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逍遙筆者
-
2 # 葉子美食666
麵包的品種,總的分三類,前兩種比較多一些~
1、發酵麵包,發酵麵包中有很多的氣孔,就是透過酵母粉發酵做出來的麵包或者全麥麵包,比如漢堡或者披薩餅都是這種發酵麵包做的
2、快速麵包,顧名思義,就是製作麵包的過程是快的,不同與發酵麵包的區別是發麵不放酵母,而是放發酵粉也就是泡打粉,它可以使麵包快速發酵好,比如玉米麵包,甜甜圈鬆餅等就屬於快速麵包。
3、平面麵包,這種麵包做出來,是平的。平面包我們國家做的很少,比如外國墨西哥玉米餅皮、印度薄餅和中東皮塔餅就屬於平面包。
-
3 # 美食教練
麵包,就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鹽、酵母等和麵並製成麵糰坯料,然後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可大概分為一下幾種:
1白麵包:製作白麵包的麵粉磨自麥類顆粒的核心部分,由於麵粉顏色白故此麵包顏色也是白的。
2褐色麵包:製作該種麵包的麵粉中除了麥類顆粒的核心部分,還包括胚乳和10%的麩皮。
3全麥麵包:製作該面包的麵粉包括了麥類顆粒的所有部分,因此這種麵包也叫全谷麵包,麵包顏色比前述褐色麵包深。主要食用地區是北美
4黑麥麵包:麵粉來自黑麥,內含高纖維素,麵包顏色比全麥麵包還深。主要食用地區和國家有:北歐、德國、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芬蘭。
5酸酵麵包:一般都是含有飽和脂肪酸、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麵包
6無發酵麵包:一般用於宗教儀式
-
4 # 人間草木rj
麵包的分類
顏色區分
1.白麵包:製作白麵包的麵粉磨自麥類顆粒的核心部分,由於麵粉顏色白故此麵包顏色也是白的
2.褐色麵包:製作該種麵包的麵粉中除了麥類顆粒的核心部分,還包括胚乳和10%的麩皮。
3.全麥麵包:製作該面包的麵粉包括了麥類顆粒的所有部分,因此這種麵包也叫全谷麵包,麵包顏色比前述褐色麵包深。主要食用地區是北美。
4.黑麥麵包:麵粉來自黑麥,內含高纖維素,麵包顏色比全麥麵包還深。主要食用地區和國家有:北歐、德國、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芬蘭。
5.酸酵麵包:一般都是含有飽和脂肪酸、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麵包。
6.無發酵麵包:一般用於宗教儀式。
國家區分
除了前述分類一中的麵包,還有些麵包是某些國家特產的,具有國家或地區特色
1. 英國:英國麵包以復活節十字面包(Hot cross buns)和香蕉麵包(Banana bread)聞名。
2.丹麥:丹麥麵包(Danish pastry)以表面濃厚的糖汁聞名,特點是甜膩而且熱量高。
3. 德國:椒鹽8字面包(Brezel)或稱 Pretze l 。
4. 法國: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
5、中國:中式麵包
材料區分
1.主食麵包:主食麵包,顧名思義,即當作主食來消費的。主食麵包的配方特徵是油和糖的比例較其他的產品低一些。根據國際上主食麵包的慣例,以麵粉量作基數計算,糖用量一般不超過10%,油脂低於6%。其主要根據是主食麵包通常是與其他副食品一起食用,所以本身不必要新增過多的輔料。主食麵包主要包括平項或弧頂枕形麵包、大圓形麵包、法式麵包。
2.花色麵包:花色麵包的品種甚多,包括夾餡麵包、表面噴塗麵包、油炸麵包圈及因形狀而異的品種等幾個大類。它的配方優於主食麵包,其輔料配比屬於中等水平。以麵粉量作基數計算,糖用量12%~15%,油脂用量7%~10%,還有雞蛋、牛奶等其他輔料。與主食麵包相比,其結構更為鬆軟,體積大,風味優良,除麵包本身的滋味外,尚有其他原料的風味。
3.調理麵包:屬於二次加工的麵包,烤熟後的麵包再一次加工製成,主要品種有:三明治、漢堡包、熱狗等三種。實際上這是從主食麵包派生出來的產品。
4.酥油麵包:這是開發的一種新產品,由於配方中使用較多的油脂,又在麵糰中包入大量的固體脂肪,所以屬於麵包中檔次較高的產品。該產品既保持麵包特色,又近於餡餅(Pie)及千層酥(Puff)等西點類食品。產品問世以後,由於酥軟爽口,風味奇特,更加上香氣濃郁,備受消費者的歡迎,獲得較大幅度的增長。
-
5 # 戰狼18藏鋒
麵包的品種有幾種?老夫這麼跟你說吧!那可是海了去了。
麵包出現可是有幾千年了,那還是在古埃及當地的族群做出來一種在石頭上烤制的麵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發現了,經過發酵後的面做出的餅更好吃,更容易消化。(這就是麵包的雛形)
有人問了,現在市場上主流麵包不是歐式,日式,等等嗎?哈哈哈哈,你知道埃及豔后嗎?對,是戰爭讓麵包在歐洲大放異彩席捲古羅馬帝國及後來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統制的歐亞非大陸(不是王大陸)。後來一戰的爆發,其實就是新興工業革命國家對傳統封建帝制國的衝擊,同時期中國和日本都出現了向西思潮。中國失敗,日本向西成功完成工業革命,華人都知道二戰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當然我們今天的主角麵包也隨著戰爭的腳步也來到了我們的世界(麵包從日本~臺灣~大陸)。
回到正題麵包品種分類:
1、根據地域:法式、歐式、丹麥、美式、日式、等。
2、根據含油量:輕油(法式、歐式)、中油(日式、臺式、大陸甜包)、重油(丹麥、美式等世界上高寒地區食用的麵包)。
3、根據所用麵粉:白麵包、全麥、黑裸麥等。
4、根據麵包款式:主食麵包(法棒、列巴、歐包)、調理麵包、三明治、丹麥及裝飾面包等。
5、根據麵包制工藝:直接法、中種、燙種、菌種、夜種等。
-
6 # 美麗女神經
麵包按照一般的分類方法一般分為硬歐包,軟歐包,軟麵包和調理麵包。
硬歐包就是歐美人吃的那種比較硬的麵包,比如法棍那些,最近一些年隨著不少人開始追求健康飲食的理念,低糖低油的歐包慢慢普及開來。
軟歐包以前是沒有這個概念的,但是亞洲人精細的胃不是太能吃的習慣硬歐包,就裡面加了餡料,再配合較軟的麵包體,創造出來了軟歐包。深圳的奈雪就是以軟歐包出名的,最近幾年生意比較火爆。軟歐包的整個打面和製作是借鑑了軟麵包的製作,就是整形上略有區別,另外就是軟歐包一般都會有比較豐富的餡料。
軟麵包在亞洲是主流,吐司就是其中最典型的。
另外就是調理麵包了,就是在軟麵包底的基礎上,加上各種餡料,做成了調理麵包。表面看調理麵包跟小披薩類似,實際上調理麵包跟披薩是不一樣的,披薩的底相對硬一些,亞洲人經常吃有的會胃受不了。而調理麵包的麵包底則比較柔軟,適合家庭長期食用。
還有一些麵包比較難以歸類,就還有個分類,叫其它麵包了。
回覆列表
1.白麵包:製作白麵包的麵粉磨自麥類顆粒的核心部分,由於麵粉顏色白故此麵包顏色也是白的。
2.褐色麵包:製作該種麵包的麵粉中除了麥類顆粒的核心部分,還包括胚乳和10%的麩皮。
3.全麥麵包:製作該面包的麵粉包括了麥類顆粒的所有部分,因此這種麵包也叫全谷麵包,麵包顏色比前述褐色麵包深。主要食用地區是北美
4.黑麥麵包:麵粉來自黑麥,內含高纖維素,麵包顏色比全麥麵包還深。主要食用地區和國家有:北歐、德國、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芬蘭。
5.酸酵麵包:一般都是含有飽和脂肪酸、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麵包
6.無發酵麵包:一般用於宗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