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美軒十三紅

    沒看到樓主發到的圖!

    根據樓主的描述,應該屬小楷一路的,我們可以稱為魏晉寫經。

    寫經的出現緣於佛教,自東漢明帝時翻譯而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給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動盪,在百般無奈中,人們開始追求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求其心靈安逸。佛經中多數描寫佛陀的形象,充滿了神靈的超現實境界,尤其能安慰受創的心靈。同時,統治者為了安撫民心,保證社會穩定,也大規模興修寺院,供養僧尼,抄寫經卷便成了他們在寺院中的一門功課,由此造就了寫經書法的繁榮景象。

    唐朝鐘紹京小楷《靈飛經》可以稱為魏晉以後書法寫經的極則,代表了唐代小楷的最高水平。後來在敦煌挖出來的唐代抄經不計其數,珍品雲集。即使這樣,把靈飛經放進去比較,一樣不會遜色!《靈飛經》透露出一種天然靈動的美,沒有雕飾的美,沒有被拘束的美。

    樓主如果有興趣,不如從《靈飛經》入手,再上溯鍾繇《宣示表》《出師表》,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下探王寵《南華真經》《千字文》、趙孟頫《汲黯傳》《道德經》等,定會大有所獲,甩那些明星幾條街的。

  • 2 # 子衿書法

    這個是否達到你所問的要求?因為見不到你的配圖,只能靠猜測來傳幾幅自己平時所作。再談一點心得。

    筆畫間的連帶,有遊絲,有飛渡。遊絲為形相連。飛渡為意相連。書譜謂:上筆之終,為下筆之始。說的是書法書寫時的承接關係。筆畫之間互為聯絡。有了聯絡,字就活了。讓看到的人感覺出一種流動感。即使寫楷書,也能有強烈的動感。如果缺了聯絡,或者是生硬的強聯,把意勢皆盡的筆畫硬聯起來,此又是書之大忌。當聯則連,當斷則斷。不要強為。

    若說如何練習,則是靠天長日久的積累。唯手熟而已。大字需要莊重,小字重在靈秀。不論寫什麼字,把手訓練的能聽從內心指揮,就算達到了學習的目的了。

  • 3 # 鄭忠岸1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很業餘,如果沒猜錯的話,是問行楷書怎樣練習吧?首先,你要有學會的決心。其次,你要制訂一個自己能夠堅持一年以上的學習計劃,即每天練字的時間要固定,而且看你能堅持的時間,自己要計劃好。半途而廢的話,給你推薦誰都是白搭。第三,就是學習方法要明確,枯燥乏味的重複臨摹,一個字多遍的重複臨摹,臨到一模一樣,直至能夠背臨為止。第四,王羲之《聖教序》、歐體行書千字文、蘇軾的《赤壁賦》、趙孟頫的《洛神賦》、最標準的是今人任政的行書,還有胡問遂的行書字帖都好。第五,任選其一,勤學苦練,必達目的!

  • 4 # 冰河鐵馬碎殘陽

    你說的是行楷,楷書向行書過渡的中間段,這個要有較好的楷書基礎,慢慢練吧,但是寫字工整大小一致就沒有了樂趣,也沒有藝術感,以前考功名那些才子都是要寫你說的這種館閣體,跟印刷的無異,沒有個性……

  • 5 # 存希齋書法

    這裡的連筆,我們可以理解為行書或者行楷。但不包括草書。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人們寫字是從右到左,而且是豎式的,今人寫作品,也是模仿古人的。

    但是我們今天的書寫習慣已經改變了,例如我們平時寫作業,抄文章,答卷等等,都是採用橫寫,所以排版就很重要了,個人覺得橫寫要比豎寫難。

    現代人出的字帖,全都是橫寫的,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楷,還是行書,也不論是田英章,還是盧中南,還是吳玉生,還是荊霄鵬李放鳴,都是這樣的。

    並且他們的字都不錯,都可以學習,所以,只要你喜歡哪一家的字,你就可以學。

  • 6 # 翰墨因緣

    想要練出連筆但看上去工整的字型,作為初學者,只是為了日常實用的話,那麼應該首選行書鋼筆字帖,因為目前硬筆書法也是非常完善而且書法作品是非常完美的。書店裡有好多的鋼筆字帖寫的都非常精彩,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風格進行選購一本,每日能抽出一部分時間來進行臨摹學習,找準字形,把握結構。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字會越來越好,而且你會越發的喜愛上了書法,每準會有另外的收穫哦!

  • 7 # 手寫咖

    字帖不是用來抄寫的,只有正確的臨摹方法才能讓寫出來的字型更加工整美觀!

    為你推薦以下3點練字建議

    1.練字記憶重點

    首先要記憶部首筆畫的位置及寫法,因為這些才是所有中都相似的部分,學會其中一個,基本就等於學會了一類。2.練字要寫大一點

    寫字一定切記要至少大於字帖的字的大小,原因就是當你把字寫的比較大之後你才會更容易的對比發現問題所在,同時及時糾正。如果字寫的太小,就不容易發現問題所在,舉個例子,壤字,如果字太小,裡面的口字就會變成圓圈被忽略。3.經常更換書寫工具

    不同的鋼筆出墨程度不同,順滑程度也不同,不同的紙張粗糙度也不同,週期性更換有助於適應更多不同的場景下寫字的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隸書寫出自己的個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