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扇門人jgy
-
2 # 流動的沙唰唰
我曾經就跟我浙江金華的朋友探討過方言這個問題,我說我們的方言和貴州、四川的都很像,都說雲貴川是一家,對貴州方言我沒怎麼接觸過,但是四川方言倒是挺熟悉。相比較雲南方言,四川方言感覺一些兒化音會比較多,而我們雲南方言裡面用到的一些語氣助詞會比較多一點。我朋友也說他們那裡的方言,隔著一個鎮可能就聽不懂,在整個浙江內有好多種方言,搞得我一度認為跟我們雲南一樣,是因為少數民族多的原因,後面查閱了一下,浙江的方言的確複雜,不是一句兩句就能概括的,我朋友也一度認為方言慢慢的會消失,因為這種土話都只有在家鄉使用,而現在人員流動性又大,有的人常年在外回家都不習慣說方言了。
至於方言最搞笑的,我覺得應該是東北的方言,東北的方言顯得比較豪爽,跟東北人的性格一樣,我雖然是雲南人,但也跟東北人接觸了差不多5、6年,因此對東北的方言還是比較敏感的額,很多東北人一講話我就能聽出他來自東北。
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的方言,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文化,應該傳承下去,普通話是大家共用的也是官方語言,但方言卻是一種傳承文化。
-
3 # 之之7693
陝西話最舒服,四川話最搞笑。
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是秦,定都咸陽。唐朝首都是咸陽(後又有東都洛陽等),貞觀之治開啟大國盛況,疆域遼闊、萬國來朝。
如此看,陝西話也是比較早的官話了,和京腔時代差太遠了。
關中陝西話最好聽,尤其女子說起來,柔和的土地味道,大方,接地氣。武林外傳後,閆妮再講普通話我就覺得彆扭,還是佟掌櫃的陝西話親切、地道、舒服。
長安十二時辰中,水盆羊肉、水晶柿子、胡餅令我垂涎欲滴,這些吃食再配上地道的陝西話才是理想中的樣子——舒服!
四川話,充分代表了巴適的生活態度,輕鬆、搞笑、又不失溫度。
“龜兒子”既罵了對方,又無形中給自己提升了輩分。
太乙真人原本是高高在上、嚴肅而不苟言笑的神仙,在哪吒中,傳統形象被四川話徹底顛覆。看完片子,好想也有這麼一個搞笑糊塗而又溫情的師傅,四川話顯然就是“不靠譜”的太乙的標配。
(圖片來自百度)
-
4 # 青蔥光明草
我喜歡包郵區以及蘇杭一帶的口音,吵架都象唱歌,油腔滑調的越聽越想笑。以前公司裡一江蘇青年和一廣東青年經常拌嘴,廣東人用急性子冷嘲熱諷時,江蘇人用慢性子軟硬兼施。我們看他們反正打不起來,也權當聽相聲自娛自樂了。有一天,廣東同事看了一眼江蘇同事的飯盒,輕嘆一句:“薯仔吃薯仔呀!”江蘇同事先是裝聽不懂讓他費勁地解釋半天,然後悠悠地反擊:“腸仔吃腸仔。”
連吵個架都對仗工整,難怪古人說“江南多才子”。
廣東音方面,在領略湛江口音之前我認為潮洲口音是最有感染力的,被港產電影先入為主了。也許是個人喜歡那種慢生活的優悠與幽默吧!漸漸地更喜歡聽湛江口音了,“想要雞肥又要雞不壓秤”(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吐槽時說話也不尖刻的。
起爭執時亦能不傷和氣,就是我欣賞的語言藝術了。
-
5 # 講歌
聽得最舒服的地方方言是四川。最搞笑的方言是廣西壯族。有個漢族的司和壯族的男子在一起,當開車遇到窄路上時,漢族司機命令壯族男子下車前面看路指揮,壯族男子眼看車輪差一丁點就要滾下衝溝了,緊張得連連大嚷指揮道:“開過來、開過來、開過來咯!”,緊接漢族司機一腳大踩油門,結果“——轟隆”一聲,汽車一舉翻下衝溝裡了,司機氣沖沖地上來罵娘了,正想揍他一頓,而壯族的男子腳理直氣壯大咧咧地罵著司機道:“我都講你開過來、開過來,你偏偏不聽!”……兩個爭吵不休,傳人哭笑不得……(注:“開過來”壯語的意思就是“莫過來”的意思)
-
6 # 使用者6016087535
四川方言最好聽,而且是最樸實善良的人。最搞笑的是湖南方言,我有個戰友是湖南的人,要吃豬蹄叫拘朽,把我笑到肚子疼。
-
7 # 氣吞萬里如猴
北京方言好聽!最近宅家又看了一遍《情滿四合院》。不說劇情,單說那群演員京腔京韻的對白,就讓人感到一種沁人心脾的享受!
-
8 # 三顆松子唧唧唧
可能出於對家鄉的喜愛吧,覺得雲南紅河州箇舊市的方言最好聽,四川的方言最搞笑。
雲南26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少數民族又分不同支系,不同支系的語言又不同,就是屬於雲南人也可能聽不懂的那種,可能同一少數民族不同村都聽不懂對方的對話,方言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文化。
雲南16個州市,不同州市之間方言有偏差,口音也不盡相同,每次和朋友在外地小聚時,用箇舊方言進行交流,別人會覺得我們像在對歌,說快了別人會誤以為我們在吵架,非常有意思。
列舉部分個舊特色方言:
(1)你要克哪尼(你要去哪裡)
(2)你要縱整(你要幹什麼)
(3)拜說啊(別說了)
(4)你罩了我呢腳啊(你踩到我的腳了)
...
覺得四川方言最搞笑你要咋子 ,你要哪門,你要幹啥子,你要爪子都是(你要幹嘛),而且覺得四川口音特別萌呢。
-
9 # 哈嘍古建
不吹不黑,真誠的講,我覺得全國各地的方言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北方方言區中,東北的滑溜,華北的樸實,西北的狂野,西南的生動。
看許多人都說吳語好聽、舒服,我卻有自己切身經歷。
曾在上海上大學,宿管阿姨是本地人。有次她們聊天我以為是在吵架。覺得現實中聽的上海人講吳語刺耳,浙江吳語區的同學講方言也難聽。高中去蘇州旅行也覺得他們本地方言聽起來不舒服,當時還想蘇州不是吳儂軟語麼?怎麼這麼難聽?唯一一個覺得講吳語好聽的就是我一個室友妹子,很萌,很軟,很小
但是!她講普通話就覺得一般。可是其他人(講吳語刺耳的)在講普通話時聽起來多多少少會軟糯舒服
並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要說什麼地方方言聽的最舒服和搞笑?那絕對非重慶話莫屬,哈哈哈不信看下面一個段子:
重慶交警攔下一個騎摩托車的,司機說:都是重慶人,給個面子啥。
交警說:莫豁我,你一看豆不是重慶嘞。
司機反問:你郎凱曉得我不是重慶嘞?
交警說:你莫不承認,等我攔個重慶的給你看。
這時候一個人騎摩托過來了,交警擺手攔車,結果摩托車飛奔而過,風中遠遠傳來一句:你個哈mp,過來追勞資啥!
交警轉身對剛才的司機說:看到沒得,勒個才是重慶的,你娃兒一看豆是成都的!
-
10 # 海河王子
應該說,對北方人來說,聽吳越方言是最舒服的。
吳越方言中,有一種特有的發音,有其音而無其字,那種充滿未解的語言,吳儂軟語的感覺,讓人有一種迷惑性,而這種迷惑性更進一步刺激了人的好奇心,希望弄明白到底是說什麼呢?恰恰是有了這種好奇,才令覺得,吳越語言的魅力是那樣神秘。
而最搞笑的語言,應該是東北方言了。每年舞臺上的小品,那可是東北話的天下,東北話雖有別於普通話,但那卻易懂,易懂中自有語言特色,這種特色,便是東北人的幽默,似乎,每個東北人都有著天生的幽默細胞。令人難忘。
-
11 # 使用者171148828488813
我是吉林人,純粹的東北人,但是並不喜歡東北人說話,甚至有些厭惡;還有河南話也不舒服。總感覺這兩個地方人說話要不太誇張,要不就假。西安話和四川話我聽著倒是感覺還可以。
-
12 # 女壯士—浥新
以下這個笑話獻給無限可能的川話:
傷員:“有剷剷的錘子。”
“你是說,車上配備了剷剷?”
“有錘子的剷剷。”
“你是說配備了帶剷剷的錘子嗎?”
“有錘子帶剷剷的錘子。”
“你是說有的錘子帶了剷剷嗎?”
“有剷剷的錘子帶了剷剷。”
“你是說有的錘子可以當剷剷用,而有些剷剷可以當錘子用嗎?”
“哎呀,給你講清楚了嘛,有剷剷的錘子,有錘子的剷剷。”
“......."
(面向觀眾)
“我是XX臺的記者,從群眾的反映的情況來看,車上是配備錘子的,只不過帶了剷剷,而不應該配備的剷剷,卻又可以當錘子使用。這是嚴重違反有關規定的。請相關部門一定要注意:應該配備的錘子,不要帶上剷剷,而不應該配備的剷剷,根本就不能帶上車當錘子使用
回覆列表
我覺得東北話聽了挺舒服,也挺幽默風趣搞笑,“你咋滴”,“我不咋滴”,“那你想咋滴”,“我不想咋滴”,“咋咋滴”,“不咋咋滴”,“咋不咋滴”,“我不咋咋滴,咋地”。“你瞅啥”,“瞅你咋滴”,“再瞅個試試,信不信我抽你,”“咋地,不給面子,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抽你,我削你”,我覺得我像在寫搞笑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