能區分、能正確書寫、表達與體現,即要符合草書的四大特徵“連、省、代、變”的規範書寫、表達與體現,不能任意妄為!

    (1)“交待”是否清楚是評品、鑑別草書作品水平高低的一條重要標準,“交待清楚”是一件草書作品成功的必備的基本條件,如果“交待”不清楚,則造成錯字、難以辨識、含混不清等諸多毛病,甚至造成作品的致命傷,使作品降格甚至成為廢品!

    (2)要達到“交待清楚”的境界並非易事,必須狠下功夫!要在“多讀帖、多臨帖、多悟帖”,熟記草書符號及草字“連、省、代、變”的常規表現,在提高“表現力”的基礎上,多觀摩書法展以及眾多關於草書學習、創作的影片影像資料,進一步提高“鑑賞力”。只有這樣,才能意到筆到,心手雙暢。

    (3) “交待不清楚”是當今書壇草書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不少中書協會員的草書作品也普遍存在“交待不清楚”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草書功底未臻化境、是非不辯、錯訛不察;二是自以為是、信手塗抹;三是忙中出錯;四是意到筆不到。

    4、“四墨”中的應該指的是“墨法”。這點在大家發表的答問中已達成共識。

    (1)“墨法”位列 “書法四法”(筆法、字法、墨法、章法)中的第三法。“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作品皆有對墨的濃、淡、枯、溼等的變化及作者如何運用等方面的考量。“墨法”對於行書、草書作品神韻、品位的影響尤其重要,好的“墨法”能使作品增光添彩。古人云:“墨過淡則傷神采,太濃則滯筆鋒。”墨色溫潤、含蓄、變化多端、有五彩之妙,是書法藝術美的重要因素。

    (2)垂釣客注意到“墨法”的著意強調是當代書家的普遍表現,但“物極必反”,著意強調與運用“墨法”造成的“不自然墨法”、“不合理墨法”有時反而使作品失色!

    5、“五緊”中的“緊”應該是指“中宮收緊、節奏明快、章法嚴謹”等幾方面比較合理,否則將有失偏頗!好的書法作品,不管是哪一種書體,都必須“四法(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皆優,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不可偏廢!

    6、“六飛白”中的“飛白”應該是指“墨法”中“飛白”。

    (1)我們在書法中說的“飛白”,中,由於蘸墨不足,墨汁不能浸滿筆畫而出現區域性“燥”和“枯”的效果,顯得很蒼勁,書法界稱道的“屋漏痕”即是“飛白”的效果之一。早在漢代,書法家就已經努力追求這種藝術風格,並且形成了獨特的書體。

    (2) “漲墨”是與“飛白”相反的一種“墨法”。 “飛白易、漲墨難!”“漲墨”是因為筆中的水墨太多,水墨漫浸到筆畫之外,就稱為“湮墨”或是“漲墨”。漲墨是在晚明才被書法領域當做一種藝術風格來追求,比較典型的是王鐸,一般的人不容易駕馭!

  • 13 # 使用者求真務實

    謝謝邀請,提問的"一點二連三交代四墨五緊六飛白"愚以為這是對古人書論的一種歸納總結,也是草書書魂所在,是真正書家所必須理解和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評判一幅草書作品好壞的標準,一幅作品如果具備了,一、點的多變,同時也是起筆的精準生動。二、連是行筆結字過程的映帶牽絲,能血脈貫通。三、交代是每筆的使轉提按都須清楚可辯。四、墨色要體現出乾溼濃淡焦的變化。五、六、緊和白是一種對立的關係,是章法格局生動對比,即空可跑馬密處不透風。如果一幅作品具備了是些要素,可以肯定是好作品,個人粗淺看法如有謬誤請多指正。

  • 14 # 鴻運來1257

    這句話是對草書的筆畫、字與字之間、章法、墨色的濃淡的概括。一幅書法作品有上面的元素,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15 # 上官雲風YF

    所謂書畫同源,源於書畫的目的在於追求美的最高境界,因此是同源的。但是如果書法所展示的形象給人以醜的感覺,那就失去了書法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顏楷和歐楷哪種字型更容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