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說新傳
-
2 # 立志成蟲
李秀成早年在太平軍的隊伍裡不知因為什麼事兒犯了死罪,還沒處決部隊開始行軍轉移了,居然被扔下沒人搭理他了。李秀成趕上部隊說明情況願意領死,正好讓翼王石達開知道了,石達開很感動,下令免罪還予以提拔。按說石達開對李秀成是有恩的,“天京事變”後石達開率部出走的時候,李秀成態度明確的留下了。再往後,天京被曾國藩的湘軍圍攻,李秀成去救援,部下包括他的弟弟侍王李世賢都反對,明知凶多吉少李秀成仍然率軍去救援天京,他的忠誠度有問題嗎?李秀成飽受詬病的不外乎是兩件事,一是安慶會戰時英王陳玉成孤軍奮戰沒有成功,李秀成此時卻貪攻上海不去增援安慶。不要被陳玉成“渾身是膽”的光芒亮瞎了眼,整個安慶會戰洪秀全既沒有明確授權陳玉成可以指揮其他的太平軍更沒有明確任命由誰統一指揮各路部隊,十幾萬太平軍既無統一指揮部隊之間也缺乏協調配合,弄不過三四萬湘軍真不是意外。更低階的錯誤是湘軍主力盡在安慶前線,曾國藩坐鎮祁門,身邊的部隊不足千人,期間不止一次有太平軍經過祁門附近,曾國藩緊張的連遺書都寫好了,竟然沒有太平軍去攻祁門。陳玉成再兇悍終究難以扭轉戰局,這能怪李秀成嗎?第二件事是李秀成被俘寫了自供狀,有投降求生的意思,終究還是被殺了。這份自供狀的內容不過是曾國藩的一家之言,一直飽受後人的質疑爭論,天知道曾國藩在內容裡動了多少手腳?反正死無對證了。李秀成一生,無愧於“忠王”稱號
-
3 #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名將,在石達開出走後,被洪秀全大力提拔,原本他叫李壽成,他名字中的秀字便是洪秀全所賜,又封他為忠王,以示重用,他的作為也沒有辜負眾望,和陳玉成兩次打破江南江北大營,為天京解圍。但是由於太平天國的實力在清軍和外國勢力的聯合打擊下,日漸衰弱,最後導致天京被四面包圍,洪秀全因為過慣的貪圖享樂的日子,不願遷都,不久因為食物中毒病逝,天王的位置就傳給了他的兒子幼天王洪天貴福,天京城破時,他單獨護送幼天王出城,還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他,不久李秀成被曾國藩抓住,8月7日在他寫了萬言的《李秀成自述》後,立即被處死了。
梁啟超在給李鴻章寫傳記的時候特別提到李秀成,提到他的功績時說:故洪氏未葉,得以揚餘燼簸浩劫,使官軍疲於奔命,越六七載而後定者,皆秀成與陳玉成二人之力也。玉成縱橫長江上游,起臺颶於豫、皖、湘、鄂;秀成出沒長江下口,激濤浪於蘇、杭、常、揚。及玉成既死,而洪秀全所倚為柱石者,秀成一人而已。秀成既智勇絕人,且有大度,仁愛馭下,能得士心,故安慶雖克復,而下游糜爛滋甚。自曾軍合圍雨花臺之後,而於江蘇地方及金陵方面之各戰。使李鴻章、曾國答費盡心力,以非常之巨價,僅購得戰勝之榮譽者,惟李秀成之故。故語李鴻章者不可不知李秀成。”由此可以知道,李秀成的破壞力有多強,曾國藩和李鴻章對他有多麼忌憚。
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沒有向跟他齊名的英王陳玉成一樣大義凌然的赴死,留下了讓他被後人詬病的自述,以此來說他忠王不忠,這合適麼?
首先,他洋洋灑灑幾萬字總結了太平天國的滅亡的十大原因,說明他不是單純的軍事將領,更像是個政治家。李秀成死時,42歲,而陳玉成僅僅26歲,自然在閱歷上比陳玉成豐富,思想也比陳玉成想的深遠。
陳玉成
其次,李秀成自然知道自己必死,但是仍想在臨死前復興太平天國。李秀成經歷了太平天國興衰的整個過程,當然不會怕死,只是這麼死了,太不值了,只要能說服曾國藩造反,太平天國還是有希望的。
其三,李秀成能洞察到湘軍中的矛盾和問題。湘軍有三十萬的軍隊,作為當時清朝最強大的武裝,而且是漢人的軍隊,早已經受到猜忌,湘軍中又分很多派系,又有剿滅太平的不世之功,功高震主,免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使得他覺得有理由說服曾國藩,所以在自述中,說太平天國的過錯,又給曾國藩戴高帽,以此來博得曾國藩的好感,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雖然有心當姜維,但曾國藩卻不是鍾會。
姜維(左)和鍾會(右)
最後,李秀成本來可以被送到北京再處死,但是曾國藩卻在自述完成後,立刻就將他處死,可以知道李秀成的意圖被曾國藩識破,他的存在對曾國藩也是個威脅,不將他除掉自己也性命不保,當然那本自述肯定不是現在流行的自述了,是被曾國藩仔細修改過的,才呈給皇帝看的,清朝站在抹黑太平天國的立場上,才會說李秀成是叛變不成而被殺。
-
4 # 縱橫國史
李秀成是一個很難理解的人物,號稱太平天國“萬古忠義”之人物,李秀成一方面誓死捍衛洪家王朝,另一方面則縱容部下叛逃,有時甚至是支援和鼓勵,這實在是有意思。一起來看看。
李昭壽叛變,蘇南動亂,李秀成縱容、鼓勵,甚至是支援。在楊秀清時代,太平天國之所以戰無不勝,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實行“精兵政策”,所招收之部隊都要經過嚴格挑選和訓練。天京事變後,石達開率十萬精兵外出單幹,李秀成為彌補這一損失只能不分良莠地大規模擴軍,將天地會、捻軍等紀律散漫之武裝力量拉進太平天國。李昭壽,河南固始人,屢次在清廷和太平天國之間反叛,後來被李秀成招入麾下,作為聯絡淮北捻軍的橋樑。事實證明,李昭壽做統戰工作還是比較厲害的,他居然能將捻軍首領張洛行拉進太平天國,給洪秀全帶來近十萬精兵強將。不過,這傢伙立場不堅定,典型的隨風倒之人,經常“不聽調”,以致陳玉成在河南作戰時就想殺了他。果不其然,1857年7月,李昭壽在江北叛變太平天國,將滁州、來安、天長三城獻給清軍。對此,李秀成雖然不滿意,但還是縱容他而去,並將李昭壽妻子偷偷送出天京交還給他,“其獻滁州投大清,我亦未責,將其在京所配之妻瞞我天王而偷送付。”真不知道忠王李秀成是怎麼想的,這明擺著縱容部下叛逃。
1862年10月,宅男洪天王連續下三道聖旨,強令李秀成回援京師,與曾國荃吉字營展開決戰。很無奈,由於缺少制江權,蘇州大本營無法給前線將士大量運送補給物資,李秀成在雨花臺大戰中失利。隨後,洪秀全瞎指揮,強迫李秀成執行所謂妙招的“進北攻南”計劃,太平軍來回奔波,幾乎全軍覆沒。此時,加入太平天國的原清軍地主武裝在蘇南發動叛亂,大將陳坤書派兵鎮壓,一時間內蘇南局勢頓時惡化。令人想不到的是,李秀成回到蘇南後,不但不責怪這些犯上作亂的部下,而且還給其發撫卹金,任由其投向清軍陣營。為此,陳坤書既無奈又畏懼,於是乾脆跑去常州混,以躲避李秀成可能的“責罰”。陳坤書跑後,洪秀全十分高興,立馬封他為護王,以分李秀成之權。在軍事局勢萬分危急的太平天國後期,李秀成縱容部下叛逃之行為,十分不可取,後患無窮。
危難之際,陪伴君主左右;既為“忠臣”,難為“孝子”。李秀成縱容部下叛徒是事實,對敵人“仁慈”也是公認。不過,李秀成卻十分忠於太平天國,忠於他一生為之服務的洪家王朝,堪願在危難時刻陪伴在君主左右,不離不棄。眾所周知的是,自從天京事變後,洪秀全就不再相信異姓諸侯王,對陳玉成、李秀成等戰功卓著之將領更是時刻提防,有時甚至分割他們的權力,其中又以李秀成最為明顯,洪天王后期濫封諸侯目的之一便是對付李秀成。雖然如此,李秀成還是堪願為他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1864年初,李秀成拒絕堂弟李世賢“另尋出路”之正確建議,趁著夜色單騎出逃回到岌岌可危的天京,陪伴宅男洪秀全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誓與城池共存亡。當李秀成提出“讓城別走”之建議被無情拒絕時,他曾淚流滿面,“請死於殿前”,可惜天王不為所動。
洪家王朝對李秀成不公平,但李秀成卻“不計前嫌”,在洪秀全駕鶴西去之後扶持幼天王洪天貴福,踐行“兩朝開濟老臣心”之理念。1864年7月,還沒等到李世賢大軍從江西“就糧”歸來,曾國荃吉字營已經突破天京城最後一道防線天保門,湘軍殺入內城。此時,李秀成回到家中辭別老母親,表示“既為忠臣則難為孝子”,含淚離開了對他有養育之恩的母親,徑自帶著在溫室中長大的幼天王洪天貴福出逃。可惜,此時戰馬過於稀少,李秀成只好將良駒讓給幼天王,自己則騎著一匹劣馬率四百將士奮勇殺敵,掩護幼天王突圍。很不幸,李秀成因無好馬而無法突出重圍,最終在一小山坡上被俘虜,成了洪家王朝的陪葬品。更加不幸的是,幼天王被俘虜後,居然說“今生不再做長毛”,李秀成若是聽到這句話不知該作何感想。
回覆列表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出生在廣西藤縣一個貧苦家庭,是一位傑出的太平天國將領,被封為太平天國忠王。
1849年26歲的他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此後,逐漸嶄露頭角,1857年10月進入太平天國後期的領導核心層,1858年8月,李秀成和陳玉成聯手破襲清軍江北大營,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就在此時,洪秀全把未立寸功的弟弟洪仁軒封為了幹王,陳秀成為英王,唯獨李秀成未封。清軍趁機寫了一封勸降信給李秀成,又被查獲,洪秀全命人將其母親妻子等家人押為人質,而李秀成在一無軍餉二無援兵的情況下,依然與清朝作戰。最終,洪秀全不再疑慮,親書"萬古忠義"送他,並封為忠王。
在此後的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兩次破天京之圍,均告失敗,建議洪秀全北上被拒絕,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去世。後天京淪陷,8月7日,李秀成被曾國藩軍隊殺害。
據說當年,曾國藩將《李秀成親筆供詞》“加工”後上報朝廷與印行公開,將原件密藏於家府藏書樓,而後出現了諸多不同版本,引出了關於李秀成供詞的百年爭訟。有人說他晚節不保,在囚禁中奉承敵人、搖尾乞生,把李秀成定性為一個無恥的叛徒;也有為李秀成鳴冤,說李秀成是一個值得後世紀念的農民起義英雄,應該為李秀成徹底平反,去掉"叛徒"的帽子,還其"忠王"稱號;還有人說"忠王"李秀成是為了挽救太平天國事業而"偽降",其自首是一種策略,旨在哄騙曾國藩相信並無殺害幼天王及並無剿滅太平軍餘部的迫切需要。
從當時的情形來說,曾國藩肯定對其勸降、懷柔和誘騙,從他對曾國藩的態度描述中可以看出。但被俘詐降,尋機再舉也並非沒有可能。據1962年曾氏後人在臺公開的《李秀成親筆供詞》真跡顯示,其內容涉及太平天國眾多秘密以及湘軍的作戰內幕,其中有些與曾所彙報的有出入的內容,曾是不想讓朝廷和社會知道的,肯定要對其中內容進行技術處理。再之他要借這份供詞彰顯湘軍功勞,貶低太平軍的正面作用。