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阿興影片

    1、啞鈴飛鳥

    這無疑是一個孤立動作,它的作用是熱身,讓肌肉做一下準備活動。另外它也是一個很好的拉伸運動。躺在平凳上,將兩個啞鈴舉到上空,掌心向內。讓啞鈴向兩側落下,保持手臂微曲。然後舉起,重複10-12次。這個動作沒有必要用太大的重量。啞鈴飛鳥並不是塑造大肌肉塊的動作。它只是讓肌肉為即將到來的衝擊做好準備。做2組即可,然後轉入下一個動作。

    2、雙槓臂屈伸

    這是發展胸肌的最佳動作。不僅因為它是一個複合動作,更因在空間移動身體,進一步加強了訓練效果。所有這種型別的動作都比推拉槓鈴的動作要好。這就是深蹲比腿舉效果要好得多的原因。只要身體在空間移動,就會刺激更多的肌肉纖維。

    在做雙槓臂屈伸時,為了把訓練的重點放在胸肌上,你應該讓下巴緊貼胸部,後背圓撐,略前傾,雙腳前伸位於臉的下方。在不會感覺到不適的前提下,身體儘可能下落至最低點,然後向上撐起至雙臂伸直的姿勢。節奏保持平穩。這個動作可以雕塑胸肌下部輪廓。做10次對於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來說相對比較容易。但是下邊還有更強的刺激。休息30秒之後再做一組,還是10次。如果還是很輕鬆,用負重腰帶增加一些阻力。做3組直到力竭,組與組之間僅休息30秒。

    下一個。

    3、臥推

    採用你只能做8次左右的重量。但是要小心!前邊的雙槓臂屈伸消耗的體力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多。從一個輕鬆的重量開始。如果10次之後你還有餘力,那麼繼續做直到力竭。下一組可以根據情況調整重量。臥推做三組即可。(記住,我們的目的不是舉起更大的重量,而是最有效的鍛鍊胸肌。)

    現在進入下一個動作。

    4、斜板啞鈴臥推

    這個動作有助於發展胸肌上部,讓胸肌上提和豐滿。多數人容易犯的錯誤是把傾斜的角度設的太大。任何大於35度的角度都會把訓練的重點轉移到肩部,而將胸肌排除在外。

    把啞鈴舉到頭頂,注意一定要保持與地面完全垂直。掌心應該向前,不過你也可以試著略微轉動手腕,讓小指位於拇指之後。這樣會迫使肘部略外張,給胸小肌施加一個額外的壓力(胸小肌是連線胸肌和三角肌的“紐帶”)。做8-10次。休息1分鐘之後再做一組。一共做兩組。

    最艱苦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是“結束”動作——讓胸肌充血,增強泵感和幫助恢復。再次採用孤立動作。

    5、拉力器夾胸

    雙手握住拉力器上端的手柄,掌心相對。身體略前傾,用胸肌的力量牽拉手臂向前,直到雙手指關節在胸前接觸。從這個位置開始,雙手繼續交叉,直到胸肌中央產生強烈的緊張感。這個練習可以在左右胸肌之間形成一條“胸溝”。由於這是一個孤立動作,它的作用不是堆砌大肌肉塊,所以次數控制在15-25次之間。這是最後一組,你已經完成了全部訓練。總時間:約20分鐘。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那麼你肯定在訓練中偷懶了。

    雖然訓練要採用負重的形式進行,但是不要只是為了舉起更大的重量就去延長休息時間。我們的目的是增加肌肉,不是練給旁邊的人看(極有可能是某個女孩)。另外,短時間快速訓練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引起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任何持續時間超過一小時的壓力都不會釋放更多的生長激素。進去。練習。出來。

    胸肌的增長可能相對容易一些,但是仍然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不要讓你的努力白費。試一下這個訓練計劃,很快你就會向鎧甲一樣的胸肌邁進。

    有一句老話:“要速度,還是要質量?”很幸運,對於胸肌訓練,你可以二者兼得。

  • 2 # 腹肌養成教學

    導語:一身腱子肉是每個健身男都十分期望的,但是可能很多人身材纖瘦,肌肉根本練不出來。其實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增肌,那麼如何有效增肌?做好這幾點即可。

    1、為什麼肌肉練不出來

    2、如果有效增肌

    一、為什麼肌肉練不出來

    對於很多喜歡健身的朋友來說,可能自己每天堅持訓練,但是卻始終不見成效,肌肉也始終練不出來,其實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

    1、訓練方法不對

    想要練出完美肌肉,那麼訓練方法一定要正確。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一次訓練要使多塊肌肉都能得到鍛鍊,最好是安排兩塊大肌肉+一些小肌肉的訓練,這樣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們的動作一定要正確,完成動作一定要完整。

    2、飲食不合理

    想要增肌,飲食是一個關鍵。在健身過程中,蛋白質的攝入一定要充足,蛋白、魚肉、牛肉等食物更是需要大量攝入,很多朋友在健身的時候還是隻吃一些蔬菜,這樣機體哪有原料來進行恢復?

    二、如何有效增肌

    這個問題可能大家都比較關心,那麼我們如何有效增肌呢?

    1、食量大一些

    在增肌的時候,一定要大量攝入食物,尤其是多吃一些碳水和蛋白高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熱量,雖然會導致機體脂肪的增加,但是會為你肌肉的增加打好基礎。

    2、訓練方法要正確

    想要快速增肌,那麼必須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對於一些剛開始健身的朋友來說,可以在一次練習中把所有的肌肉都練習一遍。當然了,如果是對於健身老手,那麼大家可以將胸腰背肩腿腹等部分的肌肉進行合理的組合訓練,這樣能取得不錯的訓練效果。

    3、有氧訓練要控制

    大家都知道,有氧訓練可以減脂肪,但是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也可以導致肌肉的分解,因此我們最好將有氧當做熱身或者是放鬆,進行30分鐘左右即可。

    4、適當的增加重量

    想要最大限度的刺激肌肉,那麼負重就必要要有所增加。只要保證動作的合理,那麼肌肉就會更快的增長。

    5、合理安排訓練頻率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每週訓練3~5次即可,可以在週一、週三、週五進行訓練,如果是對於老手來說,也可以每週進行4~6次的訓練,但是必須安排休息的時間,使機體不會出現疲勞現象。

    6、蛋白質攝入充足

    在我們選擇增肌時,我們就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一般情況下,我們每kg體重每天要攝入1g左右的蛋白質。食用原則為少量多次,全天分配。

    結語:雖然每個男人都想要擁有完美的肌肉,但是這必須經過我們長期系統的訓練。對於一些肌肉練不出來的朋友來說,可能增肌才是你需要做的事情。想要有效增肌,飲食、訓練頻率、訓練強度都要合理安排。希望大家的肌肉越來越發達。

  • 3 # 瘦魚健身

    俗話說三分練,七分吃。你認同這個說法麼?

    要想快速練出肌肉,高強度鍛鍊和科學的飲食都必不可少。

    先說鍛鍊我們可以把全身肌肉分成胸,肩,背,腿,腹,手臂幾個部分。對於快速增肌來說,多用複合運動(深蹲,臥推等)鍛鍊大肌群(胸背腿)可以更好的幫助全身肌肉的增長。特別是深蹲,多做深蹲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更多的睪酮素,而睪酮素對肌肉的生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要知道,一般男性身體內睪酮素的分泌量為14~25.4nmol/L,女性的數字則為1.3~2.8nmol/L。這也是女性肌肉增長明顯慢於男性的原因之一。每組動作次數的問題。這個問題老生常談了,除了腹部,肩部的某些特定動作之外,大部分的動作每組次數控制在8到12次。如果你更想短時間增加肌肉的力量,昨晚次數控制在五次左右。如果更想提高肌耐力,則把次數調整到15次以上。當然,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每一個動作都有它最合適的次數區間。訓練強度一定要大,但是一,要循序漸進;二,每次訓練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在適應了初期的高強度之後,如果還想提高強度的話,可以嘗試一天兩練。有氧運動少做,但是不要不做。有氧運動雖然會消耗我們身體裡面的脂肪,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消耗一些肌肉。所以很多增肌的人都選擇不做有氧運動,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有氧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這對我們保持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所以有氧運動要做,但是量不能太大。不要忽略身體任何一個部位,著重強化自己最弱的肌肉,哪怕他看起來再小,再不重要。不要讓任何一個部位的肌肉成為短板,這也同時可以降低我們受傷的風險。還記得施瓦辛格在早期鍛鍊的時候,總是撕掉褲子的下半截,為的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小腿肌肉的薄弱。再說吃想增肌,能量攝入一定要大於能量消耗。如果你每天的基礎代謝是1800大卡,那麼至少要攝入2200大卡以上的熱量肌肉才會野蠻生長。所以我們要多吃優質的主食多吃肉,但是油脂和鹽的攝入還是要儘可能少。蛋白質的攝入一定要充足。訓練強度足夠大的話,每千克體重攝入2到2.5克的蛋白質即可。比如你的體重是80公斤,那麼每天需要攝入160克以上的蛋白質。其中蛋清,牛奶,蛋白粉,牛羊蝦雞胸肉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可以提供必要的補劑,蛋白粉可以提供優質的,易吸收蛋白質。支鏈氨基酸可以減緩肌肉的分解。肌酸可以提高肌肉中的能量儲備減輕疲勞以增加我們的鍛鍊效果。氮泵幫助擴張血管,促進肌肉充血,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鍛鍊效果,不過氮泵屬於興奮類的補劑,不建議新手使用。這些補劑不等同於藥物,合理使用,會促進我們的鍛鍊,而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另外,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鍛鍊的目的是為了輕微撕裂肌肉纖維,而肌肉的纖維在修復的過程中達到生長變粗的目的。所以說鍛鍊時肌肉是不會增長的,反而是被破壞的。只有在休息的時候肌肉才會增長。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肌肉變大,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畢竟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最後,祝你早日增肌成功!!!!!

  • 4 # 愛跑步的抒

    三分練,七分吃,想要出肌肉,既要練,又要會吃。

    體脂

    首先男生體脂低於15,女生體脂低於22%,才能看出肌肉,如果你體脂比較高,還需要減脂。

    增肌原理

    你進行無氧運動(啞鈴,槓鈴等器械鍛鍊)的時候,你的神經系統控制肌肉收縮,此時肌纖維受到刺激,在壓力作用下,肌纖維會出現很多的細微破損、裂縫。

    如果形象一些比喻,你可以把肌纖維想象成一個橡皮筋,然後把橡皮筋使勁拉長到極限,這時候上面會出現很多的小裂口。

    鍛鍊結束之後,你去吃飯,攝入了蛋白質,糖等等。蛋白質在你體內水解為各種氨基酸。

    氨基酸就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原料了.在你休息的時候,這些營養物質透過毛細血管,體液.就跑到裂縫處開始修補了.

    因為人體超量恢復的原因,他們會把肌纖維上修補的比之前更粗一點點,經過長久的堅持和鍛鍊,肌肉積少成多,也就逐漸增大了。

    所以增肌需要足夠的力量訓練,給肌肉刺激,並且提供足夠的卡路里,蛋白質以供肌肉恢復長大。

    力量訓練

    一般力量訓練分肌肉群訓練,肩,臂,胸,腹,臀,腿。

    蛋白質補充

    鍛鍊前後都需要卡路里補充,蛋白質可以選擇雞蛋,蛋白粉,雞胸肉等等高蛋白。

    不吃油膩糖分高的食物,內臟,肥肉不能吃,碳水吃GI值低的,飽腹感強,熱量低。

  • 5 # 健身毛奇奇

    如果想鍛煉出肌肉的話,最基礎的就是練,睡,吃,畢竟我們要知道肌肉的合成是一個人體代謝合成的過程,下面我詳細的說一下如何練出肌肉?

    肌肉的生長原理被我稱作超量恢復,你的肌肉在適應你受到的外界刺激後,之後的一個補償性生長的過程,我們還需要明確一點就是肌肉的增大並不是肌纖維數量的增加,而是肌纖維在變粗。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1.訓練

    訓練是我們永遠放在第一位的,你的肌肉需要足夠分刺激來生長,所以在訓練中一定要以肌肉的發力感覺為主,以最合適的重量來達到最大化的肌肉感覺才是最重要的。一般我們都是延續健美的分化訓練方法,以五天為一個週期,分別訓練胸,背,肩,手臂,腿,運用這樣的計劃是為了對你的目標肌肉達到最大化的刺激,保證其生長的前提。

    2.飲食

    這是一個誰都避開不了的話題,畢竟是代謝合成過程,如果沒有優質的飲食作為保證,你的訓練就毫無意義,這裡我們推薦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而且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增肌期是需要高碳水的,如果你身體的碳水不足,那麼蛋白就會被視為供能物質這樣是對蛋白質分浪費,同時增肌期還需要一些必須的營養品,畢竟訓練是一件消耗身體的事情,你需要保證你的身體健康來達到增肌的目的。

    3.休息

    肌肉的恢復需要高質量分休息,也就是睡覺這個能夠直接決定你增肌的快慢,每天晚上要保證八個小時以上的睡眠,如果有條件的話白天還應該睡一個午覺,充足的休息就會讓你的增肌變得更快。

    如果你能夠做好訓練,飲食,休息這三件事情就能夠達到快速的增肌,這些事情看著簡單,但是還是需要日復一日的堅持努力來達到目的。

    因為健身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6 # 運動康復王帥

    我們先來了解增加的本質,增加是一個透過各種訓練刺激破壞肌纖維,然後透過各種營養補充是肌肉不斷修復增長,發生超量恢復的過程。所以想要快速增肌,就兩點,第一,要想盡各種冰敷去刺激破壞肌肉。第二,透過科學的營養補充讓肌肉修復增長。做好這兩個過程,就能夠快速增肌。

    訓練技巧

    1,大負荷刺激

    想要增肌就離不了大重量的刺激,必須要讓你的肌肉找到泵感,採用大負荷訓練,這個重量大概你可以做8-12次,如果你能很輕鬆做到這個次數的時候,就是你該增加重量的時候。

    2,嘗試不同的訓練動作

    再好的訓練動作,練習久了也會讓肌肉產生適應,沒有新鮮感,肌肉就會進入一個平臺期,每次練習很難刺激找到感覺,所以,訓練應該嘗試不同的訓練動作,比如練習胸肌你可以採用上斜,下斜臥推,啞鈴臥推,拉索夾胸等,透過不同的訓練動作募集更多的運動單位,是肌肉得到全方位刺激。

    3,多利用離心收縮

    很多人練習是隻注重舉的過程,不在意放的過程,其實真正對肌肉刺激大的是放,也就是離心收縮的過程。在收縮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離心收縮產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縮大50%多,比靜力性收縮大25%,所以訓練時,收縮的時候可以快一些,放的時候用2-3秒的時間,充分拉長肌肉。

    營養補充技巧

    1,蛋白質的補充

    肌肉的主要充分就是蛋白質,三分靠練七分靠吃,沒有蛋白質的補充,你的訓練再辛苦都會降低效果。根據你的體重訓練量合理補充蛋白質的量。

    2,保證睡眠

    睡覺是最好的休息方式,肌肉的增長是在休息過程中開始的,睡眠有助於肌肉的恢復增長。所以訓練後要保證8-9小時的睡眠時間。你可以想像一下,在你睡覺的時候,你攝入的營養正在源源不斷的輸入你的肌肉中。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過程啊!

    3,補充碳水化合物

    雖然蛋白質是主體,但也不能忽略碳水化合物的補充,畢竟這才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透過適量的補充恢復肌肉中肌糖原的恢復,防止肌肉出現疲勞。

    增加的方法還有很多,不斷嘗試,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內溼氣過重,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