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炎龍俠9

    曹衝與孔融是三國的神童。曹衝稱象,孔融讓梨,盡人皆知,但曹衝早亡,孔融成年後表現平平,甚至有點腦殘,可見先紅的棗是有蛆的這句俗語是有道理的。

  • 2 # 書生九魂

    名氣最大的曹衝,曹衝稱象大夥都知道。曹衝智力超群,可以13歲跪了……

    其次周不疑,十七歲著有《文論四首》,老劉家外甥,和劉備有親戚。死曹操手上了……

    其三,夏侯榮。夏侯淵的兒子,自幼知兵,過目不忘。誦書日千言,經目輒識之。

    這三小孩經天緯地之才,但天不假與壽,成可哀之。

  • 3 # 文化原始人
    孔融

    提到孔融,那次著名的讓梨公關,就讓其名滿華夏,成為了歷代道德思想教育中的正面教材。在他十歲那年,隨父親來到京師。當時的大儒河南尹李膺,邀請各界名流在家裡聚會,孔融雖然年僅十歲,卻人小膽大,毅然前往。他向門子出示了自己特意制定的名片,上面寫著這樣幾個字“李君通家子弟”幾個字,李膺看到後,瞧了半天,硬是沒有看出站在面前的這小老弟,是哪家相識的後生晚輩,便問道:“你與我是通的是什麼家,或是你的父輩和我有故交嗎?”這時,孔融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於是,滿座震驚,都感嘆孔融小小年紀,就說出這樣的話來。李膺笑著對孔融說:“你將來必定會成為社會大才、國家棟梁。”果然,孔融後來官拜北海太守,所以又稱“孔北海”。在反董卓時,曾是十八路諸侯之一,但我們對他的認識更多是小時候聰明伶俐的孔融形象。

    孫權

    眾所周知,孫權是三國霸主之一,能在曹操和劉備兩位梟雄之間縱橫捭闔,肯定有他的高明之處。孫權年僅十六歲,便成為了江東之主。九歲時,曾深入敵營要回了父親孫堅的的屍骨,可見其膽識過人。在孫權掌權江東之後,他逐步完成了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的心願,最終名垂千古。孫權還未成年,就守住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反觀劉表的兩兒子,劉表才剛死,荊州就讓曹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反差如此之大,曹操還真心誇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亮

    說完父親,再來說說兒子。孫亮是孫權的小兒子,和他爹一樣,都是當時的天才兒童。在史書《三國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便派了黃門官去庫房把浸過蜂蜜梅子取來,可取回來的竟然有老鼠屎,便招來庫吏詢問。這種事,庫吏肯定是堅決不會承認的,能動手腳的也就只有他和黃門官兩人,有人提議,將兩人都關起來治罪。可這時候,孫亮卻有了個好主意,命人將老鼠屎剖開,只見鼠屎外面是溼的,裡面很乾燥。於是,孫亮胸有成竹地說:“如果老鼠屎早就在蜂蜜裡,那一定是裡外都溼透的,而現在卻是裡面幹外面溼,很顯然是剛放進去不久,就是黃門官做的。”話說到這個份上,黃門官大為驚歎,對這位少年佩服之至,主動俯首認罪。孫亮十歲登基為帝,十五歲親政,只可惜,他本是政治鬥爭的產物,最終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年僅十八歲就去世了。

    周不疑

    說起周不疑,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遠沒有其他幾位名氣那麼大。他是荊州別駕劉先的外甥,少有異才,聰明敏達。周不疑與曹操的兒子曹衝一向交好,可惜曹衝早逝,曹操傷心欲絕,每每看到周不疑就想起了曹衝,常常淚眼朦朧把周不疑當成了曹衝。曹操為了能經常看到周不疑,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然而周不疑婉言拒絕了。之後,曹操攻打柳城不克,周不疑獻十計,給曹操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可見其能。眼看周不疑一天天長大,曹操認為,以曹丕的能力駕御不了周不疑。所以依曹操“不為我用,必除之而後快”的性格,便命人將其刺殺了。當時曹丕還曾為周不疑求情,曹操一句“此人非汝所能駕馭也”,堅決要殺周不疑。而被殺之時,周不疑年僅十七歲,實在令人唏噓。

    曹衝

    最後說說這位周不疑的神童好友曹衝,“曹衝稱象”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

    孫權曾向曹操進貢了一頭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它的確切重量,臣下們卻沒有一個能提供準確的稱量辦法的,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小小少年曹衝出來說道:“這還不簡單,將大象裝在船上,刻下水痕所到的地方,牽出大象,在這船上裝上能夠達到水痕位置的石頭,稱出石頭的重量就行。”而曹衝用到了等量置換的辦法,這也有反向思維的性質,沒有固守常規的思考,另僻蹊徑,而當時曹衝的實際年齡只有五、六歲。就憑在那麼小的年紀,就知道利用水的浮力,用石頭代替大象然後稱石頭得出大象的重量,曹衝足以配得上“神童”這個稱號。

    可惜後來曹衝患了病重,不治而亡,年僅十三歲。

  • 4 # 苗克華

    《三國演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了眾多的英雄人物。如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關羽,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過目不忘的張松,率五萬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八十大軍的周瑜,能人異士各顯風流。但要說《三國演義》中的神童首推曹操之子曹衝,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天妒英才,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令曹操心痛不己。再一個神童就是東吳政治家諸葛瑾之子諸葛恪。有一次吳主孫權大會群臣,君臣正玩得高興的時候,吳主命人拉著一頭驢進來,驢身上寫著"諸葛瑾"三個字。因為諸葛瑾的臉長的較長,孫權用驢來取笑他,群臣見了個個哈哈大笑,而諸葛瑾羞得無地自容。而當時他幾歲的兒子諸葛恪卻不慌不忙地對孫權說:可不可以在驢身上添二個字?孫權笑著同意了,諸葛恪在“諸葛瑾"後面添上"之驢"二字,變成了"諸葛瑾之驢",孫權大吃一驚,暗讚一句,好聰明的孩子!並當場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這孩子也就高高興興地把驢帶回家。因此,東吳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諸葛瑾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兒子。第三個就是曹操的三子曹植,那真是才高八斗,《洛神賦》就是此君的手筆,而最知名就是他的"七步詩",曹丕建魏後,想殺害曹植,但苦於沒有理由,就讓曹植以"兄弟"為題作一首詩,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曹植在七步之內作成了。曹植憑著過人的才氣保住了生命。

  • 5 # 鄧海春

    說起三國,總會冒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聰慧過人的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諸葛亮莫屬。除了諸葛亮這樣的大人物,其中還是有許多神童存在的,下面就讓筆者來一一介紹他們。

    一、孔融

    出生於“孔子世家”。“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孔融在大多小孩還吐字不清的四歲年齡,就做出“驚天偉地”的讓梨舉動來。10歲拜見李膺便說出“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樣機智的話語。13歲,父親去世,孔融悲痛不已,“哀悴過毀,扶而後起”,連走路都需要人扶,人們紛紛稱讚孔融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16歲,一門爭義,敢作敢當,小小年紀的孔融就顯現出非同一般的才智和德行,多才多藝,機智聰慧,能言善辯,禮貌謙讓,孝順父母,重情重義,年紀輕輕就集各種美德於一身,能不被稱為神童嗎?後來,又以孔子後人的特殊身份,大力推行儒家思想,立學校,舉賢才,弘揚孝道,頗有成就。

    二、曹衝

    一說起曹衝,我們就能想起曹衝稱象的典故,可見幼時的他敏於觀察,十分聰慧。還有解救因馬鞍被老鼠咬壞而受罰計程車兵的故事。這些事情其實都不是一個10來歲的孩子能做到的。所以,曹衝的聰明才智異於常人。只可惜,聰敏過人的他仍逃不過死神的魔掌,13歲不幸夭折。倘若他沒早早夭折,敢說曹操很有可能讓他當他的接班人。

    三、周不疑

    劉表別駕劉先的外甥,少有異才,聰明敏達,在十七歲時就著有文論四首。周不疑與曹衝交好,互為好友,兩個神童一起,頗受讚譽,也深得曹操的喜愛。如果說曹衝的聰穎出名多少帶點曹操的兒子的光環,那麼周不疑就完全單憑自身的聰敏才智出名。只可惜天妒英才,曹衝不幸夭折,而曹操心生顧忌,生怕周不疑的聰慧敏達無人可制,便派人刺殺了周不疑。

    四、諸葛恪

    諸葛恪,作為諸葛亮的侄子,聰敏才智可真不比諸葛亮少。幼時,能從容將他人嘲笑父親像驢的尷尬巧妙化解。面對他人刁鑽提問,“父親和叔父相比誰更優秀”,他以為誰效命為指標稱自己父親更為優秀。言語間,句句都透露著他的機敏。可惜,後來的諸葛恪彷彿失去了才智,憑己之力掌握了東吳的大權,可是他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主動挑起和曹魏的戰爭,但戰爭卻未能取得勝利,弄得勞民傷財、天怒人怨,最後他被政敵扳倒。

    五、鍾會

    鍾會也是天之驕子,是曹魏重臣鍾繇75歲的時候才得的兒子,鍾會的智商和情商佔有先天性的優勢。早在鍾會五歲時,鍾繇帶著他去見蔣濟,蔣濟就認為鍾會“非常人也”。一路鍾會青雲直上,做了曹魏的大將軍(鎮西將軍)、都督,主持滅蜀漢戰役。然而在各種光環之下成長的鐘會,無所畏懼。最後,他也在自己的膽大妄為之下牽連了整個鍾家,釀成大禍。沒能繼續發揮他的先天優勢。

    六、楊修

    楊修也是出身名門,身世顯赫,小時候就才思敏捷、聰慧過人,特別是在揣測人物心理上相當敏感,小小年紀就被曹操錄用。和曹操共事期間,就連老謀深算的曹操都瞞不過楊修,什麼事情都被楊修看得一清二楚。曹操的兒子曹植更是對楊修青睞有加。可是,楊修也為自己的自作聰明付出了代價,因為參與曹家的嗣位之爭,楊修最後隨著曹植的失寵而被曹操捕殺。

    神童這個稱呼是我們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因為它代表著聰明。但同時它也讓你揹負了一種期望和使命,讓我們備受壓力。神童的才智總是令人們驚歎,他們的故事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神童的結局也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美好,也不免有悲慘的結局。可見,天才也需打磨,切莫浪費了他聰敏的才能不加以引導,否則其傷害要遠比庸才的傷害大的多。

  • 6 # 小龍女5505

    三國演義中最出名的神童才子有:文聖孔子後裔孔融,一代梟雄權臣曹操幼子曹衝,顯貴重臣之子楊修,東吳一朝權臣,將門之子諸葛恪,荊州名臣劉先外甥周不疑,曹魏名臣鍾繇之子一代名將鍾會,他們六位都是從小就以才高聞名於世的神童才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催婚,要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