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求之

    首先,學書由隸入手,是因為楷書是從隸書演化而來的,按照書體的演化過程去學習,基本功會更加紮實。隸書上可通篆,下可通楷,容易為一般初學者辨識,是理想的啟蒙書體。此其一也。 第二,隸書筆畫比較簡單,只要掌握幾種基本筆畫就可以習字了,不象楷書筆畫那樣變化多端,需要化大氣力才能掌握。同時隸書筆法也較楷書寬鬆、自由,容易接受和消化。其字形的結構,佈局也較楷書平正,宜於初學者臨摹。

    第三,寫隸書要求藏鋒落筆、回鋒收筆、中鋒行筆等,這些又同樣是楷書的書寫要領。學生有了寫隸書的基礎,寫楷書也就不難了。

    第四,也是量重要的原因,初學者特別是中小學生能夠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基本掌握隸書的規律和書寫特點,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提高,而不用象學楷書那樣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奏效。這樣對學書容易產生興趣,樹立信心。

  • 2 # 言勸

    我也很喜歡隸書,亦經常練習隸書,但只是眼高手低。字寫得一般,但我深有體會:要想把隸書寫好,必須從以下三點著手。

    一、選好字貼。練習書法,首先要選好字貼,最好是名家字貼。我選的是東漢的《曹全碑》,它是隸書的鼻祖,十分正統,所以現在練習的人很多。二、尋找規律。從用筆、結構入手找一些規律。它的字形偏扁呈方形。筆畫的特點是橫平豎直、一波三折,橫畫長、豎畫短,蠶無雙設,雁不雙飛,上下緊密、左右舒展等等。

    三、勤學苦練。不管學習什麼,要想學好、學精,都要持之以恆、勤學苦練,練習隸書也是如此。要有信心、決心、恆心,每天堅持練習至少半小時以上,堅持不懈臨摹字貼,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

  • 3 # 珍視映畫

    掌握隸書的書寫技巧,要多臨貼,堅持每天一小時練習,要寫出自己的風格你想寫好隸書,其實也不難的,但是要根據你的性格和愛好去選擇適合你的帖子,並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拿主意的,有些帖子適合別人,但是未必適合你的,在你要下手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實際的情況,這個帖子是否適合你。在隸書中,有很多好的帖子。

    如《曹全碑》《乙英碑》《朝侯小子》《張騫碑》等等,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帖子。不要東顧西盼的,一貼精,貼貼精,筆法,技巧,全忘記,不要讓這些東西成為絆腳石。書法是抽象的藝術,在於其意。而不在於其形。不要讓以前所學的東西把自己關起來。放開手腳只管去寫,其他的是次要的。一家之言。不可為信。我學隸書是臨的《千字文》,不管是臨什麼碑帖,要掌握其精髓,揚長避短。也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別人,在出帖的時候就要寫出自己的風格。

  • 4 # 樂山樂水317317

    隸書像淑女,字形優雅而又豐滿端莊。上初中時就開始臨摹隸書的碑帖,略微感覺有一些長進,自己現在堅持每天臨摹寫一百個字,不求成名,但求修身養性,足矣。

  • 5 # 美斅

    隸書分為“秦隸”(簡牘體)和“漢隸”(今隸)。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漢隸)略顯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鳳尾”“一波三磔”。它源於秦小篆和簡牘體,到東漢時達到頂峰,書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落筆輕重頓挫富有韻律變化,具備了現代美學意義上的“書法藝術美”。風格也日趨多樣化,頗具藝術欣賞審美價值。

    1、橫長豎短

    凡中間或底部穿插一橫的結字,要突出橫畫,橫宜長豎宜短,長橫要豐滿狀實,但要切忌臃腫,使靜態的字變為動態的藝術。

    2、因字賦形靈活多變

    每個漢字筆畫的大小、多少、長短不等,書寫時須依據其字的特點和自然形態,決定字的高低、寬窄及字的大小的形狀。

    3、上覆宜寬出神韻

    寶蓋頭一類的上寬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寬的部分覆蓋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狀,但重心不偏不倚。上實下虛,相映成輝。

    4、橫短豎長的中流砥柱

    中間貫穿豎畫的結字,要使豎畫正而直,寫的略長些為宜,以突出豎畫在結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寫的穩重壯實,如同堅挺的柱子。

    5、左小右大求奇險

    有些字形出於結構變化之因,往往把左部分寫的小點,而把右部分寫的大點,伸展稍長,粗略看去是有傾斜,其實不失重心,平衡統一,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

    6、左大右小

    有些漢字左邊寫的較大,右邊部分則寫的較小,放左斂右,右側緊縮,左側舒展,兩部分之間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相互呼應,猶似是獨立國家聯合體別有一番情趣。

    7、左右避讓相得益彰

    有些漢字由於結構筆畫繁簡等問題,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現鬆散、不和諧,應此要把有的筆畫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擁擠又不分離,保持整體的穩定。

    8、上大下小更美觀

    有些漢字,上部要寬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體結字要根據各自結構處理,要做到上寬下窄、上實下虛、以虛托實,方顯中國漢字的書法藝術魅力。

    9、上小下大更穩健

    有的字,下部要寬大舒展,而上部宜緊小短促,似三角形。具體筆畫根據各自結構進行處理,要做到下寬上窄、下實下虛、穩實端莊,猶似大廈基座穩若泰山。

    10、右側偏旁宜居中

    字的右邊部分小,應把右部分與左邊大的部分相靠近,並居與中間,切記偏上或偏下,以使結字整體有平衡感。

    11、宜豐勿瘦

    筆畫少、結構疏的字,要以豐肥制稀疏,宜把筆畫寫的粗壯豐滿開張,字形有健有力寬宏之感,間架端正,遒勁自然為上。

    12、宜瘦勿肥

    筆畫繁多、結構寬大的字,應以瘦制密,要求清瘦而不細弱,宜把筆畫的略細和緊密些。運筆時注意間架結構勻稱,莫使結字有侷促或鬆散感。

    13、筆畫宜穿插清晰勿粘連

    筆畫交叉多的字,應注意上下或左右間隔布白及交叉筆畫的疏密、長短、寬窄,穿插交叉處切不要粘連擁擠,筆畫要清晰,穿插要適度。

    14、偏旁揖讓配合得體

    左右偏旁的大小要根據主體部分的大小而定,如主體較大,則偏旁略小,要做到相互照應、迎讓得體、密切配合,以窄讓寬、以小讓大,和諧協調。

    15、避免雷同求不同

    遇有兩個以上相同部分組成的並列或重疊的字形,其相同部分的寫法應各有所別,以各部分微小的變化來豐富和活躍整體結字的和諧與生動。忌形態相似狀如運算元。

    16、畫距均等計黑當白

    字形端正、橫豎筆畫多的字,筆畫之間的距離要勻稱,筆畫要整齊,切勿過空或過密、過偏或過粘連。為避免呆板,展現活潑動態,須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變化,於下筆之前成竹於胸,安排妥當,計黑當白儘量讓筆畫距離均等。

    17、偏中求正求平衡

    字形、筆畫偏斜的字,要在點畫偏斜的字,要在點畫形態、中心線、支撐點上下工夫,掌握好重心,偏中求正,產生一種“不平衡的平衡”的視覺效果,使漢字的形體產生靈動態勢,給人以活潑嚴正之感。

    18、內外適中相得益彰

    包圍結構的字,內部要均勻、充實,內部不宜過大或過小、過高或過低,位置要居中,不可與外圍相逼,注意內外相匹配,相得益彰,不要有空曠或臃腫的感覺

    19、向背分明穿插揖讓

    漢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之間要穿插揖讓、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穿插成一個整體,做到“相向不相礙,相背不離散”。

    20、橫宜扁方

    形狀扁闊的字,要順其自然,巧取橫勢,結體稍扁寬,靈動豐滿。要防止把筆畫象左右拉的過長,把上下形體壓的過扁。

  • 6 # 神韻軒書法

    怎樣能把隸書寫好?

    民間有流傳口訣:方勁古拙,蠶頭雁尾,筆必三折,雁不雙飛,蠶無二設,點畫俯仰,左挑右磔,重濁輕清,斬釘截鐵。

    下面以隸書《西狹頌》試作分析:

    《西狹頌》書風大氣恢宏,古樸寬博。氣象萬千。

    臨此帖要注意起收筆有時露芒。能使作品有靈巧之美。用筆有方筆、有圓筆。一般直線條首尾大多數用圓筆,曲線條兩端多用方起筆方收筆。當然不是絕對的,臨帖時注意仔細觀察。結構外密中疏。給人寬博端莊而靈活之感。行距較小。

    摹寫和臨寫的方法:

    一.單鉤摹寫。將紙覆蓋在字帖上,把字的中心線用筆單鉤出來。二,方法同上,用筆把字的輪廓雙鉤出來。三,對臨。先一筆一筆照著字帖寫,再一個字一個字對著寫,然後一行一行的臨寫,要反覆比較糾正不準確之處。四,背臨。在熟悉字帖筆法字法特徵後,揹著不看帖寫出來。有不準確的字又對臨幾遍

    (清代楊見山臨西狹頌)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7 # 木榮春風

    不管那種體的字,勤學苦練才能寫好。隸書要想練好,也同樣要下功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選好字帖持之以恆,用心去寫,寫的次數多了,記住了,就能寫好。總之,不下功夫是不行的。

    有一個人2017年開始寫《曹全碑》 ,現在還寫《曹全碑》,不過人家都寫的相當可以了,都在拍影片,教別人了。

    隸書字帖很多,慢慢練。《曹全碑》、《禮器碑》、《張遷碑》、《石門頌》、《西峽頌》等等,喜歡那個就練那個字帖。

  • 8 # wangchengzhia

    隸者,篆之捷也。要想寫好隸書,除了下大工夫臨習漢隸外,我以為還要寫寫篆書,象秦篆,李陽冰,鄧石如,甚至金文也要臨習一下,寫隸書時要想著篆書的寫法,這樣更有趣,也能明白一些所以然。隸書用筆,也和篆書相通,中鋒用筆,只是提按多一些。鄧石如就是用隸書筆法寫篆書,可見這些書體都是觸類旁通的。

    點滴積累,以至大成,祝你進步!

  • 9 # 中州耕牛堂主

    關於如何把隸書寫出自己的個性問題,這要看自己的悟性和功力了。時下,有不少書家正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惑,有的書者甚至一輩子也彰顯不出自己的個性。

    下圖為隸書大家張繼老師的作品:

    據瞭解,在當下的書法家裡面,只有張繼和毛國典的個性最鮮明,道內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作品。另外,劉文華和言恭達兩位老師的隸書作品,個性也比較突出,但是這兩位老師的作品,不仔細看落款,還真不易辨別出來。

    下圖為隸書大家劉文華老師的作品:

    要想把隸書寫出自己的個性,必須選一帖專工之,當你把帖子裡字臨到七分像時,再加上三分自己的東西就可以了。當然,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甚至需要一個書者付出一生的追求和努力才能做到。

    下圖為隸書大家言恭達老師的作品:

    下圖為隸書大家劉文華老師的作品:

    下圖為隸書大家毛國典老師的作品:

    以上幾位隸書大家的書法作品,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為了個性風格的追求,都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的!

  • 10 # 景行書苑

    大家好,我是景堂書法。

    近來有關隸書的話題越來越多,作為一種正書字型,又便於識讀,得到大家的喜歡也是正理。就這個問題,我也來談一談,供大家參考。

    對於書法的學習,大家好像都認可入帖,再出帖的程序。好像只有對一個字帖進行深入臨摹訓練,直至做到如影印件一般方可。然後,以此為根基,再融入其他達到自成一體。那麼,是不是每一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呢?

    我不否認,書法的學習需要繼承傳統,需要深入學習經典法帖。但要做到如影印件般,似乎也不需要。並且,一個人所處的時代、環境不同,自身的學識、修養不同,完全的一致也只有侷限於外形的一致,這同時也是以犧牲自我為代價的。我的導師洪厚甜先生提倡臨摹也是一種創作的說法,我覺得很有道理。他這個說法不是強調自我,而是要我們在追問古代書家的書寫狀態與思想情感的基礎上,努力還原其真實狀態的同時,順其自然的自身審美意趣的存留。

    談到出帖與創新,由於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有些人挖空心思的從外在形式上尋求突破,往往搞的沒了古法,也沒了自己。其實,只要按照上面所說來學習,透過對不同風格的碑帖臨摹學習後,等你對經典的理解慢慢深化,自身的審美意識就會慢慢沉澱,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

    具體到隸書,漢隸經過了從發展到成熟的全過程,有大量的風格各異的經典供我們學習。只要深入其間,待經典不斷融入到自己筆下的同時,自身的精華也會沉澱下來,與之融為一體,自成一家風格,又何必過早的尋求個人風格呢。

    一點淺見,僅供參考。

  • 11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覺得,要想把隸書寫出自己的個性,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必須有嫻熟的隸書基本功技法。例如執筆法適宜、運筆法規範、結字法熟悉。同時,必須掌握正確的指法、腕法、肘法動作,善於變通與運用筆鋒技巧,對線條質感與韻味具有主觀造作能力,在用筆方面十分得心應手。

    2、必須博學各種不同風格的碑帖。主要是漢隸、魏碑,兩者都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將其適量的融合在一起。不一定每一帖都得深入臨摹,但必須要多讀帖,適當的練一練筆性手感,重點是瞭解每個帖的筆法、筆畫、字形特徵,為創作積累元素,以便於使字型風格與眾不同。

    3、懂書法美學並有較好的字外功。追求個性化是向書法高階階段發展的必要手法。書法作品實際上是一種載體,是作者向人們傳達心靈資訊的紐帶,透過筆墨情趣抒發情感,或者說是對文字內容進行升畢的過程,謂之二度創作,藉以增加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所以,在書寫過程中,必須適當的附加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音樂的韻律感、舞蹈的肢體動動、武術的手法身法、戲曲的身段等等,有意識的融入其中,並把把這種意圖巧妙的注入筆法墨跡之上,做到人書一體、八面出鋒。這種作法通常叫做意到鋒端。

    總而言之,要想寫出個性、寫出意境、寫出情調……必須具有融會貫通的能力,只專工某一個帖,或擅長一種風格的字型,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說,表現書法高境界的標誌,不是看寫得多麼規矩,而是看字型的獨創性是否符合法理,尤其是內涵富足程度怎麼樣,這也是反映書者文化藝術造詣深淺的一個方面。

  • 12 # 白先生如是說

    如何把隸書寫出自己的個性呢?

    看到這個問題,基本明白題主想要解決哪些迷惑,不過誠肯地說,這個提法不夠嚴謹。

    所謂的個性是什麼?與眾不同麼? 這個不用刻意追求,因為任何人寫字都有其個性,這個如同人的性格和長相一樣,無法相同,也不可能相同,即便是字匠、書奴或館閣體也不會一樣,所以,你說的個性根本不用追 求,認真寫就可以了,寫著寫著就出來了。

    那麼,刻意追 求會不會朝良性方面發展?不會!這樣的結果只能會捨本逐末,得不償失。

    寫隸書,可從《乙瑛碑》《華山碑》《張遷碑》《衡方碑》《史晨碑》《西狹頌》等漢隸名碑中選 一個比較喜歡的入手。

    稍微注意的是,初學階斷,最好先別臨《石門頌》,以前學習的時候,聽老師講,《石門頌》初學不宜臨,但因太過喜歡,然一意孤行,最後發現確實遇到了困惑,只好迎難而上,感覺還可以,畢竟,這個事情一定得以興趣做支撐,才不會覺得枯燥,

    《乙瑛碑》結體工整,流暢優美,俊秀高雅,對隸書結構及筆畫均有很好詮釋。

    《張遷碑》古樸高雅,如龜如鱉,個性獨特,藝術性極強,

    《華山碑》、《史晨碑》結構平中見奇,大巧若拙,惟妙惟肖。

    總之,漢隸十大名碑個個神品,可挑2-3個碑反覆錘鍊。

    另外,多讀書,多思考,多接近大自然。

    書法個性也將水到渠成。萬不可為追 求個性而奴隸,那將是一場空、

  • 13 # 無技大師詩書畫

    首先我認為這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寫的字自然有他自己的特點,100個讀者就有100個哈姆雷特一樣,道理一樣。

    其次我覺得,在談隸書所謂的個性之前,應該先了解隸書的共性。什麼是隸書的共性?歷代的書家,往往只是從筆法上進行探討,很少從歷史,時代的角度進行宏觀的透視,自然也就存在太多的侷限性。

    其三,隸書是處於秦漢時期,特別是漢代的完善與鼎盛,應該是與秦漢這兩個朝代有關係的。秦朝的歷史真的太短,不然它的文化一定會和秦始皇一樣,彪炳千秋。所以這個任務最後由大漢來完成了。

    其四,我認為,隸書的個性,應該就是大漢王朝的性格,漢武大帝,巍巍中華,恢宏磅礴的正大氣象。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是會在不同的時候煥發出蓬勃生機,諸子百家,漢隸也是精彩紛呈,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在這樣的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你說還會有誰去刻意追求什麼個性嗎?因為時代本身就是個性。

    其五,我認為,什麼個性不個性,其實並不重要,不應該是問題的實質與關鍵,如果你真的喜歡隸書,就去學習漢隸吧,當然清代的隸書也可以。王羲之的出現,使隸書楷化,唐楷的出現,也讓書法更加走向實用性,這個是歷史的選擇,所以你如果真想欣賞隸書之美,我覺得還是去看早期的漢隸比較好。

  • 14 # 不二齋

    其實隸書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個性的書體,風格種類繁多,你能寫像一家就已經很個性了,不用去單獨的追求個性,純粹的去追求個性反而適得其反。

    古人說:初學書法,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復追險絕。一開始學習書法要從相對工整的的書體開始學習,等到把工整的書體掌握以後,再去學習那些比較個性的書體。

    比如學習隸書,一開始也要學習比較工整的字型,比如《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等,這些碑的特點就是比較工整、結構比較美觀,能夠使初學者建立固定的法度。圖為劉文華臨的《石門頌》

    透過這些字帖,學習和掌握歷史的基本用筆和結構特點,這就是基礎。這種工穩的字型最好練習到可以進行自由的創作為止。

    然後可以寫一些比較個性的字帖了,比如漢代的《張遷碑》、《石門頌》、《西狹頌》,甚至清代的伊秉綬、趙之謙等等。

    學習任何東西都要又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一步來,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追求自己的個性。

    等你真正學會隸書,融匯貫通,自然會形成你自己的風格,這就是個性。

    你覺得呢?

  • 15 # 翰墨書道

    學習書法能夠寫出個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出色的書法功底和文化藝術修養是很難寫出自我和使得書法具有藝術性。一般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熟與生 。就是對隸書技法的熟和生,而且是先熟後生。熟就是對書法技法的運用嫻熟,能夠達到隨心所欲,心手雙暢而不逾越規矩。只有對隸書的點畫結構筆法章法特點了然於胸,又能運用嫻熟,在此基礎上才也可能寫出個自我,如果不會走就想跑,好高騖遠,顯然是不可能的。生是指的熟後生,不熟無法達情,過熟有又容易圓滑俗膩,故必須熟後生。

    二是博與約是指隸書知識的博與約,就是博學約取的取的意思。博就是不能只熟悉一家隸書技法和風格特點,要儘可能的瞭解掌握歷代隸書書法的演變史和技法、風格特點。由於隸書的發展史較長,各類風格基本完善成熟,只有博才能掌握豐富的技法,只有博才能知道如何尋找到寫出自我的方向和出路,否則是很難跳出古代隸書的牢籠。約是廣博約取的約,只有這樣才能寫出隸書的厚度和形質及文化內涵,有了這些隸書才可能被稱之藝術。

    三是變與通。在博與約的基礎上,要做到善於變與通。不變就不可能有自我,不通則作品會顯得不倫不類,無法度,無規範,不和諧。所以要具有變和通的能力。這需要熟來做基礎的支撐。

    四是學與修。這裡的學與修是指學識和修養,即有藝術美學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二者缺一不可。沒有書法藝術知識和實踐的修為,就根本不可能寫出藝術性的書法,沒有文化修養,書法作品就缺乏氣韻和內涵。在古今有一部分寫字好的人中,或許他們並沒有進行過嚴格的書法鍛鍊,但仍然能寫出一手好字的原因就在於學養深厚。

    五是情和法。書法有情則生動,容易打動人心。有法則有規矩有法度,更益於傳播和識別,而不至於陷入“醜書”的是非紛爭之中。情感的投入不是一天半天能做到,並且是和學養修為密切相關的。法包括藝術方面的和社會方面的。具有了這些特點,書法才能被稱之為藝術和具有盡善盡美的藝術特色和意義、價值,也才能向內修己向外造福社會。

  • 16 # 千年蘭亭

    書法且莫隨便談個性,那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且說有所新意吧。

    隸書要寫出新意,我認為一是要以漢碑為根本,打好隸書基礎,二是學習清代隸書的創新精神。

    隸書有兩個鼎盛時期,一是漢代,一是清代。漢代隸書是基礎,其間產生了大量風格各異的碑版。如法度嚴謹的《乙瑛碑》《史晨碑》,華貴完美的《曹全碑》《禮器碑》,隨意開朗的《石門頌》,高古渾厚的《衡方碑》,等等。

    創新是要以繼承為基礎的,遍臨漢隸碑帖是創新的基本要求。

    清代金石學的崛起,讓隸書重煥生機,其時湧現了大批篆隸高手,如鄧石如、金農、陳鴻壽等人,這一時期的隸書百花齊放,個性鮮明。

    隸書要出新意,清代隸書一定能給你很多啟發。

  • 17 # 太宗講藝

    隸書寫出個性得先看隸書的認識有多少,很多人把隸書寫成了美術字,筆畫單一,韻律缺少,真正的書法是近乎天地之變化,雖然短時間感覺不到氣候變化,但是時過境遷才發現,四季如此明顯。隸書也是這樣,先找筆法,再求韻律,再學體勢就有個性了。

  • 18 # 如石書藝

    書法的個性,就是風格,它與習氣不同,但個性必須建立在共性基礎上,形成具有獨特風格,才是書法個性風格。

    個性與習氣不同?以古碑帖為法,將書法之古法,自覺地融入到創作中,從而形成有個性的書法,稱之為風格;反之,缺少古法的點畫筆法和結體佈局,就是習氣。

    怎麼分辨隸書作品中哪些是古法,哪些是習氣呢?

    隸書的起先是古篆隸、簡牘帛書體,點畫筆法缺乏統一標準, 以率性活力見長,筆法簡單,筆勢、結體自然。這其實就是習氣,但其書風不做作,自然天成,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發展到漢隸,因碑刻因素,加以規範,以示莊嚴肅穆,出現了點畫筆法的統一和字形結體的工整,這是成熟的隸書風格,好比房屋建築,從最初的茅草房,發展為建構穩固,注重修飾,講究美觀的現代住房。故隸書之古法泛指漢隸之法。

    漢隸風格迥異,難道法度沒有區別嗎?

    各碑法度想通,是指各碑筆法大同小異,點畫線條大多具有共性特點,即取古篆隸的內斂、中和、不激不歷,但張力十足,氣勢恢宏,呈質感、立體感,給人以“膚肌之力”之享受。

    而各碑結體千姿百態,漢簡牘的率性飄逸、熹平石經的端美,史晨的整嚴、乙瑛的俊逸、禮器的奇絕、曹全的典雅、張遷的樸拙、華山的神完氣足、封龍山的古健方正、衡方碑的豐腴方整、鮮于璜的方峻嚴密、夏仲兗的圓潤瑰麗、石門頌的渾厚韻趣和摩崖石刻的自然天趣等,以及唐隸的樸厚肥美、清隸的奔放多變等,這些隸書特點,既有時代之風氣,亦是各碑風格之別,這是由不同的筆勢所致。

    有人以為,各碑風格不同是由筆法決定的,雖然此說法沒錯,筆法是基礎。但正確的理解,應該是筆法決定筆勢,而筆勢生結體,因為筆法是書寫的法則,屬於技巧,好比寫一波畫,起筆、收筆和運筆,有技法規範,但即使寫同樣一波畫,筆鋒的力度、角度、速度和入鋒的深度等,皆因字、因人而異,這就是筆勢的不同。

    書法的個性風格是由筆勢所決定。 關於筆勢,古人有許多形象的說明,筆勢就是書者運筆過程中,完成點畫之間的痕跡或虛勢。例如“永”字,因為書寫而形成的連帶呼應關係,雖然在筆墨痕跡之外,屬運筆範疇。可見,筆勢的典型特徵是貫氣,古人說:“氣韻生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這裡的氣韻和神采就是筆勢、筆意。

    有此可知,隸書的個性是由筆勢、筆意決定的。

    按筆勢理解,每人寫的書法都不一樣,各具面目,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掌握了隸書的筆法,每個人都能寫出個性的隸書,不必刻意追求個性,功到自然成。

    隸書還能創新嗎?何為創新,書法的創新,等同於科學技術上的發明,難乎其難。追求簡牘的自然率意之風,筆力不濟,習氣難除;取漢隸一隅,刻意變體,重組點畫關係,構建空間佈局,有悖審美常理;改造點畫形質,重構結體關係;筆墨功夫不到,“做字”求新穎,氣息神韻皆失,好比“塑膠花”。這些都屬對文字書法的本意理解不深刻、不縝密,為不明智之舉。

    書法的創新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能造就,書法緊緊依賴文字,文字沒有改革,書法重在傳承。

    像“唐隸”、“清隸”一樣,堅持走傳統道路,不急於求成,循序漸進,尋找突破口,融入時代風,就是隸書的個性。

  • 19 # 我是漢江河牛

    在遵循漢隸古法的基礎上,可以結合自己所學的其他書體,比如篆書等筆法結構,進行創新,特別是是在字的結構、用筆等方面有所突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插技植物未生根,能噴灑葉面肥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