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業模式探秘

    到處是莊家,遍地是牛羊。是什麼樣的修辭手法?

    這道答題使我想起了一首歌南泥灣!

    南泥灣在延安東南4~50公里處,是紅色聖地!當年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來到延安,毛主席黨中央在這裡指揮全國的武裝鬥爭,生活極為艱苦,又遭到蔣介石的全面圍剿和封鎖,糧食供給更是雪上加霜!毛主席發出“自力更生 豐衣足食”的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王震將軍帶領359旅開赴南泥灣,開荒種地,沒有農具自己造,硬是憑藉革命奮鬥精神,實現了糧食自給,打破了蔣介石的封鎖,創造了一個奇蹟!

    到處是莊家,遍地是牛羊也是南泥灣的真實寫照,此句文學修辭手法是誇張與對仗的寫作格式!

    下面附上南泥灣歌詞,以便欣賞!

    花籃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

    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當年的南泥灣

    到處呀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

    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

    處處呀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戰鬥來又生產

    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呀

    鮮花送模範

  • 2 # 戈壁灘上的一輪明月

    誇張的修辭手法,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形容了農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表達了農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 3 # 八弓塬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這句話,很明顯運用的是誇張的修辭手法。

    誇張的作用是用超現實的說法,故意把客觀事物誇大或者縮小,以便引起讀者的聯想。

    誇張主要有兩種:

    一是擴大誇張。是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高、強、大等的一種誇張形式。比如:

    《景陽岡》中誇張的運用:"大蟲見掀他不動,吼一聲,就像半天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岡也動了。"

    一一這句話簡潔明快,氣場磅礴,把老虎的吼聲描寫的聲色俱厲,惟妙惟肖,。

    二是縮小誇張。這是故意把客觀事物說的低、弱、小等的一種誇張形式。比如:

    魯迅《藥》中誇張的運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一一魯迅不虧是寫人的高手,寥寥數語,就形象地描寫出了華老栓當時膽怯、懦弱、愚昧的模樣。

    現在回到題目。

    當年,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後,最後落腳到了陝北延安,當時陝北人民生活非常艱苦,缺吃少穿。解放區人民響應毛主席"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軍民大生產運動,開荒種田,最後達到了糧食自給,穿衣自給。這句"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就是當時陝北的真實寫照。雖有點誇張,但在情理之中,寓意糧食豐收、六畜興旺的喜人景象。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它是陝北民歌《南泥灣》中的一句歌詞,它早已隨著郭蘭英那清脆、圓潤、甜美的歌聲,傳遍了天下,紅遍了山河。

  • 4 # 雪白血紅w

    應當是“藝術誇張”。否則,“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那牛羊還不把莊稼全“糟蹋”了?這在邏輯上說不通,所以只能是“藝術誇張”。小時候開始聽這首歌時,就感覺歌詞有“毛病”,可是一問老師才知道那是“藝術誇張”!

  • 5 # 三水三心

    看了下面的一些回答,我覺得需要做一些補充。

    首先,瞭解一下背景

    這是一句歌詞,歌名叫做《南泥灣》,是賀敬之作詞,以馬可為主要創作人作曲的一首革命歌曲!後來,這首歌透過郭蘭英的演唱,傳遍祖國的東南西北,成為一首家喻戶曉的革命軍人的讚歌!

    南泥灣,位於陝西省西安。百多年前,這裡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朝中期,清統治者挑起回漢民族糾紛,互相殘殺,使這裡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核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其次,來看看這句歌詞的修辭手法

    這首歌詞,很多人認為是誇張,這沒有錯,但實際上,這句歌詞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

    1.誇張。

    誇張有兩種,誇大或者誇小。這裡,毫無疑問是誇大,也可以說是誇多。“到處是莊稼”,是形容莊稼多,“遍地是牛羊”,形容牛羊之多,描寫出一片富庶繁華的景象。

    2.對偶。

    對偶是兩個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語句表現相關或相反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手法。“處處是莊稼”與“遍地是牛羊”,都是五個字,“處處”對“到處”“莊稼”對“牛羊”。基本上,還是非常規整的對偶。

    或許有人會說,這哪裡是對偶,明明有兩個字一樣。其實,對偶是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的。只有對仗,才有非常明確的要求,是對偶中一種特別嚴格的詩詞格律要求。

    3.互文。

    互文是一種不常用的修辭手法,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從定義來說,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

    我這裡舉一個例子,可能大家就明白了。《木蘭辭》裡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我當年讀書的時候,就在想,為什麼死的都是將軍,戰士們都活下來了?後來問老師,老師就說,你沒看《三國演義》,都是大將們先打,所以,死的自然就是將軍了。後來細細一想,覺得對又覺得不對。其實,這句胡就是互文,意思是說“將軍和戰士們一起,身經百戰,有的死了,有的回來了”。

    再舉一例,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初讀也不理解“秦朝時候的明月和漢朝時候的邊關”還是“秦朝的明月照著漢時的邊關”?後來知道了互文,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關塞"。

    同理,這裡的“遍地是莊稼,處處是牛羊”,意思是“到處都是莊稼和牛羊”,你看,是不是互文呢?

    總之,學問學問,邊學邊問,多學多問才行。特別是我們做老師的,不要拿一點就跑,多研究一下,對自己對學生都是有好處的!

  • 6 # 天高雲淡839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這首由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南泥三灣》以她那優美的舞姿,得天獨厚的歌喉,征服了幾代歌迷。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是抗戰時期陝北抗日根據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所作。歌頌了根據地軍民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特別表彰了王震旅長所率領的”三五九旅”在開墾荒山野嶺”南泥灣”的卓著功勳。”南泥灣”原是一座荒無人煙的山灣,在軍民頑強的開發後,由遍地蒿草,變成了良田。為根據地軍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這兩句歌詞用誇張的手法,熱情歌頌了根地軍民不畏堅苦,頑強拚博的革命熱情和取得的巨大成果。

  • 7 # 秋嶠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這其實是兩個分句並列在一起。

    分別形容和比喻莊稼之多,牛羊之眾。在文學上,我想應該是屬於排比的修辭手法。

  • 8 # 什麼都承在

    有誇張,對偶,互文,排比,隱寓,形容。

    哇!居然有六種之多,逆天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有心人的眼裡卻成為了經典,這就是天然去雕飾的深刻詮釋。

  • 9 # 張永科38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再現經典!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是歌曲巜南泥灣》第一段歌詞的結束句。該歌曲由著名詞作家賀敬之先生作詞,著名作曲家馬可先生作曲。由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公開演唱。自此之後,幾乎家喻戶曉,已經成為人人喜愛的經典歌曲!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對我解放區實行殘無人道的經濟封鎖,妄圖餓死我們困死我們,毛主席及時提出開展大生產運動。實現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三五九旅在王震旅長帶領下開赴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墾荒扣石,終於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戰勝天災人禍,粉碎了日寇的經濟封鎖。這兩句歌詞,就是詞作者充分利用誇張和排比的寫作手法,把牛羊滿圈,五穀豐登的豐收景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 10 # 步武堂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是郭蘭英老師演唱的歌曲《南泥灣》裡面的一句歌詞。

    歌曲《南泥灣》出自大型革命史詩《東方紅》,是誇讚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的“大生產運動”當中八路軍359旅貫徹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豐衣足食”號召,開進南泥灣開荒種地開展農業大生產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陝甘寧邊區的大生產運動,其背景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當時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形成,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一方面承認共產黨極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卻對共產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進行經濟封鎖,造成了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出現了困難,另一方面,共產黨在陝甘寧邊區開展減租減息運動。

    為了打垮蔣介石對邊區的經濟封鎖,同時切實的減輕邊區老百姓的實際負擔,黨中央決定開展大生產運動,毛主席提出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號召,並親自題詞。八路軍總部調王震將軍的359旅,開進陝北荒地南泥灣開荒種地,同時還在延安等地開展紡織運動。

    大生產運動徹底解決了邊區政府和八路軍的衣食問題,同時也是現代史當中的“屯田制度”的典範。

    大型史詩《東方紅》將大生產運動搬上了舞臺,歌曲《南泥灣》的主題,就是“讚美大生產運動”。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這句歌詞,對應的是後一段的回憶“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然後誇讚“如今的南泥灣,處處是江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採用的是誇張的修辭手法,用誇張的手法來誇讚“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目的是和“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產生強烈的對比。

    歌曲《南泥灣》的詞作者是詩人賀敬之。他還是歌劇《白毛女》的詞作者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男人會輕信親人裡面的小人的話,來攻擊針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