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嘴哥說說
-
2 # 小淳熹
傲氣,就是一個人自信心的外在表現。(我把它理解為中性詞)不過,人的自信心都是需要有實力支撐的。比如:錢或者權;出眾的才華或者美貌等。總之,必須有實力支撐。沒有實力支撐的傲氣,就是裝大尾巴狼。當然,人們更喜歡低調的人,即使你很有實力。
-
3 # 取個暱稱很費勁
要麼是歷經滄桑的歷練後的自信,要麼是未經世事的無知輕浮,這些都會被自己或著別人成為傲氣。歷經滄桑的傲氣是真牛逼;無知輕浮的傲氣就是瞎扯,真遇見事兒了絕對是慫包,這個是病,得治——不過也很好治,打兩頓就見效。
-
4 # 以己之心渡人之難
傲氣是自己對於事物一種俯視的態度,也是一種心智的表現,一般來說人應該有傲骨不應該有傲氣,因為它往往拒人千里之外。
-
5 # 春雨香冪
“傲氣”字典釋義為:一般指自尊心很強,很驕傲,而且對自己各方面有自信和滿足,但有時侯會看不起別人,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很顯然,這不能算是個褒義詞。
歷史上不乏傲氣十足的人物。詩仙李白青年時期抱負遠大,躊躇滿志想要報效國家,準備“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大致意思是希望以自己的才能,願意擔任宰相之職,輔佐皇帝治理天下,使得天下安定,國家統一。然鵝仕途不暢一直沒機會,直到四十二歲時,終於等到唐玄宗一紙詔書招其入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李白的“傲氣”,
以為守得雲開見日月,皇帝終於注意到自己的才華,準備大展身手報效國家。如今看來,詩仙果然只適合詩的浪漫,卻未必能治理天下。
再說陶淵明一心為公,不願意與貪逆之人為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陶公對現實無奈之下,不願與人同流合汙,守住底線的傲氣。
竊以為人不一定要有“傲氣”,但一定要有傲骨。生活中工作上難免遇到不順與挫折,“傲骨”不一定使人生一帆風順,傲骨是尊重自己善待自己從容面對未來,是守住底線,保持初心的原則。
你看到多少傲氣十足的人有很多朋友的,我覺的越是內心孤單的人,傲氣會越重!而底蘊深厚的人,反而多是謙卑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